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回眸与时代反思——《张居正》民族化演剧的美学探研
1
作者 桑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6,共5页
气韵生动在中国演剧实践中体现为对生命力的尊崇,除了指形式审美上的鲜活生动,也包括人物形象被时代精神所赋予的生命力。体验与表现、写实与写意,展现历史人物张居正与自己与天地与众生的关系,构成了历史剧《张居正》民族化演剧中虚实... 气韵生动在中国演剧实践中体现为对生命力的尊崇,除了指形式审美上的鲜活生动,也包括人物形象被时代精神所赋予的生命力。体验与表现、写实与写意,展现历史人物张居正与自己与天地与众生的关系,构成了历史剧《张居正》民族化演剧中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的中国美学风格。中国美学强调超越时间,通过表演创作中“体验是手段,表现是目的”的写意空间,以诗意剧场揭示生命本真,凸显了中国美学所强调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剧 《张居正》 民族化演剧 人物形象 美学 文化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居正》:权力“铁三角”下变法悲剧与作家的诗性叙事
2
作者 吴秀明 杨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2,共6页
对历史精神的把握和对人性本真的书写,是决定历史小说境界的关键所在。思古源于抚今,优秀的历史文学总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参与当下文化重建。熊召政的小说《张居正》以具有典型文化意蕴的“铁三角”权力关系(权力的源泉及其公权代表与... 对历史精神的把握和对人性本真的书写,是决定历史小说境界的关键所在。思古源于抚今,优秀的历史文学总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参与当下文化重建。熊召政的小说《张居正》以具有典型文化意蕴的“铁三角”权力关系(权力的源泉及其公权代表与私权代表)为叙事框架,演绎了一场转型期变法的艰难历程及其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展现了中国文化烂熟期的复杂人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中国人的焦虑。和谐而颇具张力的叙事风格、宏大而复杂的历史观照、严谨而不失灵动的文化立场以及典雅而充满诗性的叙事语言,使得该书在当下历史小说创作中显得成熟稳健而又别具一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居正》 文化转型 变法悲剧 权力“铁三角” 诗性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评价《张居正》——与马振方先生商榷
3
作者 王春瑜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1期146-151,共6页
关键词 《张居正》 《文学评论》 马振方 历史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历史小说《张居正》的对话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百义 熊召政 《出版科学》 2002年第2期71-74,共4页
问话者:周百义,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的责任编辑。 答话者:熊召政,作家、诗人,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的作者。
关键词 历史小说 《张居正》 熊召政 历史真实 艺术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范第二个张居正的出现:万历朝的政治特点——“明亡于万历”新解 被引量:4
5
作者 田澍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32,共10页
理性认识万历政治的特点,是理解晚明的锁钥。而要认清万历朝的政治特点,首要的问题是能否客观地审视张居正。人们简单地将张居正担任首辅的万历前十年与其后的万历政治截然分开的做法,是不可能认清张居正的历史影响的。人们在颂扬张居... 理性认识万历政治的特点,是理解晚明的锁钥。而要认清万历朝的政治特点,首要的问题是能否客观地审视张居正。人们简单地将张居正担任首辅的万历前十年与其后的万历政治截然分开的做法,是不可能认清张居正的历史影响的。人们在颂扬张居正之功时,还必须客观地看到其对万历政治的负面影响。其中严防第二个张居正式人物的出现,是最显著的教训。而在张居正死后,神宗自觉或不自觉地延续着张居正的这一做法,并予以公开化和扩大化,在持续的反张运动中切实做到了杜绝第二个张居正的出现,但明朝因此付出了极大的政治代价,书写了其独有的亡国模式。只有以这种视角来观察万历的政治特点和演变路径,才能真正理解“明亡于万历”的深刻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历 晚明 顾命 内阁 高拱 张居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权政治的历史寓言
6
作者 於可训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0-33,共4页
作为一部遵从现实主义原则创作的历史小说,《张居正》当然力求真实地、本质地再现明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新政"的历史,但这样的历史是不容易(甚至不可能)、也不必要通过文学的方式"还原"和"再现"出来的。... 作为一部遵从现实主义原则创作的历史小说,《张居正》当然力求真实地、本质地再现明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新政"的历史,但这样的历史是不容易(甚至不可能)、也不必要通过文学的方式"还原"和"再现"出来的。作者之所以要写这样的历史,说到底,还是为了表达他对于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理解和看法。而这种理解和看法,事实上也就是作者心目中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其说熊召政写了一个历史人物张居正,不如说他是借张居正这个历史人物,表达了他对于中国几千年来极权政治的一种阐释、理解和评价。《张居正》写尽了极权政治模式的种种精细微妙、机巧诡谲之处,也写尽了这种极权政治模式的种种风翻云卷、潮起潮落的机运。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把《张居正》看作是一部政治小说,是中国极权政治的一种历史寓言。作者的意图或许不仅仅是为了歌颂张居正这样一位封建时代的改革家,而是通过张居正的悲剧结局葬送那个极权政治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居正》 极权政治 历史寓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廉正·敢为·负重:改革家张璁的政治素养
7
作者 田澍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4,共11页
张璁之所以成为明代改革第一臣,就在于其能够廉洁自律、勇于担当、敢于变革、忍辱负重,其过硬而全面的政治素养能够经受住现实和历史的检验,在明代重臣中无人能比。张璁中第之后,就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大礼议”。初入政坛的张璁不怕杨廷... 张璁之所以成为明代改革第一臣,就在于其能够廉洁自律、勇于担当、敢于变革、忍辱负重,其过硬而全面的政治素养能够经受住现实和历史的检验,在明代重臣中无人能比。张璁中第之后,就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大礼议”。初入政坛的张璁不怕杨廷和的强权打压,以充分的自信和坚强的意志公开向其“大礼”主张发起了挑战,且愈战愈勇,势不可挡,最后取得了“大礼议”的胜利,成为处于困境中的世宗最可靠的新生力量。在击败杨廷和集团之后,张璁协助世宗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效果显著。其良好的政治素养保全了身家性命,使嘉靖革新得以延续,书写了中国古代改革家的新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世宗 张璁 杨廷和 张居正 嘉靖革新 政治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