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主体思路的评述
1
作者 贲克平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1999年第3期31-32,共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主体硬件支撑的。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连续高速增长,但生态的自然基础并不令人乐观:367万km^2的水土流失和262万km^2的土地荒漠化;近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主体硬件支撑的。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连续高速增长,但生态的自然基础并不令人乐观:367万km^2的水土流失和262万km^2的土地荒漠化;近乎全国范围的淡水资源紧缺和部分水质污染,重要江河的特大洪涝和愈趋加剧的断流,以及渤海、南海泛滥的赤潮;以大气污染为主要诱因的青藏高原“臭氧层空洞”和我国南北两方的酸雨侵染,等等。 我国生态的自然基础——土地、大气、水量和水质存在全境较大规模和相当程度的紊乱态势,在客观上,则要求对国家自然生态环境的主体——土地、大气和水域进行综合性的统一规划。 1991年1月初,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被国内一些重要媒体全文播发。这是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主持的第一个对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生态环境建设 山川秀美建设 生态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恒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1-63,共3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为了实施好《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本文从组织层面、管理层面、法规层面。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建设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引入生态环境需水的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洁珍 王莉红 +2 位作者 王卫军 何晓芳 林文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2,共4页
从规划入手,将生态环境需水引入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使得建设工作在满足农业需水、工业需水和生活需水三部分的同时也满足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需水要求,即生态环境需水,使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首先阐述了生态环境需水与生态环境建设... 从规划入手,将生态环境需水引入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使得建设工作在满足农业需水、工业需水和生活需水三部分的同时也满足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需水要求,即生态环境需水,使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首先阐述了生态环境需水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并分析了两者具有一致性,会产生相互影响的结果。接着对现在的生态环境需水在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相关规划中的应用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在前面的基础上提出在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引入生态环境需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配置足够的生态环境需水是生态环境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2)引入生态环境需水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新思想、新途径,促进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实施;(3)合理的生态环境需水是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实现目标;(4)生态环境建设设定目标反过来又促进生态环境需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需水 生态环境建设 规划 现状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景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邓倩婷 咸春龙 任向宁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景观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景观格局不稳定,生态系统受到威胁,环境功能日益退化。因此,加强景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围绕国家城乡统筹全面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方...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景观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景观格局不稳定,生态系统受到威胁,环境功能日益退化。因此,加强景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围绕国家城乡统筹全面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在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的背景下,概述了景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从法律法规体系和理论方法研究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为将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作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建设用地 景观生态环境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规划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小勇 王峰 +1 位作者 曹炜 郭玉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1-22,共2页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建设内容包括:①监测站网建设;②信息采集体系建设;③信息传输网络建设;④数据存储系统建设;⑤应用服务平台建设;⑥应用系统建设。通过这些系统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基础研究、监测...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建设内容包括:①监测站网建设;②信息采集体系建设;③信息传输网络建设;④数据存储系统建设;⑤应用服务平台建设;⑥应用系统建设。通过这些系统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基础研究、监测与评价、规划设计,水土保持治理、预防监督与宏观战略问题的科学决策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监测系统 建设规划 信息采集体系 数据存储系统 应用服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问题探讨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建东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 建设规划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建设 自然资源 经济与社会 小城镇建设 农业现代化 农业大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推进的社会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武军 彭菲 杨红丹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32,39,共7页
以国家深化各领域改革为研究背景,以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推进的社会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探究现阶段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所处的社会生态系统,确立协会所处的社会生态系统位。采用文献资料、德尔菲法、因子分析等方法,以社会生... 以国家深化各领域改革为研究背景,以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推进的社会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探究现阶段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所处的社会生态系统,确立协会所处的社会生态系统位。采用文献资料、德尔菲法、因子分析等方法,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研究视角,基于协会实体化问题导向,构建现阶段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运行的社会生态系统,深入分析协会实体化的社会生态环境因素。经实证分析,目前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实体化包括4个子系统和子系统中的30个社会生态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的社会生态系统主要由以内部治理为主的微观系统,项目市场供给环境为主的中观系统,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为主的外观系统,国际环境为主的宏观系统构成,系统内部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动态性、相互性等特征。结合目前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发展现状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从微观系统的自身运营模式和管理机制完善,中观系统的市场环境因素供给,外观系统的国家制度环境因素优化,宏观系统的国际环境因素适应等维度,从党政领导、协会能力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供需体系、政策法规环境优化以及国际环境适应等方面提出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 实体化推进 社会生态环境 环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城市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蓝图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黄添元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13-14,46,共3页
在《深圳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基础上 ,对深圳市未来 5 0年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方向作了预测 ,分近期、中期。
关键词 城市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建设 深圳市 规划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颁布实施
9
《规划师》 1999年第1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设 环境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被引量:1
10
《中国水土保持》 1999年第2期1-7,共7页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经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规划 可持续发展 植树种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天锦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8年第6期49-51,84,共4页
通过探讨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内涵及广西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问题,提出在广西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规划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农村生态环境 规划建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生态安全规划与建设路径——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
12
作者 刘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4-1234,共1页
全球生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景观作为自然与文化的交汇点,其生态安全不仅关系到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深刻影响着人类居住环境的品质和未来发展。景观生态安全规划与建设可构建和谐共... 全球生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景观作为自然与文化的交汇点,其生态安全不仅关系到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深刻影响着人类居住环境的品质和未来发展。景观生态安全规划与建设可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安全 和谐共生 人类居住环境 区域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 自然与文化 可持续性 规划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生态环境规划部际联席会议制建立
13
作者 叶红玲 《规划师》 1999年第1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生态环境规划 部际联席会议制 生态环境管理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竹产业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宇明 辉朝茂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7-69,共3页
中国被称为世界“竹子大国”和“竹子古国”,也是名符其实的“竹子强国”。随着森林危机和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国际社会对发展竹业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在开发竹产业方面的成绩令人瞩目,其基础研究、竹林培育和产品开发水平均居于世界... 中国被称为世界“竹子大国”和“竹子古国”,也是名符其实的“竹子强国”。随着森林危机和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国际社会对发展竹业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在开发竹产业方面的成绩令人瞩目,其基础研究、竹林培育和产品开发水平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本文系统论述了中国竹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加快竹产业发展在山区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加快竹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为我国生态林业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竹产业 生态环境建设 天然林保护工程 国际合作 发展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燕 曾志新 +2 位作者 夏晓敏 彭春良 罗军 《经济林研究》 2003年第4期36-39,共4页
系统介绍了湖南省加强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背景 ,在充分调研我省森林资源特点、森林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 ,详细论述了我省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历程 ,保护与建设的主要模式 ,指出“林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模式是我省森林生态... 系统介绍了湖南省加强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背景 ,在充分调研我省森林资源特点、森林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 ,详细论述了我省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历程 ,保护与建设的主要模式 ,指出“林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模式是我省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体 ,生态工程造林是改善我省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是森林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国家政策是关系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因素 ,提出了“参与式林业规划”和“报帐制”是对我省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强管理和监督的值得推广的举措。同时这一研究为我省制定林业可持续发展规划 ,实行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森林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工程造林 法制建设 参与式林业规划 报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刍议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秉栋 赵庆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44-47,共4页
对西部地区植被破坏、水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指出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关键在于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地区 综合治理 规划 生态经济 资金 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浅议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铨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6,共3页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规划 生态用水 种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遂宁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获市政府批复实施
18
作者 吴军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2-63,共2页
经四川省遂宁市政府五届五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遂府函[2009]77号批复,由遂宁市水利局组织编制的《遂宁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6--2020年)正式获准实施。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城市水土保持 遂宁市 市政府 批复 四川省 水利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榆林生态环境建设有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晓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278-279,共2页
通过对榆林市生态环境建设现状、生态环境恶化原因、生态环境建设对西部地区的影响等问题的分析,认为:榆林市生态环境建设在规划上必须树立长远观念、系统观念和资源观念,走封山(沙)绿化和人工造林相结合的道路;在林种配置上应以防护林... 通过对榆林市生态环境建设现状、生态环境恶化原因、生态环境建设对西部地区的影响等问题的分析,认为:榆林市生态环境建设在规划上必须树立长远观念、系统观念和资源观念,走封山(沙)绿化和人工造林相结合的道路;在林种配置上应以防护林为主,适当发展经济林、薪炭林和风景林;在树种选择上应避免单一树种造林,大力提倡营造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科学规划 封山(沙)绿化 林种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部大开发中榆林市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晓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1-102,106,共3页
分析了榆林市生态环境建设现状,生态环境恶化原因,生态环境建设对西部地区的影响等问题,认为榆林市生态环境建设在规划上必须树立长远观念、系统观念和资源观念,走封山(沙)绿化和人工造林相结合的道路。在林种配置上应以防护林为主,适... 分析了榆林市生态环境建设现状,生态环境恶化原因,生态环境建设对西部地区的影响等问题,认为榆林市生态环境建设在规划上必须树立长远观念、系统观念和资源观念,走封山(沙)绿化和人工造林相结合的道路。在林种配置上应以防护林为主,适当发展经济林、薪炭林和风景林。在树种选择上应避免单一树种造林,大力提倡营造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榆林市 生态环境建设 科学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