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一个注释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戎松魁 《数学教育学报》 2004年第2期32-33,共2页
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它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但文中第13页上有关乘法的一个“注释”却有待商榷.“注释”存在如下问题:叙述是否严密;对乘法的“规定”是否合理;把“乘数”叫... 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它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但文中第13页上有关乘法的一个“注释”却有待商榷.“注释”存在如下问题:叙述是否严密;对乘法的“规定”是否合理;把“乘数”叫做“因数”是否妥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乘法 乘数 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刍议 被引量:24
2
作者 何小亚 《数学教育学报》 2003年第1期45-49,共5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正式出版发行,将对中国今后几十年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了使《标准》更完善、更科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1)关于知识技能目标.应明确“对象”是什么;“特定的数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正式出版发行,将对中国今后几十年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了使《标准》更完善、更科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1)关于知识技能目标.应明确“对象”是什么;“特定的数学任务”是什么;应走出“灵活”与“合理”的光环;知识技能目标应完善.(2)关于学习内容.应明确几个术语的心理学意义;应对“数感”与“符号感”进行反思;对“应用意识”进行修正;对“推理能力”进行完善.(3)关于总体目标.应明确“数学知识”是什么;应对“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进行反思;对“数学思考”进行修正;对“情感与态度”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 义务教育 数学 课程标准 实验稿 学习内容 知识技能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评价过程中重建对话机制——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评价研究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小微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18,29,共6页
课程标准作为新课程新思路实施的依据和课程改革取向及成效判定的准绳,需要接受社会不同人群的价值评判。课程标准评价的实质是课程价值标准的评价。课程标准评价的实施,需要创建以对话为特征的评价机制。课程标准评价过程是网状交织... 课程标准作为新课程新思路实施的依据和课程改革取向及成效判定的准绳,需要接受社会不同人群的价值评判。课程标准评价的实质是课程价值标准的评价。课程标准评价的实施,需要创建以对话为特征的评价机制。课程标准评价过程是网状交织的多重对话过程。课程标准评价的研究应致力于对话机制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机制 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 实验稿 课程改革 课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建议汇总报告 被引量:14
4
作者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4-18,共5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公布已经两年了。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各实验区对课程标准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调查,大规模征求各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公布已经两年了。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各实验区对课程标准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调查,大规模征求各地对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意见。各省市自治区积极响应,在广泛征求广大教师及教研人员意见的基础上,把本省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汇总。语文课程标准组收到25个省市自治区实验区的《关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的意见和建议》共66份,同时回收教师调查问卷1104份;并委托教育部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语文课程工作室的同志对反馈意见进行了汇总。这些意见和建议非常珍贵,对深入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征得课程标准组的同意,本刊全文刊发。另外,课标组还将组织教师和研究人员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和评价,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讨论。本刊对此将作追踪报道,敬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修订 课程标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特点 被引量:12
5
作者 项目组 《数学教育学报》 2000年第4期1-6,共6页
简要介绍了《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
关键词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中国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课程改革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建议汇总报告(续) 被引量:1
6
作者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教学 课程标准 实验稿 修订建议 汇总报告 教材编写 课程资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目录
7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9-64,共16页
关键词 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 课程标准 实验稿 目录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秋玲 王玲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12,共7页
 从理论层面、文本呈现、文本表述三个方面,反思《语文课程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完善《语文课程标准》的不足之处,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稳步前进。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语文 课程标准 实验稿 课程改革 建构主义 人文性 课程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凤翥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54,共6页
2011年底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又一个重要文件。它不是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头痛医头式的修订,而是对它在理论主张、教学观念等方面作出的调整。理清前后两个义务教育数学... 2011年底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又一个重要文件。它不是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头痛医头式的修订,而是对它在理论主张、教学观念等方面作出的调整。理清前后两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异同,对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实验稿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德与社会》倡导哪些新的课程理念——学习《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茂聪 李成泉 《山东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课程标准 实验稿 课程理念 义务教育 小学 学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德与社会》倡导新的课程理念——学习《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茂聪 李成泉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8,共5页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小学 3~ 6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决不是换一本教科书了事 ,重要的是课程理念的更新。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 :把握课程性质的融合性、综合化 ;强调学习...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小学 3~ 6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决不是换一本教科书了事 ,重要的是课程理念的更新。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 :把握课程性质的融合性、综合化 ;强调学习背景的生活化 ;突出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宗旨的公民性。上述三方面的基本理念可以说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三块基石 ,正确把握和理解这三方面基本理念对于我们全面领会《课程标准》精神、组织编写好《品德与社会》教材和今后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都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课程 理念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商榷
12
作者 雷建军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5X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内容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04年 世界古代史 领导小组 课程改革 一线教师 光武中兴 中国古代 太平天国 中国近代 史前时期 教育 实验稿 修订稿 修订本 太平军 史实 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进步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格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3,共3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2011版《标准》”)较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2001版《标准》”)有明显的进步。分析理解这些进步,对于把握2011版《标准》和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健康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2011版《标准》”)较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2001版《标准》”)有明显的进步。分析理解这些进步,对于把握2011版《标准》和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标准 语文课程改革 析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理解《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规定——与戎松魁同志商榷 被引量:3
14
作者 齐建华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0,共2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注释所规定的正整数乘法交换律是合理的,可以适应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体现了鲜明的自由数学思想和创新教育理念.小学阶段对正整数乘法可交换的认识,可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数学的思想,有利于扩大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注释所规定的正整数乘法交换律是合理的,可以适应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体现了鲜明的自由数学思想和创新教育理念.小学阶段对正整数乘法可交换的认识,可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数学的思想,有利于扩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 乘法交换律 创新教育理念 小学阶段 思维品质 正整数 现代数学 数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观论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赖蓉莎 邓道宣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32,共4页
一、引言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其高中部分的课程标准基本是按照与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分级目标的课程模式设计的。虽然在高中阶段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但是没有给予学... 一、引言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其高中部分的课程标准基本是按照与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分级目标的课程模式设计的。虽然在高中阶段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但是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性和个性发展的机会。因此,课程标准组根据教育部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又重新对高中课程进行设计,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并重的原则;以学分管理的方式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同时又与英语语言的水平级别相联系,形成了新的高中课程的设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实验稿 全日制义务教育 课程 普通高级中学 高中课程 设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髓
16
作者 陈澄 《地理教学》 2013年第5期1-1,共1页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正经历一场重大的变革。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包括《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的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同年9月,初中新课程首先在27个省市自治区的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进行实验,有47万学生...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正经历一场重大的变革。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包括《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的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同年9月,初中新课程首先在27个省市自治区的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进行实验,有47万学生开始学习新课程。至2003年秋,实验区已扩大到1642个,参加实验的学生约350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 课程标准 学习 实验 教育课程 义务教育 全日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数学教学设计应树立的五种意识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立军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数学教学设计 课程背景 五种意识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现代教育理论 数学教师 标准 学生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内容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超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8-70,共3页
作为一门课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文化这一视角来关注数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是一种文化”。每一学科都有它的历史,数学也不例外。然而,和其他自然科学相比,数学有其独特之处。
关键词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数学 内容比较 数学教材 初中 自然科学 文化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语文学习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5
19
作者 屠锦红 潘洪建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5,共2页
关键词 语文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语文学科 教育情境 学习特性 教育 自主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程知识重构论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心科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18,共5页
语文教育自从遭遇上世纪末的尴尬之后,在本世纪初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有意“淡化知识”,由此引发了研究者对语文课程知识存在必要性的论争.课程的核心是内容,内容的元素是知识... 语文教育自从遭遇上世纪末的尴尬之后,在本世纪初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有意“淡化知识”,由此引发了研究者对语文课程知识存在必要性的论争.课程的核心是内容,内容的元素是知识,可以说,语文课程内容的核心是语文课程知识,语文课程知识支撑着或表现为语文课程内容.在取得语文课程知识需要除旧纳新的共识之后,研究者开始了持续至今的语文课程知识重构运动.本次重构运动出现了与此前几次有所不同的新质,但所建构的知识的合法性、适宜性和时效性问题也应引起注意.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重新设计语文课程知识建构的未来路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虽然删除了此前课程标准中“不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的相关规定,而且在“课程目标”之后增加了“内容”一词,但是依然没有像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那样系统地、具体地列出语文课程知识这个语文课程内容的核心,故本文也将论及语文课程标准吸纳新建的语文课程知识的困难及时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知识重构 课程知识 课程内容 2001年 语文教育 课程改革 知识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