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先秦乐论对诗文声韵论的影响
1
作者 孙敏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48-52,共5页
试论先秦乐论对诗文声韵论的影响兼谈诗文吟诵实践与理论的相应贡献孙敏强中外学者在追溯文艺发展源头时,都得出了原始艺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定论;尽管诗与乐分了家,但作为姐妹艺术,二者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古代从《诗》、... 试论先秦乐论对诗文声韵论的影响兼谈诗文吟诵实践与理论的相应贡献孙敏强中外学者在追溯文艺发展源头时,都得出了原始艺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定论;尽管诗与乐分了家,但作为姐妹艺术,二者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古代从《诗》、《骚》、汉魏南北朝乐府诗到唐诗、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乐论》 古代诗文 诗文创作 理论与实践 声韵美 《乐记》 《诗序》 《楚辞》 诗歌朗诵 谢灵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试论“乐”与中国古典园林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其亨 刘彤彤 《规划师》 1997年第1期38-41,共4页
纵观中国历史,其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传的,即以儒家思想为主,兼容了道家和佛学而最终形成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但是,每当谈到中国古典园林,以往的研究往往认为老庄道家思想对园林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在... 纵观中国历史,其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传的,即以儒家思想为主,兼容了道家和佛学而最终形成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但是,每当谈到中国古典园林,以往的研究往往认为老庄道家思想对园林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偏偏忽略了园林这一古代艺术的重要范畴?对园林的许多现象,是否都能以老庄思想解释得通呢?的确,孔孟荀有关园林的直接论述极少,这也许是造成上述问题的理由之一,另外可能与近代以来儒学在中国屡遭批判而得不到重视有直接关系。对历史的是非功过在此不作评述,只想以孔子关于“乐”的思想为突破口,探讨儒学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乐”——基于本体论的艺术观孔子儒学可以说是关于人的哲学,一部《论语》述及“仁”就多达109次,仁是孔子“人的哲学”之基础。“孔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极大地转变了对于人的看法。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 中国古典园林 儒家思想 园林审美 孔子 《荀子·乐论》 《礼记·乐记》 艺术观 孔颜乐处 壶中天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儒家的“教化”思想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锡勤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2-78,共7页
儒家重视教化乃基于其德善并非天生的正确认识,他们无论对“人之初”时的人性如何看待,却都始终与修养论、教化论密切相联。重教化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政治、经济思想的组成部分。如何推行教化,儒家有其专门的理论,其... 儒家重视教化乃基于其德善并非天生的正确认识,他们无论对“人之初”时的人性如何看待,却都始终与修养论、教化论密切相联。重教化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政治、经济思想的组成部分。如何推行教化,儒家有其专门的理论,其中,“乐教”、“神道设教”便是十分重要的方式。为了使教化取得切实成果,儒家认为教化者的身教十分重要,这是由儒家的历史观决定的。另一方面,基于对教化工作客观规律的认识,儒家还重视教化的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化 儒家伦理思想 神道设教 《荀子·乐论》 经济思想 道德教育 因果报应说 教化论 统治者 教化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 教化 秩序——儒家礼治思想漫议 被引量:10
4
作者 白奚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1-45,61,共6页
规范教化秩序——儒家礼治思想漫议白奚在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上,先秦的儒家和法家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和选择。儒家的选择是礼治,关于礼治和法治之优劣,孔子有过经典性的论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 规范教化秩序——儒家礼治思想漫议白奚在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上,先秦的儒家和法家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和选择。儒家的选择是礼治,关于礼治和法治之优劣,孔子有过经典性的论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①“耻”、“格”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治思想 儒家 《荀子·乐论》 教化 行为规范 社会秩序 论语 为政者 中国哲学史 社会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先秦儒家音乐思想的再认识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慧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2-153,共2页
从古至今,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发挥着陶冶思想性情、培养良好品德、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作用。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学校的音乐教育,重视对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 从古至今,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发挥着陶冶思想性情、培养良好品德、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作用。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学校的音乐教育,重视对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论语》、《礼记·乐记》、《荀子·乐论》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先秦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礼记·乐记》 《荀子·乐论》 儒家 音乐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思想中《乐记》的不同面向——以诸子的礼乐批判及音乐术语的发展为核心 被引量:2
6
作者 朴素晶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89,165,共17页
《礼记·乐记》是中国古代音乐思想方面最全面的文献,向来备受古今中外学界的关注,但是对此的研究一直围绕着其作者与成书年代的问题进行,对其思想内容仍没有重大突破。一方面,比较《荀子·乐论》、《礼记·乐记》及《吕氏... 《礼记·乐记》是中国古代音乐思想方面最全面的文献,向来备受古今中外学界的关注,但是对此的研究一直围绕着其作者与成书年代的问题进行,对其思想内容仍没有重大突破。一方面,比较《荀子·乐论》、《礼记·乐记》及《吕氏春秋》相关部分,可以看出《乐记》成书时接受了《荀子·乐论》以及不同来源的先秦思想,而其基本音乐术语不会晚于《吕氏春秋》的成书年代;另一方面,理解先秦诸子音乐话语及其对儒家礼乐的批判,对深入探讨《乐记》的成书动机及其各篇章的不同面向十分必要。《乐记》除了证明礼乐思想的正当性以外,也涉及音乐与情绪的密切联系,礼、乐概念的相辅相成,以及声、音、乐概念的系统化等各个方面。《乐记》集儒家音乐讨论之大成,其中有很多丰富的内容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记》 《荀子·乐论》 先秦诸子 礼乐 音乐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予叹词以独立地位
7
作者 梁开瀛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34-34,共1页
应予叹词以独立地位山西吕梁教育学院梁开瀛古汉语中本有叹词,且系古而有之,实属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今人感叹,古人也感叹,道理浅显易见。不管出于何种考虑,将叹词统入他类,或避而不谈,确实欠当。作为学科,终该依据实际,适应... 应予叹词以独立地位山西吕梁教育学院梁开瀛古汉语中本有叹词,且系古而有之,实属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今人感叹,古人也感叹,道理浅显易见。不管出于何种考虑,将叹词统入他类,或避而不谈,确实欠当。作为学科,终该依据实际,适应规律,向前发展。六十年代,王力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叹词 语气词 《古代汉语》 教育学院 《诗经·周颂》 《荀子·乐论》 独立成分 山西吕梁 古汉语特点 《尚书·尧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