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瞿秋白的《多余的话》写作动因新探 |
田松年
李可玉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2
|
从《多余的话》看文人瞿秋白的荒诞存在体验 |
王凤仙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3
|
《多余的话》的魅力和价值新说 |
梁化奎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4
|
吹尽狂沙始到金——我看《多余的话》 |
陈仕持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5
|
如何理解《多余的话》中所流露的消极情绪 |
黄金艳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0 |
|
6
|
再说《多余的话》 |
陈铁健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7
|
走近“霜痕”再睹“霜魂”——《多余的话》重读志感 |
王强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8
|
怎样认识《多余的话》关于“二元人物”的分析 |
刘福勤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6 |
0 |
|
9
|
谈谈瞿秋白及其《多余的话》 |
邹吉讷
|
《恩施师专学报》
|
1982 |
0 |
|
10
|
《多余的话》光辉是主要的吗?——与陈铁键同志商榷 |
谢百三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9 |
1
|
|
11
|
怎样看待《多余的话》 |
王亚朴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1
|
|
12
|
瞿秋白与道家文化 |
哈迎飞
|
《东南学术》
CSSCI
|
1999 |
4
|
|
13
|
瞿秋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朱钧侃
|
《学海》
|
1999 |
2
|
|
14
|
异见纷呈,热烈切磋——江苏瞿秋白研究会第三次中青年学者研讨会(2006.10.27-29) |
刘福勤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5
|
论瞿秋白评价的合理性 |
谢骏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3
|
|
16
|
关于一条注释和一篇附录 |
朱正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17
|
评瞿秋白绝笔诗 |
徐启基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8
|
瞿秋白散论 |
王强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9
|
文坛点滴(十二则) |
|
《当代文坛》
|
1984 |
1
|
|
20
|
瞿秋白与中国“文人结习” |
王强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