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笔法,自然流淌——《灯笼》自读课教学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肖培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21,共4页
《灯笼》是吴伯箫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抒发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自己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 《灯笼》是吴伯箫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抒发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自己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灯笼》入选统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4课,是“民俗”主题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除“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理解”外,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读还告诉我们:“学习本单元,要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还要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笼》 自读课文 教学思考 笔法 自由 民风民俗 乡村生活 八年级下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养导向下的情境任务设计探析——以《灯笼》教学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于光荣 朱艳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74-77,共4页
创设真实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应明确核心素养目标,围绕语文的语用价值,将分散的学习目标、文本内容、实践活动统整起来。首先依据层次性原则,建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层递性任务链,形成立体的进阶式学习路径;其次依据文本内容,设置... 创设真实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应明确核心素养目标,围绕语文的语用价值,将分散的学习目标、文本内容、实践活动统整起来。首先依据层次性原则,建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层递性任务链,形成立体的进阶式学习路径;其次依据文本内容,设置低阶层情境任务;最后依据接近性原则,设置高阶层情境任务。由此促进学生在丰富有效的语用情境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情境教学 《灯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