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态度系统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的中国人民形象研究
1
作者 陈晓倩 夏娟 张海燕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6-62,74,共8页
中国人民形象的海外传播对中国大国形象构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态度系统理论框架,借助UAM Corpus Tool,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英译本中的态度资源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主题分析,发现原文与译文主要通过积极的判断资源评价和... 中国人民形象的海外传播对中国大国形象构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态度系统理论框架,借助UAM Corpus Tool,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英译本中的态度资源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主题分析,发现原文与译文主要通过积极的判断资源评价和塑造中国人民形象,具体体现在创造力强、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4个方面。在整个译介过程中,译者以遵循准确性为首要原则,充分考虑汉英语言差异,灵活采用一词多译、句型调整、语义融合等多种翻译策略与方法来转换态度资源,以确保译文的接受效果,帮助国际受众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形象的具体内涵。文章通过翻译实例分析我国政治文本中中国人民形象英译现状,以期为外宣翻译实践和研究提供有益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系统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 中国人民形象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际传播的译者能力培养——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赏析课程为例 被引量:14
2
作者 唐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41,共9页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传播模式,因此翻译教学应该服务国家和社会,满足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需求。本文在已有译者能力研究基础上,从社会翻译学出发重构面向国际传播...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传播模式,因此翻译教学应该服务国家和社会,满足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需求。本文在已有译者能力研究基础上,从社会翻译学出发重构面向国际传播的译者能力培养模式,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赏析课程中开展以双语研读为基础的认知能力训练、以话语等效为原则的翻译能力训练和以创译项目为依托的传播能力训练,让学生切实领会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译者能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赏析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理论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副词+动词”英译弱化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祝朝伟 杨迪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共9页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传播有利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立。本文主要探讨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翻译弱化现象。以语料库为分析工具对比分析中外话语特色,并以拉克劳与莫菲的话语理论为指导探究翻译弱化的...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传播有利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立。本文主要探讨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翻译弱化现象。以语料库为分析工具对比分析中外话语特色,并以拉克劳与莫菲的话语理论为指导探究翻译弱化的原因,由此指出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翻译在保留自身话语特色的同时,还需采取"融通中外"的方式增强话语受众意识,使译文更易为读者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 话语 翻译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研究综述——基于重要研究文献(2015-2019)的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杨立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45-56,159,共13页
梳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研究2015-2019年间的文献,发现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翻译策略、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以及基于话语分析的研究三个方面。然而,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并不均衡,前两个方面文献较多,研究较为深入,而第三个方面则论... 梳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研究2015-2019年间的文献,发现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翻译策略、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以及基于话语分析的研究三个方面。然而,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并不均衡,前两个方面文献较多,研究较为深入,而第三个方面则论著数量较少,研究较为分散。分析表明,基于话语分析的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显现出方法科学、角度新颖的特征,具有较强学术价值。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可进一步整合,在话语分析理论框架下进行拓展探索,可以产出更具理论创新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 翻译策略 对外传播 国家形象 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应论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研究
5
作者 程兴雅 翁义明 《海外英语》 2023年第19期19-21,共3页
该文通过自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英文平行语料库,以语用顺应论为理论基础,从语境顺应关系、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三个维度分析了译者在翻译政治文本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了省译、简化、意译和句... 该文通过自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英文平行语料库,以语用顺应论为理论基础,从语境顺应关系、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三个维度分析了译者在翻译政治文本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了省译、简化、意译和句式调整等翻译策略;语用顺应论在指导政治文本的翻译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应论 治文本 《习近平治国政》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的适应与选择
6
作者 陈彦彦 陈圆圆 朱志远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76-81,共6页
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框架,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至三卷)的英译过程进行考察和解读,阐明高质量译文产生的条件,并全面分析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研究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至三卷)英译的成功是译者对翻译... 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框架,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至三卷)的英译过程进行考察和解读,阐明高质量译文产生的条件,并全面分析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研究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至三卷)英译的成功是译者对翻译能力及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面多维度选择性适应,继而在英译时对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进行适应性选择的结果。译者策略性地运用直译、意译、增译、套译、略译等多种翻译手段,努力维持原语生态和译语生态的平衡和谐,力求达到最佳翻译效果,为外宣翻译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 生态翻译学 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文本中的古诗词翻译显化特征分析——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为例
7
作者 王彩晨 《海外英语》 2022年第6期28-29,32,共3页
该文借助双语平行语料库,分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古诗词翻译的显性特征。其中,重点考察了平行文本中词汇、句法以及文化三个层面的显性化表现,从而得出研究结论:1)词汇层面上,翻译活动中的信息密度越大,对应汉译英中增译倾向越... 该文借助双语平行语料库,分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古诗词翻译的显性特征。其中,重点考察了平行文本中词汇、句法以及文化三个层面的显性化表现,从而得出研究结论:1)词汇层面上,翻译活动中的信息密度越大,对应汉译英中增译倾向越明显,尤其体现在主语、特殊概念的增译上;2)句法层面上,中文诗歌简洁凝练,汉英翻译中往往需要使用从句,增添对应关联词,使句子结构关系更为完整;3)文化层面上,不同语言与文化间的概念转换,增加了从源语到目的语的翻译难度,促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显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化特征 翻译共性 《习近平治国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翻译伦理视角下海洋强国战略的英译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为例
8
作者 张媛飞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5-81,共7页
本文从生态翻译伦理视角出发,运用生态翻译伦理原则,即平衡和谐、多维整合、多元共生、译者责任等原则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之海洋强国战略相关论述进行英译研究,讨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发挥道德伦理观、统筹协调“翻译环境—翻译... 本文从生态翻译伦理视角出发,运用生态翻译伦理原则,即平衡和谐、多维整合、多元共生、译者责任等原则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之海洋强国战略相关论述进行英译研究,讨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发挥道德伦理观、统筹协调“翻译环境—翻译文本—翻译群落”之间的和谐生态关系,最终实现“境、文、人”关联互动的翻译生态整体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伦 《习近平治国政》 海洋强国战略 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角下用典英译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例
9
作者 李明慧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9-103,共5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宣文本成为世界各国之间对话的重要载体之一,使传播中国文化具有时代意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有着丰富的用典,译者如何翻译典故显得尤为重要。以接受美学为视角,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从语言习惯、审美需求、文化差异...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宣文本成为世界各国之间对话的重要载体之一,使传播中国文化具有时代意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有着丰富的用典,译者如何翻译典故显得尤为重要。以接受美学为视角,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从语言习惯、审美需求、文化差异等方面关照读者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典故翻译 《习近平治国政》 外宣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融入英语翻译课程思政的“三进”路径研究
10
作者 王芳芳 《海外英语》 2025年第2期137-139,共3页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是新时代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为“三进”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丰富素材,文章从课程体系、教学素材、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评价机制、课外活动等方面,...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是新时代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为“三进”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丰富素材,文章从课程体系、教学素材、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评价机制、课外活动等方面,探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融入英语翻译课程思政的“三进”路径,旨在提升新时代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 英语翻译课程 课程思 “三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英译与中国形象自塑
11
作者 刘静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135-138,共4页
长久以来,中国形象的塑造者是西方人而非中国人,中国形象的自塑存在欠缺,因此研究该问题意义重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英译本在世界范围内对中国形象进行自塑,本文对其进行研读,寻找典型文本案例,分析翻译文本实现中国形象自塑... 长久以来,中国形象的塑造者是西方人而非中国人,中国形象的自塑存在欠缺,因此研究该问题意义重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英译本在世界范围内对中国形象进行自塑,本文对其进行研读,寻找典型文本案例,分析翻译文本实现中国形象自塑的方式,得出总结:1.重视细节性的词语选择;2.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语境;3.使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辩证的叙述方式。该研究能助力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与对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第四卷 英译 中国形象构建 形象自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治话语译介效果的译者期待与读者反馈双重检验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核心概念“自我革命”英译修订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汨 张威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7,共6页
新形势下,中国政治话语的对外翻译成为战略重点,对相关核心概念的目标读者开展调查能够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供参考。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核心概念“自我革命”及其英译修订版本为考察对象,通过译者口述阐释修订期待并基于母语... 新形势下,中国政治话语的对外翻译成为战略重点,对相关核心概念的目标读者开展调查能够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供参考。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核心概念“自我革命”及其英译修订版本为考察对象,通过译者口述阐释修订期待并基于母语读者调查验证修订效果。研究发现,该核心概念英译修订接受效果与译者期待相匹配。基于调查结果,本文从接受者和传播者两方面总结了借鉴受众反馈和明晰规范译法对中国政治话语国际传播的双重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 核心概念 翻译修订 译者期待 读者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隐喻类型及其日译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涛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3期106-120,共15页
有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语言风格与修辞策略的研究正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但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日文版中的隐喻类型及其翻译策略的研究尚不多见。通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文版中的隐喻表达及... 有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语言风格与修辞策略的研究正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但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日文版中的隐喻类型及其翻译策略的研究尚不多见。通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文版中的隐喻表达及隐喻类型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探讨这些隐喻表达在被日译时采用的主要翻译策略发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隐喻类型以常规隐喻和意象隐喻为主,且不少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受语言和文化双重因素影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文版所采用的隐喻翻译策略主要有译入相同概念隐喻、取消概念隐喻、译入明喻、以注释的形式译出目标域4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 概念隐喻 翻译策略 隐喻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英译方法研究
14
作者 夏娟 陈晓倩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5期28-30,共3页
基于文本类型理论框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及其英译本中的典型案例为例,探究政治文献的翻译方法。研究发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译本通过灵活运用直译、意译、增译、省译、转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实现了译文的信息、表情... 基于文本类型理论框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及其英译本中的典型案例为例,探究政治文献的翻译方法。研究发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译本通过灵活运用直译、意译、增译、省译、转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实现了译文的信息、表情和感染三种主要功能。译本整体更侧重可接受性和传播效果,帮助译文受众更好地理解原著的理念,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类型 《习近平治国政》第四卷 翻译方法 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
15
作者 时语彤 王英娜 +2 位作者 王昭 郭书 冷禹欣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9期45-48,共4页
文化负载词,又称文化独特词,是指承载着鲜明民族特色并带有深厚文化烙印的词汇。在将文化负载词翻译为英文的过程中,译者须充分考虑语境和目标语言读者的接受度。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为例,基于尤金·... 文化负载词,又称文化独特词,是指承载着鲜明民族特色并带有深厚文化烙印的词汇。在将文化负载词翻译为英文的过程中,译者须充分考虑语境和目标语言读者的接受度。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为例,基于尤金·奈达的文化负载词分类理论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数据库综合平台,运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社会、物质、语言、宗教和生态5个维度,统计分析了政治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翻译方法 《习近平治国政》第三卷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关键术语的社会认知建构研究——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专题为例
16
作者 赵永峰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170,共10页
自人类社会之初,我们的先哲们就开始思考如何有效治理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在这一持续治理过程中,话语发挥了关键作用:人们通过语言的社会表征即话语实践建构了政治发展史,政治术语建构了人类政治生活现实。与此同时,语言作为复杂社会... 自人类社会之初,我们的先哲们就开始思考如何有效治理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在这一持续治理过程中,话语发挥了关键作用:人们通过语言的社会表征即话语实践建构了政治发展史,政治术语建构了人类政治生活现实。与此同时,语言作为复杂社会适应系统,在其发展中,与社会一道也在发生演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英文版)共计21个专题,本文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专题收录的五篇文章的英文术语为例,系统探析其社会认知机制,洞悉政治现实的语言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 话语实践 治术语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典故的英译方法及对外宣翻译的启示 被引量:40
17
作者 祝朝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3-90,共8页
本文通过自建英汉平行语料库与细致的文本分析,总结归纳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下简称《习》)中典故翻译的主要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习》对外传播的成功经验。文章认为,《习》英译本中典故翻译的成功经验凝练出"中国观点... 本文通过自建英汉平行语料库与细致的文本分析,总结归纳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下简称《习》)中典故翻译的主要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习》对外传播的成功经验。文章认为,《习》英译本中典故翻译的成功经验凝练出"中国观点、国际表达"的翻译立场、"异而化之、融而通之"的翻译理念和"因势而变、因时而新"的翻译策略;同时高水平的翻译队伍、中外专家的精诚合作以及严格的把关程序也是《习》获得对外传播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新时代我国外宣翻译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故 《习近平治国政》 翻译方法 外宣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翻译观视阈下政治外宣话语文化自信的彰显——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译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晶 赵秋荣 《外文研究》 2019年第4期49-54,104,105,共8页
中国崛起与话语崛起密不可分,树立话语自信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译观,从"异质性""杂合""第三空间"和"边界协商"的基本概念出发,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译为例,探讨... 中国崛起与话语崛起密不可分,树立话语自信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译观,从"异质性""杂合""第三空间"和"边界协商"的基本概念出发,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译为例,探讨如何在外宣翻译中再现异质他者,彰显文化自信。研究发现,译者常选用可还原式直译,积极保留源语文化的异质他者,再现中国元素,主动重构他者语境,使译文呈现丰富的语言杂合和文化杂合,微观层面体现出语言自觉,宏观层面体现出文化自觉,促进源语文化和目标文化在第三空间充分进行边界协商,有利于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翻译观 霍米·巴巴 异质性 习近平治国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的时政文本英译探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林歆 许明武 《语言教育》 2017年第3期54-59,共6页
文章基于语料统计与分析,从词汇和句子两个维度研究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的翻译技巧。研究发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对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主要以"直译"为主,"直译+注释"为辅,对句子的英译主要采... 文章基于语料统计与分析,从词汇和句子两个维度研究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的翻译技巧。研究发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对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主要以"直译"为主,"直译+注释"为辅,对句子的英译主要采用"顺序译法"、"综合译法"等翻译技巧。本文旨在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时政文本及其它类型文本外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 《习近平治国政》(英文版) 词汇 句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实例化视角下政治文本标题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译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晶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30-38,共9页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思想,翻译可看作一种以源语文本意义为导向的跨语际再实例化过程。文章基于再实例化的视角,分析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两卷本中213则标题的英译,探讨了译者选用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以完成译文的语篇再生和意义重...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思想,翻译可看作一种以源语文本意义为导向的跨语际再实例化过程。文章基于再实例化的视角,分析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两卷本中213则标题的英译,探讨了译者选用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以完成译文的语篇再生和意义重构。研究发现,译者综合采用了升降意义权重、调整评价意义、删减修辞手段、改变耦合模式等策略和方法,合理选择了译文的词汇语法形式,具有突出的受众意识,以更好地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规范和表述特点,进而完成跨语际再实例化,实现了译文标题的语篇再生,做好内宣话语向外宣话语的转换,助力提升译文在目标受众的接受度,以达成中国话语在国际舞台的顺利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实例化 标题翻译 外宣翻译 《习近平治国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