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堂教学导入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光兆 《职教论坛》 2003年第10期47-47,共1页
所谓"导"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上来,并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入"就是进入新课的学习.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无疑会为新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在&... 所谓"导"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上来,并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入"就是进入新课的学习.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无疑会为新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实践中,常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借此机会与同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课堂教学 新课导入 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点滴谈
2
作者 王光兆 《职教论坛》 2002年第20期39-39,共1页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概念、名词和术语多,内容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是我们职高学生感到比较难学的一门学科.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效果做了一些尝试,借此...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概念、名词和术语多,内容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是我们职高学生感到比较难学的一门学科.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效果做了一些尝试,借此机会与同仁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职高教育 机械类专业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的教学效果
3
作者 魏守恒 《河南农业》 2007年第18期36-36,共1页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以下简称金材)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其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系统性和逻辑性比较差,教学难度大。尽管教师们在教学上想了很多办法...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以下简称金材)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其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系统性和逻辑性比较差,教学难度大。尽管教师们在教学上想了很多办法,但仍可看到这样—些现象:课堂上听得云里雾里,考试前死记硬背,考后全还给老师。本文从金材课特点入手,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提高教学效果的思路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学校 学堂 金属材料 推拉门 教学效果 生产实习 刀具(金属切削) 锉刀 结晶构造 固体结构 晶体结构 教学过程 理论性 必修课 专业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提高《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4
作者 张志宏 《福建农机》 2009年第2期47-48,共2页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新课程倡导“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主张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替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新课程倡导“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主张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替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目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参与状态存在着差异,尤其是淘汰分流升学机制下的技校学生“问题生”较多,其突出特点是:底子薄、基础差、既自尊又自卑,厌学情绪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效果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教学质量 学校教学 探究学习 学习热情 学习目的 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中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质量的分析
5
作者 王斌 《河北农机》 2017年第12期60-60,64,共2页
在中职教育中,《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同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技术性,是机械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本文将结合中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问题 教学方法 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院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兴奎 《南方农机》 2019年第5期195-195,共1页
中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场所,教学质量关乎学生的未来发展,现阶段我国教育不断发展变化,也掀起中职教学改革的新热潮。《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作为机械专业、热能动力专业的基础课程,由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 中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场所,教学质量关乎学生的未来发展,现阶段我国教育不断发展变化,也掀起中职教学改革的新热潮。《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作为机械专业、热能动力专业的基础课程,由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课程专业知识较为抽象复杂,加大了学生学习与理解的难度,影响了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因此,中职院校教师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实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院校 金属材料 热处理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解“三难” 激发兴趣──《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点滴
7
作者 孟繁荣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热处理 激发兴趣 切削加工性能 学习兴趣 学生 铸铁件 非晶体 基本概念 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看法与建议
8
作者 毛松发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热处理 三版教材 教材内容 职业高中 习题编写 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 教材编写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职学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分析
9
作者 王斌 《南方农机》 2018年第10期220-220,222,共2页
中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如何实现一体化也很关键。文章就该课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一体化教学 中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热处理及其光催化应用进展
10
作者 梁书豪 张贺 +3 位作者 范逸晴 钟宛真 杨启鹏 谭伟强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69,共7页
光催化技术能清洁有效地转换太阳能,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想途径之一,开发性能优异的光催化材料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孔径可调、高导电性等优异性能,经简单热处理后... 光催化技术能清洁有效地转换太阳能,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想途径之一,开发性能优异的光催化材料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孔径可调、高导电性等优异性能,经简单热处理后可形成MOFs衍生的碳基复合材料等,因而在光催化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热处理MOFs衍生的光催化剂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并对热处理MOFs材料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热处理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金属材料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瑞雪 王兆波 刘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3,共4页
为了满足新工科建设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特色实践教学新模式。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堂”,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综合考评和反馈机制的新思路... 为了满足新工科建设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特色实践教学新模式。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堂”,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综合考评和反馈机制的新思路。实践表明,依托教科产融合基地,大大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赛教融合助力了实践教学改革和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挖掘实践教学所在企业或所在地的思政资源,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落在实处。建立了基于能力和素质目标的多元化实践教学考评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金属材料工程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热处理及工艺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莉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4-I0004,共1页
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及工艺设计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优化加工工艺、延长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王英杰、金升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21年6月出版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 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及工艺设计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优化加工工艺、延长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王英杰、金升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21年6月出版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方法及其应用.对于深入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原理、工艺及实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该书共14章内容,第1章到第4章对金属材料与机械制造过程概述、金属的性能、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铁碳合金等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热处理 金属材料热处理 铁碳合金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制造过程 优化加工 晶体结构 王英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中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饶静婷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2期150-152,共3页
教育部2018年4月13日颁布的《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提出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培养目标,“互联网+教育”平台提供了多种新型教学资源,教育信息化2.0时代要求从教育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等方面要... 教育部2018年4月13日颁布的《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提出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培养目标,“互联网+教育”平台提供了多种新型教学资源,教育信息化2.0时代要求从教育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等方面要有较大转变,中职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战场,如何将信息化与课程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是目前中职教育需要研究的问题,以教育信息化2.0为依据,探索中职机械类专业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为中职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中职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间温度与焊后热处理冷却速率对P91钢焊缝金属冲击韧性与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徐晓龙 李文清 +3 位作者 刘梓申 杨飞 毛兴贵 蒋勇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8,共8页
在不同道间温度(250,300℃)下对P91钢进行8层16道埋弧焊,并对焊缝金属进行760℃×2 h焊后热处理,冷却速率分别为55℃·h^(−1)和约20℃·h^(−1)(随炉冷却),研究了道间温度与焊后热处理冷却速率对焊缝金属冲击韧性和耐腐蚀性... 在不同道间温度(250,300℃)下对P91钢进行8层16道埋弧焊,并对焊缝金属进行760℃×2 h焊后热处理,冷却速率分别为55℃·h^(−1)和约20℃·h^(−1)(随炉冷却),研究了道间温度与焊后热处理冷却速率对焊缝金属冲击韧性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道间温度为250℃时,随着焊后热处理冷却速率由约20℃·h^(−1)提高到55℃·h^(−1),焊缝金属晶界处碳化物含量及其聚集程度降低,冲击吸收能量明显提高(幅度约68%),波动程度明显降低,自腐蚀电位提高,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当焊后热处理冷却速率约为20℃·h^(−1)时,随着道间温度由250℃升高到300℃,碳化物含量及其聚集程度降低,冲击吸收能量略微提高,波动程度略微降低,自腐蚀电位提高,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在试验参数范围内,P91钢埋弧焊的道间温度和焊后热处理冷却速率应分别控制在250℃和55℃·h^(−1),此时焊缝金属的冲击吸收能量最大,其波动程度最小,自腐蚀电位最大,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冲击韧性和耐腐蚀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91耐热钢 埋弧焊 焊后热处理 冲击韧性 碳化物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超细晶金属材料应变软化效应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研究
15
作者 郑战光 樊佳楠 +2 位作者 孙腾 谢昌吉 黄增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114,共7页
为了研究超细晶金属材料(Ultra-Fine Grain,UFG)在单轴拉伸加载条件下出现的应变软化现象,基于经典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残余内应力作用的修正模型,并将残余内应力及其演化的具体形式编成用户子程序。通过生成宏观试样的代... 为了研究超细晶金属材料(Ultra-Fine Grain,UFG)在单轴拉伸加载条件下出现的应变软化现象,基于经典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残余内应力作用的修正模型,并将残余内应力及其演化的具体形式编成用户子程序。通过生成宏观试样的代表性体积单元,对单轴拉伸试验数据进行拟合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将有、无残余内应力作用这2种情况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修正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计算得到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了所修正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能够有效地捕捉到UFG金属材料的应变软化现象,而有、无残余内应力作用这2种情况下的晶体塑性模拟结果表现出不同的性质,说明从残余内应力形成及作用的角度上解释UFG金属材料应变软化现象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晶金属材料 晶体塑性本构模型 单轴拉伸 应变软化效应 残余内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能力导向的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例
16
作者 李晶 王星乔 +1 位作者 王仕杰 包朝龙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依托学科能力理论,循着“目标制定-策略选择-情境创设-活动设计”的流程,围绕“我爱我家——建造理想之家”进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教学设计和实践。通过“建造传统之家”“建造环保之家”“建造智能之家”和“建造宇宙之家”四个教... 依托学科能力理论,循着“目标制定-策略选择-情境创设-活动设计”的流程,围绕“我爱我家——建造理想之家”进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教学设计和实践。通过“建造传统之家”“建造环保之家”“建造智能之家”和“建造宇宙之家”四个教学任务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也为类似的科普性内容教学设计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化学 学科能力 学科价值 真实情境 无机非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高温蠕变-疲劳试验方法综述
17
作者 陈商豪 何青辉 +3 位作者 张晨伟 甄崇 罗利佳 包士毅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0-450,共11页
蠕变-疲劳试验用于评价材料抵抗蠕变-疲劳失效的能力。目前国内外都制定了金属材料蠕变-疲劳试验标准。本文首先选取GB/T 38822-2020和ASTM E2714-13(2020)这2项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2项标准在试验设备、试验过程、试验报告、残余... 蠕变-疲劳试验用于评价材料抵抗蠕变-疲劳失效的能力。目前国内外都制定了金属材料蠕变-疲劳试验标准。本文首先选取GB/T 38822-2020和ASTM E2714-13(2020)这2项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2项标准在试验设备、试验过程、试验报告、残余应力的处理及试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基本一致,而在试样尺寸和试样失效判断依据上存在差别。随着高温部件的应用愈加广泛,标准的蠕变-疲劳试验已无法满足工程实际需求。因此对标准的蠕变-疲劳试验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混合控制的蠕变-疲劳试验和考虑弹性随动的蠕变-疲劳试验,虽然试验方法还需改进,但试验结果已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蠕变-疲劳 试验标准 混合控制 弹性随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污泥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文蛟 张宇腾 +3 位作者 李梅彤 郑悦 张柯 焦刚珍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8,共8页
在工业污水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工业污泥。工业污泥中的重金属元素进入水、大气和土壤后,由于性质相对稳定易产生生物富集效应,最终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热处理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泥处置处理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目前... 在工业污水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工业污泥。工业污泥中的重金属元素进入水、大气和土壤后,由于性质相对稳定易产生生物富集效应,最终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热处理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泥处置处理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工业污泥热处理方法(包括焚烧法、热解法等),并以制革、电镀、造纸和印染4大类工业污泥为研究对象,结合其理化性质分析了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规律,同时讨论了温度、添加剂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指出,如何减少热处理过程中二次污染物向环境的释放是未来工业污泥热处理技术研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污泥 金属 迁移转化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属材料变形场的超声测量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章扬科 金英 +2 位作者 金卫良 裘凯军 李青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为了实现对非金属材料的实时监测,判断并识别其表面结构是否发生变形或破坏,以便及时采取可靠的预警措施,文中对受外力作用的亚克力板上布置的柔性压电片的电声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搭建了一种可进行外力变形的装置和一套能进行超声检测... 为了实现对非金属材料的实时监测,判断并识别其表面结构是否发生变形或破坏,以便及时采取可靠的预警措施,文中对受外力作用的亚克力板上布置的柔性压电片的电声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搭建了一种可进行外力变形的装置和一套能进行超声检测的传感器系统。该传感器弥补了现有非金属检测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难以实际应用的不足。将多块柔性压电片布置在非金属板上,选取最佳的激励频率对其中一块柔性压电片进行激励,通过不断改变材料形变程度来接收并分析其余柔性压电片的响应信号。同时在板上模拟了裂缝,检测该状态下的响应信号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材料发生形变时,柔性压电片接收的信号会发生变化,且与形变的程度相关;而当出现裂缝时,传播的信号能量会衰减,这种变化和损伤的程度是成正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超声检测 变形场 柔性压电片 传感器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移动学习系统研究
20
作者 宋功琼 肖军杰 +1 位作者 王雪寒 王之恒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9-236,264,共9页
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移动化学习模式越来越得到关注,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关系到学习的效果。本研究基于微信小程序,采用MINA框架和Java语言,围绕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设计和开发了一款移动学习系统。首先,对教材内... 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移动化学习模式越来越得到关注,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关系到学习的效果。本研究基于微信小程序,采用MINA框架和Java语言,围绕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设计和开发了一款移动学习系统。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从开发工具、功能模块、数据库设计、平台实现等方面研究了移动学习系统开发全过程,开发的移动学习系统可实现检索查询、视频教学、在线测试、随堂笔记等功能;最后,综合测试了该移动学习系统的功能。结果表明,用户体验反馈良好,创新了传统学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小程序 移动学习系统 工程材料 热处理 学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