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死水微澜》的历史“反叙述”——对作品“历史真实”的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杨亦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52,共4页
《死水微澜》虽然貌似一幅幅社会风俗画,其中却含有深刻而非同寻常的"历史真实"。即作者通过历史"反叙述",从三方面构建了"使宗主国与臣属国两个对立物发生颠倒错位的当下语境":其一,天回镇芸芸众生的生... 《死水微澜》虽然貌似一幅幅社会风俗画,其中却含有深刻而非同寻常的"历史真实"。即作者通过历史"反叙述",从三方面构建了"使宗主国与臣属国两个对立物发生颠倒错位的当下语境":其一,天回镇芸芸众生的生存状况与宏观历史的反差,实际上是关于中国"历史记忆"的"远点"与"近点"的"差异",而殖民者的"话语"霸权无不充斥其中。其二,假"历史记忆"而塑造大批麻木、颓丧的"国民"群像,却意在坚定民族自信和夺回"话语权",以东方姿态对西方世界进行精神挑战。其三,具有强烈的物欲和情欲的"女人"邓幺姑,以与同时代众多女人的迥异而担当起了"历史的转捩点"。但她身上的欲望和信念,不仅具有个体生命存在的特定历史意义,也成为整个人类生命历史和人类文化体系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人 《死水微澜》 历史“反叙述” 历史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劼人笔下的川西乡土空间研究——以《死水微澜》中的五个典型空间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万征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0-113,共4页
《死水微澜》是李劼人"川味"乡土小说的标志性作品∷到翱占洹弊魑帐醣硐钟肷?美的重要元素,通过一系列充满地域色彩的空间环境的描写和营造,展现了1900年前后川西地域的乡风民情、人文世态和社会风貌。本文以小说中有... 《死水微澜》是李劼人"川味"乡土小说的标志性作品∷到翱占洹弊魑帐醣硐钟肷?美的重要元素,通过一系列充满地域色彩的空间环境的描写和营造,展现了1900年前后川西地域的乡风民情、人文世态和社会风貌。本文以小说中有代表性的五个典型空间环境为例,拟对川西乡土空间进行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人 川西 乡土 《死水微澜》 空间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劼人长篇小说《死水微澜》中的爱情观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湘婷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90-191,共2页
李劼人因"大河系列"小说而受到文坛的关注,"大河"系列包括3部小说,分别是《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这些小说展现了四川的历史发展和广阔的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死水微澜》这部小... 李劼人因"大河系列"小说而受到文坛的关注,"大河"系列包括3部小说,分别是《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这些小说展现了四川的历史发展和广阔的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死水微澜》这部小说中以邓幺姑为代表的女性形象是充满光彩的,她们充当着爱情的主导者,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另一方面,当爱情不能同时满足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时,主人公往往会舍弃精神需求而保全物质需求,这从邓幺姑的3段爱情中可以明显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水微澜》 爱情 女性 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阵”里“摆”出的《死水微澜》
4
作者 李直飞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75-86,共12页
李劼人自小受四川民间摆龙门阵文化的熏陶,熟谙摆龙门阵。在小说《死水微澜》中,李劼人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四川人摆龙门阵的具体过程,同时还向读者展示了摆龙门阵是如何影响主要人物的命运的。除此之外,李劼人还将摆龙门阵的叙述手法化用... 李劼人自小受四川民间摆龙门阵文化的熏陶,熟谙摆龙门阵。在小说《死水微澜》中,李劼人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四川人摆龙门阵的具体过程,同时还向读者展示了摆龙门阵是如何影响主要人物的命运的。除此之外,李劼人还将摆龙门阵的叙述手法化用到《死水微澜》的写作里面。用说书人的口吻、“穷形尽相”的描写、叙述的自由穿插、幽默夸张的语言及川味方言等手法将《死水微澜》当作龙门阵“摆”了出来。李劼人欣赏四川的摆龙门阵文化,同时也感到摆龙门阵文化所带来的缺陷,因此在《死水微澜》的写作中通过条理分明的叙述、突出特性的描写避免缺陷,甚至也反思了摆龙门阵文化所带来的人格缺陷。但是,这种摆龙门阵式的写作依然给《死水微澜》带来了局限,游离于主题的细节描写、历史的碎片化叙述及超越性思考的欠缺是其中的主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龙门阵 李劼人 《死水微澜》 局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剧《死水微澜》印象——写在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成立三周年之际
5
作者 刘斯奇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9期109-111,共3页
在京剧《死水微澜》中,浸透在文本、表演、时空把握、光色运用……等方面的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前卫的戏剧观念,充分体现了制作者在尊重戏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求新、求变、求美的艺术追求。这种追求,这种戏剧观念,对于处在急剧变化时代... 在京剧《死水微澜》中,浸透在文本、表演、时空把握、光色运用……等方面的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前卫的戏剧观念,充分体现了制作者在尊重戏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求新、求变、求美的艺术追求。这种追求,这种戏剧观念,对于处在急剧变化时代的京剧——戏曲艺术来说,既具有启示的意义,同时也具有实践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 《死水微澜》 戏剧观念 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劼人小说中的四川方言与文化内涵——重读《死水微澜》
6
作者 胡蓉 《钦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25-29,共5页
李劼人的《死水微澜》中包孕着丰富的四川方言和蜀地文化。因而,可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来探微蜀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化意蕴。从女性个人的婚恋观念到作为群体活动的一种独特的古傩文化现象,再到一种特殊的群体组织——四川哥老会,最后上... 李劼人的《死水微澜》中包孕着丰富的四川方言和蜀地文化。因而,可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来探微蜀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化意蕴。从女性个人的婚恋观念到作为群体活动的一种独特的古傩文化现象,再到一种特殊的群体组织——四川哥老会,最后上升到国家层面的视阈来观照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异质文化的冲突碰撞,最终重新解读这一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水微澜》 蔡大嫂 古傩文化 袍哥 哥老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重现:论小说《死水微澜》之改编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红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88-90,共3页
四川作家李劼人的小说《死水微澜》从1936年诞生起,到21世纪的今天,大众对它的欣赏,经历了从"冷落"到"热情"的转变。笔者梳理了该小说过去不被重视的原因,有时代潮流、审美风格、读者接受等因素,总结其如今被影视... 四川作家李劼人的小说《死水微澜》从1936年诞生起,到21世纪的今天,大众对它的欣赏,经历了从"冷落"到"热情"的转变。笔者梳理了该小说过去不被重视的原因,有时代潮流、审美风格、读者接受等因素,总结其如今被影视媒介频繁改编的缘由,在于小说的戏剧性、传奇性,符合影视改编的审美品质。文学名著被改编的过程,是大众影视文化对精英文学的深度诉求,读者和观众通过各种媒介阅读文学作品的历程,正是小说《死水微澜》被经典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死水微澜》 影视改编 缘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水微澜》的观察艺术 被引量:3
8
作者 顾全华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8-51,共4页
《死水微澜》创作的成功 ,昭示了观察的范围和内容 ,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观察方法与技巧 ,再次证明了观察是获取材料的重要手段 ,是写作的基础。
关键词 《死水微澜》 观察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水微澜》的变调演绎——小议川剧、话剧《死水微澜》的改编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家治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死水微澜》 乡土文学 长篇小说 乡愁 作品 话剧 通俗 川剧 改编 艺术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朵水灵灵的昙花——蔡大嫂——《死水微澜》人物谈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士文 《当代文坛》 1984年第7期33-37,共5页
暗夜沉沉中,昙花那窈窕的花瓣悄悄伸展开来,纯白无瑕,水灵灵、嫩闪闪,清丽活脱,馨香袭人,委实有些个撩动人心!可是不久,它神色不振,渐渐萎靡,天光快亮时已缩成一束,一切美都消逝了。 说不清为什么,李劼人长篇小说《死水微澜》中的蔡大... 暗夜沉沉中,昙花那窈窕的花瓣悄悄伸展开来,纯白无瑕,水灵灵、嫩闪闪,清丽活脱,馨香袭人,委实有些个撩动人心!可是不久,它神色不振,渐渐萎靡,天光快亮时已缩成一束,一切美都消逝了。 说不清为什么,李劼人长篇小说《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老是使我想到昙花,一朵水灵灵的昙花!她也那样美丽,那样活脱!在那个暗黑如夜的时代,她悄悄地成长起来,展露出独特的风采,也是气派不凡呢。然而好景不常,她在闪射出夺目光采的同时在开始萎缩,一阵死水微澜荡漾过去之后,急风暴雨到来的前夕,已成了残渣败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大嫂 袍哥 水灵灵 《死水微澜》 资产阶级 洋人 自由爱情 封建秩序 封建主义 白无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李劼人的《死水微澜》看民间文化与作家文学
11
作者 任红霞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9期188-189,共2页
民间文化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表现出极大的艺术价值,李劼人在《死水微澜》中对巴蜀文化风情和四川方言进行了独特的运用,尤其采用了摆龙门阵的独特写作模式。但这种模式在主流文学作品中却一直受到冷遇,民间文化与作家文学到底还是交织相融... 民间文化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表现出极大的艺术价值,李劼人在《死水微澜》中对巴蜀文化风情和四川方言进行了独特的运用,尤其采用了摆龙门阵的独特写作模式。但这种模式在主流文学作品中却一直受到冷遇,民间文化与作家文学到底还是交织相融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水微澜》 民间文化 作家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舞台上的婚礼——评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剧目《金锁记》、《死水微澜》与《鲜儿》
12
作者 张哲赢 《艺苑》 2010年第2期38-39,共2页
爱情与婚姻是文学创作的永恒母题。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八部精彩剧目中,有三分之一属婚恋题材。京剧《金锁记》、川剧《死水微澜》和龙江剧《鲜儿》这三部戏都在剧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呈现了婚礼仪式的不同部分,其表... 爱情与婚姻是文学创作的永恒母题。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八部精彩剧目中,有三分之一属婚恋题材。京剧《金锁记》、川剧《死水微澜》和龙江剧《鲜儿》这三部戏都在剧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呈现了婚礼仪式的不同部分,其表现手法各有特色。文章具体探讨了此次戏剧节舞台上所展现的婚礼场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节 《死水微澜》 《金锁记》 《鲜儿》 婚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与《死水微澜》的命运主题比较研究
13
作者 顾新颖 《安康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5-59,共5页
通过《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与《死水微澜》的比较,可以看出产生于不同语言背景中的两部作品,其命运主题在表现形式的差异。这种迥异的美学风格,一方面源于中西文化不同的审美期待,另一方面是源于不同的价值信仰,与劳伦斯的基督教思想、... 通过《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与《死水微澜》的比较,可以看出产生于不同语言背景中的两部作品,其命运主题在表现形式的差异。这种迥异的美学风格,一方面源于中西文化不同的审美期待,另一方面是源于不同的价值信仰,与劳伦斯的基督教思想、李劼人的儒家思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死水微澜》 命运主题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李劼人——《死水微澜》:从文学到屏幕
14
作者 陈伯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8-32,共5页
四川前辈作家李劼人的作品,越来越受到文艺界的重视和关注,其名著《死水微澜》已改编成多集电视剧搬上屏幕,近期即将播出,本刊特发表陈伯君同志的文章,以飨读者。
关键词 蔡大嫂 《死水微澜》 李劼人 小说 原著 电视编导 洋教 劣根 观众 恶势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作伴 菊坛“微澜” 青春版京剧《死水微澜》
15
作者 汤倩尔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6-56,共1页
今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中,有一个特别"年轻"的节目,那就是上海青年京昆剧团的青春版京剧《死水微澜》,这也是该团演出首次入选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说这出戏特别"年轻",是因为该剧的演员、
关键词 《死水微澜》 青春版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京剧 参演剧目 剧团 演出 演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死水微澜》的丰富内涵
16
作者 顾诗琦 《文学艺术周刊》 2022年第12期27-29,共3页
李劼人是四川成都的现代乡土小说家,《死水微澜》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体现了丰富的川西民俗文化,展现了当时时代的社会历史性。李劼人描绘了希望与苦难并存的现实和风雨飘摇中烟火不息的市井,上至大夫百官、英雄领袖,下到工农商贾... 李劼人是四川成都的现代乡土小说家,《死水微澜》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体现了丰富的川西民俗文化,展现了当时时代的社会历史性。李劼人描绘了希望与苦难并存的现实和风雨飘摇中烟火不息的市井,上至大夫百官、英雄领袖,下到工农商贾、贩夫走卒,这些平凡人物的物质条件、精神生存状况的变化在历史壮丽庞杂的复现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通过对书中社会历史性的探索,跳出固有的罅隙,挖掘《死水微澜》的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水微澜》 李劼人 平凡人物 社会历史性 现代乡土小说 民俗文化 丰富内涵 四川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水微澜·在天回镇》巴蜀方言误译研究
17
作者 余婉馨 《海外英语》 2022年第14期27-29,共3页
《死水微澜》是现当代巴蜀乡土文学的典范之作,其中富含地道的四川方言,展示了巴山蜀水之地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尤其反映出了渗入近代四川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袍哥文化。通过对比胡志挥和Bret Sparkling&Yin Chi对《死水微澜》第二... 《死水微澜》是现当代巴蜀乡土文学的典范之作,其中富含地道的四川方言,展示了巴山蜀水之地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尤其反映出了渗入近代四川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袍哥文化。通过对比胡志挥和Bret Sparkling&Yin Chi对《死水微澜》第二部分“在天回镇”的翻译,笔者发现大量方言误译,并将其分为袍哥文化相关方言误译和其他巴蜀方言误译。其中,与袍哥文化相关的方言误译可进一步细分为对袍哥组织和人物身份的误译以及对袍哥文化的误译,其他类别的巴蜀方言误译其成因则有隐喻传达无效、人物指代混乱和文化能力欠缺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水微澜》 方言 袍哥 误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不同视野下的“蔡大嫂”们看女性意识变迁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超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3-136,共4页
《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以其惊世骇俗的言行和所包含的文化价值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经典形象。她是以"反叛"为标签的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产物。中国文学史上的叛逆女性还有繁漪、上官鲁氏等,她们构成文学画... 《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以其惊世骇俗的言行和所包含的文化价值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经典形象。她是以"反叛"为标签的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产物。中国文学史上的叛逆女性还有繁漪、上官鲁氏等,她们构成文学画廊里一道"蔡大嫂"们的独特风景线。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她们有着迥然不同的命运,我们可以从时代、区域视野下辨析文化、时代与女性形象塑造之关系,从对于"蔡大嫂"的不同评价透析中国女性意识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水微澜》 蔡大嫂 区域文化 时代文化 女性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论(四)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富仁 柳凤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9-28,共10页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论︵四︹中︺王富仁︹韩︺柳凤九4.心理分析型的历史小说心理分析型的历史小说是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下在中国产生的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在“五四”以前就传入了中国。1907年...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论︵四︹中︺王富仁︹韩︺柳凤九4.心理分析型的历史小说心理分析型的历史小说是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下在中国产生的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在“五四”以前就传入了中国。1907年王国维翻译的《心理学概论》就提到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 李吉力人 《暴风雨前》 《死水微澜》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施蛰存 性本能欲望 《大波》 蔡大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戏剧改编中的“误读”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祥林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78-85,21,共9页
关键词 “误读” 改编者 作品 《西厢记》 《红楼梦》 创造性 《死水微澜》 张艺谋 布莱希特 形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