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T2DM)临床疗效研究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4例肥胖或超重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二甲双...·目的:探究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T2DM)临床疗效研究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4例肥胖或超重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60例)和观察组(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64例)。分析比较两组的血糖、血脂、骨密度(BDM)、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钙(Ca)、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水平、BMI和血尿酸(SUA)、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F)、β-CTX和血尿酸(SUA)水平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改变幅度更为明显(P<0.001)。治疗后,对照组PINP明显上升,观察组Ca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BMI无明显变化(P>0.05);但两组SUA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司美格鲁肽治疗肥胖或超重T2DM患者可有效降糖、调压、降脂,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保护骨代谢。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的水平差异以及骨代谢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骨质疏松无骨折患者134例,骨质疏松伴骨折患者118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目的:比较不同类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的水平差异以及骨代谢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骨质疏松无骨折患者134例,骨质疏松伴骨折患者118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126例和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116例受试对象血清中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eptide,P1NP)、骨钙素(N-terminal midfragment of osteocalcin,N-MID)、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isomer of the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rossLaps)、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vit)D)、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水平。结果:三种不同类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PINP及β-Crosslaps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PTH增高性骨质疏松组增加最为明显;各组受试对象中女性患者血清25-OH(vit)D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男性患者(P<0.05),PINP、β-CrossLaps、N-MID的水平与同组男性患者相比均呈增加的趋势;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TH与25-OH(vit)D呈负相关,PINP与N-MID,β-CrossLaps与N-MID,PINP与β-CrossLaps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分析骨代谢标志在不同类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差异及骨代谢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可合理评价骨组织的转换率,有利于早期发现骨代谢紊乱,能更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发展,减少骨质疏松合并骨折的发生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T2DM)临床疗效研究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4例肥胖或超重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60例)和观察组(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64例)。分析比较两组的血糖、血脂、骨密度(BDM)、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钙(Ca)、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水平、BMI和血尿酸(SUA)、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F)、β-CTX和血尿酸(SUA)水平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改变幅度更为明显(P<0.001)。治疗后,对照组PINP明显上升,观察组Ca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BMI无明显变化(P>0.05);但两组SUA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司美格鲁肽治疗肥胖或超重T2DM患者可有效降糖、调压、降脂,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保护骨代谢。
文摘目的:比较不同类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的水平差异以及骨代谢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骨质疏松无骨折患者134例,骨质疏松伴骨折患者118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126例和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116例受试对象血清中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eptide,P1NP)、骨钙素(N-terminal midfragment of osteocalcin,N-MID)、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isomer of the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rossLaps)、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vit)D)、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水平。结果:三种不同类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PINP及β-Crosslaps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PTH增高性骨质疏松组增加最为明显;各组受试对象中女性患者血清25-OH(vit)D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男性患者(P<0.05),PINP、β-CrossLaps、N-MID的水平与同组男性患者相比均呈增加的趋势;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TH与25-OH(vit)D呈负相关,PINP与N-MID,β-CrossLaps与N-MID,PINP与β-CrossLaps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分析骨代谢标志在不同类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差异及骨代谢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可合理评价骨组织的转换率,有利于早期发现骨代谢紊乱,能更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发展,减少骨质疏松合并骨折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