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氏长庆集》版本辨析
1
作者 王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31,共4页
《元氏长庆集》唐本百卷已亡 ,佚篇尚存于《唐文粹》、《文苑英华》、《才调集》中。宋代重编为六十卷本 ,有闽、蜀、浙刻。今蜀刻已亡 ,只存闽、浙两种宋本。有称为残宋本蜀刻的 ,实是闽本之误。明代各个重刻本都出自浙本 ,亦无出自蜀... 《元氏长庆集》唐本百卷已亡 ,佚篇尚存于《唐文粹》、《文苑英华》、《才调集》中。宋代重编为六十卷本 ,有闽、蜀、浙刻。今蜀刻已亡 ,只存闽、浙两种宋本。有称为残宋本蜀刻的 ,实是闽本之误。明代各个重刻本都出自浙本 ,亦无出自蜀刻之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氏长庆集》 版本 元稹 唐代 诗歌 考证 蜀刻本 宋本 闽本 浙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的采集食物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赛时 《古今农业》 2000年第3期48-57,共10页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唐代的农业经济已见以达,人们种植各种谷物、疏菜和水果,以保证饮食的基本需要。然而,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和自然灾害的时常侵袭,唐人的作物种植并不能完全满足全社会食物消费的总需求,人们不得不到自然界中去采...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唐代的农业经济已见以达,人们种植各种谷物、疏菜和水果,以保证饮食的基本需要。然而,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和自然灾害的时常侵袭,唐人的作物种植并不能完全满足全社会食物消费的总需求,人们不得不到自然界中去采集各类可食植物,当作饮食生活的补充。这是当时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元氏长庆集》 《酉阳杂俎》 唐人 马齿苋 菰米 皮日休 野生植物 陆龟蒙 杜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朝人的主食结构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赛时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关键词 《全唐诗》 胡饼 唐人 主食结构 《太平广记》 《元氏长庆集》 面食 《资治通鉴》 米饭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杜甫及其诗歌的艺术成就
4
作者 解少华 《学习论坛》 1998年第8期47-48,共2页
一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义市人。因曾居住在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所以从前的人叫他杜少陵。他生活在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死于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终年59岁。 他处在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剧烈的年代。当时政治日益腐败,农民税负... 一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义市人。因曾居住在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所以从前的人叫他杜少陵。他生活在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死于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终年59岁。 他处在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剧烈的年代。当时政治日益腐败,农民税负日益加重,社会矛盾激化。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发生的安史之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了空前的破坏,人民被杀戮和由于饥饿、流离失所而死的难计其数。经过八年,安史之乱虽然最后被平定,唐朝的统治继续维持了150年左右,但在大乱期间,国事紊乱如麻,人民生活十分痛苦。这些在杜甫的诗中都有比较深刻的反映,最突出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诗歌创作 安史之乱 “三别” 爱国思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农民税负 石壕吏 《元氏长庆集》 杜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稹薄幸”说驳议 被引量:5
5
作者 吴伟斌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55-61,共7页
“元稹薄幸”说驳议吴伟斌在学术界,元镇以对待妇女的薄幸而名闻遐迩、流传千年。真实情况是否就是如此,我以为尚需作一番认真的探求。正确的结论只能产生于全面的调查研究之后,依据的只能是真实材料的佐证,而不是人云亦云式的众口... “元稹薄幸”说驳议吴伟斌在学术界,元镇以对待妇女的薄幸而名闻遐迩、流传千年。真实情况是否就是如此,我以为尚需作一番认真的探求。正确的结论只能产生于全面的调查研究之后,依据的只能是真实材料的佐证,而不是人云亦云式的众口一辞。本文就元稹是否薄幸粗陈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生 妇女问题 艺术形象 始乱终弃 古题乐府 妇女命运 《元氏长庆集》 鸳鸯 成都府 风流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