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浮生六记》百年研究述评 |
王人恩
谢志煌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15
|
|
2
|
企鹅英文版《浮生六记》中的副文本研究 |
梁林歆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3
|
中国古代散文题材领域的新拓展——从李渔的《一家言》到沈复的《浮生六记》 |
黄强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4
|
芸的妻性及其它——对《浮生六记》的一种解读 |
费如明
|
《学海》
|
1999 |
3
|
|
5
|
盛世日常:《浮生六记》所见江南社会 |
小田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6
|
林式译本《浮生六记》的翻译态度与策略 |
张睿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7
|
企鹅版《浮生六记》的古代中国形象建构 |
王树槐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8
|
《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的审美再现 |
张树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9
|
论林译《浮生六记》中修辞手段的处理 |
刘福莲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1
|
|
10
|
“大翻译”范式下的《浮生六记》经典化 |
马明蓉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1
|
《浮生六记》的文学体裁背景及其艺术成因 |
王彦永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2
|
文化差异现象在汉译英中的处理——兼评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 |
高巍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11
|
|
13
|
译者文化因素在《浮生六记》翻译中的作用 |
杜曾慧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4
|
音乐剧《浮生六记》的创作特征探析 |
王婷娟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5
|
《浮生六记》与《忏悔录》的文化比较研究 |
张华容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6
|
浅谈《浮生六记》中的文化翻译 |
郭晓辉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7
|
《浮生六记》:沈复和他的小世界 |
王峰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8
|
从文化翻译的角度看林语堂《浮生六记》的英译本 |
陈文杰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9
|
《浮生六记》语言艺术品析 |
徐琼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20
|
《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变异 |
聂文杰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