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生》内外:鲁迅逝世纪念的话语生产 被引量:1
1
作者 邝明艳 邱雪松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33,共8页
生命的最后一年,鲁迅在给一名中学生的复信中明确告诉对方:"拿我的那些书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①。当作家逝世演变为公共事件,纪念文辞自然表征了左右各方对文化领导权的明争暗夺。再联系到上述鲁迅对自己著述的... 生命的最后一年,鲁迅在给一名中学生的复信中明确告诉对方:"拿我的那些书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①。当作家逝世演变为公共事件,纪念文辞自然表征了左右各方对文化领导权的明争暗夺。再联系到上述鲁迅对自己著述的评价,青年刊物于其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就显得格外意味深长,值得讨论。《中学生》,作为由中间立场知识分子主持,后五四时期发行量最大的学生刊物,是同类刊物中唯一在鲁迅逝世后刊载了纪念文字的杂志。编辑、作者、读者合力塑造了大写的"鲁迅"。与之相映成趣的是,《中学生》编辑在精英刊物和私密文体中却表达了不见容于公共大众媒体,仅属于个人的情感与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同类刊物 文化领导权 鲁迅逝世 话语生产 公共事件 中间立场 公共大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1930年代《中学生》杂志倡导的白话文观念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斌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37,共4页
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现代文学诞生的标志,1930年代,白话文已经发展出了几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在此背景下,作为当时影响最大的学生刊物,《中学生》在指导学生作文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白话文观念。主张白话文是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上提炼... 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现代文学诞生的标志,1930年代,白话文已经发展出了几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在此背景下,作为当时影响最大的学生刊物,《中学生》在指导学生作文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白话文观念。主张白话文是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上提炼而成,淡化方言、注重文法、讲究锤炼文字、追求语调圆熟。这种观念对后来白话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文 叶圣陶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鞋匠”工作与启蒙者的话语方式——1930年代叶圣陶主编《中学生》杂志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海红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6-118,共3页
1930年代,叶圣陶及其《中学生》同人以其自由而又踏实的践履精神,始终置身于时代语境变迁的前沿,倾听民族历史深处的话语要求,以直面现实的杂文为工具,坚持白话言说立场,在引导青年的知识、思想及审美建构中,展开了一场韧性而有效的文... 1930年代,叶圣陶及其《中学生》同人以其自由而又踏实的践履精神,始终置身于时代语境变迁的前沿,倾听民族历史深处的话语要求,以直面现实的杂文为工具,坚持白话言说立场,在引导青年的知识、思想及审美建构中,展开了一场韧性而有效的文化启蒙斗争。他们执著于民族历史前进的现实经验,显示出较为切实和开阔的文化品格,并最终汇入现代性和民族解放的大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话语方式 文化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杂志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传播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子瑶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150,共10页
新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教育体制的革故鼎新以及现代报纸杂志主动传播的共同作用,使得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学生群体高度关注现代小说,并成为新文学最主要、最稳定和最理想的受众群体。爱读现代小说与想要创作现代小说的热情,让中学生... 新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教育体制的革故鼎新以及现代报纸杂志主动传播的共同作用,使得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学生群体高度关注现代小说,并成为新文学最主要、最稳定和最理想的受众群体。爱读现代小说与想要创作现代小说的热情,让中学生群体直接触摸到现代小说理论的诸多范畴,而他们在现代小说理论研修上的不足与代际特点,产生了学习现代小说理论知识的需求和空间。面对这种受众需求,1930年创刊的《中学生》杂志,在近20年的办刊实践中,围绕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在现代杂志、现代学者和现代学生三者之间,构建起了多边互动的交流关系,进而形成了一个在知识素质、思想认识和方式技巧等方面具有“共同性”,与中国现代文学主潮同频共振的“共同体”。这一“共同体”是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和继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杂志 小说理论 现代小说 现代学生 传播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启蒙之变奏:《中学生》史论(1930—1953) 被引量:1
5
作者 邱雪松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06,共8页
1930年创刊的《中学生》,作为民国时期发行量最高的学生杂志,它是后五四时期不同青年启蒙话语竞逐的平台。在1930年代,杂志以文学为主旨,致力于文艺青年的培养与塑造。抗战爆发,杂志以战时半月刊的形式倡议“救亡”。1945年后,《中学生... 1930年创刊的《中学生》,作为民国时期发行量最高的学生杂志,它是后五四时期不同青年启蒙话语竞逐的平台。在1930年代,杂志以文学为主旨,致力于文艺青年的培养与塑造。抗战爆发,杂志以战时半月刊的形式倡议“救亡”。1945年后,《中学生》积极地融入民主运动,成为了配合中国共产党国统区文化斗争的“第三线杂志”。上海解放后,杂志选择与北平的《进步青年》合并,并毅然以后者为刊名,致力于推动青年思想改造。随着出版政治面相成为新政府的核心考量,以及社会主义新人培养与新型国家建构的高度融合,《中学生》最终于1953年褪去杂志色彩,转变为纯粹的学习辅导刊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青年 文学 救亡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圣陶《中学生》新书广告及其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62,共2页
近日重读《叶圣陶年谱长编》,又看到了叶圣陶先生当年编写《中学生》时撰写的一则则广告,忽然发现,从语文教学角度来看,这些广告具有别样的价值。
关键词 《中学生》 叶圣陶 广告 新书 教学角度 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明风”时期《中学生》杂志的亲和力
7
作者 高雪晓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71,共3页
“开明风”一说,最早是叶圣陶在由他作词的“明社”社歌里提到,1946年,在开明书店成立第20周年之际,叶圣陶再次对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开明风”做了一个类似小结的评述,“开明夙有风,思不出其位;朴实而无华,求进弗欲锐,唯愿文... “开明风”一说,最早是叶圣陶在由他作词的“明社”社歌里提到,1946年,在开明书店成立第20周年之际,叶圣陶再次对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开明风”做了一个类似小结的评述,“开明夙有风,思不出其位;朴实而无华,求进弗欲锐,唯愿文教敷,遑顾心力瘁,此风永发扬,厥绩宜炳蔚……”正是在这种风尚和精神勉励下,“开明风”时期的《中学生》杂志,以其与生俱来的优良品质赢得当时广大中学生及其他青年读者的厚爱,曾创下累计到抗战前夕印数近百万份的发行量,如今看来,尤令人称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开明书店 杂志 亲和力 30年代 青年读者 优良品质 抗战前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什么,怎么读:引导中学生“读点鲁迅”的一个设想——《中学生鲁迅读本》编辑手记 被引量:4
8
作者 钱理群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0-96,共7页
关键词 《中学生鲁迅读本》 语文教学 民族文化 人生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者审美个性:教育期刊封面设计的一大支点——兼谈《中学生天地》期刊封面设计的艺术实践
9
作者 徐铁牛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30,共3页
期刊封面设计在刊物整体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期刊与读者见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刊物的封面。因而刊物封面设计的优劣会对读者乃至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好的封面设计不仅能提升读者阅读兴致,而且能丰富刊物文本内容。
关键词 封面设计 教育期刊 读者阅读 《中学生天地》 艺术实践 审美个性 支点 文本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神奇审美阅读》丛书出版召开专家座谈会
10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中学生神奇审美阅读》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全文增补中
叶圣陶的数学教育情怀及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岩 于家祺 +1 位作者 张倩 李春兰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2,共6页
叶圣陶是中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师.他不仅在语文教育中成就斐然,在数学教育领域也有着浓厚的情怀及独到的见解.主要体现在:担任小学数学教员,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注重反思,强调各科的融通... 叶圣陶是中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师.他不仅在语文教育中成就斐然,在数学教育领域也有着浓厚的情怀及独到的见解.主要体现在:担任小学数学教员,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注重反思,强调各科的融通及实践活动对数学、物理等学科的重要性;主持编写教科书,斟酌推敲算术教科书内容的用语表述;主编杂志,设立数学专栏,即便在抗战期间仍坚持发刊,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数学学习材料;合作撰写数学科普著作,补充数学课堂内容的同时开拓学生视野.叶圣陶的数学教育实践与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对当今的数学教育仍具有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圣陶 《中学生》 《开明少年》 数学科普著作 数学教育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品行自我评定亟须指导
12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3-63,共1页
薛朝玉(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品行自我评定的指导。一是参照标准。如中学生可以参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对自己的品行进行定期小结。二是把握原则。学生进行品行自我评定时要实事求是.尤其不... 薛朝玉(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品行自我评定的指导。一是参照标准。如中学生可以参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对自己的品行进行定期小结。二是把握原则。学生进行品行自我评定时要实事求是.尤其不能忽略自己独处时的表现。三是规定范围。品行自我评定应以“我”为圆心,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半径,在这个“圆”内进行综合考查。四是注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守则》 自我评定 品行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学校生活 参照标准 实事求是 家庭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师,您的学生会唱国歌吗?
13
作者 岳效舜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2-52,共1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第一条规定“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第一条规定“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第一条规定“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第一条规定“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可见,会唱国歌是中小学生最重要的行为规范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 国歌 学生 老师 少先队员 中小学生 国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中的写作思想观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欧阳芬 贺义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69,共4页
《文心》是叶圣陶先生和夏丐尊先生合作完成的一部语文教育的经典之作。作品于1933年1月1日开始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每期两篇,至1934年6月1日连载结束,共32篇。1934年6月,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198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再版。
关键词 《文心》 中国青年出版社 思想观 1934年 写作 《中学生》 语文教育 开明书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烈”与“静穆”的背后——鲁迅与朱光潜论争的美学、文化根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学谦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21,共8页
1935年,朱光潜在《中学生》杂志发表《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答夏丐尊先生》一文,高度称赞钱起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认为它在“静穆”里抵达了永恒,就如同华兹华斯的《独刈女》一样,又如同陶渊明的诗歌一样。... 1935年,朱光潜在《中学生》杂志发表《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答夏丐尊先生》一文,高度称赞钱起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认为它在“静穆”里抵达了永恒,就如同华兹华斯的《独刈女》一样,又如同陶渊明的诗歌一样。古希腊人把“静穆”看作是诗歌的极境。“静穆”是艺术的最高境界,陶渊明浑身都是静穆,所以他是伟大的诗人。为此,鲁迅这年年底写了《“题未定”草(七)》,以其一贯的犀利质疑、反驳朱光潜的“静穆”说,认为朱光潜的“静穆”是以偏概全,没有顾及到诗歌全篇,也没有考虑到陶渊明全部诗歌和为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穆”说 朱光潜 文化根源 鲁迅 美学 《中学生》 陶渊明 华兹华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通儒”到“杂家”——论周作人“抄书体”散文的创作心态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亦聪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77,87,共8页
1932年底,周作人在致俞平伯的信中写道:“又见《中学生》上吾家予同讲演,以不佞为文学上之一派,鄙见殊不以为然,但此尚可以说见仁见智,唯云不佞尚保持五四前后的风度,则大误矣。
关键词 周作人 创作心态 散文 书体 杂家 通儒 《中学生》 五四前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小说的古典读法:傅庚生论《呐喊》与《彷徨》
17
作者 王鹏程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43,63,共8页
傅庚生先生以杜甫研究和古典文学批评著称于世,著有《杜甫诗论》、《杜诗散绎》、《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中国文学批评通论》等,在学界影响甚大。窥其著述,鲜有论及现代文学的文字。偶尔看到民国旧刊《中学生》杂志上的“傅庚生读... 傅庚生先生以杜甫研究和古典文学批评著称于世,著有《杜甫诗论》、《杜诗散绎》、《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中国文学批评通论》等,在学界影响甚大。窥其著述,鲜有论及现代文学的文字。偶尔看到民国旧刊《中学生》杂志上的“傅庚生读‘呐喊”’栏目,不禁眼前一亮,才得知傅先生对鲁迅的小说不但非常熟悉,而且论述精辟,时有高见。特别是其用阅读古典诗词的方法来剖析鲁迅小说的语言,并将其与中国古典文学比较阐发,既注重“咬文嚼字”,即他所说的“要多读几遍,要精读,要运用自己的情思去追索作者的,希望能约略窥见作者原有的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学批评 鲁迅小说 《呐喊》 《彷徨》 中国文学批评 读法 《中学生》 杜甫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彬然,出版为教育服务的实践者
18
作者 李雅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5-107,共3页
主要以傅彬然在开明书店的编辑工作为重点,探讨他以《中学生》杂志为阵地,对广大青年在政治、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进行教育和指导的情况,体现他"出版为教育服务"的思想。
关键词 傅彬然 开明书店《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级心理辅导提高初中生遵守纪律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桂平 陈会昌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61,共4页
针对目前国内纪律问题严重,教师缺乏应对学生违纪行为有效方法的现状,结合纪律领域的研究成果,设计了《中学生纪律培养方案》,同时以班级心理辅导方式为学生开设每周一次的纪律教育课程,从预防和发展的角度对学生遵守纪律的能力进行培... 针对目前国内纪律问题严重,教师缺乏应对学生违纪行为有效方法的现状,结合纪律领域的研究成果,设计了《中学生纪律培养方案》,同时以班级心理辅导方式为学生开设每周一次的纪律教育课程,从预防和发展的角度对学生遵守纪律的能力进行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纪律培养方案》有效提高了中学生遵守纪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律 《中学生纪律培养方案》 班级心理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至善的编辑出版思想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桃珍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89,共2页
叶至善是我国著名的编辑出版家、科普作家,22岁即跟随父亲叶圣陶学习编辑和写作。从事图书编辑工作长达半个多世纪,曾参与或主持编辑出版《开明少年》、《中学生》、《我们爱科学》等杂志等深受青少年读者欢迎的刊物,晚年参与编辑了... 叶至善是我国著名的编辑出版家、科普作家,22岁即跟随父亲叶圣陶学习编辑和写作。从事图书编辑工作长达半个多世纪,曾参与或主持编辑出版《开明少年》、《中学生》、《我们爱科学》等杂志等深受青少年读者欢迎的刊物,晚年参与编辑了《叶圣陶文集》(25卷)。他还是位优秀的科普作家,著有《科普杂拌儿》、《我是编辑》、《父亲的希望》、《父亲长长的一生》等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出版思想 叶至善 科普作家 图书编辑工作 《开明少年》 《我是编辑》 编辑出版家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