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预训练的符号化音乐生成
1
作者 洪予晨 李金龙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8-583,共6页
为解决音乐表征学习领域缺少充足成对多轨乐谱数据集的问题,提出一种音乐生成的预训练模型。首先,基于多轨音乐的生成需要保证单轨内的连续性的同时保证轨道间的和谐性的事实,提出基于Transformers的多生成器的生成模型,即基于预训练的... 为解决音乐表征学习领域缺少充足成对多轨乐谱数据集的问题,提出一种音乐生成的预训练模型。首先,基于多轨音乐的生成需要保证单轨内的连续性的同时保证轨道间的和谐性的事实,提出基于Transformers的多生成器的生成模型,即基于预训练的多轨音乐生成网络(MMGPNet)作为基线模型;其次,为利用充足的单轨乐器数据集,在生成模型上设计音乐预训练模块;最后,在预训练过程中设计一个重建任务遮盖音乐符号的属性并对它们进行重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加速了模型训练,并提高了预测准确率,且该模型生成的多轨序列在多种音乐领域的评价指标相较于MuseGAN(Multi-track sequenti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ymphonyNet等基线模型更接近真实音乐。听力测试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生成 多轨音乐 序列模型 预训练模型 音乐序列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智能音乐生成系统分析与研究
2
作者 李一熙 汪镭 +1 位作者 薛愈 吴启迪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0-760,共11页
在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的智能音乐生成系统中,引入梅尔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um coefficient,MFCC)作为输入特征,并对STFT的损失函数进行优化设计,以提升音乐生成的质量。在对音符输入信号... 在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的智能音乐生成系统中,引入梅尔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um coefficient,MFCC)作为输入特征,并对STFT的损失函数进行优化设计,以提升音乐生成的质量。在对音符输入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时,需要对时域信号进行截断并添加窗函数,对信号添加时域窗等效于在频域信号中进行卷积。时域信号在截断过程中存在频谱分析误差,使得频谱以实际频率值为中心,以窗函数频谱波形的形状向两侧扩散,从而产生频谱泄漏。不同窗函数的选择对最终生成音乐的品质具有显著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校正因子、频域最大副瓣和主瓣增益的窗函数分析与选择方法,并开发相应脚本工具,从而完成基于符号域音乐的混合窗函数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窗函数在不同的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数据集上均可有效减少频谱泄漏对信号截断的影响,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更好地作用于基于STFT的智能音乐生成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傅里叶变换 人工智能 音乐生成 窗函数 梅尔倒谱系数 频谱泄漏 主瓣增益 混合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感引导-扩散模型的藏族音乐生成网络
3
作者 宋子牛 彭春燕 +1 位作者 王龙辉 郑钰辉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83-2289,共7页
人工智能技术在音乐创作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针对藏族音乐自动生成的研究相对匮乏。现有研究在藏族音乐生成中主要面临三个挑战:缺乏特定情感的表达能力、高维特征处理效率低下,以及音乐上下文一致性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 人工智能技术在音乐创作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针对藏族音乐自动生成的研究相对匮乏。现有研究在藏族音乐生成中主要面临三个挑战:缺乏特定情感的表达能力、高维特征处理效率低下,以及音乐上下文一致性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情感引导的扩散模型(emotion-driven diffusion model,EDDM)。该模型基于VAE-diffusion框架,利用变分自编码器提取音源数据关键潜在特征,并在扩散过程中对其进行建模。首先,设计情感特征编码器以提取音乐情感特征,并通过交叉注意力机制将情感特征嵌入到扩散模型中,实现藏族音乐特定情感和风格的精准表达;其次,引入token drop策略过滤冗余特征,提高音乐生成的鲁棒性和多样化;最后,提出self-conditioning机制增强上下文关联,利用上一步信息来指导下一步结果生成,确保音乐生成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EDDM在藏族音乐生成任务上效果突出,在客观评价方面,模型在FAD(2.35↓)、JSD(0.08↓)、NDB(18↑)等指标上均优于现有方法;主观评价中,生成的音乐展现出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和音乐特征一致性。EDDM在民族音乐自动生成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所生成的部分情感引导的藏族音乐公开在https://szn1998.github.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音乐生成 扩散模型 情感引导 token drop self-conditio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菲·阿加乌音乐符号学的内外意涵与结构生成研究
4
作者 朱歌 王旭青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0,共8页
音乐符号学派的代表人物科菲·阿加乌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音乐符号学分析准则,建立了完备且较具特色的音乐符号学分析体系。他早期的分析聚焦于以“话题”为核心的外向型指号过程及以“开始—中间—结束”的曲式范型为代表的内向型指... 音乐符号学派的代表人物科菲·阿加乌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音乐符号学分析准则,建立了完备且较具特色的音乐符号学分析体系。他早期的分析聚焦于以“话题”为核心的外向型指号过程及以“开始—中间—结束”的曲式范型为代表的内向型指号过程,并力图通过“玩转符号”的方式探究音乐符号的内、外意涵;后期的研究则转向生成分析,关注作曲家如何以基础的和声进行为起点开始内容的拓展,最终完成形态各异的音乐作品,并经由聚合结构直观地呈现了作品语言及结构的独特性。与其他音乐符号学理论相比,阿加乌的分析理路具有更高的实操性,在赋予分析者更多自主性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对调性语汇的依赖程度,这为研究边界的进一步拓展做了理论预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菲·阿加乌 音乐符号学 “玩转”符号 生成分析 聚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装割据与突围转移中的革命歌谣——中国工农红军音乐的生成与流变
5
作者 李诗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I0002,共11页
中国工农红军音乐循着土地革命战争进程,在以“武装割据”和“突围转移”为战略目标的军事斗争中生成与流变,成为“军事斗争中的革命歌谣”。“武装割据”为红军音乐的生成提供了相对固定的文化空间,并使其呈现出基于“军民融合”的融... 中国工农红军音乐循着土地革命战争进程,在以“武装割据”和“突围转移”为战略目标的军事斗争中生成与流变,成为“军事斗争中的革命歌谣”。“武装割据”为红军音乐的生成提供了相对固定的文化空间,并使其呈现出基于“军民融合”的融合形态,使“红军音乐”成为“红军及其革命根据地音乐”涵盖音乐事象的总和,并为红军音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展露出鲜明的战区风格;“突围转移”则推动了红军音乐的传播,并带来了红军音乐的变通。如果说“武装割据”与“突围转移”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主要的军事斗争形式或作战样式,那么红军音乐的“生成与流变”则是红军音乐主要的存在方式,进而揭示了红军音乐循着军事斗争进程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以及一切为了军事斗争胜利的实用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音乐 武装割据 突围转移 生成与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题条件CNN-BiLSTM的旋律自动生成方法
6
作者 曹西征 张航 李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2,共8页
为了有效地生成结构化的旋律,提出了一种基于主题条件CNN-BiLSTM的旋律自动生成方法.将旋律表示为钢琴卷帘窗的形式,使用定长、变长相结合的方法分割钢琴卷帘窗;通过Ward聚类算法对钢琴卷帘窗片段进行聚类分析,将获取的最大簇作为歌曲... 为了有效地生成结构化的旋律,提出了一种基于主题条件CNN-BiLSTM的旋律自动生成方法.将旋律表示为钢琴卷帘窗的形式,使用定长、变长相结合的方法分割钢琴卷帘窗;通过Ward聚类算法对钢琴卷帘窗片段进行聚类分析,将获取的最大簇作为歌曲的旋律主题;以旋律主题作为条件使用基于CNN-BiLSTM结构的模型进行旋律生成,其上半部分CNN可以有效地提取钢琴卷帘窗中所包含时间和音高之间的信息,下半部分利用LSTM和BiLSTM更好地捕捉到序列中的时序信息.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的MidiNet模型,使用的旋律主题条件CNN-BiLSTM模型在准确率、归一化KL散度方面分别高出23%和0.17,生成的乐曲在连贯性和情感表达方面也优于传统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生成 自动作曲 CNN-BiLSTM 旋律主题提取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高斯混合变分自编码器的半监督情感音乐生成 被引量:2
7
作者 胥备 刘桐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1-296,共16页
音乐可以通过序列化的声音信息传递声音内容和情感。情感是音乐所表达的语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音乐生成技术不仅要考虑音乐的结构信息,还应融入情感元素。现有的情感音乐生成技术大多采用基于情感标注的完全监督方法,但音乐领域缺... 音乐可以通过序列化的声音信息传递声音内容和情感。情感是音乐所表达的语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音乐生成技术不仅要考虑音乐的结构信息,还应融入情感元素。现有的情感音乐生成技术大多采用基于情感标注的完全监督方法,但音乐领域缺乏大量标准的情感标注数据集,且情感标签不足以表达音乐的情感特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高斯混合变分自编码器(Gaussian Mixture Variational Autoencoders,GMVAE)的半监督情感音乐生成方法(Semg-GMVAE),将音乐的节奏特征和调式特征与情感建立联系,同时向GMVAE中引入一种特征解纠缠机制来分别学习这两种特征的潜在变量表示,并对其进行半监督聚类推断。最后通过操纵音乐的特征表示,实现了针对快乐、紧张、悲伤、平静情感的音乐生成与情感转换。同时,针对GMVAE难以区分不同情感类别数据的问题,实验指出其关键原因是GMVAE证据下界中的方差正则项与互信息抑制项使得各类别的高斯分量分散性不足,从而影响学习表示的性能和生成的数据样本的情感质量。因此,Semg-GMVAE对这两项因子分别进行了惩罚和增强,并使用Transformer-XL作为编码器和解码器以提升在长序列音乐上的建模能力。基于真实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方法,Semg-GMVAE能够将不同情感的音乐在潜在空间中更好地分离,增强了音乐与情感的关联程度,并且能够有效对不同音乐特征进行解纠缠分离,最后通过改变特征表示更好地实现情感音乐生成或情感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音乐生成 半监督生成模型 解纠缠表示学习 高斯混合变分自编码器 Transformer-X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介、新范式、新景观:AI技术赋能下的音乐创演样态变革
8
作者 赵晓雨 周文轩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46,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音乐领域正在开启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新纪元。在AI技术驱动下,新的创作媒介、新的声音语汇和新的创作语境构成着人工智能时代“AI化的艺术语言”。现阶段,创作者对音乐本体的认知仍然是主导AI音乐质量的关键...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音乐领域正在开启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新纪元。在AI技术驱动下,新的创作媒介、新的声音语汇和新的创作语境构成着人工智能时代“AI化的艺术语言”。现阶段,创作者对音乐本体的认知仍然是主导AI音乐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混搭各种AI工具取长补短的过程中,每一项方案的制定、工作的完成和结果的选择都取决于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即对音乐的审美。在AI音乐演出方面,专业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是建立能够与人类达成合作关系的AI交互系统——即通过AI程序模拟人类的创演过程,与演奏者在相对平行的关系中共同行进,从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阶段迈进。其不断地突破音乐创演的传统边界,呈现出人工智能时代“AI+”音乐演出的新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音乐 生成式AI音乐 虚拟歌手 人机协作 AI音乐演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头即舞台:青年街头音乐实践的第三空间建构研究
9
作者 刘诣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2,40,共10页
近年来,街头音乐逐渐成为城市青年自我表达、社交互动与精神寄托的重要方式,反映出青年群体在主流文化体系之外寻求“第三空间”的内在诉求。本文以北京青年街头音乐组织为个案,系统探讨青年如何在街头音乐实践中构建多维的“第三空间... 近年来,街头音乐逐渐成为城市青年自我表达、社交互动与精神寄托的重要方式,反映出青年群体在主流文化体系之外寻求“第三空间”的内在诉求。本文以北京青年街头音乐组织为个案,系统探讨青年如何在街头音乐实践中构建多维的“第三空间”。基于21个月的民族志研究发现,青年群体通过街头音乐实践,激活并融合了物理空间、情感空间、虚拟空间与文化空间,构建出一个兼具疗愈功能、社交联结、虚实互嵌与文化认同的“第三空间”。这一空间建构过程,彰显了当代青年以自组织的文化实践重塑空间意义的能动性,为理解青年文化与空间再生产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头音乐 青年文化 第三空间 空间实践 意义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智能音乐制作综述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丹 吴跃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1-646,共6页
如何借助计算机算法进行音乐的自动或半自动化生成工作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深入发展,使用基于神经网络并契合乐理先验知识的方法来生成高质量、多样性智能音乐的任务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其... 如何借助计算机算法进行音乐的自动或半自动化生成工作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深入发展,使用基于神经网络并契合乐理先验知识的方法来生成高质量、多样性智能音乐的任务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其中,引入生成对抗机制以提升生成效果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具备极大的提升空间。为了更好地推进后续研究工作,对相关领域的现有成果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分析、总结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首先对机器作曲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对音乐领域常用的GAN相关重要模型进行了简要归纳介绍,对引入了生成对抗训练机制的音乐生成方法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对该领域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智能音乐 强化学习 模式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性生成理论:音乐、语言与心理学的跨学科及实证问题讨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蕾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104,167,共12页
《调性生成理论》(A Generative Theory of Tonal Music,GTTM)是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一本奠基性音乐理论著作。该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受到圈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一度成为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等共同讨论的焦点... 《调性生成理论》(A Generative Theory of Tonal Music,GTTM)是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一本奠基性音乐理论著作。该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受到圈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一度成为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等共同讨论的焦点。文章从GTTM出发,在阐述该音乐理论核心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从音乐与语言、音乐与心理认知两个角度做延伸思考,试图将“调性生成理论”中的“调性”扩展到潜调性、无调性层面,并在fMRI上获取相关实证数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性生成理论 音乐理论与分析 神经科学 语言学 F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作品的具体化生成
12
作者 何佳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69-171,共3页
在音乐表演中,演奏者依据乐谱的提示,使音乐作品从潜态的存在方式转化为显态的存在方式,即音响存在方式,并不是一个不可追问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确定情感内涵"、"转化过程"、"音乐境界"三个步骤,阐明... 在音乐表演中,演奏者依据乐谱的提示,使音乐作品从潜态的存在方式转化为显态的存在方式,即音响存在方式,并不是一个不可追问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确定情感内涵"、"转化过程"、"音乐境界"三个步骤,阐明了音乐作品从乐谱形态到具体音响形态的生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作品 具体化生成 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的多轨音乐生成对抗网络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涛 靳聪 +2 位作者 李小兵 帖云 齐林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85-3589,共5页
符号音乐的生成在人工智能领域中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经研究发现,现有的多音轨音乐生成方法在旋律、节奏及和谐度上均达不到市场所要求的效果,并且生成的音乐大多不符合基础的乐理知识。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 符号音乐的生成在人工智能领域中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经研究发现,现有的多音轨音乐生成方法在旋律、节奏及和谐度上均达不到市场所要求的效果,并且生成的音乐大多不符合基础的乐理知识。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Transformer的多音轨音乐生成对抗网络(Transformer-GAN),以乐理规则为指导来产生具有高音乐性的音乐作品。首先,采用Transformer的译码部分与在Transformer基础之上改编的Cross-TrackTransformer(CT-Transformer)分别对单音轨内部及多音轨之间的信息进行学习;然后,使用乐理规则和交叉熵损失相结合的方法引导生成网络的训练,并在训练鉴别网络的同时优化精心设计的目标损失函数;最后,生成具有旋律性、节奏性及和谐性的多音轨音乐作品。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多乐器音乐生成模型相比,在钢琴轨、吉他轨及贝斯轨上,Transformer-GAN的预测精确度(PA)最低分别提升了12%、11%及22%,序列相似度(SS)最低分别提升了13%、6%及10%,休止符指标最低分别提升了8%、4%及17%。由此可见,Transformer-GAN在加入了CTTransformer及音乐规则奖励模块之后能有效提升音乐的PA、SS等指标,使生成的音乐质量整体上有较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生成 TRANSFORMER 音乐规则 目标损失函数 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Actor-Critic算法的音乐生成 被引量:4
14
作者 白勇 齐林 帖云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8-122,182,共6页
提出一种利用强化学习Actor-Critic(A-C)训练神经网络生成音乐的方法。常规的LSTM音乐生成网络在生成音乐时并没有考虑到实际的作曲情况,只是通过先前训练保存的策略来选择下一个音符,所以生成的音乐稳定性差、风格模糊。引入一个经过... 提出一种利用强化学习Actor-Critic(A-C)训练神经网络生成音乐的方法。常规的LSTM音乐生成网络在生成音乐时并没有考虑到实际的作曲情况,只是通过先前训练保存的策略来选择下一个音符,所以生成的音乐稳定性差、风格模糊。引入一个经过训练的Critic网络,该网络能够评估LSTM网络输出音符的价值,以此更新LSTM网络的生成策略。这形成了一个更接近生成阶段的训练过程,并允许优化特定的音乐风格,所以生成的音乐结构稳定,更具风格。对该方法生成的音乐进行验证,证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期记忆网络 音乐生成 深度学习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式特征和循环神经网络的多声部音乐生成系统 被引量:5
15
作者 苗北辰 郭为安 汪镭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8-164,共7页
音乐生成是一种使用算法来生成音乐序列的研究。本文针对音乐样本特征提取以及自动作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音乐隐式特征和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的多声部音乐生成算法。该方法通过使用栈式自编码器对多声部音乐... 音乐生成是一种使用算法来生成音乐序列的研究。本文针对音乐样本特征提取以及自动作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音乐隐式特征和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的多声部音乐生成算法。该方法通过使用栈式自编码器对多声部音乐序列每个时间步的音符隐式特征进行提取,结合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以序列预测的方式搭建了基于隐式特征的音乐生成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音乐生成算法在使用相同风格的音乐数据训练后,得到的模型可以生成旋律与和弦匹配较好的多声部音乐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生成 隐式特征提取 循环神经网络 栈式自编码器 多声部音乐 序列预测 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 生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手环运动状态的音乐生成系统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诗佳 王楚豫 谢磊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5-101,共7页
对可穿戴智能设备与计算机作曲的融合进行研究,将智能手环的使用加入音乐生成环节,实现基于用户动作的自动编曲配乐功能;构建运动状态与设备感知信号之间的关联模型,使用智能手环感知用户的运动状态,并基于用户的运动状态实现相应的自... 对可穿戴智能设备与计算机作曲的融合进行研究,将智能手环的使用加入音乐生成环节,实现基于用户动作的自动编曲配乐功能;构建运动状态与设备感知信号之间的关联模型,使用智能手环感知用户的运动状态,并基于用户的运动状态实现相应的自动作曲。基于智能手环运动状态的音乐生成系统实现了由运动节奏转化为音乐节奏,并且使用编曲技巧增强了生成音乐的悦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状态 智能手环 动作识别 音乐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音乐标签自动标注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培培 邵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754-759,792,共7页
针对如何快速有效地对音乐信息进行查询、检索和组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多标签音乐自动标注系统.通过音乐自动语义标注技术,可以提高音乐检索系统的性能.利用LDA方法对音乐标签进行聚类以获取主题类别,再通过生成... 针对如何快速有效地对音乐信息进行查询、检索和组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多标签音乐自动标注系统.通过音乐自动语义标注技术,可以提高音乐检索系统的性能.利用LDA方法对音乐标签进行聚类以获取主题类别,再通过生成对抗网络,找到音乐的音频特征与语义特征之间的映射关系.应用于CAL500数据集的5次交叉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综合性能指标与现有方法相比有较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自动标注 LDA模型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变邻域搜索与人耳掩蔽音乐生成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梅林 肖兆雄 沙学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邻域搜索与人耳掩蔽效应的音乐生成方法,以克服传统的作曲方法门槛过高、可重复性工作较多等缺点,并且相较于现有音乐生成模型具有操作直观、能够挖掘乐谱长时间内的连贯性等优点.训练阶段的输入选择易获得的时域...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邻域搜索与人耳掩蔽效应的音乐生成方法,以克服传统的作曲方法门槛过高、可重复性工作较多等缺点,并且相较于现有音乐生成模型具有操作直观、能够挖掘乐谱长时间内的连贯性等优点.训练阶段的输入选择易获得的时域波形文件,通过基于音高显著度的频率提取和基于掩蔽效应的时域分块获得乐谱,经过预先设定的音乐参数进行训练.生成阶段采取变邻域搜索与人工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乐谱中音符进行增删、转调等操作按小节生成具有艺术性的乐谱,并根据操作者的偏好对乐谱进行人工修改与锁定.随后,以4小节为单位一次生成音乐片段,并组合成持续时间较长的一段音乐片段.最后在不同时间尺度完善乐谱,输出时域波形文件.整个流程可视化和人机交互的思想贯穿其中,能够充分调动音乐爱好者的积极性.同时本文提出了一种参数化乐音模拟的方法用于修饰乐谱或生成全新的音色,可根据乐器的分类方法或人的发声过程,通过声源激励与共振腔模拟两个部分参数化模拟乐器与人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生成 变邻域搜索 掩蔽效应 人机交互 音高显著度 乐音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机和它的结构生成力量——音乐分析笔记 被引量:8
19
作者 彭志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0-59,共10页
1.0.动机(motif;motive),一个在音乐理论诸术语中称谓特殊而运用广泛的名词,至少包含有这样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常在“曲式学”中)指那种用以度量音乐段落长短的“最小结构单位”;第二,(常在“分析学”中)指那种与音乐作品的主题及其... 1.0.动机(motif;motive),一个在音乐理论诸术语中称谓特殊而运用广泛的名词,至少包含有这样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常在“曲式学”中)指那种用以度量音乐段落长短的“最小结构单位”;第二,(常在“分析学”中)指那种与音乐作品的主题及其功能具有同一性的“最小原核细胞”(Prime cell)。就前一种意义而言,它可以泛指音乐结构中任何一个能够被分割出来,而且又至少包含了一个强拍和一个弱拍的那种“音型”(fig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 结构生成 音乐作品 音乐分析 同一性 曲式学 小节 音乐结构 音型 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式音乐类比生成
20
作者 黄润泽 郑茜颖 周海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09-2613,共5页
类比生成是计算机生成自然和创造性音乐作品的一种关键方法。使用类比生成能够将高层次的音乐特征从一个作品转移到另一个。为了在进行高效类比的同时也能够控制音乐的特征属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显式特征解耦的编解码模型,由编码器解开... 类比生成是计算机生成自然和创造性音乐作品的一种关键方法。使用类比生成能够将高层次的音乐特征从一个作品转移到另一个。为了在进行高效类比的同时也能够控制音乐的特征属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显式特征解耦的编解码模型,由编码器解开以和弦为条件的音乐片段的音高和节奏表示,并用解码器还原成原始的音乐。在进行音乐类比生成时,该模型能够使一个作品借用其他作品的表现形式,用不同的音高轮廓、节奏模式进行创作。另外,得益于可视化的特征编码方式,该模型可以对不同的特征属性进行直观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生成 特征学习 特征解耦 类比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