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绝经期妇女促卵泡激素水平与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冰 陈琰 +4 位作者 宋阳 王恩圣 郑丹 曲凡 周坚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与骨代谢指标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TP1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274例,年龄33~60岁。应用电化学...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与骨代谢指标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TP1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274例,年龄33~60岁。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妇女血清FSH和TP1 NP水平,并应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围绝经期妇女的年龄、FSH及TP1 NP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274例围绝经期妇女的TP1NP平均水平为(48.99±20.31)ng/mL,且FSH水平与TP1NP水平呈正相关( r=0.159,P=0.009)。在40~50岁妇女中,FSH水平<40 mIU/mL者的 TP1NP 水平低于 FSH >40 mIU/mL 者[(35.05±18.11) ng/mL 与(51.33±24.67) ng/mL;t=-2.954, P=0.004];而在小于40岁和51~60岁妇女中,不同FSH水平下TP1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063, P=0.950;t=1.177, P=0.242)。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变量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047( P=0.448),而FSH变量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146( P=0.019) ,可见FSH水平比年龄变量对TP1 NP的影响更大。结论:围绝经期妇女TP1 NP水平与FSH呈现一定相关性,尤其是对于40~50岁的妇女,高FSH可能是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卵泡刺激素 /血液 类/血液 /血液 骨质疏松 绝经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骨织素联合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检测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翟江波 衡德忠 姚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7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骨织素(OSTN)联合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检测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南省黄河三门峡医院骨科行PFNA术的老年IFF患者200... 目的探讨血清骨织素(OSTN)联合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检测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南省黄河三门峡医院骨科行PFNA术的老年IFF患者200例,根据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将其分为不良组(51例)和优良组(149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OSTN、PⅠNP水平差异,分析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OSTN、PⅠNP水平对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不良组年龄、术前有合并症占比、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Ⅲ级占比、术前Evans-Jensen分型≥Ⅲ型占比、重度骨质疏松占比及血清OSTN、PⅠNP水平均高于优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合并症、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术前Evans-Jensen分型、骨质疏松及血清OSTN、PⅠNP水平均为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OSTN、PⅠNP水平联合预测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二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老年IFF患者血清OSTN、PⅠNP水平升高与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有关,可能成为其辅助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织素 氨基 髋关节功能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的变化及黄芪对其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雪涛 张慧秋 冯倩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8期368-36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黄芪 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和胃泌素水平的变化与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宋兴丽 池勇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8期1381-1383,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胃泌素水平的变化与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资料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6例资料设为对照组;比... 目的:分析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胃泌素水平的变化与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资料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6例资料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INP、胃泌素、Hp阳性与Hp阴性患者血清PINP和胃泌素水平测得值的差异,以及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及其根除Hp治疗前后的PINP、胃泌素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INP水平测得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胃泌素水平测得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p阳性患者的血清PINP水平测得值明显低于Hp阴性患者(P<0.05),血清胃泌素水平测得值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P<0.05);经根除Hp治疗后的血清PINP水平测得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胃泌素水平测得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INP水平明显下降,胃泌素水平明显上升;血清PINP、胃泌素水平的变化与Hp感染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氨基 胃泌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钙素与β-Ⅰ型胶原羧基前肽测定在佝偻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丘冰青 《现代医院》 2006年第2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的骨钙素、β-Ⅰ型胶原羧基前肽测定在佝偻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检测50例佝偻病患儿(观察组)及30例正常健康儿(对照组)血清骨钙素、β-Ⅰ型胶原羧基前肽及(GBP)、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结果观察组骨钙及β-Ⅰ型胶原羧... 目的探讨血清中的骨钙素、β-Ⅰ型胶原羧基前肽测定在佝偻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检测50例佝偻病患儿(观察组)及30例正常健康儿(对照组)血清骨钙素、β-Ⅰ型胶原羧基前肽及(GBP)、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结果观察组骨钙及β-Ⅰ型胶原羧基前肽异常检出率分别为80%及98%,而对照组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6%,1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异常率分别为50%、12%、10%,均明显低于血清骨钙素、β-I型胶原羧基前肽的异常检出率(P<0.01)。10例佝偻病患儿经用罗钙全及十维锌铁钙治疗8~12周后复查骨钙素、β-Ⅰ型胶原羧基前肽有8例(80%)降至正常范围。结论血清中的骨钙素、β-Ⅰ型胶原羧基前肽的测定是佝偻病患儿的早期诊断及观察疗效的一个较灵敏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佝偻病 骨钙素β-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前胶原肽与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润华 杨栋勇 +1 位作者 黄衍杨 王子燕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604-607,共4页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肽(PⅠP)、Ⅲ型前胶原肽(PⅢP)水平的改变,探讨其与OSAS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新近诊断并符合入选标准的OSAS患者60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肽(PⅠP)、Ⅲ型前胶原肽(PⅢP)水平的改变,探讨其与OSAS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新近诊断并符合入选标准的OSAS患者60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度OSAS组(5≤AHI≤30次/h)及重度OSAS组(AHI>30次/h),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PⅠP、PⅢP浓度,行心脏彩超检查并计算LVMI。结果重度OSAS组的LVMI、血清PⅠP和PⅢP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轻中度OSAS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HI是OSAS患者LVMI的影响因素;而血清PⅠP和PⅢP浓度均与LVMI、AHI相关(P<0.05)。结论 OSAS可能是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OSAS患者血清PⅠP和PⅢP浓度与患者LVMI、AHI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左心室质量指数 左心室肥厚 血清(PP) (PⅢ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钙素、β-1型胶原羧基前肽测定在晚发性佝偻病的应用
7
作者 丘冰青 杨鸣 欧琳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9期87-88,共2页
目的了解骨钙素、β-Ⅰ型胶原羧基前肽在晚发性佝偻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晚发性佝偻病患儿,取血后检测血清中的骨钙素、β-Ⅰ型胶原羧基前肽、碱性磷酸酶、钙、磷的变化,同时选择年龄相仿的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80... 目的了解骨钙素、β-Ⅰ型胶原羧基前肽在晚发性佝偻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晚发性佝偻病患儿,取血后检测血清中的骨钙素、β-Ⅰ型胶原羧基前肽、碱性磷酸酶、钙、磷的变化,同时选择年龄相仿的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80例晚发性佝偻病血清中的骨钙素、β-Ⅰ型胶原羧基前肽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血清中的骨钙素、β-Ⅰ型胶原羧基前肽的浓度对晚发性佝偻病患儿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性佝偻病 骨钙素 β-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与血清前胶原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汪海霞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8期903-905,共3页
目的 分析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84例CRF患者血浆ET-1、PⅠCP和PⅢNP含量,同时测定血清肌... 目的 分析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84例CRF患者血浆ET-1、PⅠCP和PⅢNP含量,同时测定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并取30例同期住院的无肾功能损伤患者(对照组)行相关指标检测,分析CRF患者血浆ET-1、PⅠCB、PⅢCP含量变化及相关性.同时,将84例CRF患者分成二组(各42例),一组服用血浆内皮素(ET)受体拮抗剂,比较观察对ET-1、PⅠCB、PⅢCP的作用.结果 CRF患者ET-1、PⅠCP、PⅢN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ET-1与血清PⅠCP、PⅢNP 含量均呈正相关(r=0.568,P〈0.05;r=0.594,P〈0.05),血清PⅠCP与PⅢNP含量也呈正相关(r=0.627,P〈0.05).应用ET受体拮抗剂CRF患者组ET-1、PⅠCP、PⅢCP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CRF患者ET-1、PⅠCP、PⅢNP含量增加,表明内皮素(ET)与肾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ET受体拮抗剂能有效降低ET-1、PⅠCP、PⅢC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内皮素 羧基 氨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OSTF1、netrin-1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PⅠNP、β-CTX、25-羟维生素D的关系研究
9
作者 陆扬光 李丽娥 +1 位作者 方培婉 于绍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4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破骨细胞刺激因子1(OSTF1)、netrin-1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25-羟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检... 目的探讨血清破骨细胞刺激因子1(OSTF1)、netrin-1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25-羟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外周血清OSTF1、netrin-1和PⅠNP、β-CTX、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不同OSTF1分组(OSTF1≥1.84 ng/ml为OSTF1高组,OSTF1<1.84 ng/ml为OSTF1低组,各25例)、不同netrin-1分组(netrin-1≥1.1 ng/ml为netrin-1高组,netrin-1<1.1 ng/ml为netrin-1低组,各25例)患者的PⅠNP、β-CTX、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OSTF1(1.51±0.23)ng/ml、netrin-1(0.97±0.15)ng/ml、PⅠNP(45.21±5.33)ng/ml和25-羟维生素D(18.50±3.75)ng/ml低于对照组的(2.17±0.34)、(1.23±0.15)、(60.12±4.83)、(25.31±4.22)ng/ml,而β-CTX(0.63±0.09)ng/ml高于对照组的(0.45±0.05)ng/ml(P<0.05)。OSTF1高组的PⅠNP(48.93±3.53)ng/ml、25-羟维生素D(24.51±2.92)ng/ml均显著高于OSTF1低组的(41.49±3.82)、(12.49±2.47)ng/ml,β-CTX(0.55±0.11)ng/ml低于OSTF1低组的(0.71±0.15)ng/ml(P<0.05);netrin-1高组的PⅠNP(46.90±3.48)ng/ml、25-羟维生素D(24.35±2.67)ng/ml显著高于netrin-1低组的(43.52±3.73)、(12.65±2.58)ng/ml(P<0.05);netrin-1高组的β-CTX水平与netrin-1低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OSTF1、netrin-1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PⅠNP、β-CTX、25-羟维生素D等骨质疏松标志物有密切关系,临床可进一步探讨各标志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破骨细胞刺激因子1 NETRIn-1 老年骨质疏松 氨基 β-特殊序列 25-羟维生素D 骨质疏松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前后血清β-CTX和PINP水平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9
10
作者 潘兴喜 杨文 +4 位作者 杨画 唐武兵 陈永发 张永胜 陈志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前后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和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对2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均给予6 MV X线放射治疗,每周5次,3 Gy/F,总剂量30 Gy。放疗后评价疗效... 目的观察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前后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和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对2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均给予6 MV X线放射治疗,每周5次,3 Gy/F,总剂量30 Gy。放疗后评价疗效,放疗前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β-CTX和PINP,比较放疗前后血清β-CTX和PINP变化及其与放疗疗效的关系。结果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后止痛效果为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0例、无缓解9例、有效率为67.86%,血清β-CTX和PINP水平均较放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放疗有效者放疗后血清β-CTX、PINP水平较放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放疗无效者放疗后血清PINP水平较放疗前有所下降(P<0.05),β-CTX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后血清β-CTX和PINP较放疗前降低,二者可作为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疗效评价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放射疗法 羧基β特殊序列 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 放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DM继发周围神经病变发生风险的预测列线图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仲彬 李杰 +2 位作者 陈晓倩 高媛媛 王亚梅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2期62-68,共7页
目的构建2型糖尿病(T2DM)继发周围神经病变风险的预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旨在为临床评估T2DM继发周围神经病变提供可靠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T2DM继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单纯T2DM患者100... 目的构建2型糖尿病(T2DM)继发周围神经病变风险的预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旨在为临床评估T2DM继发周围神经病变提供可靠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T2DM继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单纯T2DM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临床资料、骨代谢标志物,随机森林算法筛选T2DM继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因素,构建T2DM继发周围神经病变风险的预警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风险预警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观察组病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占比、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型半胱氨酸(Hcy)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5-羟维生素D[25-(OH)D]、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低于对照组,β-异构C-端肽(β-CTX)高于对照组(P<0.05)。随机森林算法得出T2DM继发周围神经病变前7的重要排序变量为β-CTX、HOMA-IR、HbA1c、25-(OH)D、PⅠNP、OSAHS、Hcy。基于以上因素构建T2DM继发周围神经病变风险列线图预警模型,ROC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预测能力,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能力。结论T2DM继发周围神经病变风险的因素分别为β-CTX、HOMA-IR、HbA1c、OSAHS、Hcy、25-(OH)D、PⅠNP,基于以上因素构建列线图预警模型具有良好预测能力和校准能力,可为临床防治T2DM继发周围神经病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糖尿病神经病变 胰岛素抵抗指数 糖化血红蛋白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25-羟维生素D 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ⅠNP、骨钙素、骨密度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继发邻椎骨折的风险评估价值
12
作者 荆丹峰 闫成元 +3 位作者 徐中华 张文超 谢华 刘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2期93-96,共4页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术后继发邻椎骨折风险评估中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ⅠNP)、骨钙素、骨密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因腰椎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患者的...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术后继发邻椎骨折风险评估中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ⅠNP)、骨钙素、骨密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因腰椎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常规门诊复诊,筛选出随访期间继发邻椎骨折的患者35例为继发邻椎骨折组,术后未继发邻椎骨折的患者40例为未继发邻椎骨折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d、术后1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随访及末次随访(继发邻椎骨折组为术后继发邻椎骨折时,未继发邻椎骨折组为术后2年随访)的血清PⅠNP、骨钙素、骨密度水平,并分析其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继发邻椎骨折的风险评估价值。结果术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继发邻椎骨折组的血清PⅠNP分别为(35.10±0.15)、(40.40±0.12)、(45.45±0.12)、(49.50±0.13)、(55.66±0.11)ng/ml,均低于未继发邻椎骨折组的(38.40±0.14)、(42.05±0.11)、(46.05±0.12)、(51.86±0.11)、(58.00±0.12)ng/ml;骨钙素水平分别为(15.88±1.01)、(15.55±1.79)、(15.59±1.82)、(14.10±1.99)、(13.22±1.10)ng/ml,均高于未继发邻椎骨折组的(13.22±1.11)、(10.18±1.05)、(7.58±1.00)、(8.00±1.05)、(8.51±1.09)ng/ml;骨密度分别为(0.55±0.12)、(0.65±0.12)、(0.77±0.11)、(0.81±0.12)、(0.88±0.12)g/cm^(2),均低于未继发邻椎骨折组的(0.66±0.11)、(0.75±0.10)、(0.85±0.12)、(0.98±0.11)、(1.00±0.11)g/cm^(2),差异显著(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ⅠNP、骨钙素、骨密度评估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继发邻椎骨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0.69、0.73,均>0.05,提示预测价值均较高。结论血清PⅠNP、骨钙素及骨密度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继发邻椎骨折风险评估具有显著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术后 继发邻椎骨折 风险评估 氨基 骨钙素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或超重T2DM的疗效研究
13
作者 单楠楠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究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T2DM)临床疗效研究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4例肥胖或超重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二甲双... ·目的:探究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T2DM)临床疗效研究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4例肥胖或超重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60例)和观察组(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64例)。分析比较两组的血糖、血脂、骨密度(BDM)、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钙(Ca)、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水平、BMI和血尿酸(SUA)、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F)、β-CTX和血尿酸(SUA)水平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改变幅度更为明显(P<0.001)。治疗后,对照组PINP明显上升,观察组Ca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BMI无明显变化(P>0.05);但两组SUA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司美格鲁肽治疗肥胖或超重T2DM患者可有效降糖、调压、降脂,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保护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美格鲁 2糖尿病 骨代谢 氨基 β联降解产物 血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髋关节置换术式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潘恒 宋雄英 李公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3期67-7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髋关节置换术式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老年髋关节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比较不同髋关节置换术式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老年髋关节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临床指标、Harris髋关节评分、临床疗效、骨代谢生化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ⅠNP)以及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RACP-5b)],统计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及随访,随访时间(6.16±0.38)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随着术后时间延长,2组Harris髋关节评分呈上升趋势,且术后1、3、6个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总优良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79.49%(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BALP、骨钙素、PⅠNP水平升高,TRACP-5b水平降低,且观察组BALP、骨钙素、PⅠNP水平高于对照组,TRACP-5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较半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显著、骨代谢能力更佳,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关节骨折内固定失败 Harris髋关节评分 骨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氨基 抗酒石酸性磷酸酶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在新疆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晨 李莉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2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在新疆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新疆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并行骨密度(BMD)检查的患者90例,分为骨量正常组(DMN)(BMD值≤-1)、糖尿病骨量减少组(DMOPN)(-1&...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在新疆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新疆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并行骨密度(BMD)检查的患者90例,分为骨量正常组(DMN)(BMD值≤-1)、糖尿病骨量减少组(DMOPN)(-1<BMD值<2.5)、糖尿病骨质疏松组(DMOP)(BMD值≤-2.5)。比较各组血浆戊糖素、血浆内源性分泌型RAGE(esRAGE)、血浆Ⅰ型胶原羧基多肽(ICT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结果:糖尿病骨质疏松组戊糖素、esRAGE水平及esRAGE/戊糖素比值显著高于糖尿病骨质疏松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骨质疏松组PINP水平显著低于糖尿病骨量减少组和正常值,ICTP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骨量减少组和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戊糖素水平和esRAGE及BMD可作为评价糖尿病患者的骨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戊糖素 血浆羧基多 N 2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阴颗粒联合碳酸钙D3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玉帛 李现林 +1 位作者 王鸿旭 王琳琳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8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滋肾阴颗粒联合碳酸钙D3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滋肾阴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滋肾阴颗粒联合碳酸钙D3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滋肾阴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31/34),高于对照组的73.53%(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PI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阴颗粒联合碳酸钙D3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骨代谢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骨质疏松症 滋肾阴颗粒 碳酸钙D3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氨基末(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坚骨汤辅助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对PⅠ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少林 钱凤汉 张锃柏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6期12-15,共4页
目的分析益肾坚骨汤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对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水平的影响。方法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PFNA内固定术治... 目的分析益肾坚骨汤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对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水平的影响。方法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PFNA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在PFNA内固定术基础上给予益肾坚骨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PⅠNP水平、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术后1、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分别为(4.32±1.27)、(2.05±0.7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91±1.35)、(3.14±0.9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分别为(71.38±4.65)、(82.79±3.3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0.19±5.07)、(80.63±3.5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PⅠNP水平分别为(24.37±3.12)、(18.43±2.98)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28.16±3.64)、(20.05±3.19)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12.04±2.17)周短于对照组的(14.58±2.43)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坚骨汤辅助PFNA内固定术治疗可以减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骨折愈合,并调节骨代谢指标及改善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益肾坚骨汤 氨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铁调素、PⅠNP、β-CTX在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颖昊 孟醒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调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Ⅰ型原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在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2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 目的探讨血清铁调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Ⅰ型原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在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2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50例健康围绝经期女性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铁调素、PⅠNP、β-CTX水平,并对其水平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ⅠNP、β-CT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铁调素、PⅠNP和β-CTX联合诊断的AUC最高为0.932,诊断效能最高。结论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降低,PⅠNP、β-CTX水平增高,血清铁调素、PⅠNP和β-CTX在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检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且三者联合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铁调素 氨基 Cβ降解产物 围绝经期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代谢标志物与不同类型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袁世梅 刘福伟 +1 位作者 廖俐雅 魏进武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8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的水平差异以及骨代谢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骨质疏松无骨折患者134例,骨质疏松伴骨折患者118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的水平差异以及骨代谢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骨质疏松无骨折患者134例,骨质疏松伴骨折患者118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126例和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116例受试对象血清中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eptide,P1NP)、骨钙素(N-terminal midfragment of osteocalcin,N-MID)、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isomer of the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rossLaps)、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vit)D)、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水平。结果:三种不同类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PINP及β-Crosslaps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PTH增高性骨质疏松组增加最为明显;各组受试对象中女性患者血清25-OH(vit)D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男性患者(P<0.05),PINP、β-CrossLaps、N-MID的水平与同组男性患者相比均呈增加的趋势;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TH与25-OH(vit)D呈负相关,PINP与N-MID,β-CrossLaps与N-MID,PINP与β-CrossLaps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分析骨代谢标志在不同类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差异及骨代谢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可合理评价骨组织的转换率,有利于早期发现骨代谢紊乱,能更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发展,减少骨质疏松合并骨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I氨基延长 骨钙素 I羧基β特殊序列 血清25羟维生素D 甲状旁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作用底物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崔彦儒 崔晓波 高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其作用底物与鼻咽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鼻咽癌患者74例(观察组)、体检健康者74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MP-2、MMP-7、MMP-9、MMP-14及其作用底物Ⅰ型胶原羧端交联肽原(ⅠCTP...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其作用底物与鼻咽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鼻咽癌患者74例(观察组)、体检健康者74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MP-2、MMP-7、MMP-9、MMP-14及其作用底物Ⅰ型胶原羧端交联肽原(ⅠCTP)、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ⅢP)、层黏蛋白(LN),并以Logistic分析上述血清指标与鼻咽癌侵袭转移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MMP-2、MMP-7、MMP-9、MMP-14及其作用底物ⅠCTP、CⅣ、PⅢP、L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鼻咽癌分期较高者各血清指标均高于分期较低患者,各血清指标均是鼻咽癌侵袭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鼻咽癌患者血清MMP及其作用底物水平均升高,且均与鼻咽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侵袭 转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 交联 层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