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锑的暴露现状及其环境化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任杰 刘晓文 +2 位作者 李杰 吴颖欣 文展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436-3449,共14页
矿业开发、锑制品的广泛应用等造成了大量锑进入表生环境中,使得锑在土壤、水体等环境介质中富集甚至污染.近年来,我国水体锑超标和突发性锑污染事件频发,为我国锑污染防控敲响了警钟.通过全球锑暴露/污染事件可见锑普遍性的迁移特征、... 矿业开发、锑制品的广泛应用等造成了大量锑进入表生环境中,使得锑在土壤、水体等环境介质中富集甚至污染.近年来,我国水体锑超标和突发性锑污染事件频发,为我国锑污染防控敲响了警钟.通过全球锑暴露/污染事件可见锑普遍性的迁移特征、赋存规律,发现其再分布受人类活动驱动—响应明显,暴露量以矿区为最,甚至形成污染.我国锑暴露/污染状况最为严重,涉及大气、水和土壤环境.锑暴露也会威胁食物安全等,大气环境锑暴露会增加呼吸系统等病变的可能性.通过锑矿的开采,含锑产品的使用及其他输入途径入手,介绍了三大环境体系人为源锑的来源,系统性论述了其存在形态和转化规律.从防控、遏制和回收利用三个角度提出了锑污染防治与修复的建议概略,结合短期逐步遏制点源污染加剧势头的多重思路,提出了逐步开展面源污染回收产品资源化的设想,对我国制定科学有效的锑污染预防—控制—治理措施和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 水环境 土壤环境 三价锑 暴露/污染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生物铁锰氧化物去除水体中锑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侯冬梅 张兰 +3 位作者 李春成 陈露童 王盼盼 邹建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42-1853,共12页
锑作为一种强致畸致癌的重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环境之中,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利用壳聚糖包埋生物质铁锰氧化物,制备出一种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率高的生物质吸附材料(CH-BFMO)。采用批量吸附实验研究了该... 锑作为一种强致畸致癌的重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环境之中,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利用壳聚糖包埋生物质铁锰氧化物,制备出一种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率高的生物质吸附材料(CH-BFMO)。采用批量吸附实验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对水体中三价锑和五价锑的吸附性能。基于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分析,并借助FTIR和XPS等表征方法,探究了CH-BFMO对水体中Sb(III)和Sb(V)的吸附机制。其结果表明:负载壳聚糖后,CH-BFMO的形貌结构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仍为无定型结构,但其比表面积由79.2 m^(2)·g^(-1)增加到91.3 m^(2)·g^(-1),更加有利于对物质的吸附。批次实验表明,CH-BFMO对Sb(III)和Sb(V)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7.6 mg·L^(-1)(pH 4)和24.8 mg·L^(-1)(pH 6),二者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更接近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说明CH-BFMO对Sb(III)和Sb(V)均以化学吸附为主。Sb(III)和Sb(V)的吸附等温曲线都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说明该过程均为单层吸附。FTIR及XPS分析表明:CH-BFMO表面含有的丰富的含氧官能团(C=O、C=C、O–H),有利于CH-BFMO对Sb(III)和Sb(V)的吸附去除。对于Sb(V)来说,主要是依靠与CH-BFMO发生化学吸附而实现去除。而对于Sb(III)的来说,其去除过程则可能涉及化学吸附和氧化的共同作用。SO_(4)^(2-)、CO_(3)^(2-)对CH-BFMO吸附Sb(III)和Sb(V)的影响较小,但PO_(4)^(3-)会抑制材料对Sb(III)和Sb(V)的吸附去除。5次循环后,CH-BFMO对Sb(III)与Sb(V)的吸附量仍能保持在92%以上,说明CH-BFMO循环性能优良,是一种潜在的去除水体中锑污染的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生物质吸附剂 三价锑 吸附去除 机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Br-PADAP萃取光度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的微量锑 被引量:1
3
作者 林猷壁 《岩矿测试》 CAS 1984年第1期73-74,I0012,共3页
资料[1、2]研究了5-Br-PADAP和碘化钾同三价锑能够形成蓝绿色的三元络合物,且能被苯萃取。但未见应用于岩矿中微量锑的测定。资料[3]介绍了碘化铵能对岩矿样品进行挥发性分解,锑以三价锑和五价锑的形式挥发出来,达到分离目的。
关键词 萃取光度法 元络合物 化探样品 微量 碘化铵 三价锑 碘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Ⅲ)和Sb(Ⅴ)在蒙脱土表面的吸附与解吸 被引量:2
4
作者 席建红 王鲲鹏 +1 位作者 李雪梅 李艳花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2-385,共4页
采取批实验方法研究不同pH值条件下,Sb(Ⅲ)和Sb(Ⅴ)在蒙脱土表面的吸附与解吸行为,以及离子强度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Sb(Ⅲ)和Sb(Ⅴ)在蒙脱土表面的吸附行为影响显著,pH值在3~10时,随介质pH值的升高,Sb(Ⅲ)和Sb(Ⅴ)的吸... 采取批实验方法研究不同pH值条件下,Sb(Ⅲ)和Sb(Ⅴ)在蒙脱土表面的吸附与解吸行为,以及离子强度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Sb(Ⅲ)和Sb(Ⅴ)在蒙脱土表面的吸附行为影响显著,pH值在3~10时,随介质pH值的升高,Sb(Ⅲ)和Sb(Ⅴ)的吸附均减弱;离子强度对吸附影响不显著,Sb(Ⅴ)的解吸量随吸附介质pH值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锑离子 离子 吸附 解吸 蒙脱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果壳遗态Fe2O3/Fe3O4/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Sb(Ⅲ)的去除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桂凤 莫超 +3 位作者 朱宗强 朱义年 高莹莹 张立浩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192,共11页
以白果壳为植物模板、稀氨水为浸煮剂、硝酸铁为前驱体溶液,制备了一种多孔白果壳遗态结构Fe/C复合材料(Fe/C-G),通过XRD、SEM、FT-IR、XPS和BET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溶液pH、温度、时间、初始浓度、粒径等对去除Sb(Ⅲ)效果的影响,... 以白果壳为植物模板、稀氨水为浸煮剂、硝酸铁为前驱体溶液,制备了一种多孔白果壳遗态结构Fe/C复合材料(Fe/C-G),通过XRD、SEM、FT-IR、XPS和BET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溶液pH、温度、时间、初始浓度、粒径等对去除Sb(Ⅲ)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吸附机制。结果表明:Fe/C-G由α-Fe2O3、Fe3O4和C组成,同时很好地保留了白果壳的多孔结构,其比表面积和平均介孔孔径分别为46.42 m2/g和40.2 nm;升高温度和减小吸附剂粒径有利于吸附。Fe/C-G对Sb(Ⅲ)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初始Sb(Ⅲ)浓度为5、10和50 mg/L时,其吸附量分别达1.23、2.41和9.23 mg/g;用Langmuir方程能很好地描述吸附等温线,属于快速的单分子层吸附,主要发生配位交换和表面络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壳 改性 遗态结构 氧化铁 三价锑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汞蒸气放电灯
6
作者 师庆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1990年第3期42-44,共3页
本发明介绍的低压汞蒸气放电灯,具有极佳的颜色再现性,其色温为2388-3300K,发射白光;色点在planckian轨迹上或接近Planckian轨迹。这种灯的气体密封发射辐射外壳充有汞或稀有气体,发光层的组份为:(a)
关键词 汞蒸气 放电灯 发光层 三价锑 气体密封 组份 色温 色点 均匀混合物 再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