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治疗决策专家共识
1
作者 张瑜 李梦侠 +1 位作者 孙建国 重庆肺癌精准治疗协作组(CPLOG)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3-713,共11页
尽管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可通过手术治疗实现治愈的恶性肿瘤,但其5年复发率仍高达10%~29%,5年总生存率仅为77%~93.7%。因此,迫切需要更好的治疗策略来进一步提高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局部... 尽管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可通过手术治疗实现治愈的恶性肿瘤,但其5年复发率仍高达10%~29%,5年总生存率仅为77%~93.7%。因此,迫切需要更好的治疗策略来进一步提高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阶段取得了重大突破。既往认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从辅助化疗中获益有限,但Ⅰ期患者能否从围术期靶向、免疫治疗中获益尚未有确定性结论。因此,针对目前Ⅰ期NSCLC围术期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围术期靶向或者免疫治疗适应证的选择与优化、单纯治疗或者联合治疗的方案的制定及优化策略、围术期靶向或者免疫治疗的最佳时限等问题,重庆肺癌精准治疗协作组开展集中论证,对这些关键问题给出了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围术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多模态数据建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预测模型
2
作者 张地 吴毅 +7 位作者 徐瑜 王帅 胡玥 陈滑维 胡那娜 何容 童雪玲 李梦侠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02-1611,共10页
目的 基于术前胸部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信息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用于预测手术切除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5年复发风险。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经手术病理确诊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7例(入组标... 目的 基于术前胸部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信息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用于预测手术切除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5年复发风险。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经手术病理确诊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7例(入组标准筛选自778例初筛病例),其中术后5年内复发53例,未复发164例。将病例按8∶2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73例)和验证集(44例)。以肺癌原发灶主体作为感兴趣区域(R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模型;同时基于患者人口学资料及术前检验等指标建立临床模型。进一步融合两类特征构建融合模型,并通过模型性能比较筛选最优预测模型。结果 本研究通过平扫CT影像特征筛选,最终纳入7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影像模型构建。在6种机器学习模型中,自适应增强算法(adaptive boosting, Adaboost)的训练集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95%CI 0.808~0.923),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2、0.884;验证集AUC为0.806(95%CI0.630~0.983),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95、0.971,综合比较预测性能最好。基于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了4个临床特征参与构建临床模型,在训练集中AUC为0.874(95%CI 0.821~0.928),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7、0.891;验证集中AUC为0.813(95%CI 0.677~0.948),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36、0.600。进一步通过特征级融合策略整合影像组学与临床特征后,融合模型在训练集AUC达到0.953(95%CI 0.924~0.983),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4、0.860;在验证集AUC达到0.852(95%CI 0.729~0.976),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2、0.629,预测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结论 融合术前CT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风险因素构建的联合模型,可为评估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5年内的复发风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机器学习 计算机断层扫描 5年复发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b~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钱正子 王华庆 张熙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1428-1430,共3页
关键词 ⅰb~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 辅助化疗 临床获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完全切除的Ⅲ_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失败表型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琴 傅小龙 +2 位作者 蔡旭伟 冯雯 余雯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3-388,共6页
背景与目的:Ⅲ_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总体生存不佳,5年生存率为15%~30%。该研究旨在探讨Ⅲ_A(N_2)期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术后患者的首次失败表型,明确各部位远处转移发生的风险,为术后治疗的选择... 背景与目的:Ⅲ_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总体生存不佳,5年生存率为15%~30%。该研究旨在探讨Ⅲ_A(N_2)期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术后患者的首次失败表型,明确各部位远处转移发生的风险,为术后治疗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经手术完全切除的Ⅲ_A(N_2)期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首次失败表型以及首次失败表型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生存分析和首次失败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结果:入组患者共357例。全组患者的中位PFS为20.0个月,OS为43.1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36.9%。病程中284例(77.6%)患者出现进展,首次失败表型:61例局部区域复发,197例远处转移,26例进展时既有局部区域复发又有远处转移。首次失败表型是远处转移中最主要的转移部位是脑、骨、肺,其中脑最常见,共67例患者。首次失败表型是局部区域复发的中位时间是13.6个月,而首次失败表型是远处转移的中位时间是15.1个月。首次失败表型是脑转移发生时间均较早,92.5%的患者均在3年内发生。结论:手术完全切除的Ⅲ_A(N_2)期NSCLC的首次失败表型中,远处转移显著高于局部区域复发;脑是远处转移作为首次失败表型最常见的部位。本研究为该类患者化疗时间的选择、术后放疗价值以及是否需要行全脑预防性放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ⅲa(N2) 失败表型 远处转移 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5例Ⅲ_a期非小细胞肺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5
作者 潘和 王德伟 钟晓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Z1期114-115,118,共3页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的疗效。 方法 165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以手术为主,配合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 结果 165例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组与98例非手术组一、三、五年生存率比较,分别为679%、385%、238%和408%、125%、62%,前者明显高...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的疗效。 方法 165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以手术为主,配合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 结果 165例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组与98例非手术组一、三、五年生存率比较,分别为679%、385%、238%和408%、125%、6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组与非手术组一、三、五年生存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25)。 结论 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应不失时机选择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_a期小细胞肺癌 外科治疗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一线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丽 史美祺 +2 位作者 夏国豪 陆建伟 冯继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1-245,共5页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9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ⅢB/Ⅳ期初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以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方案全身化疗。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9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ⅢB/Ⅳ期初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以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方案全身化疗。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卡铂剂量AUC=5,第1天静脉滴注,每21 d为1个周期,连用2~6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价、不良反应分级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析。结果:69例患者中非鳞癌56例,鳞癌13例,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27例,稳定(SD)24例,进展(PD)18例,总有效率(CR+PR)为39.1%,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3.9%;非鳞癌患者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高于鳞癌患者(41.1%vs 30.8%和75.0%vs 6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ⅢB/Ⅳ期及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治疗组之间在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PFS为5.3个月,非鳞癌患者PFS优于鳞癌患者(5.4个月vs 4.5个月),但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腺癌患者PFS为5.6个月,与鳞癌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Cox回归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病理组织学类型对PFS有影响(P<0.05)。全组患者不良反应较轻,主要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乏力,多为Ⅰ~Ⅱ级。结论:培美曲塞联合联合顺铂或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尤其对非鳞癌患者疗效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美曲塞 B/Ⅳ小细胞肺癌 一线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万刚 崔静 +4 位作者 王建军 王继云 张建伟 刘本刚 陈绍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0-165,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在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确诊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2次BAI后手术,对照组确诊后直接手术,观察BA... 目的探讨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在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确诊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2次BAI后手术,对照组确诊后直接手术,观察BAI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和组织学有效率分别为80.6%和83.9%,TNM分期下降50.53%,不良反应轻微;观察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为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两组间无差别;观察组与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8%、64.8%、36.3%和89.3%、50.5%、18.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BAI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和组织学疗效,并能提高Ⅲa(N2)期NSCLC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灌注 新铺助化疗 小细胞肺癌 ⅲa(N2)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的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11
8
作者 罗清泉 陆舜 +3 位作者 吕长兴 虞永峰 赵晓菁 林皓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2-305,共4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存在许多争论,手术、化疗和放疗的治疗次序组合,是否会影响手术的疗效和结果。本课题研究同步放化疗后再手术的手术指征、适应症、手术技巧和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 背景与目的:目前,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存在许多争论,手术、化疗和放疗的治疗次序组合,是否会影响手术的疗效和结果。本课题研究同步放化疗后再手术的手术指征、适应症、手术技巧和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其中同步放化疗组22例术前同步放化疗,另对照组22例选择先手术后辅助化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结果;放疗总剂量小于45Gy;化疗方案为顺铂(DDP)15~20mg/m^2,第1~3天,或75mg/m^2,第1天;长春瑞滨(NVB)25mg/m^2,第1~3天;化疗放疗结束后3~4周后,血象正常,即予手术治疗。结果:同步放化疗组中3例左全肺切除,10右下叶切除,3例右上叶切除,5例左下叶切除,1例左上叶切除,术后化疔4个疗程。鳞癌16例,腺癌4例,腺鳞癌2例;Ⅲa期18例,Ⅲb期4例,手术成功率100%,术中出血量平均200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照组中4例左全肺切除,9右下叶切除,4例右上叶切除,4例左下叶切除,1例左上叶切除;鳞癌15例,腺癌4例,腺鳞癌3例;Ⅲa期20例,Ⅲb期2例。手术成功率100%,术中出血量平均150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同步放化疗组1例术后4个月全身皮下转移及骨转移死亡,1年成活率93.3%。对照组1例术后10个月出现对侧肺转移,1年成活率100%。结论:同步放化疗后再手术,在外科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不增加手术难度和手术并发症,长期生存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同步放化疗 外科手术 支气管残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真发 李军 +1 位作者 尚文军 张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 分析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内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从而进一步探讨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方法 选择从 1999年 7月到 2 0 0 1年 4月行肺叶切除及纵隔或肺内淋巴结廓清手术的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 1... 目的 分析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内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从而进一步探讨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方法 选择从 1999年 7月到 2 0 0 1年 4月行肺叶切除及纵隔或肺内淋巴结廓清手术的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 15 9名 ,进行回顾性分析 ,应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来判断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结果 全组 15 9例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 ,3 7例 ( 2 3 % )患者有淋巴结转移。依据logistic回归分析 ,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及胸膜侵袭是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P =0 .0 0 3 ,P =0 .0 0 4,P =0 .0 0 5 )。有 2个或 2个以上因素与小于 2个因素比较 ,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明显增大 (P <0 .0 0 1)。结论 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现为肿瘤直径 >2cm、肿瘤分化中 /差或侵及胸膜时 ,淋巴结转移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影响因素 临床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多基因蛋白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及预后关系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晓玲 张景国 +2 位作者 陈立群 王明耀 李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26-1031,共6页
目的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环氧化酶2(COX-2)、P53、Ki67、EGFR、HER2等基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以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Ⅰ期NSCLC根治术后病灶COX-2、P53、Ki67、EGFR、HER2蛋白表达,以细胞角蛋白为指... 目的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环氧化酶2(COX-2)、P53、Ki67、EGFR、HER2等基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以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Ⅰ期NSCLC根治术后病灶COX-2、P53、Ki67、EGFR、HER2蛋白表达,以细胞角蛋白为指标检测86枚肺门淋巴结微转移状态。以Kaplan-Meier和Log rank检验进行5年生存资料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16.3%(14/86)、患者阳性率为12.5%(5/40)。肺腺癌COX-2蛋白表达高于肺鳞癌及其他类型肺癌(P<0.05);其他基因表达在不同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微转移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呈高分化、原发灶COX-2、P53蛋白阴性表达、淋巴结微转移阴性者5年生存率高(分别为78.6%,76.5%,73.7%,60.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组织学分化程度、COX-2、P53蛋白表达是影响Ⅰ期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原发灶组织学分化程度、COX-2、P53蛋白表达是Ⅰ期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P53 淋巴结微转移 预后 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与新辅助化疗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忠民 陈景寒 +1 位作者 张林 冯进波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 研究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中微转移与新辅助化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65例 ,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 ( 3 2例 )及直接手术组 ( 3 3例 ) ,两组患者均于术中切取肋骨获得骨髓 ,应用RT PCR技术检测CK19m... 目的 研究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中微转移与新辅助化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65例 ,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 ( 3 2例 )及直接手术组 ( 3 3例 ) ,两组患者均于术中切取肋骨获得骨髓 ,应用RT PCR技术检测CK19mRNA及CEAmRNA的表达 ,并进一步分析两指标表达情况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及直接手术组患者骨髓中CK19阳性率分别为 18.8% ( 6/ 3 2 )、45 .5 % ( 15 /3 3 ) (P =0 .0 3 3 ) ,CEA阳性率分别为 2 5 .0 % ( 8/ 3 2 )、5 1.5 % ( 17/ 3 3 ) (P =0 .0 41)。CK19与CEA的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 (rs=0 .671,P <0 .0 0 1)。CK19及CEA共同阳性者化疗有效率为 0 % ( 0 / 5 ) ,共同阴性者为 5 6.5 % ( 13 / 2 3 ) (P =0 .0 44 )。CK19及CEA共同阳性者及共同阴性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11和 2 7个月 (P =0 .0 0 0 6)。Cox模型分析提示 ,新辅助化疗组中化疗疗效、CK 19及CEA的阳性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无效的化疗较有效的化疗死亡风险增加 (P =0 .0 43 ) ,CEA及CK 19阳性表达者较阴性者死亡风险增加 (P =0 .0 2 1,P =0 .0 2 0 )。结论 新辅助化疗能降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的发生率。骨髓微转移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骨髓微转移 化疗 预后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建武 张幸平 +4 位作者 曾奕明 张华平 肖华平 肖丽华 苏菁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66-1570,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的治疗结果,同时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1987~2004年本院收治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92例,所有病人都接受根治性手术,术后放疗46例(S+R组),单纯手术46例(S组),39例接受化疗;放疗中位剂量5... 目的:回顾性分析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的治疗结果,同时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1987~2004年本院收治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92例,所有病人都接受根治性手术,术后放疗46例(S+R组),单纯手术46例(S组),39例接受化疗;放疗中位剂量56 Gy(40~64 Gy)。用Kaplan-Meier及Log-rank法计算和比较两组病人的生存率。结果:(1)全组病人5年及10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44.5%和30.4%。(2)术后放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相比,5年及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9.1%、36.5%,36.3%、25.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P=0.65)。(3)纵隔单站转移N2病人,术后放疗组有提高无病生存率(Diseaes-free survival,DFS)的趋势;而多站转移N2病人,术后放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相比,5年及10年无病生存率明显提高,分别为:40.6%、4.5%,21.2%、4.1%,差异有显著性(χ2=4.35,P=0.03),且有提高总生存率的趋势。(4)1996~2004年术后放疗病人的生存率优于1987~1995年。(χ2=4.28,P=0.04)。(5)治疗失败率63.0%,术后放疗组总复发率及局部区域复发率低于单纯手术组,差异具显著性,分别为50.0%、76.1%,(χ2=6.72,P=0.001);及8.7%、32.6%,(χ2=8.03,P=0.001)。两组失败的首位原因均为远处转移。(6)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纵隔淋巴结受累的站数影响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结论:(1)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有延长生存期的趋势,纵隔多站转移N2病人术后放疗可提高无病生存期。纵隔单站转移N2病人术后放疗价值不确切,有待于进一步的随机临床研究加以证实。(2)年龄和纵隔淋巴结受累的站数影响病人的生存期。(3)治疗设备和治疗技术可以影响术后放疗的价值。(4)无论是否放疗,失败的首位原因均为远处转移,提示这类病人可能从化疗获益,建议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常规辅以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ⅲa(N2) 术后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放同步治疗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陆建伟 王德镇 +3 位作者 陈嘉 黄克伟 何侠 冯继锋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23-426,共4页
目的 评价化、放同步治疗与单纯放射治疗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5 6例ⅢA/ⅢB期NSCLC患者被随机分成同步放化疗组 (同步组 )和单纯放疗组 (单放组 ) ,单放组为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前程超分割照射 ,每次... 目的 评价化、放同步治疗与单纯放射治疗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5 6例ⅢA/ⅢB期NSCLC患者被随机分成同步放化疗组 (同步组 )和单纯放疗组 (单放组 ) ,单放组为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前程超分割照射 ,每次 1.2Gy ,每天 2次 ,总量 45 .6Gy ;后程加速超分割照射 ,每次1.6Gy ,每天 2次 ,肿瘤灶总量为 68Gy。同步组在放疗同时给予足叶乙甙 5 0mg/m2 ,顺铂 2 0mg/m2 ,第 1~ 3、15~ 17、2 9~ 3 1天。结果 同步组有效率为 78.6% (2 2 /2 8) ,其中完全缓解 (CR) 10例 ,部分缓解 (PR) 12例。单放组有效率为 3 9.3 % (11/2 8) ,均为PR。同步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放组 (P =0 .0 0 3 )。同步组和单放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 16和 13个月 (P =0 .0 0 0 3 )。同步组的远处转移率 (5 7.1% )明显低于单放组 (85 .7% ) (P =0 .0 18)。同步组Ⅲ~Ⅳ度放射性食管炎、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 3 9.3 % (11/2 8)、17.9% (5 /2 8) ,高于单放组的 17.9% (5 /2 8)和 3 .6% (1/2 8) ,但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76和 0 .0 84)。结论 化、放同步治疗是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a/B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 药物治疗 放射疗法 同步治疗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降期对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远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大权 庞青松 +6 位作者 章文成 赵路军 徐利明 陈曦 陈秀丽 刘宁波 王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观察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诱导化疗加手术患者的术后复发及生存情况,分析淋巴结降期对预后的影响,探索术后放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116例接受诱导化疗加手术的ⅢA^N_2期NS... 目的:观察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诱导化疗加手术患者的术后复发及生存情况,分析淋巴结降期对预后的影响,探索术后放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116例接受诱导化疗加手术的ⅢA^N_2期NSCLC患者116例,全组均为R0切除。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无复发生存期(local-recurrence free survival,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istant-metastasis free survival,DMFS)和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Log-rank法比较组间差异,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24.42个月。pN_0、pN_1、pN_2期患者分别为40例(34.5%)、16例(13.8%)和60例(51.7%),3年复发率分别为27.5%、56.2%和51.7%。77例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其中pN_0、pN_1、pN_2患者3年复发率分别为26.9%、58.3%和46.2%。多因素分析中,pN_0是影响LRFS的因素。pN_1组的LRFS短于pN_0组(P=0.048),pN_1组和pN_2组的L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4)。全组5年生存率为46.6%,多因素分析显示pT_1、pN_(0~1)、诱导化疗疗效是影响OS的因素。pN_2组的OS短于pN_1组和pN_0组(P<0.05),pN_1组和pN_0组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2)。结论:淋巴结降期虽然是ⅢA^N_2期NSCLC诱导化疗加手术患者的良好预后因素,但是淋巴结降期的pN_0和pN_1患者,即使接受了辅助化疗,仍有较高复发风险,有必要探索诱导化疗+手术+术后放疗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诱导化疗 ⅲa 局部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强 陶苹 +5 位作者 韩泳涛 彭林 朱江 许峰 王更利 许国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 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对治疗组 5 0例患者行介入诱导化疗加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 ,分析并观察疗效 ,并与对照组 42例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通过介入诱导化疗 ,手术切除率为 94.0 % ,且 84.0 %的患者达到... 目的 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对治疗组 5 0例患者行介入诱导化疗加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 ,分析并观察疗效 ,并与对照组 42例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通过介入诱导化疗 ,手术切除率为 94.0 % ,且 84.0 %的患者达到肉眼下的手术根治。治疗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44 .0 %、36.0 %和 2 2 .0 % ,而对照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2 3.8%、16.7%和 7.1% ,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规范的综合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值得临床继续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疗 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效果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一民 吕树梁 +2 位作者 岳世昌 张东明 刘长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57-858,共2页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外科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m23 VEGF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晓玲 陈立群 +2 位作者 刘斌 王明耀 李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nm23、VEGF蛋白表达与肺门淋巴结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根治术后Ⅰ期NSCLC原发灶nm23、VEGF蛋白表达,以细胞角蛋白为淋巴结微转移指标检测86枚肺门淋巴结,分析nm23、VEG... 目的: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nm23、VEGF蛋白表达与肺门淋巴结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根治术后Ⅰ期NSCLC原发灶nm23、VEGF蛋白表达,以细胞角蛋白为淋巴结微转移指标检测86枚肺门淋巴结,分析nm23、VEGF蛋白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关系,以Kaplan-Meier和Log rank检验进行5年生存资料分析。结果:Ⅰ期NSCLC肺门淋巴结微转移病例阳性率为12.5%。淋巴结微转移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肺原发肿瘤大小、VEGF蛋白表达等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而与原发灶癌组织nm23基因表达负相关(P<0.05)。组织学呈高分化、nm23表达阳性、淋巴结微转移阴性者5年生存率明显好于组织学中-低分化、nm23蛋白表达阴性、淋巴结微转移阳性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微转移及原发灶nm23蛋白表达是Ⅰ期NSCLC的两个独立预后因素。结论:Ⅰ期NSCLC nm23蛋白表达与肺门淋巴结微转移关系密切,二者是Ⅰ期NSCLC的两个独立预后因素,nm23蛋白表达缺失、淋巴结微转移阳性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 VEGF 淋巴结微转移 小细胞肺癌(NSC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支气管成形重建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19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兴义 孙梅 王荣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77-378,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小细胞肺癌 脉动脉支气管成形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形放射治疗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步报道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铮 王健 +3 位作者 李文如 陈刚 金国文 杜世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2-234,262,共4页
目的 :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副反应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2 0 0 0年1 0月~ 2 0 0 1年 7月 ,2 5例不能手术的Ⅱ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常规全纵隔或半纵隔 +患侧肺门 +原发病灶前后两野对穿外照射 ,照射肿... 目的 :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副反应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2 0 0 0年1 0月~ 2 0 0 1年 7月 ,2 5例不能手术的Ⅱ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常规全纵隔或半纵隔 +患侧肺门 +原发病灶前后两野对穿外照射 ,照射肿瘤的剂量达 8MV XDT 40~ 41 .4Gy/ 2 0~ 2 3次 / 4~ 4 .4周后 ,由CMS公司FOCUS2 .6 .1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设计、DVHs评价和优化适形治疗计划。计划靶区为临床靶区外放 1 .0~ 1 .5cm ,计划适形照射总剂量为 2 5~ 30Gy ,2 .5~ 3Gy/次 ,1次 /天 ,5天 /周 ,肺作不均质密度校正 ,照射方法均为非共面野。按RTOG和WHO标准观察急性放射反应及近期疗效 ,评价患者的耐受性。结果 :2 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 ,肿瘤中位剂量 70 1 2Gy(62 45Gy~ 71 40Gy)。近期疗效为CR 1 6 .0 % (4/ 2 5) ,PR 56 .0 % (1 4 / 2 5) ,NC 2 0 .0 % (5/ 2 5) ,PD 8.0 % (2 / 2 5) ,总有效率为 72 .0 % (1 8/ 2 5)。根据RTOG分级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 1~ 2级 2 4 .0 % (6/ 2 5) ,3级 4 .0 % (1 / 2 5) ;急性放射性肺炎 1~ 2级 1 6 .0 % (4/ 2 5) ,3级 4 .0 % (1 / 2 5) ;骨髓抑制 1~ 2级 1 6 .0 % (4/ 2 5) ;心脏损伤 1~ 2级 1 2 .0 % (3/ 2 5) ;随访至 2 0 0 2年 7月 ,死亡 7例 ,一年生存率 7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形放射治疗 Ⅱ- 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化放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映辉 王成 +1 位作者 张静婕 李桂香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61-462,共2页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小细胞肺癌 综合治疗 同步放疗 同步化疗 NSC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