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威尼斯的小艇》中的城市意象与文化审美
1
作者 余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1-53,69,共4页
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独特魅力展现在世人眼前。教材编写者将其选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旨在引领学生“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带来“足下万里”“畅游寰... 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独特魅力展现在世人眼前。教材编写者将其选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旨在引领学生“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带来“足下万里”“畅游寰宇”的阅读乐趣。基于此,探讨马克·吐温如何展现威尼斯的城市意象与文化审美,呈现出“流动的诗与远方”,以期为课文《威尼斯的小艇》的解读和教学提供更为生动而深入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的小艇》 城市意象 文化审美 马克·吐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情境,学习“讲解”——《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思考
2
作者 陈娟 顾梅 《教育视界》 2024年第14期61-64,共4页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统观本单元内容,可创设招募“世界名城讲解员”的教学情境。执教《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可引导学生融入这一情境中,学习如何讲解威尼斯。导入环节让学生融入情...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统观本单元内容,可创设招募“世界名城讲解员”的教学情境。执教《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可引导学生融入这一情境中,学习如何讲解威尼斯。导入环节让学生融入情境,明确学习方向,再依次从“船夫技术”“动静之美”等角度学习讲解,而后结合“阅读链接”,丰富讲解的内容与技巧,最后结合口语交际,尝试现场讲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的小艇》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情境 讲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简驭繁 以美育美——以特级教师洪榴执教的《威尼斯的小艇》为例
3
作者 陈万安 《江苏教育》 2024年第29期27-29,47,共4页
各学科进行美育渗透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在统编五下《威尼斯的小艇》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简约高效的课堂结构、朴实扎实的语言实践、充盈美感的教学手段、水到渠成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课文语言表达之美、教师教学之美、思维... 各学科进行美育渗透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在统编五下《威尼斯的小艇》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简约高效的课堂结构、朴实扎实的语言实践、充盈美感的教学手段、水到渠成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课文语言表达之美、教师教学之美、思维发展之美、情感共鸣之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美育渗透 《威尼斯的小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析关键词语,体悟多重美感——《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与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丁晶晶 《教育视界》 2023年第32期37-41,共5页
《威尼斯的小艇》是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是马克·吐温所作的写景散文。教学第二课时,重在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理解“人动艇动,人歇艇歇”的特点,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教学时,可围绕“特别”“小艇”“... 《威尼斯的小艇》是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是马克·吐温所作的写景散文。教学第二课时,重在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理解“人动艇动,人歇艇歇”的特点,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教学时,可围绕“特别”“小艇”“静寂”等关键词语,让学生读开去,不断联想想象,体悟文本的语言表达之美、人艇和谐的人文之美、动静结合的意境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的小艇》 关键词语 审美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教学法实施策略分析——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
5
作者 刘雨轩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Z期15-17,共3页
当前课堂教学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上,教师授课仍然以“满堂灌”的方式开展,课堂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通过在课堂上实施问题教学法,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跃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问题教学法 《威尼斯的小艇》 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授课 学习积极性 教学模式 学习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驶向文学审美的深处——评丁晶晶老师《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
6
作者 沙华中 《教育视界》 2023年第32期42-43,共2页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语言、小艇形象及所营设的意境都有独特的魅力,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丁晶晶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注重挖掘文本中的多重美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注重激发多元理解,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审美感受;注重引发情感...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语言、小艇形象及所营设的意境都有独特的魅力,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丁晶晶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注重挖掘文本中的多重美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注重激发多元理解,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审美感受;注重引发情感共鸣,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审美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的小艇》 文学审美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尼斯的小艇》(小学语文第九册)
7
作者 孙剑蓉 《四川教育》 1999年第Z2期20-21,共2页
一、明确学习重点.(师板书: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抓住事物的特点写)今天,我们按照单元重点训练项目,从写作的角度学习一篇课文.
关键词 《威尼斯的小艇》 小学语文 训练项目 向上翘 独木舟 异国风情 学习重点 美国作家 课外知识 交通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尼斯的小艇》(第九册)
8
作者 张照生 《四川教育》 1998年第10期29-30,共2页
【课例简析】《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状物的文章。课文生动地描绘了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小艇的特点,
关键词 《威尼斯的小艇》 驾驶技术 导学方法 读写训练 日常生活 理解课文 交通工具 写作方法 构造特点 导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尼斯闪耀海上丝绸之路
9
作者 冯薇 《小康》 2018年第12期58-59,共2页
《威尼斯商人》、威尼斯电影节、马可·波罗、叹息桥、贡多拉……中国人对威尼斯这个意大利城市的了解程度甚至超过了意大利首都罗马以及米兰、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等大城市。意大利北部城市威尼斯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21世... 《威尼斯商人》、威尼斯电影节、马可·波罗、叹息桥、贡多拉……中国人对威尼斯这个意大利城市的了解程度甚至超过了意大利首都罗马以及米兰、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等大城市。意大利北部城市威尼斯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版图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曾经,威尼斯在中欧贸易和文化交往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如今“一带一路”将威尼斯与中国再次紧密联结在一起。亚得里亚海明珠“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这篇《威尼斯的小艇》被收录到中国小学语文课本中,这是许多中国人对威尼斯的第一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商人》 海上丝绸之路 《威尼斯的小艇》 大城市 亚得里亚海 中国人 意大利 佛罗伦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破”的美丽
10
作者 张祖庆 《四川教育》 2007年第2期90-90,共1页
本周一在班里上《威尼斯的小艇》。我以余秋雨对威尼斯的评价作为引子导入新课.然后引导孩子们假想:如果你真的来到威尼斯,你愿意选择什么景物作为永久的留念拍下一张照片?
关键词 《威尼斯的小艇》 导入新课 余秋雨 小学 语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四:目标偏向的提问
11
作者 徐泽贵 《四川教育》 2006年第9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威尼斯的小艇》 听课教师 情景再现 课堂提问 教学案例 小学 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一起学课文
12
作者 王尚稳 储小磊 王剑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3年第10期26-27,共2页
《再见了,亲人》 (第9册)难点提示: 《再见了,亲人》采用了什么样的的表达方式来抒写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解决方案: 《再见了,亲人》大都采用了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具体表现为:1.多用饱含深情的祈使句。“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 《再见了,亲人》 (第9册)难点提示: 《再见了,亲人》采用了什么样的的表达方式来抒写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解决方案: 《再见了,亲人》大都采用了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具体表现为:1.多用饱含深情的祈使句。“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见了 亲人》 解决方案 表达方式 《威尼斯的小艇》 直接抒情 基督教 中朝两国 索尔兹伯里 课外阅读 悉尼歌剧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