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时代“大先生”的意蕴及培养造就的实践路径——基于江苏“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实践的思考
1
作者 宋永忠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7,共13页
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江苏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苏派教育,涌现出一大批熠熠生辉的教育名家。“苏派教育名家”是指具有江苏风格、江苏特质、正在江苏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教育“名家”。苏派教育名家如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 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江苏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苏派教育,涌现出一大批熠熠生辉的教育名家。“苏派教育名家”是指具有江苏风格、江苏特质、正在江苏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教育“名家”。苏派教育名家如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自觉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新时代大先生,关键是要在“大”字上下功夫。实现从苏派教育名家走向新时代“大先生”,需要从树“大理想”、养“大品德”、做“大学问”、炼“大主张”、育“大爱心”和植“大情怀”这六个方面构建和完善培养造就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派教育名家 教育家精神 大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中后期黄、淮、运、湖的水环境与苏北水利体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建革 袁慧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5-155,161,共12页
明清时期黄淮运的水环境变化使洪泽湖的湖底淤高,黄河河身抬高。为保证运河的畅通和黄河治理,官方培筑高堰以蓄清刷黄。随着黄河河身的进一步淤高,全黄入湖的增加,整个形势不再有早期的以清刷黄的生态治理模式的运行。这种变化促使官方... 明清时期黄淮运的水环境变化使洪泽湖的湖底淤高,黄河河身抬高。为保证运河的畅通和黄河治理,官方培筑高堰以蓄清刷黄。随着黄河河身的进一步淤高,全黄入湖的增加,整个形势不再有早期的以清刷黄的生态治理模式的运行。这种变化促使官方不得不使水流控制点集中于山盱五坝区域,在此形成新的控制点。此处下泄水流的增加,使入江通道畅通并使里下河地区的水灾加重。这一切的环境变化,在形成水灾的同时,也促进行苏北地区的圩田体系和垛田体系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水利 大运河 圩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师三大家”对清初金台诗人群体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白一瑾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63,共8页
活跃于清初顺治时代京城诗坛,被称为"京师三大家"的王铎、薛所蕴、刘正宗三位诗人,对清初京城后进的金台诗人群体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顺治末年至康熙初期的"燕台七子""海内八家""金台十子"等... 活跃于清初顺治时代京城诗坛,被称为"京师三大家"的王铎、薛所蕴、刘正宗三位诗人,对清初京城后进的金台诗人群体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顺治末年至康熙初期的"燕台七子""海内八家""金台十子"等新兴金台诗人,多有受其教诲与提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师三大家” 清初 金台诗人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不幸诗家幸”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友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104-109,共6页
中国文学史上有一种带规律性的现象:许多文学高潮和文学名家的创作高峰都出现于国家的衰败、灭亡时期及其以后一定的时段,赵翼将其总结为"国家不幸诗家幸"。本文指出只有将国家不幸的苦难转化为艺术珍品的诗人才是幸运的,并... 中国文学史上有一种带规律性的现象:许多文学高潮和文学名家的创作高峰都出现于国家的衰败、灭亡时期及其以后一定的时段,赵翼将其总结为"国家不幸诗家幸"。本文指出只有将国家不幸的苦难转化为艺术珍品的诗人才是幸运的,并探讨了实现这种转化的原因及此类文本的特点,揭示其"工"在何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 国家 赵翼 文学史 中国 政治题材 精神需要 忏悔意识 个人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冲的座次与范伯子的诗坛地位
5
作者 黄伟 董芬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28-134,共7页
《水浒传》塑造了众多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林冲就是其中一位武艺高强、勇冠三军的草莽英雄;范伯子是晚清诗坛上桐城诗派的拓展光大者,且屡屡被援引为宗宋诗派的一面旗帜。这样两位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似乎永无在一起相提并论... 《水浒传》塑造了众多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林冲就是其中一位武艺高强、勇冠三军的草莽英雄;范伯子是晚清诗坛上桐城诗派的拓展光大者,且屡屡被援引为宗宋诗派的一面旗帜。这样两位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似乎永无在一起相提并论的机缘,但在钱仲联先生的《近百年诗坛点将录》这一文学批评体式中,范伯子即被比拟为"天雄星豹子头林冲",武艺超群的八十万禁军教头与贫寒老瘦、手无缚鸡之力的诗坛祭酒到底存在何种程度的内在关联?饥凤悲时、孤麟泣遇的人生遭际或许就是钱仲联先生把林冲与范伯子等而论之的基调,而标格清峻、自拔流俗的胸襟器识又成为连接林冲与范伯子的桥梁与纽带,而林冲的座次与范伯子诗学地位的契合才是钱先生独具只眼论断的着眼点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冲 范伯子 座次 点将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中崛起的关键是苏中中部先行崛起
6
作者 易耀秋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79-84,共6页
用梯度发展理论分析苏中崛起应是苏中中部的先行崛起。然而,按现行发展轨迹,苏中中部到2010年接近或达到江苏人均GDP发展水平困难较大,只有加大创新力度,构建强有力的支撑体系,采取跳跃式的发展战略,苏中中部才有可能先行... 用梯度发展理论分析苏中崛起应是苏中中部的先行崛起。然而,按现行发展轨迹,苏中中部到2010年接近或达到江苏人均GDP发展水平困难较大,只有加大创新力度,构建强有力的支撑体系,采取跳跃式的发展战略,苏中中部才有可能先行崛起并牵动苏中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中崛起 创新力度 支撑体系 跳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诗人的中国乡情——纪念亚瑟儿·十娃子诞辰100周年
7
作者 林涛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7-79,共3页
吉尔吉斯斯坦伟大诗人亚瑟尔.十娃子的诗歌创作,不仅全面反映了东干族人民的历史发展、风俗民情、生活变迁等社会画面,而且也浸透着浓郁的“中国乡情”。他用最美妙的语言歌唱中国、歌唱宁夏、歌唱银川。为中华文明的传播,为中国和中亚... 吉尔吉斯斯坦伟大诗人亚瑟尔.十娃子的诗歌创作,不仅全面反映了东干族人民的历史发展、风俗民情、生活变迁等社会画面,而且也浸透着浓郁的“中国乡情”。他用最美妙的语言歌唱中国、歌唱宁夏、歌唱银川。为中华文明的传播,为中国和中亚民族的友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诗人 中国乡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银行网点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车冰清 朱传耿 李敏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67-1874,共8页
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基于网络平台的银行网点地理数据,运用最近邻指数、Ripley’s K函数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分别对五大商业银行、农业金融机构、中小商业银行、江苏地方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讨,并揭示不同类... 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基于网络平台的银行网点地理数据,运用最近邻指数、Ripley’s K函数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分别对五大商业银行、农业金融机构、中小商业银行、江苏地方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讨,并揭示不同类型银行网点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整体上,江苏省银行网点空间偏向分布差异明显"南多北少",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城区密集分布和外围分散分布";不同类型银行由于功能和市场定位的不同,除在城区密集分布的共性外,在城市外围区域的分布密度和服务范围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建成区面积、人口规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城镇化率、二三产业产值比重是影响银行网点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类型银行网点分布的影响程度不同。五大商业银行网点分布倾向于人口规模大、城镇化率高的城市,农业金融机构网点更依赖于农业人口因素,中小商业银行网点偏爱二三产业发达的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对江苏地方银行网点的布局具有显著影响,外资银行主要分布在对外开放程度高和国外资本输入较多的城市。城市行政级别和城市性质等制度因素对农业金融机构、外资银行网点区位选择的影响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网点 金融服务业 五大商业银行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光文诗作中的遗民心态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宁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68,共3页
沈光文是台湾的第一位诗人,也是台湾第一位遗民诗人,在他之后,徐孚远、王忠孝、卢若腾等一批明末文人先后渡海至台,开创了台湾遗民文学和乡愁文学的先河。明朝遗民的心态早已成为众多大陆学者研究的对象,作为“开启台湾文学第一人”,沈... 沈光文是台湾的第一位诗人,也是台湾第一位遗民诗人,在他之后,徐孚远、王忠孝、卢若腾等一批明末文人先后渡海至台,开创了台湾遗民文学和乡愁文学的先河。明朝遗民的心态早已成为众多大陆学者研究的对象,作为“开启台湾文学第一人”,沈光文在台湾也得到足够多的重视。然而,沈光文诗作中的遗民心态却较少有人关注,沈光文的思乡之作、诗作中频繁出现“饥”、“饿”二字等,都与他的遗民心态密切相关,可以说,抓住遗民心态这条线,就找到了读懂沈光文的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遗民 沈光文 台湾诗人 诗歌 遗民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逻辑方略路径——专访江苏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刚 被引量:1
10
作者 本刊记者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共5页
新时代、新江苏,赋予了江苏体育以新内涵,标注出江苏体育发展的新方位、新坐标、新任务。体育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早日全面建成体育强省,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江苏经验、江苏方案,这既是落实"两聚一高",实现&qu... 新时代、新江苏,赋予了江苏体育以新内涵,标注出江苏体育发展的新方位、新坐标、新任务。体育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早日全面建成体育强省,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江苏经验、江苏方案,这既是落实"两聚一高",实现"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为此,江苏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刚接受本刊编辑部的专访,就为什么建设体育强省、怎样建设体育强省、建设什么样的体育强省系统的阐述其独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大精神 体育强省 新时代 新江苏 新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中七子”的诗学取向与乾嘉诗坛关系探论
11
作者 龙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5-173,共9页
“吴中七子”是乾嘉时期重要的诗人群体,其诗学大体呈现出早年宗唐,中途不同程度沾染宋调,后期复返唐音三个阶段。他们主张分体论诗,取法对象以杜、韩、苏、陆等唐宋大家为宗,阅读学习对象下及标举雅正、融合唐宋之长的明清大家,视野开... “吴中七子”是乾嘉时期重要的诗人群体,其诗学大体呈现出早年宗唐,中途不同程度沾染宋调,后期复返唐音三个阶段。他们主张分体论诗,取法对象以杜、韩、苏、陆等唐宋大家为宗,阅读学习对象下及标举雅正、融合唐宋之长的明清大家,视野开阔,在明清诗学大家的经典化接受上有较重要的贡献。这种取向同乾嘉时期唐宋诗学渐趋融合的背景有关,无论是中途的取法宋调,还是晚年的重返唐音,均是“吴中七子”面对诗坛风气变化及现实弊病作出的调整,有着较强的现实关切。梳理“吴中七子”的诗学取向,有助于完整理解乾嘉诗坛的多重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中七子” 格调派 诗学取向 乾嘉诗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