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氏Ⅱ类错患者上下颌骨生长发育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宋镜明 赵祝 +3 位作者 宋扬 黄闯 郝文君 金作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研究安氏Ⅱ类错上下颌骨生长的特点,为安氏Ⅱ类错的临床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安氏Ⅱ类错患者837例(男332例,女505例)。按CVM骨龄分期分组,测量头影侧位片,应用Win Ceph 6.0软件进行分析,SPSS 13.0进... 目的:研究安氏Ⅱ类错上下颌骨生长的特点,为安氏Ⅱ类错的临床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安氏Ⅱ类错患者837例(男332例,女505例)。按CVM骨龄分期分组,测量头影侧位片,应用Win Ceph 6.0软件进行分析,SPSS 13.0进行方差分析后进行组间多重对比(CS1-CS6)。结果:男性组:下颌骨水平部、下颌升支、下颌骨总长度,在CS1-CS2和CS3-CS4期有明显增长;上腭长度、上颌总长度,在CS2-CS3期有明显增长。女性组:上颌骨总长度、下颌骨水平部、下颌骨总长度,在CS1-CS2和CS3-CS4期有明显增长。结论:男女下颌骨生长高峰出现在CS1-CS2和CS3-CS4时期;上颌生长高峰男性出现在CS1-CS2之间和CS2-CS3之间,女性出现在CS1-CS2之间和CS3-CS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错 上颌骨 下颌骨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矫治器对骨性Ⅱ类错下颌骨生长作用的系统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牛亦睿 周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目的 系统分析经过功能性矫治器治疗的骨性Ⅱ类患者下颌骨的生长变化是否大于未治疗的Ⅱ类患者。方法以骨性Ⅱ类错为关键词,先通过网络数据库检索后再用手工方法查找原文献,获得全文。从收集到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中提取需... 目的 系统分析经过功能性矫治器治疗的骨性Ⅱ类患者下颌骨的生长变化是否大于未治疗的Ⅱ类患者。方法以骨性Ⅱ类错为关键词,先通过网络数据库检索后再用手工方法查找原文献,获得全文。从收集到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中提取需要的数据资料,对其进行质量评估,并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共19篇。Meta分析显示:SNB(Activator组,Twin-block组,Herbst组)、Go-Gn、Co-Pg、Co-Gn、Co-Go与未治疗组相比,其增加有统计学意义,而SNB(Fr覿nkel-Ⅱ组)、Go-M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矫治器可以增加下颌的生长量,刺激下颌向前生长,而下颌的生长主要是由下颌升支的生长造成的,下颌体绝对长度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错 下颌后缩 功能矫治器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矫治对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髁突位置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黄鑫琪 岑啸 刘钧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9-593,共5页
目的评估使用功能矫治对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Pub Med、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库,纳入所有使用功能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 目的评估使用功能矫治对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Pub Med、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库,纳入所有使用功能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进行矫治并评估髁突位置变化的临床对照研究。2位评价者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并提取数据,运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6篇,共6项研究(5项高质量研究,1项微低质量研究)。与治疗前相比,Herbst矫治器治疗后关节间隙无明显改变,而使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后关节后间隙平均增加0.31 mm(P<0.000 01)且关节前间隙平均减少0.32 mm(P<0.000 01)。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可以使髁突位置前移,改善Ⅱ类磨牙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矫治器 安氏ⅱ类错 髁突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氏Ⅱ类错拔除第一磨牙矫治面部高度的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支方静 何进安 莫水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目的:评估成人安氏Ⅱ类错拔除第一磨牙矫治前后面部高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对15例成人安氏Ⅱ类错患者因第一磨牙严重龋坏,拔除1~3颗第一磨牙,采用0.022×0.028英寸直丝托槽,常规直丝弓技术矫治,对术前术后头影测量结果进行配对... 目的:评估成人安氏Ⅱ类错拔除第一磨牙矫治前后面部高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对15例成人安氏Ⅱ类错患者因第一磨牙严重龋坏,拔除1~3颗第一磨牙,采用0.022×0.028英寸直丝托槽,常规直丝弓技术矫治,对术前术后头影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评价面部垂直向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矫治疗程19~32个月,平均为25个月。颌面部垂直向高度的变化:FH-MP、SN-MP减小,OP-SN、PP-MP增大,且OP-SN矫治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L1-MP减小,U1-PP增大,矫治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U6-PP减小、L6-MP增大,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FMIA、y-轴角、NBa-PtGn减小,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安氏Ⅱ类错拔除第一磨牙矫治,下后牙及上前牙伸长,下切牙压低,平面角增大,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关闭第一磨牙拔牙间隙前后,颌面部垂直向高度无明显变化,但对高角及开患者仍需要加强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磨牙 面部高度 安氏ⅱ类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步和一次最大程度前移下颌对安氏Ⅱ类错畸形矫治效果及颞下颌关节改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莹 汤欢 刘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642-645,共4页
安氏Ⅱ类错是正畸临床中常见的错畸形,促进颞下颌关节(TMJ)和下颌骨的生长改建是正畸治疗追求的目标。许多学者针对逐步和一次最大程度前移下颌对矫治效果及TMJ改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关键词 安氏ⅱ类错畸形 前移下颌 颞下颌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bst矫治器对成人骨性Ⅱ类错畸形矫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汪虹虹 陈荣敬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801-804,共4页
Herbst矫治器是一种能有效治疗骨性Ⅱ类错伴下颌后缩的固定性功能矫治装置,它不仅可应用于矫治儿童及青少年Ⅱ类错,亦对矫治该错类型的成人也有一定效果,并结合改变了骨及牙等组织,有效改善了侧貌,且远期疗效较稳定,是一种矫正成... Herbst矫治器是一种能有效治疗骨性Ⅱ类错伴下颌后缩的固定性功能矫治装置,它不仅可应用于矫治儿童及青少年Ⅱ类错,亦对矫治该错类型的成人也有一定效果,并结合改变了骨及牙等组织,有效改善了侧貌,且远期疗效较稳定,是一种矫正成人边缘性骨性Ⅱ类错畸形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将对此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BST 成人 ⅱ类错 固定功能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步前导下颌在安格尔Ⅱ类错功能矫形中的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利梅 林新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88-690,共3页
安格尔Ⅱ类错在口腔正畸中十分常见,而促进下颌骨向前生长,改善患者的面部形态是正畸治疗所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逐步前导下颌在安格尔Ⅱ类错治疗中的优点、长期稳定性和支抗问题等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下面就这... 安格尔Ⅱ类错在口腔正畸中十分常见,而促进下颌骨向前生长,改善患者的面部形态是正畸治疗所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逐步前导下颌在安格尔Ⅱ类错治疗中的优点、长期稳定性和支抗问题等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下面就这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格尔ⅱ类错 功能矫治器 下颌前导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Ⅱ类错下颌牙弓与基骨形态相关性的三维测量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佳琪 江久汇 +2 位作者 邹薇 许天民 刘学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5-609,共5页
目的用三维数字化模型测量的方法探讨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的下颌牙弓弓形与基骨弓形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35例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治疗前下颌模型进行扫描,获得三维数字模型,对右侧第一磨牙至左侧第一磨牙的FA点(代表牙弓)、WALA点(... 目的用三维数字化模型测量的方法探讨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的下颌牙弓弓形与基骨弓形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35例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治疗前下颌模型进行扫描,获得三维数字模型,对右侧第一磨牙至左侧第一磨牙的FA点(代表牙弓)、WALA点(代表基骨)进行标定并映射到参考平面得到FA和WALA的映射点,分析其牙弓弓形与基骨弓形及其相关性,并对牙弓和基骨弓形进行曲线拟合。结果骨性Ⅱ类的下颌牙弓弓形曲线与基骨弓形曲线相关度在尖牙区为0.534,磨牙区为0.873。牙弓与基骨尖牙间宽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1),而牙弓与基骨磨牙间宽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牙弓弓形拟合曲线的曲率半径r为15.194,回归系数R2为0.912;基骨弓形拟合曲线的r为20.250,R2为0.947。结论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下颌牙弓弓形与对应的基骨弓形在磨牙区高度相关,在尖牙区中度相关;基骨尖牙间宽度与牙弓尖牙间宽度无明显差异,基骨磨牙间宽度则明显大于牙弓磨牙间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牙合]畸形 三维测量 牙弓与基骨形态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测量分析低角型安氏Ⅱ类错成年患者矫治后颞下颌关节的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晓君 姚霜 +3 位作者 周治 杨鹴 华小川 周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低角型Ⅱ类错成年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位置及形态结构的变化,为成人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9名成年低角型安氏Ⅱ类错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于正畸治疗前、后,利用16层螺旋CT,进行颞下颌关节扫描,采... 目的比较分析低角型Ⅱ类错成年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位置及形态结构的变化,为成人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9名成年低角型安氏Ⅱ类错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于正畸治疗前、后,利用16层螺旋CT,进行颞下颌关节扫描,采用多层面重建(MPR)技术对颞下颌关节进行三维重建及参数测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有20侧髁突处于关节窝内中性位,占52.6%(20/38);而处于关节窝后位的髁突减少至31.6%(12/38),二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掊2分别为4.41和5.32)。髁突前斜面倾角测量值在治疗后减小了2.32°±1.78°,髁突头高度则增加了(1.07±0.29)mm,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低角型安氏Ⅱ类错患者正畸治疗后,髁突位置及髁突部分骨性结构发生一定程度改变,改变结果使关节结构趋于协调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牙合] 正畸治疗 颞下颌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形矫治器矫治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错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勇 罗颂椒 +5 位作者 赵志河 袁晓 郑翼 刘颖 米晓晖 倪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探讨摆形矫治器矫治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错的疗效及对牙颌面的影响。方法 对30例样 本(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各10例)治疗前后的24项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 上颌磨牙在 不同的垂直骨面型中远中... 目的 探讨摆形矫治器矫治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错的疗效及对牙颌面的影响。方法 对30例样 本(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各10例)治疗前后的24项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 上颌磨牙在 不同的垂直骨面型中远中移动的距离不同,低角组移动最小,高角组移动最大;上颌磨牙在3组中均被压低,但差 别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样本第一双尖牙向近中移动量和前牙覆盖增加量不同,低角组最多,高角组最少。结论 摆 形矫治器可有效远中移动磨牙,在不同的垂直骨面型磨牙均被压低,为摆形矫治器用于矫治AngleⅡ类高角患者提 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形矫治器 磨牙远中移动 垂直骨面型 安氏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前伸矫治器和Herbst矫治器治疗AngleⅡ类错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国新 贺红 +2 位作者 王彤 张漫 华先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10-511,共2页
目的 :比较下颌前伸矫治器 (MandibularProtractionAppliance ,MPA)和Herbst矫治器对AngleⅡ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2 6例AngleⅡ类错牙合病人 ,男 14例 ,女 12例 ,最大 13岁 ,最小 10岁。X线头影测量显示主要为下颌后缩及轻... 目的 :比较下颌前伸矫治器 (MandibularProtractionAppliance ,MPA)和Herbst矫治器对AngleⅡ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2 6例AngleⅡ类错牙合病人 ,男 14例 ,女 12例 ,最大 13岁 ,最小 10岁。X线头影测量显示主要为下颌后缩及轻微上颌前突 ,手腕片显示为生长发育高峰期。将这些病人分成两组 ,一组用下颌前伸矫治器治疗 (MPA组 ) ,另一组用Herbst矫治器进行治疗 (HA组 )。功能矫治结束时 ,两组病例均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由专人定点、测量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X线头影测量结果显示两组病例中Co -Pg、Go -Pg及Co -Go均增大 ,其变化量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表明下颌前伸矫治器及Herbst矫治器均能促进下颌骨生长 ,尤其是下颌升支的生长 ;SNB、ANB、U1-L1、U1-NL及L1-MP的变化量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说明下颌前伸矫治器和Herbst矫治器都能有效矫治AngleⅡ类错牙合颌骨矢状关系不调 ,尤其是前者更有效 ,而Herbst矫治器易引起支抗丢失 ,即易使上颌前牙舌向倾斜、下颌前牙唇倾。结论 :下颌前伸矫治器和Herbst矫治器治疗早期AngleⅡ类错牙合均可取得明显的骨胳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伸矫治器 HERBST矫治器 治疗 AngleHe X线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n block矫治器矫治恒牙初期Ⅱ类错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漫 程祥荣 彭友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 :观察 Twin block矫治器矫治恒牙初期安氏 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 :在临床随机选择 2 0名安氏 类错牙合用 Twin 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 ,以 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评价疗效。结果 :Twin block矫治器可促进下颌生长 ;同时引起上切牙舌倾 ... 目的 :观察 Twin block矫治器矫治恒牙初期安氏 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 :在临床随机选择 2 0名安氏 类错牙合用 Twin 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 ,以 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评价疗效。结果 :Twin block矫治器可促进下颌生长 ;同时引起上切牙舌倾 ,下切牙唇倾。结论 :Twin block矫治器可产生明显的生长改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活动矫治器 安氏He 恒牙 矫治 正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安氏Ⅱ类错矫治后牙颌指标变化与上气道矢状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靖 方志欣 +1 位作者 周嫣 陈世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6-709,共4页
目的:探讨骨性安氏Ⅱ类错畸形青少年经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后牙颌指标变化与上气道矢状径的相关性。方法:将骨性安氏Ⅱ类错畸形青少年40例,分为拔牙组与非拔牙组各20例。对矫治前后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拔牙组SNA角、... 目的:探讨骨性安氏Ⅱ类错畸形青少年经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后牙颌指标变化与上气道矢状径的相关性。方法:将骨性安氏Ⅱ类错畸形青少年40例,分为拔牙组与非拔牙组各20例。对矫治前后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拔牙组SNA角、ANB角减小,上下切牙内收(P<0.01),非拔牙组下切牙较唇倾(P<0.01)。上气道矢状径仅非拔牙组矫治后PNS-Ba增加(P<0.05)。相关分析显示,拔牙组U-MPW和PAS变化与SNB角变化呈正相关(P<0.05),非拔牙组SPP-SPPW变化与ANB角变化呈负相关(P<0.05)。结论:颌骨的变化尤其下颌骨的大小和位置较牙齿的位移对上气道口咽部矢状径的变化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牙合] 拔牙 上气道 正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帽Twin-block矫治器对骨性Ⅱ类错患者软硬组织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冬 顾鑫宇 +4 位作者 李琥 邵胜 王震东 林汤毅 侯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2-546,共5页
目的 :分析头帽Twin-block矫治器对骨性Ⅱ类1分类患者的颌骨生长以及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36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平均分为3组,每组12例;第1组(R组)使用头帽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第2组(T组)使用传统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第3... 目的 :分析头帽Twin-block矫治器对骨性Ⅱ类1分类患者的颌骨生长以及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36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平均分为3组,每组12例;第1组(R组)使用头帽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第2组(T组)使用传统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第3组(C组)为对照组,选择同样条件的初诊检查后未治疗者。3组纳入标准相同: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NB)≥4.5°,前牙覆盖≥6 mm,覆≥3 mm,下颌后缩。分别于治疗前后或观察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与T组相比,R组蝶鞍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角(SNA)、上中切牙-前颅底平面角(U1-SN)、上唇审美平面距(Ls-E)、下唇审美平面距(Li-E)、上切牙露齿度(U1-Stms)、上颌6到FHp距离(U6-FHp)的减少量△R更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上颌6到CFH距离(U6-CFH)、下颌平面角(SN-MP)、上颌平面角(PP-SN)的增加量更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头帽Twin-block矫治器能促进下颌骨生长,同时能够有效抑制上颌骨发育,矫治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改善上下颌骨关系,改善患者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帽-Twin-block矫治器 骨性[牙合] 骨骼变化 软组织侧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nkel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患者髁突和下颌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艳民 周力 +1 位作者 易新竹 陈扬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 了解Fr nkel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过程中,髁突和下颌位置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经Fr nkel矫治器治疗成功的安氏Ⅱ类错患者30例,男女各15例,对其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重叠分析。结果 ①前颅底结构重叠显... 目的 了解Fr nkel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过程中,髁突和下颌位置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经Fr nkel矫治器治疗成功的安氏Ⅱ类错患者30例,男女各15例,对其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重叠分析。结果 ①前颅底结构重叠显示治疗后患者的髁突点、下颌角点和颏前点发生明显的下移,同时男性患者颏前点发生明显的前移。②下颌结构重叠显示治疗后患者的髁突点发生明显的上移和后移(移位比约为2∶1) ,下颌角点相对颏部发生后移。结论 Fr nkel矫治器能刺激安氏Ⅱ类错患者髁突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 功能矫形治疗 安氏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功能矫治器矫治骨性Ⅱ类错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宇 于燕玲 +1 位作者 沈红 张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Twin-block、Activator和Herbst功能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使用Twin-block、Activator和Herbst功能矫治器矫治成功的60例骨性Ⅱ类错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矫治器的不同,将其分为Twin-bl... 目的探讨Twin-block、Activator和Herbst功能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使用Twin-block、Activator和Herbst功能矫治器矫治成功的60例骨性Ⅱ类错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矫治器的不同,将其分为Twin-block组、Activator组和Herbst组,每组均为20例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和功能矫治完成后(第一恒磨牙建立中性关系)对每位患者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对其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功能矫治器治疗后,矢状向关系上ANB角、SNB角、Go-Gn、Co-Gn、L1-MP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垂直向关系上N-Me、ANS-Me、S-Go、SN-MP及Co-Go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与Twin-block组、Activator组相比,Herbst组患者下前牙的唇倾(L1-MP)更明显,但抑制上前牙前倾(U1-SN)的效果不明显。3组患者上颌向前生长(Ptm-A)及垂直向变化(OB、N-Me、ANS-Me、S-Go、Co-Go)无明显差异。结论Twin-block、Activator和Herbst矫治器对骨性Ⅱ类错的早期矫治机制是相似的,但Herbst矫治器对下颌的矫形和下前牙的唇倾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矫治器 骨性[牙合]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安氏Ⅱ类错经外科—正畸联合治疗后颜面软组织侧貌的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开云 郑翼 +1 位作者 王昕 罗颂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 :探讨骨性安氏Ⅱ类错患者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后颜面软组织侧貌在矢状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方法 :选用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连续收治的骨性安氏Ⅱ类错患者 2 2例 ,男 7例 ,女 15例 ,年龄 2 0~30岁。在术前及术后 6~... 目的 :探讨骨性安氏Ⅱ类错患者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后颜面软组织侧貌在矢状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方法 :选用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连续收治的骨性安氏Ⅱ类错患者 2 2例 ,男 7例 ,女 15例 ,年龄 2 0~30岁。在术前及术后 6~ 12个月摄取X线头侧位片 ,对 16个软硬组织标志点的变化进行矢状、垂直向的分析。结果 :在矢状向上 ,上唇沟点、上唇缘点、上唇下点后退均大于 2mm(P <0 0 1) ;与上切牙点后移量之比为 0 5 9∶1~0 6 4∶1;颏唇沟软、硬组织点前移量之比为 0 83∶1,软组织颏前点与硬组织颏前点前移量之比为 0 95∶1。在垂直向上 ,鼻尖点、鼻底点、上唇缘点平均向上移动量均小于 1mm(P >0 0 5 ) ;但软组织颏前点、颏唇沟、下唇缘点、下唇上点向上移动量均大于 2mm(P <0 0 5 ) ,与相应的硬组织移动量之比为 1 0 7∶1~ 1 34∶1。结论 :骨性安氏Ⅱ类错患者经外科—正畸联合治疗后颜面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在矢状方向 ,上下颌软组织改变量均小于硬组织 ;但在垂直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安氏He 外科-正畸联合治疗 软组织侧貌变化 口腔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高角型患者颅面部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司新芹 牛百平 +1 位作者 周洪 叶湘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3-444,共2页
关键词 骨性He 高角型 口腔正畸 颅面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dulum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治疗Ⅱ类错的临床及头影测量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贺红 韩光丽 +2 位作者 张漫 华先明 陈方俊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1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 :探讨Pendulum矫治器治疗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及对牙颌面的影响。方法 :应用Pendulum矫治器对18例平均年龄为 11.9岁的牙性Ⅱ类错牙合患者进行治疗 ,通过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分析 ,评价其对牙颌面的影响。结果 :Pendulum矫治器能... 目的 :探讨Pendulum矫治器治疗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及对牙颌面的影响。方法 :应用Pendulum矫治器对18例平均年龄为 11.9岁的牙性Ⅱ类错牙合患者进行治疗 ,通过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分析 ,评价其对牙颌面的影响。结果 :Pendulum矫治器能够远中移动上颌磨牙致磨牙关系为Ⅰ类或偏近中 ,未见开牙合及明显前牙支抗丧失。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DULUM矫治器 He 治疗 磨牙远中移动 头影测量 正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骨性Ⅱ类错作用机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牛百平 叶湘玉 +2 位作者 王晓荣 司新芹 李湘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34-436,共3页
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acti-vator,activator结合headgear(ACHG)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Ac-tivator组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ACHG组,患者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均为男10~13岁;女9~12岁,ANB角大... 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acti-vator,activator结合headgear(ACHG)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Ac-tivator组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ACHG组,患者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均为男10~13岁;女9~12岁,ANB角大于5°。覆盖大于7mm,后牙远中关系,收集治疗前后X钱头影测量侧位片,测量项目28项,在SAS统计分析软件中进行结果分析,结果:①两组上颌骨的生长均受到抑制,ANB角均减小,ACHG组变化更为明显,两组下颌骨均显著生长。②ACHG组下颌平面角得以保持,面A组明显增大,两组间有差异。③两组上切牙均内收,A组下切牙唇倾,而ACHG组保持不变,ACHG组上颌磨牙有后移,而A组不变。结论:Activator的齿代偿性变化明显,而ACHG则相对的表现出骨性改善的明显,且控制了下颌平面角及下切牙的唇倾度。不失为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 安氏He 矫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