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吴伟业的《秣陵春》传奇在清代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4
1
作者 戴健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7-122,共6页
《秣陵春》传奇因涉及易代之变、亡国之恨,以及鼎革之际文人出处等时政内容,颇能满足贰臣、遗民等特定民众的审美需求,因而社会反响较大。其在清代之传播乃"文本阅读"与"搬演观赏"并行,但后者作用更为突出。经南昌... 《秣陵春》传奇因涉及易代之变、亡国之恨,以及鼎革之际文人出处等时政内容,颇能满足贰臣、遗民等特定民众的审美需求,因而社会反响较大。其在清代之传播乃"文本阅读"与"搬演观赏"并行,但后者作用更为突出。经南昌沧浪亭、如皋水绘园等雅集搬演,剧作内容、作者意旨等皆得充分解读与研讨,从而产生更大传播效力。而通过对此剧"读后感"与"观后感"的比较可知,场上传播在接受效果、群体切磋、理解深透等方面皆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秣陵春》 吴伟业 宴集 文学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初士大夫文人的戏剧创作
2
作者 顾聆森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7-151,共5页
清初,以李玉为首的"苏州派"市民剧作家以其独特的流派风格驰骋于剧坛,与此同时,风格迥然的苏州士大夫文人的戏剧创作也十分活跃,从而形成了苏州剧坛的另一道风景。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吴伟业和尤侗。就其总体而言,他们继承了明... 清初,以李玉为首的"苏州派"市民剧作家以其独特的流派风格驰骋于剧坛,与此同时,风格迥然的苏州士大夫文人的戏剧创作也十分活跃,从而形成了苏州剧坛的另一道风景。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吴伟业和尤侗。就其总体而言,他们继承了明代士大夫、贵族文人典雅绮丽的风格,就其剧作主题而言,吴作侧重于对江山易主的伤怀,寄托着作者浓烈的故国之思,又时时流露了自己被迫出仕清廷的隐痛;尤作则虽然同样寓藏着对于社会与政治的深刻的感触,但更偏重于个人际遇的喟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剧创作 梅村 典雅绮丽 冒家班 《秣陵春》 《西堂全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