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调控低氧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何雨昕 薛华 +1 位作者 郭子旭 曹学锋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各型高原病的关键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可致右心室衰竭,甚至死亡。其发病环节主要包括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重塑。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各型高原病的关键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可致右心室衰竭,甚至死亡。其发病环节主要包括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重塑。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 PASMCs)是构成肺动脉壁的主要细胞,其增殖肥大是HPH结构重塑的重要病理特征。因此,探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是肺血管结构重塑的核心研究领域。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通路己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信号通路之一,抑制G6PD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重塑可以逆转HPH。为了更清晰理解HPH发病机制与G6PD通路之间的关系,本文围绕G6PD调控低氧诱导的PASMCs代谢转变与增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HPH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葡萄糖-6-磷酸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代谢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烟草表达高山被孢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明春 刘莉 +2 位作者 胡国武 财音青格乐 邢来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8-621,共4页
将高山被孢霉ATCC16 2 6 6Δ6 脂肪酸脱氢酶 (D6D)基因亚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 1中 ,构建了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植物表达载体pBMACL6。经根癌农杆菌LBA4 4 0 4的介导 ,采用叶盘法转化烟草Xanthi,得到一批转基因烟草植株。转基因植株... 将高山被孢霉ATCC16 2 6 6Δ6 脂肪酸脱氢酶 (D6D)基因亚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 1中 ,构建了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植物表达载体pBMACL6。经根癌农杆菌LBA4 4 0 4的介导 ,采用叶盘法转化烟草Xanthi,得到一批转基因烟草植株。转基因植株的PCR和Southernblot分析表明 ,D6D基因已经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脂肪酸GC分析表明 ,与未转基因的烟草苗对照相比 ,转基因植株有D6D基因目标产物γ 亚麻酸的产生 ,说明高山被孢霉的D6D基因在烟草中得到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被孢霉△^6-脂肪酸基因 基因烟草 Γ-亚麻酸 品质改良 油料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法将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D6D)导入油菜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劲峰 郑树松 +3 位作者 张崎 蒋海玉 邢来君 张美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29-31,共3页
△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可将亚油酸转化为γ-亚麻酸。我们将克隆的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D6D)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构建了重组质粒pBI121-D6DMI。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途径,将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 △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可将亚油酸转化为γ-亚麻酸。我们将克隆的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D6D)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构建了重组质粒pBI121-D6DMI。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途径,将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导入了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经过诱导分化获得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PCR检测及Souther杂交结果表明,外源基因△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再生植株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脂肪酸基因 Γ-亚麻酸 甘蓝型油菜 深黄被孢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大豆导入琉璃苣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宋丽雅 盖燕 何聪芬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3-177,共5页
采用RT-PCR法扩增出中国境内生长的琉璃苣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为1 359个核苷酸,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琉璃苣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同源性可达到99%。将克隆到的基因连接pRTL2质粒的35S启动子,构建重组载体pPTN-D... 采用RT-PCR法扩增出中国境内生长的琉璃苣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为1 359个核苷酸,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琉璃苣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同源性可达到99%。将克隆到的基因连接pRTL2质粒的35S启动子,构建重组载体pPTN-D6D,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转化系统,将该基因导入到垦农18和小粒豆2个大豆品种中。经PCR检测分析,初步证明琉璃苣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亚麻酸 大豆 Δ6-脂肪酸基因 农杆菌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及其共转化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秀春 林俊芳 郭丽琼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63-67,共5页
采用RT-PCR的方法从海南玻璃苣中克隆了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Δ6-dsa)。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Δ6-dsa全长1347bp编码448个氨基酸。Δ6-dsa序列在genbank中采用BLAST程序进行同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Δ6-dsa核苷酸序列与克隆自美国德克... 采用RT-PCR的方法从海南玻璃苣中克隆了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Δ6-dsa)。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Δ6-dsa全长1347bp编码448个氨基酸。Δ6-dsa序列在genbank中采用BLAST程序进行同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Δ6-dsa核苷酸序列与克隆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玻璃苣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Δ6-dsa克隆进T-easyVector后形成质粒pGΔ6-DSA。把质粒pGΔ6-DSA上的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片段克隆进含有T-DNA和35S启动子的质粒pGIN22中,形成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pGIN23。把表达载体pGIN23与另一个含有T-DNA、启动子、筛选标记基因的表达载体pLPN28进行亚克隆,使得筛选标记基因和Δ6-dsa分别插入到同一质粒的2个相互独立的T-DNA内,构建成共转化表达载体pLIN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脂肪酸 表达载体 克隆 共转化 筛选标记基因 基因 DNA DSA 质粒 玻璃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多不饱和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1在人肺癌细胞H460内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芳芳 葛银林 +1 位作者 李艳君 单虎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15-218,共4页
n-3多不饱和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1来自于秀丽线虫(C.elegans)。为检测该基因在人肺癌细胞H460中的表达效果,本项研究构建了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fat-1,以Xfet polymer介导法转染到人肺癌细胞H460中,RT-PCR检测到有效... n-3多不饱和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1来自于秀丽线虫(C.elegans)。为检测该基因在人肺癌细胞H460中的表达效果,本项研究构建了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fat-1,以Xfet polymer介导法转染到人肺癌细胞H460中,RT-PCR检测到有效的异源基因表达,MTT法证实基因表达能有效地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率(P<0.05),气相色谱分析基因表达前后细胞中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降低(P<0.05),为将该基因用于癌症的转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肺癌细胞H460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始-安卡鸡F_2资源群△-9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第4、5、6外显子SNP及其与脂肪酸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刘凯 张立恒 +5 位作者 康相涛 韩瑞丽 王润之 马新红 亢娟 黄煌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43-147,共5页
利用PCR-SSCP(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方法,对固始-安卡鸡F2代资源群△-9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第4、5、6对外显子多态性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一个单核苷酸多态(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位点。在△-9脂肪酸脱氢... 利用PCR-SSCP(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方法,对固始-安卡鸡F2代资源群△-9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第4、5、6对外显子多态性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一个单核苷酸多态(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位点。在△-9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第4外显子编码区(89nt)发生了碱基的转换突变(G→A)。在整个F2代资源群中进行了该多态位点与脂肪酸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8个脂肪酸性状中,AA型个体十六碳二烯酸(C16∶2)含量显著高于GG型和GA型个体(P<0.05);家系1中AA型的C16∶0、C16∶2、C18∶0含量均显著高于GG型和GA型(P<0.05);家系3中AA型的C14∶0含量显著高于GG型和GA型(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9脂肪酸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PCR-SSCP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牡丹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苏雨 王毅 +2 位作者 原晓龙 王娟 杨宇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22-28,共7页
ω-6脂肪酸脱氢酶(FAD2)是亚油酸合成的关键酶,催化油酸脱氢形成亚油酸。以滇牡丹种子为材料,研究根据转录组数据设计的特异引物,采用RT-PCR方法,克隆滇牡丹ω-6脂肪酸脱氢酶(FAD2)并分析其功能。获得一个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将其命名... ω-6脂肪酸脱氢酶(FAD2)是亚油酸合成的关键酶,催化油酸脱氢形成亚油酸。以滇牡丹种子为材料,研究根据转录组数据设计的特异引物,采用RT-PCR方法,克隆滇牡丹ω-6脂肪酸脱氢酶(FAD2)并分析其功能。获得一个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将其命名为Pd FAD2。结果表明,该基因与芍药的同源性为98.7%。经氨基酸序列比对,推断滇牡丹FAD2具有植物FAD2特有的3个组氨酸区,包含完整的c DNA开放阅读框,由1 155bp组成,编码384个氨基酸残基。半定量PCR的结果显示,滇牡丹FAD2基因在花、茎、叶、种子中均有表达,在根中只有微弱表达。研究结果为研究滇牡丹不饱和脂肪酸代谢奠定基础,也为油用滇牡丹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6脂肪酸 滇牡丹 基因克隆 基因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对2种紫草科植物△^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芳转 周晶 +1 位作者 陈光辉 李冠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1-105,共5页
以紫草科植物新疆软紫草(Arnebia euchroma)和假狼紫草(Nonea capsica(willd.)G.Don)为材料,翻译延伸因子EF1a为内参基因,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emi-RT-PCR)技术,对2种紫草植物中γ-亚麻酸合成关键酶基因△6-脂肪酸脱氢酶基... 以紫草科植物新疆软紫草(Arnebia euchroma)和假狼紫草(Nonea capsica(willd.)G.Don)为材料,翻译延伸因子EF1a为内参基因,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emi-RT-PCR)技术,对2种紫草植物中γ-亚麻酸合成关键酶基因△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紫草植物的叶、茎、根中均表达,在低温诱导不同时间后紫草植物叶片中△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表达有所增强。气相色谱分析显示,其产物γ-亚麻酸在低温下积累,推测紫草科植物叶片中△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表达量增加可能与适应低温胁迫的逆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6-脂肪酸 Γ-亚麻酸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见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转化油菜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佳 怡荣 +3 位作者 张立全 牛一丁 王秀珍 哈斯阿古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4,共5页
以油菜子叶节为外植体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转化体系,为在油料作物中用基因工程手段生产γ-亚麻酸打下基础。采用CaCl2法制备农杆菌AGL1感受态细胞,将已经构建好的植物表达载体pPZP221(35S-D6D-NOS)通过液氮冻融法转化农... 以油菜子叶节为外植体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转化体系,为在油料作物中用基因工程手段生产γ-亚麻酸打下基础。采用CaCl2法制备农杆菌AGL1感受态细胞,将已经构建好的植物表达载体pPZP221(35S-D6D-NOS)通过液氮冻融法转化农杆菌,PCR筛选阳性转化子。结果表明:优化的甘蓝型油菜子叶节外植体预培养条件是:MS+2.0 mg/L 6-BA+0.2 mg/L NAA培养基预培养2 d;用于侵染的农杆菌菌液的最适浓度为OD600=0.4,时间为5 min,并得到转基因植株。经侵染的外植体在含有庆大霉素的分化选择培养基上培养,抗性芽移至生根培养基,PCR检测阳性小植株移栽花盆,共得到12株转基因植株,首次将来自月见草的D6D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法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月见草 Δ6-脂肪酸基因 Γ-亚麻酸 农杆菌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大豆导入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卜云萍 李明春 +2 位作者 胡国武 王广科 邢来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7,共7页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 ,将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导入到栽培大豆吉育 4 3、黑农36、黑农 37等品种。采用多种外植体和感染方法 ,从子叶节和胚轴诱导出丛生芽与再生植株。经过在含 5 0mg L卡那霉素的筛选培养基中连续筛选 ,获得一...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 ,将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导入到栽培大豆吉育 4 3、黑农36、黑农 37等品种。采用多种外植体和感染方法 ,从子叶节和胚轴诱导出丛生芽与再生植株。经过在含 5 0mg L卡那霉素的筛选培养基中连续筛选 ,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和DNA分子杂交分析 ,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深黄被孢霉 △^6-脂肪酸 农杆菌介导法 基因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油茶两个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模式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萍 周长富 +1 位作者 姚小华 曹永庆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3-751,共9页
[目地]研究普通油茶油脂成分形成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2条普通油茶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序列,分别命名为Cofad6和Cofad2-2,并对这两个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序列特征进行比较,对其基因表达量与脂肪酸成分含量的相关性进... [目地]研究普通油茶油脂成分形成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2条普通油茶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序列,分别命名为Cofad6和Cofad2-2,并对这两个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序列特征进行比较,对其基因表达量与脂肪酸成分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Cofad6基因c DNA编码区全长1 347 bp,编码448个氨基酸;Cofad2-2基因c DNA编码区全长1 152 bp,编码383个氨基酸。经比对,Co FAD6蛋白与其余物种FAD6蛋白有65.7%83.68%的氨基酸同源,Co FAD2-2与浙江红花油茶FAD2-2蛋白有99.22%的氨基酸同源,与其余物种的蛋白质78.59%81.72%同源。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表明,Co FAD6和Co FAD2-2均具有一个脂肪酸去饱和酶结构域,属于脂酰-Co A去饱和酶基因家族;两者均为跨膜蛋白,且Co FAD2-2具有定位于内质网的保守模序。定量PCR检测发现,在普通油茶‘长林4号’无性系未成熟种子中,Cofad6表达量随着种子发育先升高后降低,而Cofad2-2基因随着种子发育表达量逐渐降低,与种子油脂中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变化趋势呈显著正相关,与油酸含量变化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推测Cofad2-2基因是调控普通油茶种子油脂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关键基因之一,该研究为普通油茶油脂改良基因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油茶 -12脂肪酸基因 表达模式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脂肪酸脱氢酶及其编码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永红 张丽静 +1 位作者 张洪荣 傅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6-267,共12页
△12-脂肪酸脱氢酶是催化脂肪酸链第12位碳原子形成双键的脱氢酶类,控制着油酸、亚油酸和其他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和含量。△12-脂肪酸脱氢酶根据电子供体不同可以分为fad2型和fad6型,fad2又可以分为管家型fad2和种子特异型fad2,fad... △12-脂肪酸脱氢酶是催化脂肪酸链第12位碳原子形成双键的脱氢酶类,控制着油酸、亚油酸和其他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和含量。△12-脂肪酸脱氢酶根据电子供体不同可以分为fad2型和fad6型,fad2又可以分为管家型fad2和种子特异型fad2,fad2型和fad6型具有相同功能,但亲缘关系较远。fad2型编码基因在植物中一般有多个拷贝。本研究从△12-脂肪酸脱氢酶的结构和功能、分类、系统进化、生理学作用、基因克隆、基因结构和拷贝数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系统进化分析 拷贝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官玲亮 侯凯 +3 位作者 刘千 邹宇婷 易斌 吴卫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2-383,共12页
采用RT-PCR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红花未成熟的种子和叶片中分离到8个FAD2基因和1个FAD6基因片段,并全部提交至GenBank上。在NCBI中Blast结果显示,CtFAD2-1和Ct-FAD2-8与向日葵、大豆、棉花等种子特异表达的F... 采用RT-PCR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红花未成熟的种子和叶片中分离到8个FAD2基因和1个FAD6基因片段,并全部提交至GenBank上。在NCBI中Blast结果显示,CtFAD2-1和Ct-FAD2-8与向日葵、大豆、棉花等种子特异表达的FAD2-1基因的同源性较高。而CtFAD2-2与其他作物中组成型表达的FAD2-2/CtFAD2-3有较高的相似性。将红花ω6脂肪酸脱氢酶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CtFAD2-1与CtFAD2-8的同源性最高,为79.9%;其次是CtFAD2-2与CtFAD2-1和CtFAD2-8,分别为70.8%和70.2%;而这3个FAD2基因与其余5个拷贝间的序列相似性均较低,在52.0%~61.0%之间;CtFAD6与CtFAD2之间的相似性极低,在18.0%~21.9%之间。红花8个FAD2均检测到内质网滞留信号,将其定位于内质网膜上,而CtFAD6 N-端检测到67bp的质体信号肽序列,将其定位于叶绿体膜上。疏水性和跨膜分析结果显示,除Ct-FAD2-6以外,其余FAD2均含有6个疏水区,分别跨膜4~6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ω6脂肪酸 RT-RACE 亚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Δ~6-脂肪酸脱氢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白义春 康相涛 +2 位作者 孙桂荣 田亚东 黄艳群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2,共4页
关键词 △^6-脂肪酸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机体组织 Α-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组成成分 大脑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潘丽娟 禹山林 +2 位作者 杨庆利 闵平 曹玉良 《花生学报》 2007年第3期5-10,共6页
根据已报道的△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D)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引物进行RT-PCR扩增,得到花生△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881bp部分cDNA序列,然后通过快速扩增cDNA末端技术(RACE),向两端延伸得到1410bp的花生△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全长cDNA序... 根据已报道的△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D)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引物进行RT-PCR扩增,得到花生△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881bp部分cDNA序列,然后通过快速扩增cDNA末端技术(RACE),向两端延伸得到1410bp的花生△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有一个长1140bp、编码379个氨基酸残基的开放阅读框,所编码蛋白质的大小约为43kDa。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膜整合蛋白酶特异性的3个组氨酸保守区;氨基酸疏水性分析结果表明,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存在2个具有膜固定蛋白(membrance-anchored protein)重要特征的疏水结构,2个疏水区共跨膜4次,这些特性表明所获得的序列为△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脂肪酸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牡丹ω-3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金鑫 孙金金 +3 位作者 原晓龙 王娟 杨宇明 王毅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2-106,共5页
ω-3脂肪酸脱氢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依据转录组数据设计特异性引物,使用RT-PCR方法从滇牡丹克隆得到1个FAD3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命名为Pd FAD3(Gene Bank登录号为KX289610)。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d FAD... ω-3脂肪酸脱氢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依据转录组数据设计特异性引物,使用RT-PCR方法从滇牡丹克隆得到1个FAD3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命名为Pd FAD3(Gene Bank登录号为KX289610)。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d FAD3基因片段序列全长2 134 bp,包含完整的c DNA开放阅读框,编码含有45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Blast比对结果显示该蛋白质属于FAD蛋白质家族;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与芍药属芍药组植物芍药亲缘关系较近;该蛋白质属于跨膜蛋白质,亲水性较低;RT-PCR结果显示其在种子中的表达随着种子成熟出现双峰型的表达量变化,与目前所报道的其他物种的FAD3表达情况相似。为进一步研究其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及获得含高不饱和脂肪酸转基因滇牡丹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ω-3脂肪酸 基因克隆 基因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1保护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避免凋亡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芳芳 葛银林 +3 位作者 薛美兰 张金玉 李泉 单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5-760,共6页
由于膳食原因,人体摄入ω-6PUFAs/ω-3PUFAs比例过高,脂类代谢严重失衡.鉴于ω-3PUFAs获取困难而且人体无催化ω-6PUFAs向ω-3PUFAs转化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脱氢酶,本研究体外扩增来源于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ω-3多不饱... 由于膳食原因,人体摄入ω-6PUFAs/ω-3PUFAs比例过高,脂类代谢严重失衡.鉴于ω-3PUFAs获取困难而且人体无催化ω-6PUFAs向ω-3PUFAs转化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脱氢酶,本研究体外扩增来源于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l)cDNA,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fat-1,将该基因转染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激发荧光与RT-PCR方法检测转染pEGFPC1-fat-1细胞表达该基因,气相色谱分析显示该转染细胞中ω-6PUFAs/ω-3PUFAs的比例降低;细胞抑制率实验显示转染细胞的MTT吸光值升高(P<0.05);双染法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细胞凋亡降低,结果表明fat-1基因即使在高浓度ω-6PUFAs的细胞毒作用下,依然能够发挥将ω-6PUFAs脱氢转化为与ω-3PUFAs的生理功能,抑制3T3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实现了较强的细胞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 基因表达 胚胎成纤维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剪切”2A肽介导的Δ-12和ω-3脂肪酸脱氢酶以及过氧化氢酶在转基因小鼠肌肉表达研究
19
作者 方锐 彭云乾 +1 位作者 郑敏 孟庆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哺乳动物因为缺乏Δ-12和ω-3脂肪酸脱氢酶,不能自身合成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目前,通过转基因技术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ω-3脂肪酸脱氢酶,能将长链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转化成n-3多不饱和脂肪酸,造成体内长链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 哺乳动物因为缺乏Δ-12和ω-3脂肪酸脱氢酶,不能自身合成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目前,通过转基因技术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ω-3脂肪酸脱氢酶,能将长链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转化成n-3多不饱和脂肪酸,造成体内长链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减低.本研究通过自我剪切2A肽介导Δ-12和ω-3脂肪酸脱氢酶(FAT-2和FAT-1)以及人过氧化氢酶(human catalase,hCAT)在小鼠的肌肉同时表达.结果表明,转基因小鼠肌肉中长链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2.6倍,长链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而n-6/n-3比例显著降低(P<0.01).同时蛋白质印迹检测到人过氧化氢酶hCAT在小鼠的肌肉组织中表达,且过氧化氢酶活性比野生型小鼠显著提高(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Δ-12脂肪酸 ω-3脂肪酸 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N端序列长度匍枝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重组子的表达
20
作者 陆合 张碧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克隆并在酵母中表达两个不同N段序列长度的匍枝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重组子,其中长序列的重组子LYRnD6D是从匍枝根霉中克隆的△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编码459个氨基酸,N端序列为MSTLDRQSIFTIKELESISQRIHDG-DEEAMKFIII;短序列重组子SYRnD6... 克隆并在酵母中表达两个不同N段序列长度的匍枝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重组子,其中长序列的重组子LYRnD6D是从匍枝根霉中克隆的△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编码459个氨基酸,N端序列为MSTLDRQSIFTIKELESISQRIHDG-DEEAMKFIII;短序列重组子SYRnD6D是预测的匍枝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ORF序列,N端序列为MKFIIIDKKVY,编码430个氨基酸;两个重组子均具有△6-脂肪酸脱氢酶保守的组氨酸序列和HPGG序列,长序列的N端比短序列长29个氨基酸残基(MSTLDRQSIFTIKELESISQRIHDGDE-EA)。两个重组子在缺陷型酵母中均得到了的表达,产生了γ-亚麻酸。利用酶的相对活力比较两个重组子在同一温度下的稳定性,长序列重组子的酶在15℃下反应4h后相对活力仍有74%,而短序列酶的相对活力只有43%,所以长序列重组子酶在低温下比短序列酶稳定性高,是因为长序列多出的氨基酸序列增加了酶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长度 △6-脂肪酸 匍枝根霉 表达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