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梗阻性肾病患者血清中Ⅲ型前胶原及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与肾脏纤维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珊 张明霞 +1 位作者 刘伦志 向海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探讨梗阻性肾病患者血清中PCⅢ及PCⅢ氨基末端肽浓度的变化与肾组织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梗阻性肾病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进行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Ⅲ... 目的:探讨梗阻性肾病患者血清中PCⅢ及PCⅢ氨基末端肽浓度的变化与肾组织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梗阻性肾病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进行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水平,取得肾组织标本进行HE和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纤维化程度;Spearman分析PCⅢ及PⅢNP与肾组织纤维化的相关性;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PCⅢ和PⅢNP水平探讨肾纤维化的危险因素。ROC曲线预测PCⅢ及PⅢNP在Ⅱ度肾纤维化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随着肾纤维化程度的升高,患者PCⅢ和PⅢNP的水平逐渐升高(P<0.01)。PCⅢ和PⅢNP水平与肾纤维化程度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s=0.820,P=0.000;rs=0.806,P=0.000)。PCⅢ对Ⅱ度肾纤维化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5.45%、83.93%,ROC曲线下面积0.96,95%CI=0.890~0.991;PⅢNP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6.36%、92.86%,ROC曲线下面积0.93,95%CI=0.849~0.976;两者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CⅢ:OR值为1.151(95%CI=1.035~1.280,P=0.009);PⅢNP:OR值为1.198(95%CI=1.039~1.380,P=0.013)。结论:血清中PCⅢ及PⅢNP水平与肾脏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两者对重度肾纤维化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癌性腹水中分离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2
作者 李新民 殷蔚荑 +2 位作者 李忆梅 薛竹 马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56-459,共4页
采用(NH_4)_2SO_4沉淀,二次不同pH的DEAE-Sephacel离子交换柱层析及Sephacryl S-200分子筛柱层析从人癌性腹水中分离并纯化了PⅢP,并制备了抗血清。经SDS-PAGE鉴定为均一蛋白带,分子量约为47kD。经西德药盒测定,与西德、芬兰PⅢP抑制曲... 采用(NH_4)_2SO_4沉淀,二次不同pH的DEAE-Sephacel离子交换柱层析及Sephacryl S-200分子筛柱层析从人癌性腹水中分离并纯化了PⅢP,并制备了抗血清。经SDS-PAGE鉴定为均一蛋白带,分子量约为47kD。经西德药盒测定,与西德、芬兰PⅢP抑制曲线平行关系良好。氨基酸组成测定亦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抗血清效价较高,特异性强。本研究在方法学上有一定创新,提纯方法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郝素平 王伟 李生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分为延迟愈合组(30例)和正常愈合组(126例),比较两组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对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早期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骨折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呈升高趋势,在治疗后8周达高峰,随后下降。骨折术后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均低于正常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是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P <0.05)。结论 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与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骨折 延迟愈合 骨转化标志物 氨基 β-Ⅰ交联羧基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与肺气肿合并肺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卫小红 吴小燕 +2 位作者 王军辉 Asmitanand Thakur 马爱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75-678,共4页
目的:观察肺气肿合并肺纤维化(CPFE)淋巴细胞亚型的分布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及纤维化程度,探讨其炎症反应、免疫状态与肺纤维化(PF)的关系。方法:对2005—03/2007—0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1例CPFE、2... 目的:观察肺气肿合并肺纤维化(CPFE)淋巴细胞亚型的分布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及纤维化程度,探讨其炎症反应、免疫状态与肺纤维化(PF)的关系。方法:对2005—03/2007—0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1例CPFE、25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19例对照进行如下检测:光镜下观察肺活检标本的病理改变;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炎细胞计数和分类;流式细胞术(FCM)检测BALF中T淋巴细胞亚型;放射免疫法检测BALF和血清PⅢNP水平。结果:活检病理结果发现,IPF组纤维化率高于CPFE组(P〈0.01),但两组纤维化率与是否吸烟均不相关(P〉0.05);BALF炎细胞分类结果显示CPFE组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比例均高于IPF组和对照组(P〈0.05,P〈0.01);FCM检测BALF发现CPFE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IPF组和对照组(P〈0.05);CPFE组和IPF组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三组之间CD4+的百分率无统计学差异;CPFE组与IPF组血清PⅢNP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CPFE组血清PⅢNP检测值显著低于IPF组(P〈0.01)。BALF与血清PⅢNP水平呈正相关(γ=0.82)。结论:CPFE的PF病变具有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香烟烟雾刺激可能并非其直接或主要致纤维化因素;CPFE肺组织局部具有较IPF和对照明显且以CD8+T淋巴细胞增高为主的炎性反应,抗淋巴细胞炎症和免疫调节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病情;血清PⅢNP可用作早期发现CPFE和监测PF治疗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寒性肺疾病 肺纤维化 T淋巴细胞 氨基 放射免疫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体舒通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和血清Ⅲ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边素艳 刘宏斌 杨庭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观察安体舒通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血清Ⅲ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含量的影响,探讨醛固酮拮抗剂在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左前降支建立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 目的:观察安体舒通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血清Ⅲ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含量的影响,探讨醛固酮拮抗剂在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左前降支建立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小时存活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8)、安体舒通组[n=8,安体舒通20mg/(kg·d)];另设假手术组(n=8)。安体舒通组灌胃给药,术后8周行血流动力学及左心室功能测定,Masson三色染色行非梗死区胶原容积分数测定,放免法行血清Ⅲ型胶原氨基末端肽测定。结果:对照组与安体舒通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无显著性差异(41.64%对44.70%)。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压,左、右心室相对重量,左心室非梗死区胶原容积分数和血清Ⅲ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0.001);平均压、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及其校正值(±dp/dtmax/LVSP)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安体舒通组左心室舒张末压、非梗死区胶原容积分数、血清Ⅲ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含量显著降低(P<0.01-0.001);±dp/dtmax及其校正值±dp/dtmax/LVSP显著升高(P<0.05-0.01)。血清Ⅲ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含量与左心室舒张末压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560,P<0.001)。结论:安体舒通能有效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体舒通 大鼠 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功能 血清 氨基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水平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果明 刘先哲 +3 位作者 田丽红 黄秀凤 揭育丽 蒲晓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 观察未进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未获成功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发病后 3个月内的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I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水平的变化规律 ,以及与QRS记分和 6min步行试验距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 目的 观察未进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未获成功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发病后 3个月内的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I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水平的变化规律 ,以及与QRS记分和 6min步行试验距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 6例AMI患者发病后第 5 ,15 ,30 ,90天及 2 5例健康人血清PICP和PⅢNP含量。PICP和PⅢNP含量与出院时标准导联心电图QRS记分和第 90天的 6min步行试验距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MI患者第 5 ,15 ,30 ,90天血清PICP和PⅢNP含量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均P <0 0 1) ;PICP和PⅢNP含量与出院时QRS记分和 6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显著相关 (均P <0 0 0 1)。结论 :未进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未获成功的AMI患者血清PICP和PⅢNP含量明显增高并持续 3个月以上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肌梗死的面积和心功能状态 ,有助于预测AMI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 血清 羧基端 氨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压药物治疗对心肌声学密度及Ⅲ型前胶原末端肽的影响
7
作者 杜乃立 贾芳 +1 位作者 杜瑞芝 郝恩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0-150,共1页
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们观察了应用苯那普利和(或)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声学密度和血清Ⅲ型前胶原末端肽(PⅢNP)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末端 声学密度 血清 药物治疗 心肌 发性高血压患者 降压 苯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华 王雪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水平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40例 )和卡维地洛组 (40例 ) ,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血清PⅢNP及血浆内皮素的含量 ...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水平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40例 )和卡维地洛组 (40例 ) ,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血清PⅢNP及血浆内皮素的含量 ,采用彩色Doppler超声心动图仪测量左心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参数。另选 3 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  结果 :血清PⅢNP水平 :治疗后 1、 3、 4、 8周末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组与同组发病第 2天比较均升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组组间比较治疗后 1、 3、 8周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血浆内皮素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和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 /心房收缩流速 :发病第 2天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组较对照组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组组间比较治疗后 4周末亦有明显差异 (P <0 0 5或P<0 0 1)。治疗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卡维地洛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卡维地洛能降低血清PⅢNP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 氨基 左心功能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丽君 罗湘杭 +4 位作者 廖二元 伍贤平 谢辉 曹行之 贺佩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783-787,768,共6页
目的探讨男性人群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骨钙素(sOC)和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与BMD的相互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309名20-80岁男性志愿者的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P)、血清骨钙素(sOC)和血清Ⅰ型... 目的探讨男性人群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骨钙素(sOC)和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与BMD的相互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309名20-80岁男性志愿者的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P)、血清骨钙素(sOC)和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用DEXA(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正位(AP)L1-L4总体、腰椎侧位、股骨颈、Wards区(华氏区)及髋部总体的面积BMD。结果(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sOC、sNTX与腰椎正位总体BMD呈负相关,r分别为-0.007,-0.100。BAP与腰椎正位总体、腰椎侧位、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均负相关,r分别为-0.190、-0.087、-0.175、-0.128、-0.128(P〈0.05)。(2)校正年龄、体重指数和吸烟的影响后,sOC和各部位BMD相关性消失;sNTX与腰椎正位总体BMD;BAP与腰椎正位总体、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相关性仍存在,r分别为-0.164、-0.171、-0.148、-0.191、-0.105(P〈0.05)。(3)以50岁为切点,将所有样本按年龄分两段,偏相关分析显示50岁以前sOC、sNTX和BAP与各部位BMD无显著相关;50岁以后除腰椎侧位外,BAP与腰椎正位总体、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负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06、-0.256、-0.183、-0.126(P〈0.05)。sOC与各部位BMD无显著相关,sNTX与腰椎正位总体显著负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202(P〈0.05)。(4)按BMD分组,方差分析显示50岁以上年龄匹配男性骨质疏松组BAP高于正常对照组与低骨量组,NTX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5)分别以各部位BMD为应变量,年龄、BMI、吸烟(每日吸烟数量×烟龄)、BAP、sOC和sNTX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年龄、体重指数为各部位BMD的独立决定因子;吸烟为腰椎正位总体、髋部总体及Wards区BMD的独立决定因子。BAP为腰椎正位总体,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的独立决定因子,解释其BMD变化的百分数分别为16.5%、18.0%、13.4%、10.8%。(P均〈0.05);sNTX为腰椎正位总体BMD的独立决定因子,解释腰椎正位总体BMD变化的15.7%。结论(1)校正年龄、体重指数和吸烟后,50岁以上男性BAP与腰椎正位总体、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sNTX与腰椎正位总体BMD均呈负相关,BAP与sNTX均为50岁以上男性BMD的独立决定因子。(2)5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组BA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低骨量组,NTX高于正常对照组,较高的骨代谢转换水平与较低的BMD相关联。(3)年龄、体重指数与吸烟均为各部位BMD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氨基末端 骨密度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测定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乃忠 瞿治平 +1 位作者 徐培康 王琼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11,共3页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8例HLD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的含量,其均值为18.34±12.42ng/ml,较正常对照组7.49±0.81ng/ml明显增高,经青霉胺治疗后的部分轻症患者血清PⅢP水平可恢复正常。认为HLD患者血清PⅢP的检测为...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8例HLD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的含量,其均值为18.34±12.42ng/ml,较正常对照组7.49±0.81ng/ml明显增高,经青霉胺治疗后的部分轻症患者血清PⅢP水平可恢复正常。认为HLD患者血清PⅢP的检测为反映肝纤维化活动性、程度及肝细胞炎症、坏死的灵敏指标,定期监测对肝硬化的趋势及药物疗效的评估均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B超联合肝功能及Ⅲ型前胶原肽对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小花 傅君芬 +2 位作者 黄轲 王春林 梁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21-1126,共6页
目的评价肝脏B超联合血清指标在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69例肥胖儿童按诊断标准分为单纯肥胖儿童组(SOC)和NAFLD组。NAFLD儿童根据有无肝功能受损分成NAFLD-1组(B超示脂肪肝,肝功能正常)和NAFLD-2组(B超示脂... 目的评价肝脏B超联合血清指标在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69例肥胖儿童按诊断标准分为单纯肥胖儿童组(SOC)和NAFLD组。NAFLD儿童根据有无肝功能受损分成NAFLD-1组(B超示脂肪肝,肝功能正常)和NAFLD-2组(B超示脂肪肝,同时伴肝功能异常);再根据B超影像学结果分成轻度脂肪肝组和中重度脂肪肝组。另设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各组患儿进行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脂、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CⅢ)、肝脏B超、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等检查,并比较各组间体质指数(BMI)、腰臀比、血压、血脂、肝功能、血糖、胰岛素、肝纤维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对单纯肥胖组和肥胖伴NAFLD组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并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各血清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SOC组与NAFLD-1组间ALT、AST、TG、HA、PCⅢ、空腹胰岛素(FINS)、2 h胰岛素、WBI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AFLD-1组与NAFLD-2组比ALT、PC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ALT水平的回归系数为0.11,P为0。通过ROC曲线决策分析,ALT、AST、PCⅢ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分别为0.88、0.80、0.70。结论同时检查肝脏B超及血清指标ALT、AST、PCⅢ,不但可反映肝脏的炎症程度,也反映了肝纤维化的程度,是诊断肥胖儿童NAFLD严重分层最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超声 肝功能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肥胖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腹水Ⅲ型前胶原肽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旭 刘东屏 傅宝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51-452,共2页
目的 :探讨血 ,尿 ,腹水 型前胶原肽 (P P)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同步测定 6 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患者血、尿、腹水中 P P含量变化 ,同时进行血清 P P含量与转氨酶、血清总胆... 目的 :探讨血 ,尿 ,腹水 型前胶原肽 (P P)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同步测定 6 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患者血、尿、腹水中 P P含量变化 ,同时进行血清 P P含量与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含量、血清白蛋白的相关性测定。正常对照组中血 41例 ,尿 40例 ,均选自我院健康献血员 ;腹水 31例选自我院肾内科肾源性腹水患者。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尿、腹水中 P 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腹水中 P P含量明显高于血清及尿中 P P含量 ,P <0 .0 0 1;以 130μg/ L为临界值 ,计算其 95 %可信区间内其 P P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为腹水 >血 >尿 ;血清 P P含量与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呈正相关 ,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 ,差异显著 ,P <0 .0 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无论血、尿、腹水中 P P检测均可获得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P P含量测定对诊断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价值 ,其血清含量变化在反映肝硬化、肝细胞坏死及肝功能损害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液 尿 腹水 检测 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在实体瘤骨转移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晓晔 邹青峰 +2 位作者 金川 李卫东 陈文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539-2542,共4页
目的:检测实体瘤骨转移患者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uNTX)及血清骨碱性磷酸酶(sBALP)水平,评价其在实体瘤骨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月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内二科住院化疗的实体瘤骨转移患者32例。在治疗前... 目的:检测实体瘤骨转移患者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uNTX)及血清骨碱性磷酸酶(sBALP)水平,评价其在实体瘤骨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月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内二科住院化疗的实体瘤骨转移患者32例。在治疗前后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小麦菌凝集素沉淀法测定uNTX、sBALP。随访骨相关事件(SREs)及生存状况。结果:实体瘤骨转移患者基线uNTX/Cr及sBAL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其浓度与骨转移负荷成正相关,与疼痛强度无显著相关。治疗3个月时uNTX/Cr及sBALP水平明显降低,而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ECT)尚无明显改变;32例患者中,24例基线uNTX/Cr水平高于正常,治疗后15例降至正常,9例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两者骨相关事件发生率为53%比89%(P=0.039);26例基线sBALP水平高于正常,治疗后16例降至正常,10例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两者骨相关事件发生率为50%比90%(P=0.038)。uNTX/Cr,sBALP水平对生存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代谢标记物uNTX、sBALP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对治疗反应的监测及骨相关事件的预测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 氨基末端 骨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型前胶原肽与PZ—肽酶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殷蔚荑 汪汉芝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2年第1期27-28,共2页
肝纤维化是由于大量结缔组织在肝中沉积所造成的。这种沉积与肝中结缔组织合成与分解代谢失平衡有关。目前常用的肝纤维化血清诊断指标,如Ⅲ型前胶原肽(PⅢP),扳层素等多从胶原合成方面进行研究难以判断纤维化程度。本文以PⅢP作为胶原... 肝纤维化是由于大量结缔组织在肝中沉积所造成的。这种沉积与肝中结缔组织合成与分解代谢失平衡有关。目前常用的肝纤维化血清诊断指标,如Ⅲ型前胶原肽(PⅢP),扳层素等多从胶原合成方面进行研究难以判断纤维化程度。本文以PⅢP作为胶原合成指标,以PZ—肽酶活性作为分解指标,研究PⅢP/PZ—肽酶比值在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胎儿及家兔皮肤中提取、纯化Ⅲ型前胶原肽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定一 单英 +1 位作者 熊诗松 巴秋菊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2期80-81,共2页
从胎儿及家兔皮肤中提取、纯化Ⅲ型前胶原肽方法探讨秦定一单英熊诗松巴秋菊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52关键词Ⅲ型前胶原肽;胎儿;肝纤维化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rocolagenⅢpeptide,PⅢP)测定目前... 从胎儿及家兔皮肤中提取、纯化Ⅲ型前胶原肽方法探讨秦定一单英熊诗松巴秋菊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52关键词Ⅲ型前胶原肽;胎儿;肝纤维化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rocolagenⅢpeptide,PⅢP)测定目前已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的良好指标被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提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郭英华 赵慧元 +3 位作者 初开秋 田清武 张琪 王筱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12期793-794,共2页
应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离心法检测35例肝硬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含量。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清PⅢ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血清白蛋白含量呈正相关(P<0,05)。按Child肝功能分级A、B、C... 应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离心法检测35例肝硬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含量。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清PⅢ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血清白蛋白含量呈正相关(P<0,05)。按Child肝功能分级A、B、C组:C组PⅢP含量高于A组(P<0.05),有明显差异:而B组PⅢP含量虽高于A组,C组PⅢP含量高于B组,但其均值均>0.0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肝癌组PⅢ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肝癌组PⅢP含量低于肝硬化组,两组含量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Ⅲ型前胶原肽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单英 秦定一 +2 位作者 孙玉 周灵杰 熊诗松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47-49,共3页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经肝活检病理确诊的正常人、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及肝硬变(HC)患者共39例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并用维多利亚兰染色对各组织切片进行胶原纤维染色并分级。...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经肝活检病理确诊的正常人、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及肝硬变(HC)患者共39例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并用维多利亚兰染色对各组织切片进行胶原纤维染色并分级。结果表明: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血清PⅢP含量也增加(r=0.588,P<0.001);肝脏病理损伤严重的CAH组和HC组患者血清PⅢP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PH组(P<0.01)。提示:血清PⅢP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及活动度,作为临床判断肝病进展及转归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硬变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腹水Ⅲ型前胶原肽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明飞 余建华 +1 位作者 汪洁 李兴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1335-1336,1339,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尿、腹水Ⅲ型前胶原肽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及肝硬化失代偿期的7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照组血尿取自本院健康体检者共60例... 目的:探讨血、尿、腹水Ⅲ型前胶原肽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及肝硬化失代偿期的7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照组血尿取自本院健康体检者共60例,对照组腹水取本院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腹水患者共6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对所有的血、尿、腹水中的Ⅲ型前胶原肽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血、尿、腹水的Ⅲ型前胶原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硬化患者腹水中的Ⅲ型前胶原肽含量明显高于血、尿中的Ⅲ型前胶原肽含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前胶原肽检测敏感性、特异性、真实性比较均为腹水>血>尿。结论:肝硬化患者血、尿、腹水中Ⅲ型前胶原肽的检测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Ⅲ型前胶原肽联合检测可有效反应患者肝纤维化、肝功能损伤及肝细胞坏死等方面的动态变化,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脏疾病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病患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与多项肝硬化指标联合检测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建华 张健华 +3 位作者 吕斌彬 冯静霞 张然蓉 毛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20-221,共2页
目的探讨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在肝病中的诊断意义及其与Ⅲ型胶原(ColⅢ)、层粘连蛋白(LN)和甲胎蛋白(AF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法测量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和健康者(对照组)血清PICP、ColⅢ、LN和AF... 目的探讨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在肝病中的诊断意义及其与Ⅲ型胶原(ColⅢ)、层粘连蛋白(LN)和甲胎蛋白(AF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法测量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和健康者(对照组)血清PICP、ColⅢ、LN和AFP的水平。结果各肝病组患者血清PICP、ColⅢ、LN和AF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肝病组之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别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肝病组患者血清PICP水平与LN水平呈正相关(r=0.997,P<0.01)。结论肝病患者血清PICP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肝癌患者;血清PICP水平与LN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末端 层粘连蛋白 甲胎蛋白 肝炎 肝硬化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庄铭城 王小燕 林泽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8-272,共5页
目的确定健康中国人群中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type Ⅰ procollagen propeptide,PⅠNP)的年龄和性别特异性参考区间。方法采用骨密度测定法测定骨密度正常的中国人群599份血清,建立参考区间。年龄组分为20~29岁、30~39岁、40~49岁、50~5... 目的确定健康中国人群中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type Ⅰ procollagen propeptide,PⅠNP)的年龄和性别特异性参考区间。方法采用骨密度测定法测定骨密度正常的中国人群599份血清,建立参考区间。年龄组分为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结果在划分中国男性和女性人群的年龄组时,不同年龄组的总PINP存在显著差异。在男性人群中,PⅠNP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然后在中年后保持稳定。在女性人群中,与男性人群相似的下降趋势与50~59岁年龄组的急剧增加相似。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具有正常骨密度的中国男性和女性人群与年龄相关的PⅠNP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作用 片段 N-末端 参考值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