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建国大业》字幕翻译策略 |
罗辉
何帆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2
|
对外汉语教学中影视欣赏的选材问题--从《建国大业》和《家有儿女》两部影视作品谈起 |
单韵鸣
陈静雯
|
《电影评介》
|
2011 |
3
|
|
3
|
电影欣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建国大业》为例 |
单韵鸣
陈静雯
|
《电影评介》
|
2010 |
3
|
|
4
|
论《建国大业》英文译名的可接受性 |
赵波
段佳燕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5
|
解读电影《建国大业》音乐的魅力 |
林春曙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6
|
谈《建国大业》的英文字幕 |
徐立乐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7
|
《建国大业》透析出的时代篇章 |
许小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8
|
电影《建国大业》主题歌曲及人声哼唱赏析 |
李建林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9
|
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看高概念电影策略 |
闻瑞东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0
|
主旋律题材电影多元化建构——以《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为例 |
傅佐东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1
|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建国大业》的字幕翻译 |
蒋红梅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2
|
从民俗看献礼片——以《建国大业》为例 |
李良嘉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1
|
|
13
|
试析《建国大业》中背景音乐的巧妙运用 |
王一男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4
|
《建国大业》音乐中的人性美 |
李梦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5
|
美、滑稽美学范畴与《建国大业》艺术之丑 |
姜永刚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6
|
美学角度下《建国大业》的艺术之美 |
杨保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7
|
《建国大业》,主旋律震荡后的余音 |
范潇兮
|
《电影评介》
|
2010 |
2
|
|
18
|
有“意味”的“形式”——试析《建国大业》人物语言的处理特色 |
任慧群
|
《电影评介》
|
2009 |
1
|
|
19
|
《建国大业》:明星奇观与视听杂耍的盛宴 |
刘永宁
于忠民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20
|
《建国大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鲍玉珩
马琳
张大伟
|
《电影评介》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