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缘起、意义与反思:论美国《现代中国文学通讯》 |
李松
舒萌之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2
|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乡村新变实景——21世纪乡土文学与影视的现实指向 |
古世仓
周倩
|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百年历程及发展特征 |
赵学勇
|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文学何为?——论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学使命 |
蒋承勇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全盘西化”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兴起、消解与融合 |
栾梅健
|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发生的中国基础 |
李延江
|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夏志清、夏济安与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范式的确立 |
黄杉
郑家建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自由与左翼:中国现代文学在岭南的发生 |
李明刚
|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韩国学者中国现代文学史著述的鲁迅论说 |
王明真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中国现代文学的老人形象塑造及其反思 |
袁循
|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重塑百年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图景——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
陈心洁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拆解指涉性、反讽阅读与空间诗学——论美国华人学者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策略 |
李石
|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专门档案馆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写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40周年之际 |
王军
|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性别: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纠葛 |
臧晴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5
|
中国式现代化的少数民族文学表达及其叙事话语建构 |
徐俊六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6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与外国文学研究四人谈 |
李维屏
刘建军
吴笛
王立新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7
|
“新时期”的位置: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的起点叙事建构 |
杨姿
|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范式”圆桌论坛 |
张福贵
朱国华
张法
沈杏培
周志强
李松
单小曦
段吉方
曾军
刘康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美国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美学范式与谱系 |
李松
陈国伟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文学本土化探索的新进路——以近年长篇小说创作为中心的考察 |
彭岚嘉
郝婷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