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选“点”教学,搭建学习支架——以《大卫·科波菲尔》教学为例 |
张忠森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4 |
0 |
|
2
|
《大卫·科波菲尔》的语言特色 |
张晓红
宋阳明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3
|
论《大卫·科波菲尔》人物刻画技巧与特征 |
杨跃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4
|
浅谈《大卫·科波菲尔》译本中语言风格及特色翻译 |
林贞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5
|
《大卫·科波菲尔》个性化人物语言探析 |
鲜娓娓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6
|
《大卫·科波菲尔》的人物塑造再探 |
郑敏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7
|
狄更斯式的幽默:泪水中的微笑和抒情--《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解读 |
孙绍振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8
|
电影《大卫·科波菲尔》的人物形象分析 |
罗勇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9
|
林纾的翻译策略研究——以《大卫·科波菲尔》译本为例 |
韦海册
王琼瑶
|
《海外英语》
|
2016 |
1
|
|
10
|
探讨跨文化视角下《大卫·科波菲尔》的翻译策略 |
余析悯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1
|
浅析《大卫·科波菲尔》里蕴含的爱情观 |
张金琪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17 |
2
|
|
12
|
《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语言简析 |
马丽梅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3
|
《大卫·科波菲尔》人物语言翻译研究 |
吴江华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4
|
浅析《大卫·科波菲尔》中的爱情模式 |
谈源
李丽敏
|
《戏剧之家》
|
2018 |
0 |
|
15
|
意识形态对董秋斯译作《大卫·科波菲尔》的影响 |
张晓娟
|
《艺术科技》
|
2015 |
0 |
|
16
|
《大卫·科波菲尔》翻译中的文化语境重构——以张谷若译本为例 |
李琛
|
《海外英语》
|
2019 |
1
|
|
17
|
试论狄更斯对卡夫卡的影响——以《失踪者》和《大卫·科波菲尔》的比较为典型个案 |
杨冰
|
《海外英语》
|
2018 |
0 |
|
18
|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反抗精神 |
吴雨桐
|
《海外英语》
|
2022 |
0 |
|
19
|
解析大卫·科波菲尔的双重性格 |
于雪茹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8 |
3
|
|
20
|
狄更斯和老舍 |
魏洪丘
|
《外国语文》
|
199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