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雅乐曲辞关系考论——以李之藻《頖宫礼乐疏》为中心
1
作者 宋忻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39,I0002,共8页
作为音乐本体的雅乐和作为歌辞的乐章,共同构成了明代典礼仪式中的功能性用乐,明代的雅乐乐章因此具备音乐文学的特质。长期以来,学界将明代雅乐的曲辞关系等同于一字一音,这与明人论述雅乐有所偏差,也不尽符合明代雅乐谱所标记的音乐... 作为音乐本体的雅乐和作为歌辞的乐章,共同构成了明代典礼仪式中的功能性用乐,明代的雅乐乐章因此具备音乐文学的特质。长期以来,学界将明代雅乐的曲辞关系等同于一字一音,这与明人论述雅乐有所偏差,也不尽符合明代雅乐谱所标记的音乐状况。《頖宫礼乐疏》为儒学生员等初学者而作,以明代神乐观演奏的雅乐为依据,较之律吕字谱展现了更多的音乐信息,其目的正在于将国家雅乐相对规范、细致地传承到州县一级。就其中记载所见,丁祭雅乐歌辞的单字演唱以琴瑟十三字操缦法作为节奏方法,乐句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曲辞配合关系,单字和乐句均呈现出音乐本身的丰富性。随着礼学复兴与礼乐教学需求的增加,明代雅乐谱逐渐向标记清晰、通俗的趋势发展,探究相关乐谱,不仅有利于明清雅乐的探索与还原,也为明代文学的歌与诗、声与辞等问题提供了新的切入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雅乐 雅乐歌辞 曲辞关系 《頖宫礼乐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之藻《頖宫礼乐疏》的释奠乐解
2
作者 蔡秉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1,共11页
明代李之藻(1565—1630)是一位早期的天主教徒,与明代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知交甚深,其学术采中学与西学并重,此为晚明时期士人中少有之现象,善于天文历算,注重实证精神,在阐发释奠礼乐时不泥于古,颇有创见。本文主要探讨李之藻的... 明代李之藻(1565—1630)是一位早期的天主教徒,与明代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知交甚深,其学术采中学与西学并重,此为晚明时期士人中少有之现象,善于天文历算,注重实证精神,在阐发释奠礼乐时不泥于古,颇有创见。本文主要探讨李之藻的著作《頖宫礼乐疏》中,关于文庙释奠乐的内容,该书分有10卷,主要书写释奠乐有关的部分在卷三至卷七,内容主要记载释奠乐队的编制,释奠乐器的种类及其乐谱,同时对于乐器的演奏法与歌乐的演唱法描述甚多,其乐谱与舞谱是今日研究释奠乐舞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之藻 《頖宫礼乐疏》 释奠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