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建国大业》字幕翻译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罗辉 何帆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61-162,共2页
原声大片基本上充斥了整个世界,中国也不例外。原声大片中最重要的字幕翻译就显得非常重要。精彩且准确的电影字幕翻译能让观众正确理解电影中的人物特征,且更容易把握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路。功能翻译理论充分考虑新交际环境和目标读... 原声大片基本上充斥了整个世界,中国也不例外。原声大片中最重要的字幕翻译就显得非常重要。精彩且准确的电影字幕翻译能让观众正确理解电影中的人物特征,且更容易把握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路。功能翻译理论充分考虑新交际环境和目标读者,在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试从大片《建国大业》的字幕翻译中寻找到功能翻译理论,并且更进一步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对电影字幕翻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翻译理论 字幕翻译 《建国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教学中影视欣赏的选材问题--从《建国大业》和《家有儿女》两部影视作品谈起 被引量:3
2
作者 单韵鸣 陈静雯 《电影评介》 2011年第4期51-52,共2页
影视欣赏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教学媒介,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在选择影视欣赏材料上,首先必须符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次适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再次又能多角度反映汉语言文化的各个方面,为语言和文化教学提供便利。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影视欣赏 选材 《建国大业》 《家有儿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欣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建国大业》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单韵鸣 陈静雯 《电影评介》 2010年第24期93-94,共2页
电影欣赏是一种新兴的语言教学媒介,可以将其引入对外汉语教学,辅助学生的汉语学习。但电影欣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 电影欣赏 对外汉语教学 《建国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国大业》英文译名的可接受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波 段佳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7-148,共2页
电影《建国大业》推出以来受到各界的关注,不仅在制作上称得上是巨制,在片名翻译上也是充满智慧的,尽管其英文译名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不少争议。本文拟从语言和跨文化交际两方面探讨该片英文译名的可接受性。
关键词 《建国大业》 片名 翻译 可接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电影《建国大业》音乐的魅力 被引量:5
5
作者 林春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7-128,共2页
电影《建国大业》作为建国60周年的献礼片可谓是出尽了风采。创下了4.1亿元的中国电影票房新纪录,得到了社会和观众的普遍好评。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却被人们忽视了,《建国大业》的音乐具有史书般的效果,与另一部电影《开国大典》一样来... 电影《建国大业》作为建国60周年的献礼片可谓是出尽了风采。创下了4.1亿元的中国电影票房新纪录,得到了社会和观众的普遍好评。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却被人们忽视了,《建国大业》的音乐具有史书般的效果,与另一部电影《开国大典》一样来自于弦乐序曲《红旗颂》。本片的音乐由管弦乐《红旗颂》的作曲吕其明担任,影片中颂歌般的"红旗"主题音乐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本文力图从音乐的视角来审视电影《建国大业》的艺术魅力,重温中国主旋律电影的教育意义,为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建国大业》 “红旗”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建国大业》的英文字幕 被引量:3
6
作者 徐立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4-165,共2页
影视作为一种世界性、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视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翻译,也是一门艺术,它借助语言的艺术魅力和翻译技巧凸显其审美特征。电影《建国大业》的英文字幕选词简单、句式简洁,通... 影视作为一种世界性、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视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翻译,也是一门艺术,它借助语言的艺术魅力和翻译技巧凸显其审美特征。电影《建国大业》的英文字幕选词简单、句式简洁,通过运用浓缩、删减、缺省等翻译策略有效地传递了信息,塑造了人物形象,构筑了该片英文字幕的"简约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美 字幕翻译 《建国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大业》透析出的时代篇章 被引量:3
7
作者 许小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71-72,共2页
《建国大业》是一部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电影,它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艰难,刻画了为共和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人和英烈。同时,《建国大业》也反映出新时期下共和国面对新形势所做出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调整,以及... 《建国大业》是一部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电影,它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艰难,刻画了为共和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人和英烈。同时,《建国大业》也反映出新时期下共和国面对新形势所做出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调整,以及新时期对国共合作的再次期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大业》 国共合作 新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建国大业》主题歌曲及人声哼唱赏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建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0-121,共2页
电影《建国大业》是作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在全国引起热播。其中缘由固然与题材内容的宏大和众多明星的联袂助演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有扣人心弦的电影音乐相伴。文章正是针对... 电影《建国大业》是作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在全国引起热播。其中缘由固然与题材内容的宏大和众多明星的联袂助演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有扣人心弦的电影音乐相伴。文章正是针对其片头主题曲《追寻》、片尾主题曲《红》以及声乐伴唱部分进行音乐分析,探讨这些声乐曲在塑造电影艺术形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建国大业》 主题歌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看高概念电影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闻瑞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5,共2页
《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两部主旋律影片借鉴了好莱坞的“高概念电影”制作模式,依靠金牌导演、空前的明星阵容有效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同时,现代化高科技数字特技的应用,数字化制作手段的加盟,为影片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观众带来... 《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两部主旋律影片借鉴了好莱坞的“高概念电影”制作模式,依靠金牌导演、空前的明星阵容有效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同时,现代化高科技数字特技的应用,数字化制作手段的加盟,为影片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观众带来新的感官刺激,使影片成为呈献给广大观众的一席视听盛宴。两部影片的成功,是一次商业运作和市场营销策略的成功,更是“高概念”电影模式在中国运作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大业》 《建党伟业》 主旋律 高概念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旋律题材电影多元化建构——以《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傅佐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5-16,共2页
《建国大业》与《建党伟业》因其宏伟壮观的大场面结合共和国的红色史而成为主旋律影片的经典之作,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认同。假如说电影《建国大业》完成了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主旋律影片的成功尝试,电影《建党伟业》便是在此前提下... 《建国大业》与《建党伟业》因其宏伟壮观的大场面结合共和国的红色史而成为主旋律影片的经典之作,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认同。假如说电影《建国大业》完成了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主旋律影片的成功尝试,电影《建党伟业》便是在此前提下的再次出发以及升华性重新建构。不管是对年轻观众心理的掌握、有效顾及民族意识以及艺术审美特点,还是对确保票房收入都进行了开拓性的策划与尝试,因此,电影《建党伟业》充分凸显了和谐社会中多元认同的理念以及主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 《建国大业》 《建党伟业》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建国大业》的字幕翻译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红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30-131,共2页
《建国大业》作为国庆六十周年的献礼片,体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文化精髓。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研究译者在该影片字幕翻译中所使用的策略。在该理论指导下,译者充分考虑了字幕翻译的时空局限性,采用缩减法、替代、归化等翻译策... 《建国大业》作为国庆六十周年的献礼片,体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文化精髓。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研究译者在该影片字幕翻译中所使用的策略。在该理论指导下,译者充分考虑了字幕翻译的时空局限性,采用缩减法、替代、归化等翻译策略,使字幕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帮助目的语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内容,促进文化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翻译 《建国大业》 字幕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俗看献礼片——以《建国大业》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良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77-181,共5页
献礼大片电影是一种特殊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此种电影与当前体制与社会有着莫大的关系,对于当代公共生活的构建更是意义重大。文章讨论了当代献礼片电影作为一种现象和当代体制下的社会组织民俗问题,并着重以献礼大片电影《建... 献礼大片电影是一种特殊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此种电影与当前体制与社会有着莫大的关系,对于当代公共生活的构建更是意义重大。文章讨论了当代献礼片电影作为一种现象和当代体制下的社会组织民俗问题,并着重以献礼大片电影《建国大业》为案例,折射当前社会体制内的群体行为、世风民俗、习性乃至国民性的问题,同时也简要回顾了过去电影中民俗题材的表现与样本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礼片电影 社会组织民俗 《建国大业》 电影春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建国大业》中背景音乐的巧妙运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一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32-133,共2页
作为一部主旋律超级大片,电影《建国大业》聚集了170多位超级大腕儿加盟演出,同时拥有两岸六大著名导演助阵,还在海内外发行了1400多个拷贝,这些瞩目的成就引起了观众热烈的反响,同时也为投资商赢得了丰厚的收入回报。本文立足于... 作为一部主旋律超级大片,电影《建国大业》聚集了170多位超级大腕儿加盟演出,同时拥有两岸六大著名导演助阵,还在海内外发行了1400多个拷贝,这些瞩目的成就引起了观众热烈的反响,同时也为投资商赢得了丰厚的收入回报。本文立足于电影中的音乐分析,通过对电影《建国大业》中背景音乐的艺术分析来反映一部优秀电影的音乐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大业》 电影 音乐 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大业》音乐中的人性美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梦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电影《建国大业》背景音乐的运用极具开创性,它打破以往主旋律电影音乐的运用常规,没有一味地气势磅礴,没有通篇使用交响乐,更没有简单地用正邪不同风格的主题音乐来表明倾向性,而是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从人物的内心世界出发,把多样的... 电影《建国大业》背景音乐的运用极具开创性,它打破以往主旋律电影音乐的运用常规,没有一味地气势磅礴,没有通篇使用交响乐,更没有简单地用正邪不同风格的主题音乐来表明倾向性,而是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从人物的内心世界出发,把多样的音乐形式紧密地与故事情节和人物情绪结合在一起,恰如其分地渲染了影片的气氛,彰显了人性,展现了美,让观众回味无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大业》 彰显人性 音乐 内心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滑稽美学范畴与《建国大业》艺术之丑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永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70-71,共2页
本文从滑稽美学范畴审视《建国大业》之丑。指出片中以俗套的桥段、目的性的劝说、低劣的滑稽、功利的剪辑、错误的反讽、多余的塑造、无目的的艺术等违背艺术规律的创作手法造成了影片的艺术之丑。
关键词 《建国大业》 滑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角度下《建国大业》的艺术之美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保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95,共2页
本文基于美学理论对《建国大业》在艺术上的美和崇高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其在电影艺术元素中的美,如对于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把握等。该影片主要在人物神似方面的合目的性、简单化情节的叙事必然性和非概念的形象塑造等方面对于艺术美得以... 本文基于美学理论对《建国大业》在艺术上的美和崇高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其在电影艺术元素中的美,如对于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把握等。该影片主要在人物神似方面的合目的性、简单化情节的叙事必然性和非概念的形象塑造等方面对于艺术美得以较好的表达和实现。通过借助庞杂的事件对感性界限形成冲击,以非理性方式多义叙事,模糊的意旨都使得作品有了崇高的艺术美感。电影从明星阵容到精湛演技,再到对历史事件的尊重和还原,给人以新颖的历史视觉盛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建国大业》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大业》,主旋律震荡后的余音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潇兮 《电影评介》 2010年第2期29-29,42,共2页
随着国庆六十华诞的来临,一些列红色经典活动随之而来,《建国大业》在各地影院的激情上映更是将这一盛事推向了高潮。观众对明星的议论、导演对影片的阐释、方家对含义的述说都充斥着我们的耳膜,在文艺理论界,这一场震荡对我们也留下了... 随着国庆六十华诞的来临,一些列红色经典活动随之而来,《建国大业》在各地影院的激情上映更是将这一盛事推向了高潮。观众对明星的议论、导演对影片的阐释、方家对含义的述说都充斥着我们的耳膜,在文艺理论界,这一场震荡对我们也留下了不绝的余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大业》主旋律 震荡 余音 文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意味”的“形式”——试析《建国大业》人物语言的处理特色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慧群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4期47-48,共2页
作为主旋律电影,《建国大业》展现追寻"大道"——"民主"这一宏大主题。票房的成功,得益于作为重要载体的人物语言。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影片处理这一载体的"形式",究竟如何达到既能抓住观众,又能表现主题&q... 作为主旋律电影,《建国大业》展现追寻"大道"——"民主"这一宏大主题。票房的成功,得益于作为重要载体的人物语言。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影片处理这一载体的"形式",究竟如何达到既能抓住观众,又能表现主题"意味"的目的。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显现政治色彩浓厚的语言,以鲜明的民族色彩突出简明、生活化、个性化的语言,构成影片处理人物语言的特色。它以此"形式",展现影片的"意味",期待观众的情感和心灵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大业》人物语言 处理特色 意味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大业》:明星奇观与视听杂耍的盛宴
19
作者 刘永宁 于忠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58-61,共4页
国庆60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是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运作的奇迹,代表了中国电影市场化的发展方向,无论其背后的运作机制还是影像的视听构成都为我国同类影片的创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因此,立足文本,对该片娱乐元素的构成及其影像机制... 国庆60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是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运作的奇迹,代表了中国电影市场化的发展方向,无论其背后的运作机制还是影像的视听构成都为我国同类影片的创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因此,立足文本,对该片娱乐元素的构成及其影像机制进行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从明星效应和视听构成两方面对影片的诸多看点进行了分析,提出经典电影理论的重要范畴"杂耍"是该影像机制的核心;同时,论述了"杂耍"在现代商业电影制作中的形式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大业》 明星奇观 杂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大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20
作者 鲍玉珩 马琳 张大伟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3期32-33,共2页
《建国大业》作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华诞的献礼片,应该表现出中国现代诗中的最为宏伟的史诗,但可惜的是该片并末达到其所预期的目的:一、史诗拍成幻灯片,二、明星阵容消解历史沉重感,三、主旋律电影商业化。《建国大业》是一部... 《建国大业》作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华诞的献礼片,应该表现出中国现代诗中的最为宏伟的史诗,但可惜的是该片并末达到其所预期的目的:一、史诗拍成幻灯片,二、明星阵容消解历史沉重感,三、主旋律电影商业化。《建国大业》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红色电影,作为史上规模最大的的献礼片固然吸引观众的眼球,但从它发展成形之日起身上就带着抹不掉的娱乐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大业》 主旋律 史诗 明星簇拥 商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