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梦琐言》与唐五代史籍 被引量:6
1
作者 房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5-90,共6页
《北梦琐言》是五代著名学者孙光宪撰写的一部史料性笔记小说,书中保存了大量可贵的文献资料。包括五代实录在内的唐五代史籍是《北梦琐言》最重要的文献来源之一。
关键词 《北梦琐言》 《旧五代史》 《册府元龟》 五代实录 唐五代史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北梦琐言》看晚唐落第士人的心态 被引量:2
2
作者 房锐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4年第5期52-54,共3页
科举题材是《北梦琐言》的一个重要内容。孙光宪在笔记中揭示了部分落第士人的心态,凸现出晚唐科举制的弊端,为后人研究唐代科举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史料,极具认识价值。
关键词 《北梦琐言》 晚唐科举 落第士人 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梦琐言》辑佚 被引量:1
3
作者 房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9-95,共7页
《北梦琐言》原帙三十卷,今本仅存二十卷,已非原貌。为恢复原书旧观,缪荃荪、林艾园、陈尚君、贾二强等学者曾作过辑佚工作。今在前人基础上,新辑出佚文15条。
关键词 孙光宪 《北梦琐言》 辑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梦琐言》的文献校勘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房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8-133,共6页
以五代著名笔记小说《北梦琐言》为依据,对部分古代史籍、类书、笔记小说、诗话、别集加以校勘,可以凸现此书的文献校勘价值。
关键词 《北梦琐言》文献校勘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概念的沿演与指谓 被引量:96
5
作者 杨天平 《大学教育科学》 2004年第1期13-15,共3页
学科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古代社会,人类对它的认识比较简单;近代以来,它沿着分化、交叉、综合的道路向前发展,其内涵也日趋丰富繁杂,不仅指具有相对独立知识体系的科教科目、学术门类或分类,而且作为科学的分支,它与科学的概念日趋同一... 学科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古代社会,人类对它的认识比较简单;近代以来,它沿着分化、交叉、综合的道路向前发展,其内涵也日趋丰富繁杂,不仅指具有相对独立知识体系的科教科目、学术门类或分类,而且作为科学的分支,它与科学的概念日趋同一。既包括科学的研究过程、科学的知识体系、科学的组织建制等,同时也是由上述几义合成的辩证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概念 演变 定义 知识系统 《北梦琐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光宪著述考 被引量:5
6
作者 房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3-140,共8页
孙光宪著述丰富 ,举凡史类、子类、集类等均有所涉猎。可惜其著作大多在宋时即已逐渐亡佚 ,仅有少量作品流传至今。要在广泛搜集古今文献的基础上 ,对孙光宪的著述情况进行较为详细的考辨。
关键词 孙光宪 学术著作 考证 《续通历》 史学 《北梦琐言》 《贻子录》 《巩湖编玩》 《蜀武成永昌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湖湘”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伟然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湖湘学 洞庭湖 中国区域文化 《北梦琐言》 《宋元学案》 湖湘文化 历史地理研究 《朱子语类》 《全唐诗》 湖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广记》“日本王子”条考订
8
作者 邹贺 綦中明 《文博》 2008年第1期55-58,共4页
  清代乾嘉学派的一句口号是:"字字有据,句句可考."无疑,今人已少有此等气魄和耐心,学风不古一至于此.今撷取<太平广记>中"日本王子"一条记述粗做考索,东施效颦,博人一粲.……
关键词 《太平广记》 引文 臣部 待诏 《册府元龟》 日本国 《杜阳杂编》 《北梦琐言》 礼宾院 顾师 唐宣宗 《旧唐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玄机考略 被引量:5
9
作者 梁超然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18-21,25,共5页
《唐都学刊》1992年第2期的一篇文章中“鱼玄机并非死于温璋之手”的结论有失轻率,它所考之事的根据是两条错误的记载。作者根据史料考证,认为《北梦琐言》上“竟以杀侍婢为京兆尹温璋杀之”的记载是可信的,此外,还对鱼玄机的... 《唐都学刊》1992年第2期的一篇文章中“鱼玄机并非死于温璋之手”的结论有失轻率,它所考之事的根据是两条错误的记载。作者根据史料考证,认为《北梦琐言》上“竟以杀侍婢为京兆尹温璋杀之”的记载是可信的,此外,还对鱼玄机的另一些行踪事迹作了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玄机 考略 温璋 《北梦琐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纸”考释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静 《敦煌学辑刊》 1999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关键词 《太平广记》 中华书局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苏轼 《金瓶梅》 《山堂肆考》 基本义 司马光 四库全书 《北梦琐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光宪生平及其著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庄学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66-70,共5页
孙光宪是重要的“花间”词人,也是著名史料性笔记《北梦琐言》的作者。本文拟对这位生长于蜀中,官仕荆南的五代著述家的生平及其著述作些研讨。
关键词 孙光宪 《宋史》 《北梦琐言》 《通鉴》 高氏 词人 逸文 蜀中 前蜀 词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晚唐科举制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力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4期123-127,共5页
关于晚唐科举制度的几个问题侯力本文对学术界向来忽视的晚唐科举制度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认为它并非只有腐败和不足为道。它在腐败的同时,基本格局依然承继了中唐的脉络,特别是“殿试”的首创,以及“敕赐及第”、“恩科”、“追赠... 关于晚唐科举制度的几个问题侯力本文对学术界向来忽视的晚唐科举制度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认为它并非只有腐败和不足为道。它在腐败的同时,基本格局依然承继了中唐的脉络,特别是“殿试”的首创,以及“敕赐及第”、“恩科”、“追赠及第”等几个变化,对宋代及以后的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唐摭言》 《登科记考》 进士科 《册府元龟》 《旧唐书》 《北梦琐言》 《全唐诗》 知贡举 唐代科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诗文作家考辨六则 被引量:2
13
作者 尹占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21,共6页
唐代诗文作家考辨六则尹占华近来为编纂《中华大典》的《隋唐五代文学分典》,多方搜集资料,因而发现了不少文学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特作一些小考证,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一、两施肩吾施肩吾,两《唐书》无传。《新唐书·艺文... 唐代诗文作家考辨六则尹占华近来为编纂《中华大典》的《隋唐五代文学分典》,多方搜集资料,因而发现了不少文学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特作一些小考证,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一、两施肩吾施肩吾,两《唐书》无传。《新唐书·艺文志三》“施肩吾《辨疑论》一卷”下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肩吾 《郡斋读书志》 令狐楚 《唐才子传》 州刺史 钟吕传道集 李频 《直斋书录解题》 《北梦琐言》 元和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衙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春燕 吴越 《敦煌学辑刊》 1997年第2期121-122,共2页
西衙考张春燕,吴越西衙是敦煌归义军政权机构中的特有衙称名词,系指归义军节度使府驻地官署,地位最居重要。敦煌文书中有关于西衙的记载,尽管不多,但是可以反映出西衙在归义军衙府体系中的重要职能地位,可以说,西衙是归义军的政... 西衙考张春燕,吴越西衙是敦煌归义军政权机构中的特有衙称名词,系指归义军节度使府驻地官署,地位最居重要。敦煌文书中有关于西衙的记载,尽管不多,但是可以反映出西衙在归义军衙府体系中的重要职能地位,可以说,西衙是归义军的政治中心,首脑驻地,地位举足轻重。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义军 藩镇节度使 敦煌文书 节度使府 西州回鹘 归义军时期 曹元忠 敦煌写本 敦煌归义军 《北梦琐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陈寅恪史学考据比较论
15
作者 丁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4-41,共8页
继承乾嘉学派无征不信的学风,借鉴西方科学的逻辑方法,用严密的考据进行史学研究,是王国维、陈寅恪治史的共同特点。由于治史范围和知识结构的差异,二人的史学考据又有各自的特色。王氏充分利用清代汉学家的小学成就,以文字、音韵... 继承乾嘉学派无征不信的学风,借鉴西方科学的逻辑方法,用严密的考据进行史学研究,是王国维、陈寅恪治史的共同特点。由于治史范围和知识结构的差异,二人的史学考据又有各自的特色。王氏充分利用清代汉学家的小学成就,以文字、音韵、训诂为手段,把地下材料和文献资料相互联系,进行严谨考据;陈氏则较注重发扬宋学精神,力求从原始史料中发掘义理内蕴。就各自的论著而言:王氏多归纳,少演绎;陈氏则在归纳之外,常用演绎。王氏多通过考据来论证“史实”;陈氏多通过考据发掘“义理”。王氏论著表现的是“精深”;陈氏则表现的是“通识”。二人史学考据的风格、方法及其所使用的材料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王国维 乾嘉学派 史学思想 《秦妇吟》 治学方法 史学研究 《莺莺传》 宋学精神 《北梦琐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隐的“十举不第”与晚唐科举
16
作者 林启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7-102,共6页
罗隐的“十举不第”与晚唐科举林启兴《吴越备史》卷一本传云;“隐本名横,凡十上不中第,遂更名。”罗隐是否一连考上十次都不中第?其落第原因何在?兹以罗隐本身的作品来加以求证之,并以罗隐与当时土子的交游状况,来探讨晚唐科举... 罗隐的“十举不第”与晚唐科举林启兴《吴越备史》卷一本传云;“隐本名横,凡十上不中第,遂更名。”罗隐是否一连考上十次都不中第?其落第原因何在?兹以罗隐本身的作品来加以求证之,并以罗隐与当时土子的交游状况,来探讨晚唐科举的状况。罗隐“十举不第”考罗隐的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隐 《唐摭言》 《全唐诗》 知贡举 《唐才子传》 《谗书》 全唐文 中书舍人 《北梦琐言》 陈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流红叶》与《箭射双雕》
17
作者 胡世厚 《中州学刊》 1988年第2期78-79,共2页
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一生创作了十六部杂剧,今日仅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三部完整的杂剧和《流红叶》,《箭射双雕》两部杂剧的残曲。长时期以来,学术界曾对三部完整的杂剧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发表过许多真知灼见,然而... 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一生创作了十六部杂剧,今日仅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三部完整的杂剧和《流红叶》,《箭射双雕》两部杂剧的残曲。长时期以来,学术界曾对三部完整的杂剧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发表过许多真知灼见,然而对两部杂剧的残曲鲜有问津,几乎没有看到一篇真正全面研究评论的文章。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白朴的杂剧创作,笔者在这里,对两部杂剧的残曲讲一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流红叶》 《流红叶》,据《录鬼簿》著录,题目作“于祐之金沟送情诗”,正名作“韩翠颦御水流红叶”,简称《流红叶》。“流红叶”的故事,唐孟棨《本事诗》,唐范摅《云溪友议》和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都有记载,但主公人姓名不同。宋人张实根据这类传说,渲染加工,写成传奇《流红记》,文见《青琐高议》。白朴的杂剧《流红叶》就是根据《流红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梦琐言》 杂剧 《墙头马上》 元曲四大家 《梧桐雨》 白朴 李克用 研究评论 云溪友议 《录鬼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和韦庄
18
作者 王保林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5期67-68,共2页
鲁迅和韦庄王保林在鲁迅研究领域中,人们早已指出:鲁迅的诗歌跟中国古代诗歌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他或引用过古人的诗句(如"唱尽新词欢不见"是刘禹锡的诗句),或化用过前人的诗句(如"敢有歌吟动地哀"是从李商隐的"黄竹歌声动... 鲁迅和韦庄王保林在鲁迅研究领域中,人们早已指出:鲁迅的诗歌跟中国古代诗歌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他或引用过古人的诗句(如"唱尽新词欢不见"是刘禹锡的诗句),或化用过前人的诗句(如"敢有歌吟动地哀"是从李商隐的"黄竹歌声动地哀"化出),等等,这些见解无疑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秦妇吟》 韦庄诗 诗歌创作 《全唐诗》 《北梦琐言》 《花间集》 石头城 《无题》诗 鲁迅日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