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Tat为靶点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潜伏库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胡浩博 桓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1-838,共8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潜伏库是目前治愈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主要障碍。反式激活蛋白(Tat)为HIV-1编码的调节蛋白,通过促进HIV-1转录影响潜伏库的建立和激活。以Tat蛋白为靶点的抑制剂通过降低Tat蛋白水平和干扰Tat蛋白...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潜伏库是目前治愈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主要障碍。反式激活蛋白(Tat)为HIV-1编码的调节蛋白,通过促进HIV-1转录影响潜伏库的建立和激活。以Tat蛋白为靶点的抑制剂通过降低Tat蛋白水平和干扰Tat蛋白的促转录功能抑制病毒反弹。在HIV-1潜伏库治疗的2种策略中,以Tat蛋白抑制剂为基础提出的“阻断和锁定”策略能够靶向HIV-1蛋白或宿主因子,同时干扰组蛋白表观遗传修饰,促使前病毒永久沉默,即使在中断治疗后也能够维持HIV-1潜伏状态。二脱氢皮质抑素A (dCA)、雷公藤甲素和阿帕塔隆衍生物Q308等Tat蛋白相关抑制剂可通过不同机制调控HIV-1潜伏。现就Tat对HIV-1潜伏库的调控作用、以Tat蛋白为靶点的HIV-1潜伏库治疗策略及其相关抑制剂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HIV-1功能性治愈的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反式激活蛋白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潜伏库 “阻断和锁定”策略 功能性治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结构蛋白Gag-Pol的抑制剂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国锋 李聪宜 +1 位作者 王虹 张文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6-1163,共8页
Gag-Pol蛋白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重要结构蛋白之一,其组成成分包含了HIV的基本骨架蛋白和生命周期中所需要的功能酶,目前以Gag-Pol上不同的功能区为靶点开发的抑制剂包括衣壳(CA)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和整合酶抑制... Gag-Pol蛋白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重要结构蛋白之一,其组成成分包含了HIV的基本骨架蛋白和生命周期中所需要的功能酶,目前以Gag-Pol上不同的功能区为靶点开发的抑制剂包括衣壳(CA)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和整合酶抑制剂等。CA抑制剂通过抑制CA的成熟或者破坏CA的组装进而影响HIV复制。蛋白酶抑制剂主要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蛋白酶对切割位点CA-间隔多肽1(SP1)的切割,逆转录酶抑制剂通过模仿逆转录底物,阻断HIV的逆转录过程,整合酶抑制剂通过靶向整合酶活性中心—锌指结构影响整合酶活性。本文总结了针对HIV Gag-Pol蛋白的抑制剂及其作用机制,并对已批准上市成药的用法用量进行综述,为今后临床联合用药和针对HIV Gag-pol蛋白的新型抑制剂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Gag-Pol蛋白 蛋白酶抑制剂 转录酶抑制剂 整合酶抑制剂 成熟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gag-gp120嵌合基因核酸疫苗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4
3
作者 江文正 金宁一 韩文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1-342,345,共3页
目的 :构建含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 1) gag gp12 0嵌合基因核酸疫苗的表达质粒。方法 :将gag和 gp12 0连接后的嵌合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 pVAX1中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GE。用脂质体法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 72h后 ,取转染... 目的 :构建含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 1) gag gp12 0嵌合基因核酸疫苗的表达质粒。方法 :将gag和 gp12 0连接后的嵌合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 pVAX1中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GE。用脂质体法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 72h后 ,取转染的Hela细胞进行RT PCR检测和和Dot ELISA分析。结果 :重组质粒转染细胞的总RNA中 ,可扩增出目的基因的转录产物。Dot ELISA的结果显示 ,目的基因在Hela细胞内得到表达。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表达gag gp12 0嵌合基因的核酸疫苗质粒 ,为H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gag-gp120 嵌合基因 核酸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载体研究进展
4
作者 侯军 王健民 闵碧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5-78,共4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typeⅠ ,HIV Ⅰ )为慢病毒家族成员之一 ,除 gag ,pol与env等结构基因外 ,其结构中还含有编码 2个调节蛋白及 4个附属蛋白的基因。目前已构建了多种类型的复制缺陷性HIV Ⅰ载体 ,产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typeⅠ ,HIV Ⅰ )为慢病毒家族成员之一 ,除 gag ,pol与env等结构基因外 ,其结构中还含有编码 2个调节蛋白及 4个附属蛋白的基因。目前已构建了多种类型的复制缺陷性HIV Ⅰ载体 ,产生的病毒滴度最高可达 10 7TU /ml;对包装细胞系的研究发现 ,将 4个附属基因全部去除对载体的转导能力并无显著影响。基因组分离式包装系统降低了产生具有复制能力的病毒的可能性。HIV Ⅰ载体具有两大特点 :可有效转导人CD34+造血干 /祖细胞、重复注射不引起排斥反应。改建后的HIV Ⅰ载体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转录病毒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免疫缺陷病毒I型 p24gag 基因的重组与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金宁一 郭军庆 +5 位作者 王秀清 田梅 李体远 王宏伟 尹凤阁 殷震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7-51,共5页
将编码人I型免疫缺陷病毒(HIV-1)衣壳蛋白的p24gag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17b的T7噬菌体启动子下游,构建成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4,并使p24gag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 将编码人I型免疫缺陷病毒(HIV-1)衣壳蛋白的p24gag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17b的T7噬菌体启动子下游,构建成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4,并使p24gag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产物为30kDa的s19-p24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8.4%。重组p24蛋白均与抗p24单克隆抗体及HIV-1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较好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p24蛋白 基因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D型逆转录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芸 吕龙宝 +4 位作者 马玉华 胡正飞 李维薇 吴志蕾 王琼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2年第6期14-15,共2页
猴D型逆转录病毒(simiantype-Dretrovirus,SRV),是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Simian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SAIDS)即猴艾滋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关键词 转录病毒 D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病原体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配子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抑制作用
7
作者 夏承来 陈锐洪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6,共4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机体细胞内不断复制并发生变异,以拮抗外界环境发生的变化。尽管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HAART)在治疗艾滋病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该疗法服用方法复杂、副作用较大及药物价格昂贵,因此仍需要开发新的方法来治疗HI...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机体细胞内不断复制并发生变异,以拮抗外界环境发生的变化。尽管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HAART)在治疗艾滋病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该疗法服用方法复杂、副作用较大及药物价格昂贵,因此仍需要开发新的方法来治疗HIV-1感染。最近备受关注的是适配子为基础的疗法。适配子具有特异性高、靶标单一和通用性等特点,可将其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核酸适配子抗HIV-1作用的研究进展,并讨论抗HIV-1核酸适配子的应用前景及面临的挑战,为开发新的抗HIV-1药物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 适配子 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因子1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中Th1/Th2细胞平衡的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郑杰夫 殷林波 +3 位作者 宋成博 傅雅静 姜拥军 张子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对T细胞因子1(TCF1)调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中Ⅰ型辅助性T细胞(Th1)/Ⅱ型辅助性T细胞(Th2)平衡进行研究,探讨在HIV感染中Th1/Th2细胞漂移的机制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未治疗的HIV感染者及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 目的对T细胞因子1(TCF1)调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中Ⅰ型辅助性T细胞(Th1)/Ⅱ型辅助性T细胞(Th2)平衡进行研究,探讨在HIV感染中Th1/Th2细胞漂移的机制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未治疗的HIV感染者及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转染TCF1-siRNA敲除TCF1的表达,检测CD4^+、CD8^+T细胞内IFN-γ和IL-4的表达情况。结果HIV感染者CD4^+T细胞IFN-γ表达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P=0.041),IL-4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01)。与未敲除TCF1的对照组(TCF1组)相比,敲除TCF1(si-TCF1组)显著增加HIV感染者CD4^+T细胞内Ⅰ型细胞因子IFN-γ表达(P=0.048),减少Ⅱ型细胞因子IL-4表达(P=0.004)。敲除TCF1后,HIV感染者CD8^+T细胞内亦出现IFN-γ表达增加(P<0.001),IL-4表达减少(P=0.010)。结论敲除TCF1可使HIV感染者体内Th2细胞向Th1细胞漂移,为HIV感染免疫平衡提供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T细胞因子1 辅助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融合蛋白SDF-KDEL慢病毒载体pLenti6/V5-S-K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利 曲晓莉 +11 位作者 张久聪 张颖 黄长形 连建奇 魏欣 姜泓 张野 庄严 翟嵩 孙永涛 聂青和 白雪帆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67-371,共5页
目的构建含趋化因子融合蛋白SDF-KDEL的慢病毒载体pLenti6/V5-S-K,为研究I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SDF-KDEL,纯化后的PCR产物定向连接入pLenti6/V5-D-TOPO(载体... 目的构建含趋化因子融合蛋白SDF-KDEL的慢病毒载体pLenti6/V5-S-K,为研究I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SDF-KDEL,纯化后的PCR产物定向连接入pLenti6/V5-D-TOPO(载体,构建慢病毒载体pLenti6/V5-S-K,并在293FT细胞中建立慢病毒株,最后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观察SDF-1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慢病毒载体pLenti6/V5-S-K,并证实SDF-1蛋白可在HeLa细胞系内表达。结论慢病毒载体可介导CXC-细胞内趋化因子(CXC-in-trakine,SDF-K)基因高效、稳定转染HeLa细胞,可用于抗HIV-1感染的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趋化因子受体 细胞内趋化因子 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SDF-KDEL pLenti6/V5-S-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失败的HIV感染/AIDS老年患者基因型耐药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石世宇 曹汴川 +3 位作者 黄秋玲 赵越 黄富礼 黄永茂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6-690,共5页
目的 分析抗病毒治疗失败的HIV感染/AIDS老年患者的耐药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四川省某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失败并判定为耐药的HIV感染/AIDS老年患者,分析其基因型耐药特点。结果354例研究对象中,男性为主(7... 目的 分析抗病毒治疗失败的HIV感染/AIDS老年患者的耐药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四川省某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失败并判定为耐药的HIV感染/AIDS老年患者,分析其基因型耐药特点。结果354例研究对象中,男性为主(74.3%);年龄中位数为66.6岁;基线CD4+T细胞<350个/μL为主(79.2%);ART中位时长26.6个月;初始ART方案与ART时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药物耐药突变位点多样;亚型以CRF08_BC为主(40.7%);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耐药率最高,其次为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蛋白酶抑制剂(PI)耐药率最低;NRTI中,恩曲他滨(FTC)和拉米夫定(3TC)耐药率偏高,均为29.7%;NNRTI中,奈韦拉平(NVP)和依非韦伦(EFV)耐药率高,分别为92.4%和91.5%。Fisher确切概率法显示年龄与ART药物耐药模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失败的HIV感染/AIDS老年患者耐药情况复杂,需要加强ART管理,基线耐药检测可以为ART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应该加强对HIV-1 RNA、CD4+T细胞等指标的基线及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加强老年HIV感染/AIDS患者的随访管理,及时进行耐药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耐药 老年人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在HIV-1感染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11
作者 张立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66-970,共5页
Ⅰ型干扰素(以下简称为干扰素)是重要的抗病毒因子,也是临床上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然而,干扰素在HIV感染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最近在HIV感染的人源化小鼠模型中发现,干扰素具有抑制HIV复制和破坏抗病毒免疫的双重作用.在抗病毒... Ⅰ型干扰素(以下简称为干扰素)是重要的抗病毒因子,也是临床上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然而,干扰素在HIV感染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最近在HIV感染的人源化小鼠模型中发现,干扰素具有抑制HIV复制和破坏抗病毒免疫的双重作用.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同时,注射干扰素受体的阻断抗体显著提高抗HIV特异性免疫反应,延缓停药后病毒反弹.这些研究结果提示,干扰素有望成为研发治疗艾滋病新型药物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人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穿透肽技术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蛋白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丽萍 刘志锋 +2 位作者 黎永明 李志杰 姜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3-557,共5页
目的构建基于TAT技术的p38MAPK蛋白转运系统并对导入细胞的融合蛋白的功能进行鉴定。方法采用亚克隆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His-TAT-p38和pHis-TAT-p38(AF)无活性突变体,并诱导原核表达纯化融合蛋白;将这两种蛋白加入培养的ECV304细胞,在高... 目的构建基于TAT技术的p38MAPK蛋白转运系统并对导入细胞的融合蛋白的功能进行鉴定。方法采用亚克隆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His-TAT-p38和pHis-TAT-p38(AF)无活性突变体,并诱导原核表达纯化融合蛋白;将这两种蛋白加入培养的ECV304细胞,在高渗刺激下,通过检测p38底物ATF2的磷酸化水平,以观察由TAT转导进入细胞His-TAT-p38及其无活性突变体对内源性p38活性的影响。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载体构建正确;SDS-PAGE凝胶电泳可见原核表达纯化得到高纯度目的蛋白;Westernblot表明,融合蛋白His-TAT-p38及其突变体能够以一种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方式高效转导进入细胞;导入His-TAT-p38蛋白后,结果发现导入的野生型p38可增强内源性p38的功能,而无活性突变体则竞争性抑制了内源性p38MAPK蛋白的功能,从而阻止或抑制其对内源性底物ATF2的磷酸化,使得信号不能传递下去,进而抑制p38MAPK通路的活动。结论成功建立了基于TAT的蛋白转运系统,并证实TAT能够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高效转运蛋白进入真核细胞;进入细胞的His-TAT-p38和His-TAT-p38无活性突变体蛋白均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在高渗刺激作用下前者可以增加p38磷酸化水平,而后者则显著抑制p38信号通路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转录激活蛋白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蛋白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t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艾菁 王丽梅 +1 位作者 夏威 耿美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133-135,共3页
关键词 TAT蛋白 并发症 调控蛋白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HIV-1基因 Kaposi’s肉瘤 研究进展 结构与功能 转录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构建策略及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尹春光 杜立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2期72-75,共4页
慢病毒可以感染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是较有前途的病毒载体,来源于HIV-1型载体,能阻止形成有复制能力的HIV-1病毒,构建一个更为安全的模式是慢病毒载体构建策略的焦点。该文介绍了慢病毒载体应用过程中的不同载体系统及构建策略,对载... 慢病毒可以感染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是较有前途的病毒载体,来源于HIV-1型载体,能阻止形成有复制能力的HIV-1病毒,构建一个更为安全的模式是慢病毒载体构建策略的焦点。该文介绍了慢病毒载体应用过程中的不同载体系统及构建策略,对载体的生物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慢病毒在基因治疗、RNA干扰及转基因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载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 Rev蛋白和人DDX3解旋酶对HCV RNA复制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亚东 洪国枯 +3 位作者 贾鸣 郭艳 刘明 毛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329-2333,共5页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病毒颗粒蛋白表达调节因子(regulator of virion protein expression,Rev)和DEAD-box蛋白家族ATP依赖的RNA解旋酶3(DDX3)对HCV RNA复制的影响。方法利用HCV表达质粒p CDNA3.1-JFH1转染Huh7细胞以构...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病毒颗粒蛋白表达调节因子(regulator of virion protein expression,Rev)和DEAD-box蛋白家族ATP依赖的RNA解旋酶3(DDX3)对HCV RNA复制的影响。方法利用HCV表达质粒p CDNA3.1-JFH1转染Huh7细胞以构建稳定的HCV细胞复制模型,另构建p CDNA3.1-Rev-Flag-m Cherry和p CDNA3.1-DDX3-YFP-Flag的过表达载体,通过PCR、Western blot和核苷酸测序等方法鉴定载体构建成功后,将实验分为2组对照实验,对照组均只将HCV复制质粒转染Huh7细胞:1组实验组为DDX3和HCV RNA复制质粒共转染入Huh7细胞;2组的实验组为Rev、DDX3和HCV RNA复制质粒共转染入Huh7细胞。最后通过q PCR定量测定各组HCV RNA复制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转染后48 h测各组HCV RNA的复制水平,DDX3+HCV RNA复制质粒组中HCV RNA的水平(1.09×107±0.18×107)明显高于单独转染HCV RNA复制质粒组(4.79×106±1.24×106)(P=0.03);而Rev+DDX3+HCV RNA复制质粒组中HCV RNA的水平(1.74×107±0.40×107)明显低于单独转染HCV RNA复制质粒组(4.17×107±0.46×107)(P<0.001)。结论成功构建Rev蛋白和DDX3的过表达载体,并初步证明人DDX3解旋酶可促进HCV RNA的复制,而Rev蛋白和DDX3共同作用可抑制HCV RNA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病毒颗粒蛋白表达调节因子 DEAD-box蛋白家族的ATP依赖的RNA解旋酶3 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病毒与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卓颖 薛婧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81,共5页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m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s)是一类可以产生大量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的固有免疫细胞。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急性感染期,pDCs通过分泌IFN-α抑制病毒复制并激活...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m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s)是一类可以产生大量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的固有免疫细胞。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急性感染期,pDCs通过分泌IFN-α抑制病毒复制并激活适应性免疫应答。在HIV慢性感染期,pDCs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发挥免疫抑制的作用,不断破坏淋巴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崩溃,促进疾病进程。本文将就HIV-1与pDCs之间的相互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R RNA结合蛋白在HIV-1感染中的作用
17
作者 林晓燕 杨怡姝 曾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86-891,共6页
TARRNA结合蛋白是细胞中双链RNA结合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它可以结合HIV-1TARRNA,并与Tat协同作用激活LTR表达,进而促进病毒的转录与翻译.TRBP也是将干扰素抗病毒通路与RNA干扰免疫通路相连的一种细胞蛋白.在干扰素诱生的PKR反应中,TRBP通... TARRNA结合蛋白是细胞中双链RNA结合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它可以结合HIV-1TARRNA,并与Tat协同作用激活LTR表达,进而促进病毒的转录与翻译.TRBP也是将干扰素抗病毒通路与RNA干扰免疫通路相连的一种细胞蛋白.在干扰素诱生的PKR反应中,TRBP通过直接抑制PKR的自磷酸化、与PKR竞争通用的RNA底物或与PACT形成异源二聚体等机制抑制细胞内的PKR反应,从而降低了PKR介导的对病毒表达的抑制作用.TRBP与Dicer和Ago2等组成的RNA诱导沉默复合体,在RNA干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调控随后的序列特异性降解.在HIV-1感染中,TRBP更倾向于促进病毒的表达与复制,因此TRBP也成为控制HIV-1感染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激活应答元件RNA结合蛋白 蛋白激酶R 人免疫缺陷病毒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能某一天能通过婴儿期免疫接种来预防糖尿病
18
作者 陶冶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29-29,共1页
匹兹堡大学(Pittsburgh,PA)的研究人员们一致认为,经逆转录病毒感染可以诱发Ⅰ型糖尿病。由于已经建立了对糖尿病的遗传预处理,只有在经预处理的细胞中上述病毒才能起作用。通过分离这种神秘的病毒来证实上述理论,如能开发抵御该病毒的... 匹兹堡大学(Pittsburgh,PA)的研究人员们一致认为,经逆转录病毒感染可以诱发Ⅰ型糖尿病。由于已经建立了对糖尿病的遗传预处理,只有在经预处理的细胞中上述病毒才能起作用。通过分离这种神秘的病毒来证实上述理论,如能开发抵御该病毒的疫苗,则疫苗工业将会发大财。 在2种类型的糖尿病中,Ⅰ型或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最严重的,它迫使美国70万人每天自己注射胰岛素,以控制他们的血糖水平。匹兹堡大学的Massino Trucco及其他研究人员们认为,Ⅰ型糖尿病可以经病毒感染而诱发。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胰岛素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接种 婴儿期 I糖尿病 匹兹堡大学 胰岛素依赖糖尿病 糖尿病 预处理 转录病毒 研究人员 胰岛素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肾气丸联用cART对HIV-1感染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19
作者 董雁 刘锦 +5 位作者 闵奇萍 黄金龙 何妙翠 王黎芳 钱峰 刘义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198,共2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ombined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但部分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重建不全和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消化功能下降、神...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ombined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但部分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重建不全和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消化功能下降、神经系统毒性和代谢紊乱等,严重影响了抗病毒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已成为AIDS治疗领域的瓶颈[1]。部分国家资助的中医药防治AIDS科研课题提出正虚(主要为肾虚)是AIDS发生发展的内在病理基础,以肾气与肾阴肾阳的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2-3]。补肾制剂可能是缓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患者病情和不良反应的可靠方式。金匮肾气丸是由地黄、山药、茯苓、牡丹皮、山茱萸、牛膝、泽泻等多味中药制成的综合制剂[4],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作用。本研究首次采用金匮肾气丸与cART联用治疗HIV-1感染者,比较了金匮肾气丸与cART联用、单用cART对HIV-1感染者抗病毒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试图为探索HIV-1感染者治疗的新途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 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不良反应 T细胞亚群 HIV感染者医疗结局健康调查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L12-TAT融合肽对山梨糖醇引起的ECV304细胞ATF2磷酸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爱华 刘志锋 +7 位作者 李海玉 唐靖 李志杰 刘亚伟 龚小卫 刘靖华 邓鹏 姜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2-408,共7页
构建p38Loop12(L12)的TAT融合表达载体,纯化原核表达的p38L12融合蛋白并鉴定其在真核细胞内的功能.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出p38L12及其“TXY”双磷酸化位点的AF突变体p38L12(AF)片段,克隆入His标记的TATEGFP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HTE(pET1... 构建p38Loop12(L12)的TAT融合表达载体,纯化原核表达的p38L12融合蛋白并鉴定其在真核细胞内的功能.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出p38L12及其“TXY”双磷酸化位点的AF突变体p38L12(AF)片段,克隆入His标记的TATEGFP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HTE(pET14bHisTATEGFP),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原核表达菌,诱导表达纯化融合蛋白;将融合蛋白加入ECV304细胞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行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融合蛋白的细胞内转导活性;通过检测内源性ATF2磷酸化水平,鉴定高渗刺激下p38L12对内源性p38活性的影响.成功构建了p38L12和p38L12(AF)片段与TAT的融合表达载体,并获得相应的融合蛋白.在ECV304细胞中可见导入的HTEp38L12和HTEp38L12(AF)融合蛋白具有较高的细胞内转导活性和转导效率,并可竞争性抑制高渗刺激对内源性p38的活化.基于HIV1TAT细胞转导系统证实p38L12可竞争性抑制高渗刺激诱导的内源性p38对ATF2的活化,从而发挥对p38激活特异性抑制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转录激活蛋白 丝裂原活化蛋白 LOOP 12 细胞转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