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的设计与编写特点——以浙教版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41-44,共4页
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浙教版小不《品德与社会》教材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和跨学科的编写模式;采用教学单元的教材体例和生活化,情景化的内容材料;采用艺术性的手法和多媒体的... 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浙教版小不《品德与社会》教材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和跨学科的编写模式;采用教学单元的教材体例和生活化,情景化的内容材料;采用艺术性的手法和多媒体的展示手段;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拓展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社会》 实验教材 编写特点 浙教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董春华 刘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7-52,共6页
对四个版本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科书实验本进行初步评价,可以从教材、教材所承载的教学活动及教师用书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比较了不同版本实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优点;另一方面,也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教材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对四个版本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科书实验本进行初步评价,可以从教材、教材所承载的教学活动及教师用书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比较了不同版本实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优点;另一方面,也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教材中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茂聪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课程开发 素质教育 课程标准 课程改革 小学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德与社会》倡导哪些新的课程理念——学习《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茂聪 李成泉 《山东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课程标准 实验稿 课程理念 义务教育 小学 学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德与社会》倡导新的课程理念——学习《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茂聪 李成泉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8,共5页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小学 3~ 6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决不是换一本教科书了事 ,重要的是课程理念的更新。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 :把握课程性质的融合性、综合化 ;强调学习...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小学 3~ 6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决不是换一本教科书了事 ,重要的是课程理念的更新。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 :把握课程性质的融合性、综合化 ;强调学习背景的生活化 ;突出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宗旨的公民性。上述三方面的基本理念可以说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三块基石 ,正确把握和理解这三方面基本理念对于我们全面领会《课程标准》精神、组织编写好《品德与社会》教材和今后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都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课程 理念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的设计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于生丹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课程 教材设计 小学 社会生活 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价值教学策略
7
作者 张茂聪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39-40,共2页
“价值教学的价值是伦理学范畴内的价值体系,是指人类判断行为是非好坏的能力,即所谓的道德价值”。当然,价值的获得不是外在灌输的结果,必须经由学生的感知、选择、加工、内化和行动等一系列的过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价值更多... “价值教学的价值是伦理学范畴内的价值体系,是指人类判断行为是非好坏的能力,即所谓的道德价值”。当然,价值的获得不是外在灌输的结果,必须经由学生的感知、选择、加工、内化和行动等一系列的过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价值更多地呈现为一种道德价值,是一个价值澄清和道德批判的过程。本文想要探讨的就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品德与社会》的价值教学策略问题,这些教学策略是以学生的价值获取为指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课程 价值体系 教学策略 《品德与社会》 基础教育新课程 道德价值 社会教学 道德批判 价值澄清 价值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德与生活(社会)实践活动摭谈
8
作者 夏琰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0,共3页
《品德与生活 (社会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课程 ,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品德与生活 (社会 )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 ,在实践中体验 ,在体验中成长 ,本文拟从“按照教材内容 ,积极开展与教材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遵循儿童身心... 《品德与生活 (社会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课程 ,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品德与生活 (社会 )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 ,在实践中体验 ,在体验中成长 ,本文拟从“按照教材内容 ,积极开展与教材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切实开展与少先队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挖掘儿童社会生活体验 ,大力开展与儿童生活经历相关的实践活动”三个方面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实践活动 课程改革 教学内容 小学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德育的实践困境及其解决 被引量:4
9
作者 叶飞 楚燕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6-38,共3页
自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德育新课程推行以来,德育的知识化、灌输化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学校德育也开始由“知识德育”逐渐转向了“生活德育”。这样的转向对于提高德育的效能以及达成德育的使命确实有积极作用。但是,我... 自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德育新课程推行以来,德育的知识化、灌输化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学校德育也开始由“知识德育”逐渐转向了“生活德育”。这样的转向对于提高德育的效能以及达成德育的使命确实有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当前学校德育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学校德育的开展似乎只与专门的德育课程和德育教师有关,而与其他学科课程和学科教师没有太多联系。简单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德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实践 “生活德育” 学校德育 德育教师 德育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教材理论发展的三个方面看教材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鹤 国晓华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11X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教材评价 教材理论 《品德与社会》 课程标准 课程实践 课程理想 教材编写 宏伟蓝图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德育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锦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教师角色定位 德育课程 课程实施 课程改革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思想政治》 《思想品德 课程标准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教材构建方式 更新教师教材观念 被引量:1
12
作者 栾学东 《大学出版》 2003年第4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教材 教师职能 学生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题课程学生活动资源包的开发
13
作者 韩相福 窦文纲 田萍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36,共2页
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建构者。在“课程整合”课题研究过程中,这点体现的尤为明显。研究之初,教师们对课程整合的对象——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品德与社会》以及地方课程中的《安全教育》... 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建构者。在“课程整合”课题研究过程中,这点体现的尤为明显。研究之初,教师们对课程整合的对象——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品德与社会》以及地方课程中的《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等学科进行了目标分析与整合、内容梳理与重组、主题选择与确定、活动设计与建构等课程开发活动,形成了“课程整合”课题研究的成果结晶——主题课程学生活动资源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整合 活动资源 开发者 学生 《品德与社会》 综合实践活动 《环境教育》 课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待课堂中的“意外事件”
14
作者 张秀君 王秀真 孙俊勇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27-28,共2页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中有一课“家人的爱”,其中有一个故事:美国小朋友彼尔为了攒够买玩具的钱。便向妈妈列出了一张帐单—— 在一节观摩课上师生围绕这个故事开展活动的场景如下:
关键词 意外事件 《品德与社会》 课堂 小学三年级 小朋友 观摩课 故事 玩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孩子体验生命的感动
15
作者 颜莹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4-27,共4页
《品德与社会》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设置的一门全新的综合课程 ,与过去的相关课程相比 ,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和改变 ,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这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必须遵循儿童生... 《品德与社会》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设置的一门全新的综合课程 ,与过去的相关课程相比 ,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和改变 ,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这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必须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 ,突破原有的对课堂教学的认识 ,使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 ;学会利用课程、开发课程、建设课程 ;使课堂教学立足课堂、开放课堂、延伸课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课程改革 综合课程 课程目标 小学 教学内容 学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