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总维生素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胶原特殊序列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
1
作者 王美娥 苏婷 +4 位作者 郭熙哲 黄荣富 郑瑜瑜 陈根旺 范春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67,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维生素D(tV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在多发性骨髓瘤(MM)分期以及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至2022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初诊MM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MM组),本院健康... 目的:分析总维生素D(tV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在多发性骨髓瘤(MM)分期以及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至2022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初诊MM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MM组),本院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tVD、tPINP、β-CTx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ISS分期的MM患者tVD、tPINP、β-CTx表达水平的差异;比较不同血红蛋白(Hb)、血钙(Ca)、肌酐(Crea)、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MM患者的tVD、tPINP、β-CTx表达水平,并分别将tVD、tPINP、β-CTx表达水平与各临床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tVD、tPINP、β-CTx表达水平与MM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MM组tVD表达水平为21.73±14.45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78±9.94 ng/ml(P=0.022);MM组的β-CTx的表达水平为1.43±0.99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53±0.29 ng/ml(P=0.013)。ISS分期在Ⅰ-Ⅱ期的MM患者tVD水平为29.50±14.59 ng/ml,明显高于Ⅲ期MM患者的12.62±7.73ng/ml(P=0.028),表明分期越高,tVD水平越低。高Ca水平(>2.65 mmol/L)的MM患者的tPINP、β-CTx均明显高于低Ca水平(≤2.65 mmol/L)患者(P=0.016,P=0.021)。MM患者的tVD水平与ALB水平呈正相关(r=0.570),tPINP水平与Ca、β2-MG水平呈正相关(r=0.791,r=0.673),β-CTx水平与tPINP水平呈正相关(r=0.616)。tVD低表达组的PFS明显低于tVD高表达组(P=0.041)。结论:tVD在MM中表达水平降低,其可作为评估疾病分期、预后的指标;β-CTx在MM中表达水平增高;tPINP、β-CTx可能与MM患者的溶骨性表现、肾功能改变等临床症状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维生素D 氨基延长 β-特殊序列 多发性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郝素平 王伟 李生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分为延迟愈合组(30例)和正常愈合组(126例),比较两组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对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早期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骨折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呈升高趋势,在治疗后8周达高峰,随后下降。骨折术后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均低于正常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是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P <0.05)。结论 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与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骨折 延迟愈合 骨转化标志物 氨基 β-交联羧基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水平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果明 刘先哲 +3 位作者 田丽红 黄秀凤 揭育丽 蒲晓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 观察未进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未获成功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发病后 3个月内的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I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水平的变化规律 ,以及与QRS记分和 6min步行试验距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 目的 观察未进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未获成功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发病后 3个月内的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I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水平的变化规律 ,以及与QRS记分和 6min步行试验距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 6例AMI患者发病后第 5 ,15 ,30 ,90天及 2 5例健康人血清PICP和PⅢNP含量。PICP和PⅢNP含量与出院时标准导联心电图QRS记分和第 90天的 6min步行试验距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MI患者第 5 ,15 ,30 ,90天血清PICP和PⅢNP含量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均P <0 0 1) ;PICP和PⅢNP含量与出院时QRS记分和 6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显著相关 (均P <0 0 0 1)。结论 :未进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未获成功的AMI患者血清PICP和PⅢNP含量明显增高并持续 3个月以上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肌梗死的面积和心功能状态 ,有助于预测AMI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 血清 羧基 氨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血清N端骨钙素、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胶原降解产物的变化 被引量:16
4
作者 迟海燕 周玉萍 王永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55-857,865,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血清N端骨钙素(N-MID)、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及血清肌酐水平分为无微量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血清N端骨钙素(N-MID)、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及血清肌酐水平分为无微量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肾功能不全代偿组和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记录其年龄、性别、病程、身高、体重、腰围、体重指数(BMI),测定血清N-MID、PINP、β-CTX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的年龄、性别构成、腰围、臀围及BMI与无糖尿病肾病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程在各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微量白蛋白尿组病程最短为(8.3±3.5)年,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最长为(18.9±7.4)年。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清N-MID和PINP水平降低(P<0.05),随着糖尿病肾病分期的进展,血清N-MID和PINP水平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清β-CTX较无糖尿病肾病组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时进一步明显增高,为(519.49±89.65)pg/ml。结论糖尿病肾病可引起骨的吸收增加,形成减少,通过监测骨代谢指标,有助于糖尿病肾病患者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减少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N骨钙素 I氨基延长 β-降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ⅠCP、PⅢNP水平对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及胶原重构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李进嵩 陶剑虹 +6 位作者 蔡力 姜荣建 李春梅 孔洪 刘明江 舒燕 贺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40-644,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舒张功能障碍中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脏舒张功能障碍、胶原重构的关系。方法 60只兔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心肌梗死(MI)组、左室肥厚(LVH)组(n=20)。第2、4、8、12周EL... 目的探讨心脏舒张功能障碍中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脏舒张功能障碍、胶原重构的关系。方法 60只兔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心肌梗死(MI)组、左室肥厚(LVH)组(n=20)。第2、4、8、12周ELISA检测PⅠCP、PⅢNP水平及多普勒血流和组织超声检测各组E/e'比值;第12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测定各组标本胶原容积分数(CVF)和Ⅰ/Ⅲ型胶原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I组和LVH组PⅠCP、PⅢNP水平明显升高(P<0.05),MI组与LVH组比较PⅠCP、PⅢNP水平亦明显升高(P<0.05),并随时间增加;与对照组比较,MI组和LVH组E/e'比值明显升高(P<0.05),并随时间增加;与对照组比较,MI组和LVH组CVF明显升高(P<0.05)。PⅠCP、PⅢNP水平与E/e'比值呈正相关(P<0.05)。PⅠCP/PⅢNP比值与Ⅰ/Ⅲ胶原比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PⅠCP、PⅢNP水平可以评估不同病理状态下心脏舒张功能的改变及心肌胶原重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 氨基 心力衰竭 舒张性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度烧伤创面切痂混合移植后胶原重建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邱喜盛 杨煦 +3 位作者 徐飒英 丁韧 朱德安 史济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46-51,共6页
在异体皮、自体皮片混合移植的大鼠Ⅲ度烧伤模型上观察了移植后4、7、14、21、28d时羟脯氨酸、Ⅰ型和Ⅲ型胶原、前Ⅲ型胶原N端多肽(PⅢNP)和胶原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应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单克隆抗体检测Ⅲ型胶原和PⅢNP。结果发现... 在异体皮、自体皮片混合移植的大鼠Ⅲ度烧伤模型上观察了移植后4、7、14、21、28d时羟脯氨酸、Ⅰ型和Ⅲ型胶原、前Ⅲ型胶原N端多肽(PⅢNP)和胶原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应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单克隆抗体检测Ⅲ型胶原和PⅢNP。结果发现:自体皮区移植14d后羟脯氨酸、Ⅲ型胶原和胶原酶活性显著增加,Ⅲ/Ⅰ比例非常明显增高。在异体皮区移植后14d内,羟脯氨酸、Ⅰ型和Ⅲ型胶原活性降低,至21d后才见羟脯氨酸和Ⅲ型胶原,Ⅲ/Ⅰ增加;相反地。Ⅰ型胶原在移植后4、7、14d均见降低。实验证实了血清中PⅢNP能灵敏地反应局部烧伤后Ⅲ型胶原合成的增加,移植后7~28d均见PⅢNP显著升高。局部组织学观察在混合移植后21d异体表皮完全被排异,异体真皮已完全被延伸的自体表皮所覆盖。结果表明:异体皮区胶原代谢的启动迟于自体皮区约1周左右。混合移植14d自体皮区胶原合成开始活跃,而新生合成的胶原主要是Ⅲ型胶原,28d后创面已完全被自体表皮覆盖,其下的胶原代谢仍未停止,无论在原先的自体皮区及异体皮区胶原的合成,代谢仍在高水平进行。混合移植不仅防止了感染、高能代谢、水和电解质紊乱和对付自体皮不足,而且对烧伤愈合中的胶原代谢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度烧伤 混合移植 羟脯氨酸 和Ⅲ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提取液对大鼠骨组织中ColⅠ和Cath 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旭斌 陈秀峰 +1 位作者 王桂敏 艾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78,共4页
将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给木瓜提取液12周后,测定大鼠Ⅰ型胶原(ColⅠ)、组织蛋白酶L(Cath L)、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并行股骨并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木瓜提取液组与雌激素组能显著... 将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给木瓜提取液12周后,测定大鼠Ⅰ型胶原(ColⅠ)、组织蛋白酶L(Cath L)、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并行股骨并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木瓜提取液组与雌激素组能显著增加大鼠的骨小梁的数量、降低Cath L的表达,木瓜高剂量组与雌激素组无明显差异(P>0.05),这一作用在高剂量组更加明显.木瓜提取液能够降低破骨细胞Cath L的表达来抑制骨基质中ColⅠ的分解,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的疗效和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 骨质疏松 组织蛋白酶L 氨基 交联羧基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Wnt信号通路及骨硬化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凌家艳 薛莎 +2 位作者 马威 杨文强 沈霖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29-1434,共6页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补肾通络方大剂量组、补肾通络方小剂量组、雌激素组,每组8只,同时设置假手术组8只作为对照,各组分别给予相...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补肾通络方大剂量组、补肾通络方小剂量组、雌激素组,每组8只,同时设置假手术组8只作为对照,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给药12周后检测大鼠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股骨骨密度(BMD)。采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股骨中β-catenin、Wnt3a、sclerostin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肾通络方大、小剂量组PINP增高(P<0.01),β-CTX明显降低(P<0.01),骨密度升高。补肾通络方大、小剂量组Wnt3a、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1),sclerostin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补肾通络方能抑制sclerostin表达,调控Wnt3a表达增高,从而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通络方 骨质疏松症 氨基 羧基β特殊序列 Wnt/β-catenin信号 骨硬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TX、T-P1NP及其比值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相关性
9
作者 田鹏飞 陈娟娟 程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6-649,656,共5页
目的 分析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中,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水平及两者比值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100例(骨质疏松... 目的 分析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中,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水平及两者比值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100例(骨质疏松组),另选同期体检且无骨质疏松者50例(对照组,女性)及骨量减少组50例(女性),采集三组血液样本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β-CTX、T-P1NP水平,计算两者比值,比较三组血清各指标差异。同时采用骨折风险评价工具(FRAX)评估骨质疏松组患者骨折发生风险,比较高危骨折组及非高危组患者相关指标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研究血清β-CTX、T-P1NP及其比值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骨折风险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骨质疏松组血清β-CTX、T-P1NP水平及β-CTX/T-P1NP值高于骨量减少组、对照组,骨密度低于骨量减少组、对照组,骨量减少组患者血清β-CTX、T-P1NP水平及β-CTX/T-P1NP值高于对照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高危骨折组血清β-CTX、T-P1NP水平及β-CTX/T-P1NP值均高于非高危组,骨密度低于非高危组(P<0.05)。血清β-CTX、T-P1NP水平及β-CTX/T-P1NP值与骨密度呈负相关性(P<0.05);血清β-CTX、T-P1NP、β-CTX/T-P1NP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呈正相关,骨密度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风险呈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β-CTX、T-P1NP水平及β-CTX/T-P1NP值明显升高,骨密度降低,血清β-CTX、T-P1NP水平及β-CTX/T-P1NP值对诊断骨质疏松及判断骨折风险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β特殊序列 总1氨基延长 骨折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疏康胶囊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杨亚珊 罗云霞 竺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5-799,共5页
目的观察骨疏康胶囊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的风湿性疾病并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口服骨疏康胶囊4粒BID,阿法骨化醇软胶... 目的观察骨疏康胶囊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的风湿性疾病并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口服骨疏康胶囊4粒BID,阿法骨化醇软胶囊0.5μg QD,碳酸钙D3片1片BID,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法骨化醇软胶囊0.5μg QD,碳酸钙D3片1片BID,两组均连续用药12个月,观察其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腰椎(L1~4)、股骨颈、大转子、全髋的骨密度均较对照组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代谢指标中,试验组血清钙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骨钙素、碱性磷酸酶降低,25-羟维生素D、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血清钙与骨钙素无明显变化(P>0.05),碱性磷酸酶降低,25-羟维生素D、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疏康胶囊可改善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和骨代谢,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疏康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钙素 血清钙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25-羟维生素D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硬化蛋白、PINP、CTX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程力 常九州 周卫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74-878,883,共6页
目的比较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组、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水平,探讨SO与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tide,PINP)、Ⅰ型胶原C端肽(typeⅠcollagen carboxytermin... 目的比较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组、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水平,探讨SO与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tide,PINP)、Ⅰ型胶原C端肽(typeⅠ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peptide,CTX)、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比较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组、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3组间年龄、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股骨颈及平均腰椎BMD、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5-(OH)D3、SO、PINP、CTX各指标的差异,并做SO与上述指标的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骨质疏松症组年龄、绝经年限显著高于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P均=0.000),低骨量组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P=0.009、0.002);(2)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中25-(OH)D3缺乏113例(90.4%);(3)骨质疏松症组SO、PINP水平显著高于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P=0.000),低骨量组SO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P=0.045);(4)SO与PINP、年龄、绝经年限正相关(r=0.978、0.194、0.205),与股骨颈BMD、平均腰椎BMD、体重指数负相关(r=-0.518、-0.349、-0.24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O与PINP呈正相关(β=7.015,P=0.000)、与股骨颈BMD呈负相关(β=-11.245,P=0.023)。结论 (1)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者SO水平明显增高,与PI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股骨颈BMD呈显著负相关;(2)25(OH)D3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骨硬化蛋白 氨基(N) C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续骨汤联合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性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易先达 徐静磊 邓俊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究益气续骨汤联合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以及对其骨性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9年8月于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究益气续骨汤联合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以及对其骨性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9年8月于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PFNA手术,术后进行常规术后预防治疗,观察组给予PFNA手术联合益气续骨汤,PFNA手术操作同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tal analogue scale,VAS)分数、Harris分数、髋部骨密度和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AS分数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2周、1月、3月的观察组的VAS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VAS分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rris分数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的观察组的VAS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Harris分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髋部骨密度值均明显升高,且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的观察组的髋部骨密度值均明显低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髋部骨密度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PIN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的观察组的血清PIN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续骨汤联合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明确,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增强髋部骨密度值,降低血清PINP水平,促进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防旋转髓内钉 益气续骨汤 骨密度 氨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生血汤对创伤性骨折骨密度及血清PⅠNP、Cathe K、TRAP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铭杰 张良 +1 位作者 吴梦 张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9-61,共3页
目的研究益气生血汤对创伤性骨折患者骨密度及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组织蛋白酶K(cathe K)、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0月诊治的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 目的研究益气生血汤对创伤性骨折患者骨密度及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组织蛋白酶K(cathe K)、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0月诊治的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常规止痛、抗感染治疗及术后恢复性功能锻炼,同时采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益气生血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功能恢复情况,肿胀消退、疼痛消退及骨折愈合时间,骨密度指标,血清骨转化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5.2%(59/62)、83.9%(52/6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肿胀消退、疼痛消退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骨折区的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骨面积(B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MD、BM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A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血清PⅠNP、Cathe K、TRA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ⅠNP、Cathe K、TR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生血汤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作用,其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并且能够促进骨质量提高、加速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益气生血汤 骨密度 氨基 组织蛋白酶K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骨代谢标志物的测定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髋部脆性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3
14
作者 楼慧玲 彭程 陈巧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46-134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25(OH)D3测定在老年人髋部脆性骨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有髋部脆性骨折史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68例,同时设立68例确诊骨质疏松症、无髋部脆... 目的探讨血清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25(OH)D3测定在老年人髋部脆性骨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有髋部脆性骨折史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68例,同时设立68例确诊骨质疏松症、无髋部脆性骨折史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老年人群做对照,测定血清Total-P1NP、β-CTX、25(OH)D3;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MD);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髋部脆性骨折组患者的Total-P1NP、β-CTX高于对照组,25(OH)D3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双变量相关分析发现在髋部脆性骨折组,25(OH)D3与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呈正相关,Total-P1NP、β-CTX与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呈负相关(P<0.05);在对照组,25(OH)D3与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无相关,Total-P1NP、β-CTX与腰椎均值BMD无相关,与总髋部BMD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BMD水平相近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Total-P1NP、β-CTX的增高及25(OH)D3的降低有可能独立预示髋部脆性骨折的风险增高,这3项指标的检测有利于识别髋部脆性骨折高风险人群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骨折 髋部 老年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羧基β特殊序列 25羟基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代谢标志物CTx、OST、BAP和PINP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中的变化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晖 王智煜 +4 位作者 杨玉妹 郑研 宁琳琳 李洪涛 姚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9-473,480,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骨转移时细胞因子作用于成骨和破骨细胞,破坏正常的骨代谢机制,导致骨代谢指标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中发生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骨代谢标志物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中的变化,以期寻找较为可靠的临床随访指标。方法:收集51... 背景与目的:肿瘤骨转移时细胞因子作用于成骨和破骨细胞,破坏正常的骨代谢机制,导致骨代谢指标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中发生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骨代谢标志物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中的变化,以期寻找较为可靠的临床随访指标。方法:收集51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47例乳腺癌无骨转移患者及44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中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erminal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Tx)、骨钙素(osteocalcin,OST)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alkaline phosphatase,BAP)及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PINP)的数值。结果:在乳腺癌骨转移组,CTx、OST、BAP和PINP的数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各骨代谢指标与骨破坏性质、骨转移数量无明显相关。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42.90个月,95%CI为38.02~47.78个月。中位骨转移发病时间(自确诊乳腺癌起)为63.65个月,95%CI为37.26~90.43个月。结论:CTx、OST、BAP和PINP的数值在乳腺癌骨转移组中明显升高,可作为临床随访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骨钙素 骨碱性磷酸酶 氨基 羧基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骨代谢生化指标与年龄及骨密度相关分析 被引量:28
16
作者 邓伟民 刘坚 +6 位作者 叶竹 王应立 张金赫 韩炜 宋骤 杨健 韩丽萍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年第3期179-185,共7页
目的分析男性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及N端骨钙素(N-MID)随年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血清PINP、β-crosslaps及N-MID的含量,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 目的分析男性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及N端骨钙素(N-MID)随年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血清PINP、β-crosslaps及N-MID的含量,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arProdigy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检测各部位BMD。结果 PINP、β-crosslaps及N-MID与年龄呈负相关(r=-0.240~-0.253,P<0.05),30~49年龄段处于较高且稳定的水平(PINP:46.98~46.79μg/L,β-crosslaps:0.46μg/L,N-MID23.65~23.08μg/L)。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PINP在60~69年龄段达最低水平(32.28μg/L),β-crosslaps及N-MID在80岁以后下降加速(0.30μg/L、14.75μg/L)。校正年龄、身高、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的偏相关分析显示,PINP和β-crosslaps与各部位BMD皆呈负相关(r=-0.155~-0.310,P<0.05);除L1-4外,N-MID与各部位BMD均呈负相关(r=-0.151~-0.189,P<0.05)。按BMD分组,方差分析显示7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组PINP、β-crosslaps及N-MID高于正常骨量组(P<0.05),骨质疏松组β-crosslaps及N-MID高于低骨量组(P<0.05)。结论 PINP、β-crosslaps及N-MID是敏感且特异反映男性骨转换的指标;特异性强的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增加为骨代谢转换率增高的表现,提示7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处于高骨转换状态,骨量快速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 β-降解产物 N骨钙素 骨密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壮骨冲剂对老年男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指标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叶竹 刘坚 +5 位作者 王应立 韩炜 宋骤 杨健 韩丽萍 邓伟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7-891,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补肾壮骨冲剂组服药前、服药半年后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将补肾壮骨冲剂组与阿仑膦酸钠及钙尔奇D组分别作对比,观察补肾壮骨冲剂治疗老年男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改善其骨代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 目的通过比较补肾壮骨冲剂组服药前、服药半年后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将补肾壮骨冲剂组与阿仑膦酸钠及钙尔奇D组分别作对比,观察补肾壮骨冲剂治疗老年男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改善其骨代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血清中PINP、β-Crosslaps及N-MID的含量;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ar Prodigy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检测各部位BMD;将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分为3组,补肾壮骨冲剂组服用补肾壮骨冲剂+钙尔奇D,阿仑膦酸钠组服用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钙尔奇D组只服用钙尔奇D。结果补肾壮骨冲剂组治疗半年后血清中的PINP、β-Crosslaps及N-MID下降显著;与治疗前相比,左侧股骨颈、Ward三角和左侧股骨近端处的BMD提高明显;补肾壮骨冲剂组改善老年男性骨代谢及提高骨密度的效果优于钙尔奇D组;与临床疗效公认的阿仑膦酸钠组比较,补肾壮骨冲剂显示出与其相近的改善骨代谢和提高骨密度疗效。结论补肾壮骨冲剂是治疗老年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提高骨量、改善老年男性骨代谢情况的安全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壮骨冲剂 骨质疏松 骨密度 I氨基 B-降解产物 N骨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骨代谢状态的相关性:附1389例观察 被引量:23
18
作者 洪维 朱汉民 +4 位作者 程群 甘洁民 李慧琳 杜艳萍 朱晓颖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1年第4期224-231,共8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人群血清25羟化维生素D水平与甲状旁腺激素及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自动电子发光免疫法检测健康成人血清25羟化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素(PTH)、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β-Ⅰ型胶原C端肽...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人群血清25羟化维生素D水平与甲状旁腺激素及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自动电子发光免疫法检测健康成人血清25羟化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素(PTH)、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β-Ⅰ型胶原C端肽:β-CTX)。按血清25OHD不同水平将受试者分为维生素D极低组、维生素D严重低下组、维生素D低下组、维生素D中间水平组和维生素D高分位5组,比较血清25OHD与甲状旁腺激素及骨代谢的关系。结果接受检测的1 389位受试者年龄为22~88岁,平均年龄(65.8±10.9)岁。男性552名,女性837名,按血清25OHD水平分为5组:极低组≤4 ng/mL,120例(8.6%);严重低下组4.1~10 ng/mL,232例(16.7%);低下组10.1~20 ng/mL,744例(53.5%);中间水平组20.1~30 ng/mL,206例(14.8%);高分位组≥30.1 ng/mL,87例(6.3%)。检测结果显示,血清PTH水平随25OHD升高逐渐降低,呈负相关。血清PTH定值(cut-off value)的平台期在25OHD 16~20 ng/mL之间出现。BGP和PINP在极低组和严重低下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矫正PTH后,25OHD与BGP、PINP仍呈负相关。BGP平台期在25OHD 18~25 ng/mL之间出现,PINP平台期在25OHD 20~25 ng/mL之间出现。各组间βCT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25OHD≤10 ng/mL时,骨形成标志物发生明显变化,血清25OHD是影响骨代谢调节因子之一,但作为单个因子,其影响力度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化维生素D 甲状旁腺素 骨钙素 N β-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田路 李丹 +4 位作者 刘春雷 高娇 陈兴明 易勇 敬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76-1479,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N端-骨钙素、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胶原特殊序列、25-羟基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妊娠糖尿病患者(GDM组)与同孕周糖耐量正常的孕妇(NGT组)各50例,测定N端-骨钙素...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N端-骨钙素、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胶原特殊序列、25-羟基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妊娠糖尿病患者(GDM组)与同孕周糖耐量正常的孕妇(NGT组)各50例,测定N端-骨钙素、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胶原特殊序列、25-羟基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比较两组人群临床资料和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DM组孕妇的血清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为(47.87±34.84)μg/L,明显高于NGT组的(35.48±10.61)μg/L(P=0.018),血清β-胶原特殊序列为(0.226±0.095)μg/L,明显高于NGT组的(0.193±0.054)μg/L(P=0.038),血清N端-骨钙素为(9.82±4.74)μg/L,明显高于NGT组的(7.74±1.92)μg/L(P=0.005)。25-羟基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DM组患者的骨代谢状态主要表现为骨合成代谢和骨吸收代谢均有升高,同时骨转换率也明显升高,尚未发现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糖耐量正常的孕妇之间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骨代谢标志物 骨钙素 总I氨基延长 β-特殊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多糖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中PINP和B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曾高峰 宗少晖 +1 位作者 邹斌 李柯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88-1192,共5页
探讨黄精多糖(PSP)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作用中I型前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PIN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取8周龄雄性BALB/C小鼠1只,无菌... 探讨黄精多糖(PSP)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作用中I型前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PIN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取8周龄雄性BALB/C小鼠1只,无菌操作分离小鼠股骨和胫骨,注射器冲出骨髓制成细胞悬液,传代3次后分为6组用于实验。空白诱导组仅加入等量成骨诱导培养基;阳性对照诱导组加入等量成骨诱导培养基及雌二醇(10-8mol/L);各PSP诱导组:加成骨诱导培养基和各自浓度的PSP(200、300、400、500 mg/mL)。每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倒置相差显微镜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在培养第7 d、第14 d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量细胞PINP和BMP-2的表达量。实验结果显示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呈长梭形,有接触抑制现象,诱导后细胞呈三角形、多角形、不规则形状,细胞生长密集时可重叠生长。各不同浓度PSP诱导组均比非诱导组高表达PINP和BMP-2(P<0.01)。表明PSP呈剂量相关性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高浓度PSP可显著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过程中BMP-2和PIN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分化 N 骨形态发生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