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前赤壁赋》主客问答结构的文化审美内涵 |
宁登国
赵立伟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
2
|
大江流日夜,千古赤壁情———读苏轼《前赤壁赋》 |
祝德纯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
3
|
从《月赋》到《前赤壁赋》——兼谈宋人的“以诗为学” |
程怡
|
《中文自学指导》
|
2007 |
1
|
|
|
4
|
试析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对苏轼文化品格的影响——从《前赤壁赋》看 |
陈志平
王秀琴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
5
|
论国学修养与旅游审美情趣——以《前赤壁赋》为例 |
郭全美
贾文毓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0 |
|
|
6
|
《前赤壁赋》解析中有待商榷的几个问题 |
王晓林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0 |
|
|
7
|
浅谈《前赤壁赋》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
李厚肃
|
《中国文学研究》
|
1988 |
1
|
|
|
8
|
我是如何指导学生赏析《前赤壁赋》的 |
修丽丽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0 |
0 |
|
|
9
|
《前赤壁赋》散论 |
胡金林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4 |
0 |
|
|
10
|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谈苏轼《前赤壁赋》对汉赋的承变及意义 |
房召义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
11
|
《前赤壁赋》魅力探 |
张大计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
12
|
“错”的艺术和艺术的“错”——《念奴娇·赤壁怀古》细读 |
董华翱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
13
|
《念奴娇·赤壁怀古》主题思想之我见 |
耿长辉
|
《河南农业》
|
2010 |
0 |
|
|
14
|
“东坡赤壁”新考 |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4 |
0 |
|
|
15
|
“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课题汇报课实录 |
赵谦翔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
16
|
苏轼的自然审美观与山水文学创作 |
章尚正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2 |
1
|
|
|
17
|
也论古代文学研究与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建设 |
明见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
18
|
谈提高教学水平和加强科研工作的关系 |
闫笑非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
19
|
抓住群文内在的关联性 |
褚树荣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
20
|
贬谪人生风景异——苏轼柳宗元山水游记比较 |
程永超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