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治疗决策专家共识
1
作者 张瑜 李梦侠 +1 位作者 孙建国 重庆肺癌精准治疗协作组(CPLOG)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3-713,共11页
尽管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可通过手术治疗实现治愈的恶性肿瘤,但其5年复发率仍高达10%~29%,5年总生存率仅为77%~93.7%。因此,迫切需要更好的治疗策略来进一步提高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局部... 尽管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可通过手术治疗实现治愈的恶性肿瘤,但其5年复发率仍高达10%~29%,5年总生存率仅为77%~93.7%。因此,迫切需要更好的治疗策略来进一步提高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阶段取得了重大突破。既往认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从辅助化疗中获益有限,但Ⅰ期患者能否从围术期靶向、免疫治疗中获益尚未有确定性结论。因此,针对目前Ⅰ期NSCLC围术期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围术期靶向或者免疫治疗适应证的选择与优化、单纯治疗或者联合治疗的方案的制定及优化策略、围术期靶向或者免疫治疗的最佳时限等问题,重庆肺癌精准治疗协作组开展集中论证,对这些关键问题给出了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围术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多模态数据建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预测模型
2
作者 张地 吴毅 +7 位作者 徐瑜 王帅 胡玥 陈滑维 胡那娜 何容 童雪玲 李梦侠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02-1611,共10页
目的 基于术前胸部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信息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用于预测手术切除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5年复发风险。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经手术病理确诊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7例(入组标... 目的 基于术前胸部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信息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用于预测手术切除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5年复发风险。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经手术病理确诊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7例(入组标准筛选自778例初筛病例),其中术后5年内复发53例,未复发164例。将病例按8∶2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73例)和验证集(44例)。以肺癌原发灶主体作为感兴趣区域(R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模型;同时基于患者人口学资料及术前检验等指标建立临床模型。进一步融合两类特征构建融合模型,并通过模型性能比较筛选最优预测模型。结果 本研究通过平扫CT影像特征筛选,最终纳入7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影像模型构建。在6种机器学习模型中,自适应增强算法(adaptive boosting, Adaboost)的训练集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95%CI 0.808~0.923),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2、0.884;验证集AUC为0.806(95%CI0.630~0.983),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95、0.971,综合比较预测性能最好。基于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了4个临床特征参与构建临床模型,在训练集中AUC为0.874(95%CI 0.821~0.928),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7、0.891;验证集中AUC为0.813(95%CI 0.677~0.948),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36、0.600。进一步通过特征级融合策略整合影像组学与临床特征后,融合模型在训练集AUC达到0.953(95%CI 0.924~0.983),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4、0.860;在验证集AUC达到0.852(95%CI 0.729~0.976),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2、0.629,预测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结论 融合术前CT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风险因素构建的联合模型,可为评估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5年内的复发风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机器学习 计算机断层扫描 5年复发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Ⅰ期肿瘤临床试验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结局
3
作者 李陆风 张驰 +4 位作者 李郅 张子易 李慧 李海鹏 李洪涛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69-775,共7页
目的:评估参与Ⅰ期肿瘤临床试验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试验研究中心接受Ⅰ期抗肿瘤试验药物治疗的65例晚期NS... 目的:评估参与Ⅰ期肿瘤临床试验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试验研究中心接受Ⅰ期抗肿瘤试验药物治疗的65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疗效及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SAE)发生情况。结果: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9.2%,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61.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2.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5.1个月。既往2线及以上治疗史、发生SAE是PFS较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既往有吸烟史、2线及以上治疗史是OS较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AE发生率为15.4%,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结论:晚期NSCLC患者参与Ⅰ期肿瘤临床试验可获益,对于既往治疗线数较多、试验期间发生SAE的患者PFS较短,而既往无吸烟史、治疗线数较少的患者总生存期更长,总体安全性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小细胞肺癌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研究进展——新辅助免疫治疗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郝卓鸿 云铎 +4 位作者 张颖 李卉惠 林海珊 崔永 赵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6-677,共12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使其治疗成为全球急需应对的重大健康挑战。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引入,治疗NSCLC的新思路不断涌现,并且在晚期NSCLC患者...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使其治疗成为全球急需应对的重大健康挑战。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引入,治疗NSCLC的新思路不断涌现,并且在晚期NSCLC患者中已显示出显著的生存获益。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将ICIs引入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并发现其在新辅助治疗中同样可为患者带来治疗获益。本文旨在综述近期关于ICIs在NSCLC新辅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其对患者生存期、病理反应等方面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有望为改善NSCLC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效果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围手术 免疫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与机器学习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乔健一 李雅迪 +1 位作者 王鹏远 辛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1-426,共6页
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也是死亡率最高的肿瘤。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并已经成功应用于医疗健康等领域。机器学习、影像组学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方法。机器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学习改善具体算法的性能研究,影像组学指... 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也是死亡率最高的肿瘤。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并已经成功应用于医疗健康等领域。机器学习、影像组学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方法。机器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学习改善具体算法的性能研究,影像组学指高通量地提取大量描述肿瘤特征性的影像特征的方法。本文总结了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分期(N分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淋巴结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6
作者 何华钰(综述) 强光亮(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2-379,共8页
肺癌是全球第一高发和致死性恶性肿瘤,据估计,2022年有248万例新发肺癌(占全部新发肿瘤的12.4%)和180万例死亡(占所有肿瘤的18.7%)[1]。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占新诊断肺癌患者总数的85%[2]。NSCLC中,TNM ... 肺癌是全球第一高发和致死性恶性肿瘤,据估计,2022年有248万例新发肺癌(占全部新发肿瘤的12.4%)和180万例死亡(占所有肿瘤的18.7%)[1]。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占新诊断肺癌患者总数的85%[2]。NSCLC中,TNM Ⅰ期和Ⅱ期约占20%,Ⅲ期约占30%,Ⅳ期占比高达约5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M分 新辅助免疫治疗 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干扰素-α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学宁 吴一龙 +3 位作者 王思愚 黄植蕃 区伟 余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39-343,共5页
目的 探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 ,NSCLC)完全性切除术后α 干扰素(interferon alpha ,IFN α)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44例Ⅰ、Ⅱ期NSCLC完全性切除术后随机分成两组 ,研究组 (手术加IFN α治疗 )术后予IFN... 目的 探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 ,NSCLC)完全性切除术后α 干扰素(interferon alpha ,IFN α)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44例Ⅰ、Ⅱ期NSCLC完全性切除术后随机分成两组 ,研究组 (手术加IFN α治疗 )术后予IFN α治疗 ,3× 10 6U ,肌肉注射 ,每 2天一次 ,整个疗程共 90天 ;对照组 (单独手术治疗 )术后未行任何辅助治疗。入组病例观察和评价 pTNM分期、病理类型、复发转移、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 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 90 .5 %、80 .9%、5 2 .4%、5 2 .4% ,对照组分别为 95 .2 %、80 .9%、66.0 %、5 0 .8% ,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 (P =0 .663 9)。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术后病理分期、淋巴结状态和消瘦仍是判断早期NSCLC预后的预后因子。结论 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小剂量IF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干扰素-Α 治疗 手术 nsclc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真发 李军 +1 位作者 尚文军 张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 分析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内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从而进一步探讨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方法 选择从 1999年 7月到 2 0 0 1年 4月行肺叶切除及纵隔或肺内淋巴结廓清手术的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 1... 目的 分析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内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从而进一步探讨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方法 选择从 1999年 7月到 2 0 0 1年 4月行肺叶切除及纵隔或肺内淋巴结廓清手术的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 15 9名 ,进行回顾性分析 ,应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来判断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结果 全组 15 9例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 ,3 7例 ( 2 3 % )患者有淋巴结转移。依据logistic回归分析 ,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及胸膜侵袭是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P =0 .0 0 3 ,P =0 .0 0 4,P =0 .0 0 5 )。有 2个或 2个以上因素与小于 2个因素比较 ,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明显增大 (P <0 .0 0 1)。结论 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现为肿瘤直径 >2cm、肿瘤分化中 /差或侵及胸膜时 ,淋巴结转移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影响因素 临床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多基因蛋白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及预后关系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晓玲 张景国 +2 位作者 陈立群 王明耀 李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26-1031,共6页
目的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环氧化酶2(COX-2)、P53、Ki67、EGFR、HER2等基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以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Ⅰ期NSCLC根治术后病灶COX-2、P53、Ki67、EGFR、HER2蛋白表达,以细胞角蛋白为指... 目的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环氧化酶2(COX-2)、P53、Ki67、EGFR、HER2等基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以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Ⅰ期NSCLC根治术后病灶COX-2、P53、Ki67、EGFR、HER2蛋白表达,以细胞角蛋白为指标检测86枚肺门淋巴结微转移状态。以Kaplan-Meier和Log rank检验进行5年生存资料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16.3%(14/86)、患者阳性率为12.5%(5/40)。肺腺癌COX-2蛋白表达高于肺鳞癌及其他类型肺癌(P<0.05);其他基因表达在不同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微转移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呈高分化、原发灶COX-2、P53蛋白阴性表达、淋巴结微转移阴性者5年生存率高(分别为78.6%,76.5%,73.7%,60.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组织学分化程度、COX-2、P53蛋白表达是影响Ⅰ期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原发灶组织学分化程度、COX-2、P53蛋白表达是Ⅰ期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P53 淋巴结微转移 预后 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m23 VEGF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晓玲 陈立群 +2 位作者 刘斌 王明耀 李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nm23、VEGF蛋白表达与肺门淋巴结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根治术后Ⅰ期NSCLC原发灶nm23、VEGF蛋白表达,以细胞角蛋白为淋巴结微转移指标检测86枚肺门淋巴结,分析nm23、VEG... 目的: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nm23、VEGF蛋白表达与肺门淋巴结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根治术后Ⅰ期NSCLC原发灶nm23、VEGF蛋白表达,以细胞角蛋白为淋巴结微转移指标检测86枚肺门淋巴结,分析nm23、VEGF蛋白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关系,以Kaplan-Meier和Log rank检验进行5年生存资料分析。结果:Ⅰ期NSCLC肺门淋巴结微转移病例阳性率为12.5%。淋巴结微转移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肺原发肿瘤大小、VEGF蛋白表达等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而与原发灶癌组织nm23基因表达负相关(P<0.05)。组织学呈高分化、nm23表达阳性、淋巴结微转移阴性者5年生存率明显好于组织学中-低分化、nm23蛋白表达阴性、淋巴结微转移阳性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微转移及原发灶nm23蛋白表达是Ⅰ期NSCLC的两个独立预后因素。结论:Ⅰ期NSCLC nm23蛋白表达与肺门淋巴结微转移关系密切,二者是Ⅰ期NSCLC的两个独立预后因素,nm23蛋白表达缺失、淋巴结微转移阳性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 VEGF 淋巴结微转移 小细胞肺癌(nsc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脑放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Ⅰ期临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宇玲 李丽芳 +2 位作者 徐丽瑶 蔡阿桥 李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445-2447,2456,共4页
目的探讨全脑放疗联合伊立替康(CPT-11)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最大耐受剂量(MTD)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NSCLC脑转移患者27... 目的探讨全脑放疗联合伊立替康(CPT-11)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最大耐受剂量(MTD)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NSCLC脑转移患者27例,采用全脑放疗联合CPT-11治疗,每周一至周五行全脑常规分割放疗,全脑剂量40 Gy/20次,分次剂量2 Gy;放射治疗的第1周开始应用CPT-11,每周六用药1次,共治疗4周。CPT-11分6个剂量组:25 mg/m2组,50 mg/m2组,65 mg/m2组,80 mg/m2组,100 mg/m2组,120 mg/m2组。每个试验组至少入选3例患者,如在前一个剂量水平中患者无明显毒副作用则进入下一个剂量组,直至达到MTD。结果27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可评价疗效,3例完全缓解(CR),17例部分缓解(PR),7例无变化(SD),总有效率为74.1%(20/27)。DLT为白细胞计数下降、血小板计数下降及腹泻。试验得出MTD为100 mg/m2。结论全脑放疗联合CPT-11治疗NSCLC脑转移推荐Ⅱ期临床剂量为80 m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 肿瘤转移 放射疗法 伊立替康 临床试验 Clinicaltrial ph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辅助化疗与单纯手术治疗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盛华 邵中夫 +4 位作者 刘路浩 徐岗 饶旭光 陈永东 刘太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28-3831,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术后辅助化疗(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单纯手术组)治疗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已发表和... 目的:系统评价术后辅助化疗(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单纯手术组)治疗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Stata12.0软件比较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治疗ⅠB期NSCLC的5年总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转移率和复发率等相关指标。结果:最终纳入5篇文献,病例数1 131例,其中辅助化疗组568例,单纯手术组56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在5年总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辅助化疗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较单纯手术组升高,远处转移率降低。结论:术后辅助化疗并不能提高ⅠB期NSCLC的5年总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但可以提高5年无病生存率并降低远处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小细胞肺癌 手术 化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歆阳 王智超 王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88-1689,共2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其主要治疗方式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2006年,微创外科治疗的概念写进了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其主要治疗方式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2006年,微创外科治疗的概念写进了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的NSCLC临床指南.指出在彻底切除肿瘤原发灶和引流淋巴结的肿瘤外科原则基础上,应尽可能保留健康的肺组织。Ⅰ期NSCLC的标准手术方式为肺叶切除,对高龄、心肺功能差的可行亚肺叶切除.包含楔形切除和肺段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肺段切除术 综合治疗 解剖性 nsclc 微创外科治疗 肺叶切除 以手术为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b~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正子 王华庆 张熙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1428-1430,共3页
关键词 b~Ⅲa小细胞肺癌 辅助化疗 临床获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9
15
作者 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免疫规范化治疗共识专家组 王长利 +1 位作者 张真发 岳东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33-446,共14页
肺癌是引起人类恶性肿瘤相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2022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约106万例,死亡约73万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1]。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亚型,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对... 肺癌是引起人类恶性肿瘤相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2022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约106万例,死亡约73万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1]。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亚型,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对于早、中期NSCLC,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尽管有根治性切除机会,52%~75%的Ⅱ~Ⅲ期NSCLC患者会在术后5年内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围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申戈 鲍云华 +1 位作者 李国民 吴进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研究 48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p5 3蛋白的表达 ,试图为早期肺癌找到灵敏、特异的指标 ,以指导术后治疗。方法 :收集手术后原发灶的石腊标本及其临床、随访资料 ,以p5 3单抗为探针 ,采用免疫组化S P (streptavidin peroxidase... 目的 :研究 48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p5 3蛋白的表达 ,试图为早期肺癌找到灵敏、特异的指标 ,以指导术后治疗。方法 :收集手术后原发灶的石腊标本及其临床、随访资料 ,以p5 3单抗为探针 ,采用免疫组化S P (streptavidin peroxidase)法检测原发灶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48例Ⅰ期NSCLC患者中 2 3例(47 9% )阳性 ,p5 3(+)组五年生存率为 30 4% (7/ 2 3) ,p5 3(- )组为 72 0 % (18/ 2 5 ) ,χ2 检验P <0 0 1,生存分析log rank检验P <0 0 1;无病生存期明确的 37例患者中p5 3(+)组无病生存率为 40 0 % (6 / 15 ) ,p5 3(- )组无病生存率为 77 3% (17/ 2 2 ) ,χ2 检验P <0 0 5 ,生存分析log rank检验P <0 0 5。结论 :p5 3(+)组的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均明显短于p5 3(- )组。免疫组化法检测Ⅰ期NSCLC患者原发灶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P53蛋白 基因表达 nsc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治疗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晓娟 许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85-488,共4页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nsclc) 治疗现状 局部晚 恶性肿瘤 世界范围内 人类健康 CELL 疾病特征 治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早期血糖异常对短期预后的影响及相关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港 莫念萍 +3 位作者 杨正尧 江涛 唐东方 沈晓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9-956,共8页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早期血糖异常对短期预后的影响,并分析短期预后不良的临床特征和其他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接受胸腔镜手术的897例NSCLC患者...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早期血糖异常对短期预后的影响,并分析短期预后不良的临床特征和其他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接受胸腔镜手术的897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早期血糖值将患者分为高血糖组(>7.8 mmol/L)和正常血糖组(≤7.8 mmol/L且≥3.9 mmol/L),根据空腹血糖波动幅度分为术后血糖升高较小组(<4 mmol/L)和术后血糖升高较大组(≥4 mmol/L)。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列线图模型、ROC曲线等方法明确术后早期血糖异常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探究短期预后不良的临床特征和其他高危因素,并建立相关风险预测模型。结果与正常血糖组相比,高血糖组患者术后肺炎和血栓发生率显著增高,ICU入住率明显上升,且住院时间和费用均显著增加(P<0.05)。与血糖升高较小组相比,血糖升高较大组术后ICU入住率更高(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术前空腹葡萄糖、白细胞计数、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是发生术后高血糖的高危因素(P<0.05)。与BMI作用相反,糖尿病病史、男性患者、血糖波动幅度大、较高的白细胞计数和年龄是发生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的高危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的AUC为0.661(95%CI:0.624~0.698),表明模型对术后短期预后不良具有良好的分辨力。校准曲线也显示预测概率和实际概率之间的一致性良好。结论术后早期血糖波动较大可以独立影响NSCLC患者胸腔镜的短期预后,血糖联合性别、BMI、白细胞计数、年龄和糖尿病病史可作为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能有助于临床医师在术后早期为有指征的NSCLC患者提供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nsclc) 胸腔镜 血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状态分析
19
作者 陈卫军 张继平 +3 位作者 陈岸 梁兆煜 张小青 谢佩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02-2103,2106,共3页
目的探讨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对20例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T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的百分率为(8.65±3.23)%,较对照组(39.67... 目的探讨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对20例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T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的百分率为(8.65±3.23)%,较对照组(39.67±10.23)%明显降低(P<0.05),CD8+细胞计数百分率为(31.68±9.33)%,较对照组(24.76±6.09)%明显升高(P<0.05),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BDCA-2+/CD123+细胞计数的百分率为0.194%±0.154%,较对照组0.23%±0.22%明显降低(P<0.05),BDCA-1+/CD123+细胞计数百分率为(0.256±0.2)%,较对照组百分率(0.396±0.24)%降低(P<0.05),BDCA-2+/CD123及BDCA-1+/CD123+细胞计数与CD4+细胞计数呈正相关。结论I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的树突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下降,提示I期非小细胞肺癌存在免疫功能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树突状细胞 T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立体定向放疗能替代外科手术?
20
作者 王思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23-324,共2页
hTe Lancet Oncology杂志2015年5月发表了一项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学者发起的研究--《立体定向放疗对比肺叶切除治疗可手术的I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两项随机试验的汇总分析》。分析结... hTe Lancet Oncology杂志2015年5月发表了一项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学者发起的研究--《立体定向放疗对比肺叶切除治疗可手术的I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两项随机试验的汇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可手术的I期NSCLC患者,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 SABR)较外科手术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总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疗 小细胞肺癌 外科手术 治疗 nsclc LANCET LC患者 肺叶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