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三分损益法”始发黄钟律的生成问题探究 |
杨石磊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2
|
三分损益律的实践历程与理论规范——兼及古代乐律研究中的认识问题 |
李方元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3
|
“京房六十律”再辩 |
陈应时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4
|
释宫商角徵羽五声阶名的由来 |
胡企平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5
|
|
5
|
《淮南子》中的音乐理论 |
周振锡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6
|
中西调式辨析 |
吴华山
龙玉兰
|
《音乐创作》
|
2007 |
0 |
|
7
|
明代大乐律学家朱载堉的数学工作 |
戴念祖
|
《自然科学史研究》
|
1986 |
0 |
|
8
|
《管子》、《吕氏春秋》的生律法及其它 |
陈应时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0 |
10
|
|
9
|
先秦至汉末乐论中情感理论的发展 |
张节末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10
|
先秦乐律的历史流变(上) |
崔宪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5
|
|
11
|
“宫商角徵羽”五声阶名探源 |
胡企平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6
|
|
12
|
倍半关系在王朴律中的作用 |
刘勇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2
|
|
13
|
上古造律之研究——关注“律所以立,均出度也” |
李槐子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3
|
|
14
|
康熙与十四律 |
李来璋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5
|
河洛与律 |
陈其伟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6
|
关于在《音乐理论基础》中增加民族音乐内容的意见 |
康健民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7
|
人类对乐律认识的一次大飞跃——纪念朱载堉发明十二平均律四百周年 |
田岗
刘存侠
朱恩宽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