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的设计与编写特点——以浙教版为例 |
刘力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
2
|
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的初步评价 |
董春华
刘力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
3
|
试论《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
张茂聪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
4
|
《品德与社会》倡导哪些新的课程理念——学习《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体会 |
张茂聪
李成泉
|
《山东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
5
|
《品德与社会》倡导新的课程理念——学习《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体会 |
张茂聪
李成泉
|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
6
|
《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的设计策略 |
于生丹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
7
|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价值教学策略 |
张茂聪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
8
|
品德与生活(社会)实践活动摭谈 |
夏琰
|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
9
|
学科德育的实践困境及其解决 |
叶飞
楚燕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10
|
从教材理论发展的三个方面看教材评价 |
张鹤
国晓华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5 |
8
|
|
|
11
|
新德育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
严锦石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
12
|
转变教材构建方式 更新教师教材观念 |
栾学东
|
《大学出版》
|
2003 |
1
|
|
|
13
|
主题课程学生活动资源包的开发 |
韩相福
窦文纲
田萍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14
|
善待课堂中的“意外事件” |
张秀君
王秀真
孙俊勇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
15
|
让孩子体验生命的感动 |
颜莹
|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