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浣纱记》与《长生殿》“离合”“兴亡”之异
1
作者 李媛媛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3期24-27,共4页
明清传奇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高峰,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浣纱记》和《长生殿》是其中描写“离合兴亡”主题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两部作品都体现了“爱情”与“政治”主题的结合,却也有不同之处:“情”“政”的比... 明清传奇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高峰,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浣纱记》和《长生殿》是其中描写“离合兴亡”主题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两部作品都体现了“爱情”与“政治”主题的结合,却也有不同之处:“情”“政”的比重不同、“情”“责”的选择不同以及结局的意味也不同。《长生殿》爱情与政治结合的模式源于《浣纱记》,却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一点上大大超越了《浣纱记》,实为明清传奇的辉煌之作。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长生殿》将爱情与政治结合得更为紧密,爱情更为人动容,更具哲理意味,在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往的同类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浣纱记》 《长生殿》 离合之情 兴亡之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长生殿》戏文的闹热性
2
作者 李世尧 《今古文创》 2024年第6期18-20,共3页
《长生殿》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南洪北孔”之声誉即是因此作而得名。洪昇通过对历史的重新演绎寄寓了自己的故国之思与朝代更迭之下的复杂心绪。但《长生殿》毕竟是一部传奇,是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不论它文词多么典雅,兴寄多... 《长生殿》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南洪北孔”之声誉即是因此作而得名。洪昇通过对历史的重新演绎寄寓了自己的故国之思与朝代更迭之下的复杂心绪。但《长生殿》毕竟是一部传奇,是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不论它文词多么典雅,兴寄多么遥深,终归不能脱离“传奇”这种文体或艺术样式的框架。传统戏曲核心的要素--闹热性,一定会在字里行间显现出来,因为闹热事关戏曲娱乐的本质。本文拟从文本出发,管窥洪昇对作为表演艺术的《长生殿》,做出了哪些设计与编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殿》 闹热 娱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是“情”字,内涵有别——论《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中的情 被引量:4
3
作者 叶树发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5,共3页
《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都描绘了“情”,但“情”的意蕴有别。然而,不难发现这些“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提高、创新和发展,没有前者,就不可能有后者。它们相互依靠,环环相扣... 《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都描绘了“情”,但“情”的意蕴有别。然而,不难发现这些“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提高、创新和发展,没有前者,就不可能有后者。它们相互依靠,环环相扣,形成了中国戏曲链条式发展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长生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梧桐雨》中李、杨爱情的再认识——兼与《长生殿》等作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潇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0-13,共4页
在众多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遭际的作品中 ,元人白朴的杂剧《梧桐雨》可谓独树一帜。表现在两点 :一、对杨玉环原为寿王妃之事 ,直言不讳 ,以冷静客观的呈现方式 ,将其描写为一个对明皇无爱而与藩将有私的人物 ,揭示了李、杨之间感情的底... 在众多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遭际的作品中 ,元人白朴的杂剧《梧桐雨》可谓独树一帜。表现在两点 :一、对杨玉环原为寿王妃之事 ,直言不讳 ,以冷静客观的呈现方式 ,将其描写为一个对明皇无爱而与藩将有私的人物 ,揭示了李、杨之间感情的底细。二、结局没有以虚幻的方式安排二人相会 ,使之成为一出纯粹的悲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梧桐雨》 爱情 《长生殿》 杂剧 元朝 李玉环 李隆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生殿》英译考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其海 王宏 《外文研究》 2016年第2期79-85,共7页
本文考察《长生殿》在海外的传播,特别是其英译概况,并对杨宪益和戴乃迭、许渊冲和许明及贺淯滨的英文译本进行比读,分析不同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探究翻译以《长生殿》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戏剧的最佳模式和路径。笔者认为,在"中国文... 本文考察《长生殿》在海外的传播,特别是其英译概况,并对杨宪益和戴乃迭、许渊冲和许明及贺淯滨的英文译本进行比读,分析不同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探究翻译以《长生殿》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戏剧的最佳模式和路径。笔者认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中国文化要与世界文化平等对话,各个译本应取长补短,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技巧的翻译策略应是《长生殿》重译的最佳模式;先"借脑共译",由中外译者发挥各自优势合作翻译,再"借船出海",由国内外出版社联合出版,是其重译的新路径,这对于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殿》英译 杨译本 许译本 贺译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中华文库》的《长生殿》英译翻译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其海 王宏 《外国语文研究》 2016年第5期79-87,共9页
《长生殿》是中国古典四大戏剧之一,其精深的艺术成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译本入选《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大中华文库》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系统全面地向世界推介的中国的重大文化工程。杨译本并未拘泥于原文中... 《长生殿》是中国古典四大戏剧之一,其精深的艺术成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译本入选《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大中华文库》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系统全面地向世界推介的中国的重大文化工程。杨译本并未拘泥于原文中的语言形式,以自然流畅的英语再现了原文中的语言特色和魅力;综合运用音译、直译、意译、译注、泛化、省略等多种形式,传神地传递了原文中的文化内容。杨译本和其他译本应取长补短,归化异化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翻译策略应是《长生殿》未来重译的新路径,这对于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殿》英译 《大中华文库》 杨宪益和戴乃迭译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曲《长生殿》串演全本戏之探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新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8年第1期103-111,133,共10页
洪昇《长生殿》问世后,南北昆班争相献演全本。乾、嘉以后,折子戏盛行,未再见有全演的记载或集折串演。近、现代以来,"全本"的概念有所演变。20世纪后期,涌现了《长生殿》的各种各样的整理本和改编本。21世纪,集折串连的单本... 洪昇《长生殿》问世后,南北昆班争相献演全本。乾、嘉以后,折子戏盛行,未再见有全演的记载或集折串演。近、现代以来,"全本"的概念有所演变。20世纪后期,涌现了《长生殿》的各种各样的整理本和改编本。21世纪,集折串连的单本、上下二本、三本连台、四本连台等本子,各有千秋。整理旧本、改编新排,或从单本、二本发展为多本连台,数百年来,《长生殿》演出逐渐走上了多元化道路。集折串演是常用的格范,各本关键在于处理主线与副线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殿》 全本 家班 集折串演 周传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生殿》案件”新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宇声 《管子学刊》 CSSCI 2009年第2期59-63,共5页
"《长生殿》案件"作为有影响的文学史事件,在诸如演剧地点、参加人员、处分情况、案件起因等关键问题上尚有争议,《康熙起居注》一则材料的发现对解决这些问题颇有助益。本文据此资料,对此案件提出新认识,推定此事件乃是黄六... "《长生殿》案件"作为有影响的文学史事件,在诸如演剧地点、参加人员、处分情况、案件起因等关键问题上尚有争议,《康熙起居注》一则材料的发现对解决这些问题颇有助益。本文据此资料,对此案件提出新认识,推定此事件乃是黄六鸿挟嫌报复,以赵执信为主要弹劾对象,且赵在玩"马吊"时的戏言乃致隙之由,与当时"南北党争"无关,而且案件中受处分的官员只有赵执信一人,清廷对案件的处理从轻从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起居注》 《长生殿》案件” 赵执信 “马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感:咀嚼古典情味——上昆演绎全本《长生殿》触动“情感境界”
9
作者 万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113,131,共4页
昆曲艺术优雅的文化品位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应是我们民族永恒的记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学不可忽略的宝贵资源。上海昆剧团演绎的全本《长生殿》谨守古典风范、不失皇家气派,是以昆曲表演程式的承传为艺术创造根基的一次古典名剧修复工程... 昆曲艺术优雅的文化品位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应是我们民族永恒的记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学不可忽略的宝贵资源。上海昆剧团演绎的全本《长生殿》谨守古典风范、不失皇家气派,是以昆曲表演程式的承传为艺术创造根基的一次古典名剧修复工程。伴随着悲欢离合与兴亡之感双线交织结构的渐次展开,在厚重的历史感导引下,创作者在当代昆曲舞台上活体地、动态地勾勒出人类丰富的内心与复杂情感的一尊尊标本,从而更完整、更全面地传达出原作深邃的思想内涵,也在不经意中触动了观者内心深处潜藏的古典情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洪昇 全本《长生殿》 昆曲艺术 文化修复 人文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昇《长生殿》的微言:董小宛入清宫与顺治出家——参证李天馥、查慎行、赵执信、李孚青诗
10
作者 邓小军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30,共13页
考察董小宛入清宫与顺治出家史事,本来不用传奇剧本为证,但是根据毛奇龄所述洪昇是应庄亲王世子之请而作《长生殿》院本这一特殊情况,理应考察《长生殿》剧本及洪昇好友述及《长生殿》之诗文。《长生殿》不仅隐藏地反映了顺治出家,而且... 考察董小宛入清宫与顺治出家史事,本来不用传奇剧本为证,但是根据毛奇龄所述洪昇是应庄亲王世子之请而作《长生殿》院本这一特殊情况,理应考察《长生殿》剧本及洪昇好友述及《长生殿》之诗文。《长生殿》不仅隐藏地反映了顺治出家,而且隐藏地反映了董小宛入清宫。学界考察《长生殿》借古喻今言董小宛入清宫史事者极少,《长生殿》隐藏地反映顺治出家,学界无人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殿》 董小宛 入清宫 顺治出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的悲歌《长生殿》新论
11
作者 石育良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45-56,共12页
本文旨在突破长期以来《长生殿》研究中的“爱情主题”和“政治主题”说,认为《长生殿》包括两个层次,即表层次和深层次.其表层次为三组对比性的结构:杨妃生前李杨的欢乐与杨妃死后李杨的悲哀的对比;历史国衰循环的无限性与个体生命的... 本文旨在突破长期以来《长生殿》研究中的“爱情主题”和“政治主题”说,认为《长生殿》包括两个层次,即表层次和深层次.其表层次为三组对比性的结构:杨妃生前李杨的欢乐与杨妃死后李杨的悲哀的对比;历史国衰循环的无限性与个体生命的有限性的对比;人间情缘的短暂与天上神仙情缘的永恒的对比。其深层结构是对生命短暂的悲哀与时生命永恒的渴望。这一深层结构使整个作品成为有机体.笔者通过这一沉思,试图找到中国古代戏曲研究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殿》 爱情主题 李杨 中国古代戏曲 政治主题 洪升 深层结构 神话世界 唐明皇 长生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全本《牡丹亭》到全本《长生殿》 略论上海昆剧团的全本戏
12
作者 丁盛 《上海戏剧》 2018年第2期25-27,共3页
当代昆剧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古典名著的全本/多本搬演。这一创作热潮,始于上海昆剧团的全本《牡丹亭》(1998)与三本《牡丹亭》(1999),继而在新世纪蔚为大观,涌现出浙江昆剧团的两本《牡丹亭》(2000)、苏州昆剧院的三本《长... 当代昆剧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古典名著的全本/多本搬演。这一创作热潮,始于上海昆剧团的全本《牡丹亭》(1998)与三本《牡丹亭》(1999),继而在新世纪蔚为大观,涌现出浙江昆剧团的两本《牡丹亭》(2000)、苏州昆剧院的三本《长生殿》(2003)与青春版《牡丹亭》(2004)、江苏省昆剧院的精华版《牡丹亭》(2004)与《1699·桃花扇》(2006)、上海昆剧团的全本《长生殿》(2007)、北方昆曲剧院的大都版《西厢记》(2008)等全本/多本大戏。至此,中国戏曲四大古典名著,均以全本/多本戏的方式搬上了当代昆剧舞台。当代观众以最接近原著全貌的方式,领略了这些古典作品在舞台上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上海昆剧团 《长生殿》 全本 古典名著 《西厢记》 中国戏曲 艺术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亭》与《长生殿》奇幻与现实结合手法比较
13
作者 李洋 《今古文创》 2022年第25期16-18,共3页
于明代诞生的《牡丹亭》和于清初问世的《长生殿》,均被尊入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之列。这两部剧作均以奇幻与现实紧密结合的笔法生发至真之情,在文学史长河中散发着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而在奇幻与现实结合的手法上,两部剧作又表现出各自... 于明代诞生的《牡丹亭》和于清初问世的《长生殿》,均被尊入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之列。这两部剧作均以奇幻与现实紧密结合的笔法生发至真之情,在文学史长河中散发着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而在奇幻与现实结合的手法上,两部剧作又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呈现出各自动人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长生殿》 奇幻 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长生殿》中的集唐下场诗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宏芹 郭姣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77-79,共3页
下场诗是戏曲特有的表演程式,为剧中人物下场时所念的诗。它在戏曲中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即从最初的很少采用下场诗到文人参与创作带来的精致的集句形式。《长生殿》的下场诗就是用集唐诗写成的,洪昇多采用唐诗中的清词丽句来写作下场... 下场诗是戏曲特有的表演程式,为剧中人物下场时所念的诗。它在戏曲中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即从最初的很少采用下场诗到文人参与创作带来的精致的集句形式。《长生殿》的下场诗就是用集唐诗写成的,洪昇多采用唐诗中的清词丽句来写作下场诗,并能与剧情高度贴合,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殿》 下场诗 唐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创新”到“回归传统”——上海昆剧团两版《长生殿》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妍娜 《歌海》 2011年第4期11-15,共5页
洪昇的《长生殿》是一部综合了文学与音乐价值,同时又具有舞台演出价值的明清传奇范本。作为昆剧舞台上的经典,上海昆剧团建团以来排演过几个版本的《长生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87年的一本《长生殿》和2007年的四本《长生殿》,通过... 洪昇的《长生殿》是一部综合了文学与音乐价值,同时又具有舞台演出价值的明清传奇范本。作为昆剧舞台上的经典,上海昆剧团建团以来排演过几个版本的《长生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87年的一本《长生殿》和2007年的四本《长生殿》,通过对两版《长生殿》的演出方式、剧本以及唱腔的比较,反映了不同时期完全不同的创作理念和音乐实践,思考"传统"与"创新"对于昆剧艺术形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殿》 明清传奇 昆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生殿》两英译本在翻译美学视角下对比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熹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X期67-68,共2页
古典戏剧为中华文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种,长时间至今它极富特色艺术形式对我国民族鲜明文化内蕴是非常鲜明的反映,但是在对外传播文化交流翻译方面却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长生殿》为我们国家戏剧史上非常重要作品,为公认历史古典名... 古典戏剧为中华文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种,长时间至今它极富特色艺术形式对我国民族鲜明文化内蕴是非常鲜明的反映,但是在对外传播文化交流翻译方面却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长生殿》为我们国家戏剧史上非常重要作品,为公认历史古典名剧,其对人性刻画,对历史描绘,无不彰显唯美。《长生殿》特别因为它曲词优美文明天下,对文字刻画细腻,清远流畅,抒情色彩富有,可以伴随剧内人物身份不同而显露不同风格特色。把这类戏剧对外翻译,碰到挑战是不难想象的。但凡可以翻译成功,那么对我国文化传承将会非常有好处,让国外读者也可以深深了解中华民族文化魅力。基于此,本文着重对《长生殿》两英译本在翻译美学视角下进行对比探讨,以期为相关翻译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殿》 两英译本 翻译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角度浅论《长生殿》戏曲再创作之路 被引量:1
17
作者 康雪梅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0期47-47,共1页
研读了《长生殿》戏曲文本后,笔者试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与阐述,若改编或创新这一剧目,可从文本方面获得哪些借鉴之处。对于《长生殿》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时至今日,我们可以对《长生殿》这类经典戏曲作品进行再度创新与改编,使其依然散发... 研读了《长生殿》戏曲文本后,笔者试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与阐述,若改编或创新这一剧目,可从文本方面获得哪些借鉴之处。对于《长生殿》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时至今日,我们可以对《长生殿》这类经典戏曲作品进行再度创新与改编,使其依然散发出新的活力。而对其进行改编,就不可避免对原著进行一番研究,取其精华,让其魂魄依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殿》 洪昇 戏曲改编 戏曲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长生殿》看帝王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洋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4期30-30,共1页
《长生殿》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其中,"爱情主题"说是目前最为流行的观点,为大多数人所认可。一般多认为《长生殿》的作者写出了李杨的感情由浅到深,由情真到真情的转换,最终发展为生死契阔的过程。但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我... 《长生殿》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其中,"爱情主题"说是目前最为流行的观点,为大多数人所认可。一般多认为《长生殿》的作者写出了李杨的感情由浅到深,由情真到真情的转换,最终发展为生死契阔的过程。但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我认为这是有待商榷的。从《长生殿》来看帝王之爱,我们会发现《定情》的顺其自然、《密誓》的情不自禁以及《埋玉》的历史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殿》 帝王 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落的同构──洪升命运与《长生殿》主题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彦君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4-21,共8页
失落的同构──洪升命运与《长生殿》主题刘彦君一迄今三百年来,对于洪升到底在《长生殿》里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人们一直在探究着、争论着。或者认为,此戏有意识地借李、杨爱情表现了一个王朝变乱的景象,体现了作者的民族意识... 失落的同构──洪升命运与《长生殿》主题刘彦君一迄今三百年来,对于洪升到底在《长生殿》里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人们一直在探究着、争论着。或者认为,此戏有意识地借李、杨爱情表现了一个王朝变乱的景象,体现了作者的民族意识和兴亡之感。或者说李、杨爱情是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殿》 洪升 杨玉环 李隆基 唐明皇 杨贵妃 《长恨歌》 马嵬之变 安禄山 悲剧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剧名著改编的美学追求──改编《长生殿》的一点感想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晓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6-89,共4页
关键词 《长生殿》 名著改编 美学追求 昆剧 改编本 创造性 爱情悲剧 《长恨歌》 内部结构 审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