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病原菌的三型分泌系统与侵袭 被引量:7
1
作者 周永运 徐建国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关键词 肠道病原菌 三型分泌系统 侵袭 革兰氏阴性菌 细菌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性肠炎沙门氏菌的三型分泌系统基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付红蕾 李彦 +3 位作者 杜冬冬 庄燕飞 常维山 王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1-184,共4页
肠炎沙门氏菌是一类引起人与动物腹泻的病原菌,其致病性与三型分泌系统密切有关。本次试验研究临床上腹泻牛体内分离的一株肠炎沙门氏菌致病性与三型分泌系统的关系,试验选取SipA、SipD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分析。本次试验分别运用特异性... 肠炎沙门氏菌是一类引起人与动物腹泻的病原菌,其致病性与三型分泌系统密切有关。本次试验研究临床上腹泻牛体内分离的一株肠炎沙门氏菌致病性与三型分泌系统的关系,试验选取SipA、SipD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分析。本次试验分别运用特异性引物扩增SipA、SipD的基因,连接到T载体上并测定目的片段序列。测出的序列在GeneBank上进行比对,以确定分离菌与其他菌株亲缘关系。试验结果显示该株肠炎沙门氏菌的SipA基因、SipD基因与肠炎沙门氏菌P125109同源性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 三型分泌系统 基因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调控细胞凋亡和焦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朱平 杜力杰 +3 位作者 孟昆 薛娟 杨瑾 李姗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8-187,共10页
病原菌感染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一类具有三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的致病菌,可以通过T3SS将效应蛋白"注射"到宿主细胞中,去干扰宿主细胞的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从而促进病原菌的增殖和传播。T3SS效... 病原菌感染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一类具有三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的致病菌,可以通过T3SS将效应蛋白"注射"到宿主细胞中,去干扰宿主细胞的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从而促进病原菌的增殖和传播。T3SS效应蛋白对宿主的影响被广泛研究,并且不同病原菌采取相似或不同的策略,同一种病原菌的效应蛋白又具有协同或拮抗的功能。综述了T3SS效应蛋白参与宿主细胞凋亡和焦亡信号通路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归纳分析,旨在为T3SS效应蛋白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从而进一步推进病原菌致病机制的研究,为防治病原菌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型分泌系统 效应蛋白 细胞凋亡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痢沙门菌中三型分泌系统-2效应蛋白基因分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殷俊磊 程瞾 +3 位作者 夏静 李求春 耿士忠 焦新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4-19,共6页
为了解鸡白痢沙门菌中三型分泌系统-2(T3SS2)效应蛋白基因的分布情况。本研究采用PCR方法检测了在1962~2013年间从我国分离的237株鸡白痢沙门菌中25个T3SS2效应蛋白基因的分布特征;同时,通过序列比对分析了这25个基因在18株不同血清... 为了解鸡白痢沙门菌中三型分泌系统-2(T3SS2)效应蛋白基因的分布情况。本研究采用PCR方法检测了在1962~2013年间从我国分离的237株鸡白痢沙门菌中25个T3SS2效应蛋白基因的分布特征;同时,通过序列比对分析了这25个基因在18株不同血清型沙门菌中的流行特征,它们的全基因组序列来自GenBank。PCR结果显示,在这237株菌株中,cigR、pipB、pipB2、slrP、sopD、sopD2、spiC、sseF、sseG、sseJ、sseK1、sseL、steA、steB、steC和steD均存在,gogB和sspH1均缺失,其它基因分布水平在5.9%~99.6%之间。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有15个基因在这18株菌株中均存在,sifB、sseK1、sspH2和steC在一些菌株中是假基因。结果表明,gtgE、sseI和sseK2在这237株菌株中分布具有一定的年代规律性;大部分被检测基因在鸡白痢沙门菌中具有广泛分布;一些基因在微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假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沙门菌 三型分泌系统-2 假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胞内劳森氏菌lscN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5
作者 张敏 尹会方 屠晶 《湖北畜牧兽医》 2017年第12期10-12,共3页
胞内劳森氏菌是猪增生性肠炎的病原,试验设计4条引物,采用半巢式PCR从目的 DNA中扩增出1317bp的胞内劳森氏菌lscN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lscN与Gen Bank中PHE/MN1-00、N343同源性为99%,是劳森氏菌三型分泌系统组件的编码基因。
关键词 胞内劳森氏菌 三型分泌系统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第二信使c-di-GMP的代谢调控及在致病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魏超 杨军 +3 位作者 张元宝 王磊 孙文献 王云月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5-890,共6页
环鸟苷二磷酸(cyclic diguanylate,c-di-GMP)是细菌内广泛存在的一类全新的第二信使分子。具有鸟苷酸环化酶(diguanylate cyclase,DGC)活性的GGDEF结构域蛋白以及具有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s,PDE)活性的EAL或HD-GYP结构域蛋白分... 环鸟苷二磷酸(cyclic diguanylate,c-di-GMP)是细菌内广泛存在的一类全新的第二信使分子。具有鸟苷酸环化酶(diguanylate cyclase,DGC)活性的GGDEF结构域蛋白以及具有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s,PDE)活性的EAL或HD-GYP结构域蛋白分别负责c-di-GMP的合成与降解。细菌内存在多种类型c-di-GMP的受体,负责感知细胞内c-di-GMP浓度的变化,并启动或抑制下游特定基因的表达。这些受体包括PilZ结构域蛋白,退化的GGDEF和EAL结构域蛋白,转录因子以及核糖开关(riboswitch)。c-di-GMP参与调控细菌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如生物膜形成、运动性、胞外多糖的合成、胞外酶的分泌和三型分泌系统等,从而影响病原细菌的致病性。本文对近期c-di-GMP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就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鸟苷二磷酸 受体 生物膜 运动性 三型分泌系统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z0986-z1444双缺失突变株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苏莉 王建新 +4 位作者 陈芳红 李崭 黄洁 李涛 王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采用Red重组方法敲除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 z0986和z1444基因,构建双缺失突变株。方法首先构建z0986、z1444打靶片段;其次以电击法转化感受态细胞,之后通过PCR鉴定所得菌株;最终所得阳性单克隆测定生长曲线。结果 z1444... 目的采用Red重组方法敲除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 z0986和z1444基因,构建双缺失突变株。方法首先构建z0986、z1444打靶片段;其次以电击法转化感受态细胞,之后通过PCR鉴定所得菌株;最终所得阳性单克隆测定生长曲线。结果 z1444单基因缺失突变株(Δz1444/933)及z0986-z1444双基因缺失突变株(Δz0986/Δz1444/933)构建成功,其生长曲线与野生型EHEC O157∶H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z0986与z1444基因缺失对EHEC的生长无影响。构建Δz1444/933及Δz0986/Δz1444/933为深入研究z1444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RED重组系统 三型分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菌效应蛋白翻译后修饰宿主免疫防御通路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丽 邵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47-1055,共9页
病原菌效应蛋白破坏宿主细胞的正常信号转导是病原菌和宿主相互作用的重要体现.效应蛋白往往具有独特的生化活性,针对宿主细胞内与抗细菌感染相关的重要通路进行阻断.近年来,在病原菌效应蛋白作用机制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了几种由效应蛋... 病原菌效应蛋白破坏宿主细胞的正常信号转导是病原菌和宿主相互作用的重要体现.效应蛋白往往具有独特的生化活性,针对宿主细胞内与抗细菌感染相关的重要通路进行阻断.近年来,在病原菌效应蛋白作用机制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了几种由效应蛋白介导的全新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OspF(outer Shigella protein F)效应蛋白家族具有磷酸化苏氨酸裂合酶活性,通过"消去"修饰和失活宿主MAPK激酶.NleE(non-LEE encoded effector E)效应蛋白则通过半胱氨酸甲基化修饰来抑制感染诱导NF-κB炎症通路的激活.NleB(non-LEEencoded effectorB)蛋白抑制宿主的死亡信号通路,则依赖于其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活性介导的对死亡结构域蛋白的精氨酸糖基化修饰.而VopS(Vibrio outer protein S)和IbpA(Immunoglobulin-binding protein A)等含有Fic结构域的蛋白,则可以将AMP基团转移到Rho家族小G蛋白的保守苏氨酸或酪氨酸上,导致小G蛋白的失活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紊乱,从而引起细胞毒性.以上效应蛋白作用机制及生化活性的阐明,有助于全方位了解病原菌的致病毒力机制,也开辟了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介导病原-宿主相互作用研究的新方向,同时对真核生物的信号转导研究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三型分泌系统 效应蛋白 翻译后修饰 天然免疫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福氏志贺菌与其膜囊泡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9
作者 韩冬梅 卫灿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7-974,共8页
【目的】对不同温度下福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及其分泌的膜囊泡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为进一步理解福氏志贺菌膜囊泡的生物学活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别富集纯化37℃和30℃培养条件下的野生... 【目的】对不同温度下福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及其分泌的膜囊泡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为进一步理解福氏志贺菌膜囊泡的生物学活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别富集纯化37℃和30℃培养条件下的野生型福氏志贺菌2a 301株和相应的膜囊泡;借助二维纳升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联用系统,对制备得到的4种组分蛋白进行鸟枪蛋白质组学鉴定分析。【结果】37℃和30℃培养条件下,福氏志贺菌菌体蛋白和膜囊泡蛋白的鉴定总数分别为1 510、231、1 412、281,4种组分的共有蛋白数为156。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膜囊泡中特异性富集了核糖体结构蛋白和膜起源蛋白,且37℃培养条件下的膜囊泡特异包被了大量三型分泌系统相关蛋白。【结论】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首次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福氏志贺菌及其膜囊泡的蛋白质组变化,发现一些温度相关的膜囊泡特异包被蛋白,为深入研究膜囊泡的选择性包被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菌 膜囊泡 蛋白质组 三型分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PA14 H3-T6SS的调控功能研究
10
作者 于宗兰 朱凯祥 +3 位作者 张辰 潘大敏 杨彦涛 沈锡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130,共8页
【目的】研究模式病原细菌铜绿假单胞菌PA14(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14)第三套六型分泌系统(H3-T6SS)的调控机制和在环境适应等方面的功能,为该菌致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方案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PA14为研究对象,利用凝... 【目的】研究模式病原细菌铜绿假单胞菌PA14(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14)第三套六型分泌系统(H3-T6SS)的调控机制和在环境适应等方面的功能,为该菌致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方案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PA14为研究对象,利用凝胶迁移阻滞试验(EMSA)验证σs因子(RpoS)与H3-T6SS启动子区的结合能力;构建rpoS敲除菌株(ΔrpoS)及回补菌株(rpoS),用启动子酶活试验研究RpoS对H3-T6SS表达的调控作用;构建H3-T6SS关键组分clpV3敲除菌株(ΔclpV3)及回补菌株(clpV3),测定其在酸、渗透压等不同胁迫下的细胞存活率;检测H3-T6SS对铜绿假单胞菌PA14生物膜形成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RpoS蛋白可以直接结合H3-T6SS启动子区;成功构建了铜绿假单胞菌PA14的rpoS和clpV3敲除菌株及回补菌株,RpoS正调控H3-T6SS的表达,H3-T6SS有助于细菌抵抗酸胁迫,但对渗透压胁迫响应不明显;H3-T6SS可显著增强细菌的生物膜形成和运动能力。【结论】铜绿假单胞菌PA14的H3-T6SS受调控因子RpoS的正调控,在增强细菌抗酸胁迫、生物膜形成和运动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PA14 套六分泌系统 致病机制 生物膜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