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几何原本》在中国的传播及意义 |
张祖林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2
|
|
2
|
中国人眼中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
齐民友
|
《数学教育学报》
|
2003 |
11
|
|
3
|
为什么翻译《几何原本》——《几何原本》(前六卷)翻译过程中的中西比较 |
宋芝业
王雪源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2
|
|
4
|
汉译《几何原本》的版本整理与翻译研究 |
纪志刚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5
|
由《几何原本》说到课程改革 |
张楚廷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6
|
会通·超胜:弘扬光启精神,推进文化交流——纪念《几何原本》翻译4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纪志刚
王宏晨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7
|
论《几何原本》与哲学的关系 |
董增柱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1 |
0 |
|
8
|
从《原本》谈中学平面几何课题式教学研究 |
王海青
曹广福
|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5
|
|
9
|
关于数学的反思 |
史宁中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1
|
|
10
|
徐光启“会通-超胜”翻译思想例说 |
许文胜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11
|
高中数学中公理化方法改革的构想 |
孙名符
高维宗
郑庆全
|
《数学教育学报》
|
2003 |
1
|
|
12
|
中西方数学教育思想及其比较初探 |
张雄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4
|
|
13
|
中国古代角度概念与角度计量的建立 |
关增建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4
|
明清之际西方科学的引入及其走向 |
杨国荣
|
《中州学刊》
CSSCI
|
1998 |
0 |
|
15
|
数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
潘亦宁
|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6
|
百项科技成果的社会历史影响排序位 |
谷兴荣
|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7
|
利玛窦论 |
康志杰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3
|
|
18
|
计算机发展与数学教学改革 |
李辛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19
|
利玛窦和北京 |
魏开肇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1
|
|
20
|
明清之际的文化心态与西学传播效应 |
乔凌霄
|
《安徽史学》
|
199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