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镉污染“VIP技术”修复治理措施示范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东哲 苏美兰 +2 位作者 李艳 彭燕平 彭铁山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33-35,共3页
茶陵县是重金属镉中、轻污染区。2015年进行了稻田重金属Cd污染"VIP技术"修复治理小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稻田重金属Cd污染"VIP技术"修复治理稻米有明显的降Cd效果,采用低Cd品种,施用适量生石灰,既环保又有效;... 茶陵县是重金属镉中、轻污染区。2015年进行了稻田重金属Cd污染"VIP技术"修复治理小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稻田重金属Cd污染"VIP技术"修复治理稻米有明显的降Cd效果,采用低Cd品种,施用适量生石灰,既环保又有效;对稻田土壤降Cd没有明显效果。中、轻度稻田重金属Cd污染区早稻收割期土样全Cd和有效Cd含量都明显高于晚稻收割期土样的全Cd和有效Cd含量,早稻稻米含Cd量又明显低于晚稻稻米含Cd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Cd污染 “vip技术”修复治理 降Cd效果 茶陵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可持续修复展望
2
作者 彭香玉 赵剑 +1 位作者 周林 叶晶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227-231,共5页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及人体健康,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解析了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矿业排放、农业投入品滥用、污水灌溉及大气沉降,并基于“总量削减-形态调控-风险阻断”的治理技术体系,全面评述...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及人体健康,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解析了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矿业排放、农业投入品滥用、污水灌溉及大气沉降,并基于“总量削减-形态调控-风险阻断”的治理技术体系,全面评述了生物、化学、物理及联合修复技术的原理、应用与局限性。重点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的优化方向,包括超富集植物筛选、基因工程强化及微生物协同增效机制,同时提出生物炭改良与农艺调控相结合的生态修复策略。研究指出,微生物-植物、生物炭-植物、基因工程-植物、化学-生物等联合修复技术通过多技术协同,可大幅提升修复效率并降低环境风险,是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旨在推动绿色、经济、可持续的生态修复模式构建,助力耕地资源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污染 生态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 联合修复 可持续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污染治理中生物修复技术的融合运用策略
3
作者 赵虎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3期58-60,共3页
工业排放、农业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及城市化废弃物处理不当等,严重损害着土壤生态系统。土壤污染不仅威胁农产品安全,还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并引发水体与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据此,研究了高效、环保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重点分析了... 工业排放、农业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及城市化废弃物处理不当等,严重损害着土壤生态系统。土壤污染不仅威胁农产品安全,还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并引发水体与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据此,研究了高效、环保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重点分析了生物修复技术,通过探讨生物修复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揭示了其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显著成效。研究结果表明,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治理手段,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解决土壤污染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修复技术 土壤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湿地生态修复治理技术分析
4
作者 张舫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3期160-162,共3页
为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提升生物生产能力的目的,政府部门应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尤其是退化湿地生态修复治理,以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对湿地生态退化原因进行研究与分析,结合华阳河湖... 为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提升生物生产能力的目的,政府部门应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尤其是退化湿地生态修复治理,以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对湿地生态退化原因进行研究与分析,结合华阳河湖群湿地情况,提出退化湿地生态修复治理技术应用措施,遏制湿地生态破坏情况,并控制湿地生态的进一步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湿地 生态修复 治理技术 应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陈乔乔 《绿色中国》 2025年第8期85-87,共3页
土壤作为生态系统里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质量在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领域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各类污染给土壤健康产生极大威胁。在当前背景下,生态修复技术成为处理土壤污染难题的关键方法。本文对生态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实践中的具... 土壤作为生态系统里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质量在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领域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各类污染给土壤健康产生极大威胁。在当前背景下,生态修复技术成为处理土壤污染难题的关键方法。本文对生态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给出了有价值的借鉴要点,旨在推动土壤环境质量好转,促进生态迈向可持续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治理 应用 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陆交错带生态治理中的应用——以上海市崇明区小微水体为例
6
作者 张建琳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8期36-38,共3页
水陆交错带是陆地与水域连接的纽带,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拦截污染物、提供鱼类繁育场所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当前,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水陆交错带的生态结构遭到破坏,生态功能受阻,不利于区域生态环境发展。该文对崇明区小微水... 水陆交错带是陆地与水域连接的纽带,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拦截污染物、提供鱼类繁育场所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当前,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水陆交错带的生态结构遭到破坏,生态功能受阻,不利于区域生态环境发展。该文对崇明区小微水体水陆交错带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了剖析,从生境恢复、生物恢复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三方面提出了解决水陆交错带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交错带 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治理 小微水体 上海市崇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7
作者 丁林 《绿色中国》 2025年第7期88-90,共3页
为了提高河道水环境治理的效果,本文分析了生态修复技术在水质改善与生态恢复中的应用,并探讨了湿地恢复、植被种植等技术的作用。研究表明,通过这些修复手段,可显著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增强生物多样性。技术的可持... 为了提高河道水环境治理的效果,本文分析了生态修复技术在水质改善与生态恢复中的应用,并探讨了湿地恢复、植被种植等技术的作用。研究表明,通过这些修复手段,可显著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增强生物多样性。技术的可持续性与适应性,为河道治理提供了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拦截净化技术 生态护岸修复技术 生态景观重构技术 河道水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植物中镉污染与治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8
作者 杜俊 鲁先科 +7 位作者 蔡奎 闫丽娜 栾文楼 宋泽峰 赵志瑞 栾卓然 阎秀兰 杨潇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58,共28页
【研究目的】土壤镉污染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本文聚焦土壤、植物中镉污染与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试图为镉污染与治理技术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帮助。【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大量土壤、植物中镉污染与治理技... 【研究目的】土壤镉污染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本文聚焦土壤、植物中镉污染与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试图为镉污染与治理技术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帮助。【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大量土壤、植物中镉污染与治理技术的相关文献,对镉的危害、土壤镉污染现状、镉对植物的影响机制、镉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机理以及土壤镉污染治理修复技术等进行系统介绍和客观评述。【研究结果】中国土壤镉污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耕地、林地、草地、园地以及未利用地都存在镉污染,尤其耕地是镉污染的重灾区;镉对植物生长发育、抗氧化酶活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有显著影响;镉从土壤向植物系统的迁移主要以镉离子和络合物形式,与界面过程有关,另外需要借助载体和通道实现;土壤镉污染治理技术可以分为化学类和生物类,主要包括生物炭、矿物材料、有机肥料、微生物、植物、动物以及联合修复技术。【结论】镉具有较大的危害性,镉污染仍然是中国农田土壤面临的严重问题,镉对植物的影响以及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涉及多个机制,镉污染治理技术有其各自的原理和优势,联合修复技术在农田土壤镉污染治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土壤、植物中镉污染与治理技术仍须在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上持续发力,方能构建行之有效的镉污染防控技术体系,以确保粮食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植物 镉污染 迁移转化 治理修复技术 农业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浮床技术在农业农村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梁瑞珂 严菘 +3 位作者 郭丹辉 吴周瑞 徐锐 张勇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4,共6页
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往往伴随着污染的产生,其污染类型广泛,但无论何种农业农村污染类型,都会涉及水体污染,所以治理农业农村水体污染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生态浮床... 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往往伴随着污染的产生,其污染类型广泛,但无论何种农业农村污染类型,都会涉及水体污染,所以治理农业农村水体污染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生态浮床作为处理水体污染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因其简单高效、低能耗、低成本的优点被广泛应用。本文将生态浮床技术的概念、历史和发展为切入点,介绍了生态浮床主要结构和强化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列举了生态浮床技术在农业农村污水治理中的应用场景,最后对生态浮床技术在低碳生态农业农村建设发展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实现农村生态修复与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污水治理 生态浮床 生物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技术在河湖生态修复中的创新与实践
10
作者 王龙飞 张皎皎 +2 位作者 王子怡 陈玉东 李轶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3-664,共12页
河湖生态修复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议题。在河湖复苏的大背景下,基于生物膜技术的系列修复措施展现出显著优势与巨大潜力。该文深入探讨了其在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实践成果。其中,生物膜载体的研发与改良至关重要,新型载体材料不断... 河湖生态修复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议题。在河湖复苏的大背景下,基于生物膜技术的系列修复措施展现出显著优势与巨大潜力。该文深入探讨了其在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实践成果。其中,生物膜载体的研发与改良至关重要,新型载体材料不断推陈出新,为微生物提供了更优的生长环境;生物膜反应器操作条件的优化同样不容忽视,借由对温度、水流速度等参数的精准调控,生物膜的净化效能可被充分激发;菌藻生物膜技术的优化带来了新机遇,菌藻共生体系能够协同作用,提高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生物膜技术与其他工艺的耦合应用也备受关注,与物理、化学方法相结合,可实现优势互补,全面改善水体质量。在实际应用中,生物膜技术有力促进了河湖生态系统的恢复,显著提升了水体的整体质量和生态健康水平。生物膜技术未来的研究,需深入探究适宜河湖生态修复的生物膜的技术机理,洞悉其净化微观机制,优化载体材料设计和反应器构建,提高生物膜的性能和效率,扩展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应用范畴,为河湖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复苏 生物膜技术 水环境治理 生态修复 菌藻生物膜技术 耦合技术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生态修复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创新实践
11
作者 葛淑丽 《绿色中国》 2025年第2期109-111,共3页
为了充分发挥水环境治理工程的现实价值与意义,应不断创新水环境治理的方式与方法,解决水环境治理工程遇到的问题。为此,本文从绿色生态修复技术应用视角出发,探讨了几种技术的创新应用,并提出了相关技术应用的几点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 为了充分发挥水环境治理工程的现实价值与意义,应不断创新水环境治理的方式与方法,解决水环境治理工程遇到的问题。为此,本文从绿色生态修复技术应用视角出发,探讨了几种技术的创新应用,并提出了相关技术应用的几点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生态修复 水环境治理 应用意义 应用分析 植物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燕 薛敏 戴蒙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2期232-234,共3页
土壤在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业企业加速发展,废弃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因此,我国需采取相关技术对... 土壤在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业企业加速发展,废弃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因此,我国需采取相关技术对其进行修复,加强对土壤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土壤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推动社会市场经济的绿色发展。基于此,阐述了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分析了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应用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有效的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修复技术 土壤资源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技术措施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月红 盛金元 李标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1期94-96,共3页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已由以往的产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在当前土地资源逐渐紧缺的形势下,国家加强耕地资源保护,提升耕地质量,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但我国耕地土壤污染形势依然严峻,轻中度污染耕地占比较高。因此,加强对轻中度污染耕...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已由以往的产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在当前土地资源逐渐紧缺的形势下,国家加强耕地资源保护,提升耕地质量,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但我国耕地土壤污染形势依然严峻,轻中度污染耕地占比较高。因此,加强对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技术措施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中度污染耕地 安全利用 治理措施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技术探析
14
作者 吕雯迪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
耕地污染治理修复是保障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农产品食用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措施,也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为给受污染耕地的治理修复工作提供有益参考,结合吉林省受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工作的实践,介绍该项工作采用的主... 耕地污染治理修复是保障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农产品食用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措施,也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为给受污染耕地的治理修复工作提供有益参考,结合吉林省受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工作的实践,介绍该项工作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品种调整、种植结构调整、叶面调控技术及使用土壤调理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污染耕地 重金属 治理修复技术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红霞 张建 杨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74-76,共3页
通过对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进行综述,归纳总结了物理、化学、生物-生态3种修复技术的原理、工艺核心及适用范围等技术研究进展,其中物理技术包括截污分流与引水冲污、底泥疏浚、曝气复氧,化学治理技术包括化学除藻、化学固定,生... 通过对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进行综述,归纳总结了物理、化学、生物-生态3种修复技术的原理、工艺核心及适用范围等技术研究进展,其中物理技术包括截污分流与引水冲污、底泥疏浚、曝气复氧,化学治理技术包括化学除藻、化学固定,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包括微生物强化、植物净化、人工湿地、生物膜净化及组合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同时,提出了河道水体修复涉及学科多,应该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治理和修复技术。最后对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水体 污染治理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滕彦国 胡竞丹 +1 位作者 郑富新 豆俊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6-901,共16页
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铀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最新进展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评述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及可渗透反应墙技术基本理论、实际案例和未来发展前景。当前铀矿区地下水污染的原位治理与修复技术以实验室研究为主... 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铀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最新进展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评述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及可渗透反应墙技术基本理论、实际案例和未来发展前景。当前铀矿区地下水污染的原位治理与修复技术以实验室研究为主,缺乏对实际铀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的工程实践,如何结合实际铀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特征开发绿色、高效、低碳的治理与修复技术,是未来铀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修复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区 地下水污染 治理修复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可用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萌 方红亚 倪乐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649-4652,共4页
结合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水生植物的重要生态功能和生态地位,归纳了浅水湖泊水生植物生态修复和水华水体水生植物生态治理相关技术,并展望了今后的治理思路。
关键词 浅水湖泊 生态修复 富营养化 治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西关沟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及生态修复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全强 孙立新 +1 位作者 成格尔 李龙 《中国矿业》 2022年第5期63-68,共6页
为改善内蒙古林西县废弃矿山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生态生产能力,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本文以“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分析矿山存在的地质灾害,并提出治理方案。因地制宜,提出“一环两轴五区... 为改善内蒙古林西县废弃矿山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生态生产能力,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本文以“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分析矿山存在的地质灾害,并提出治理方案。因地制宜,提出“一环两轴五区”的空间治理格局,采用“光伏+生态修复”的治理模式,将治理区划为沙生灌木区、光伏+牧草种植区、光伏+灌木经济林区、地道药材种植区与植被恢复区等五个主体功能区。通过治理,可有效降低地质灾害发生,逐步恢复废弃矿山生态系统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绿水青山。通过研究废弃矿山生态治理技术,分析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主要问题,提出地质灾害治理方案与生态修复治理方案,探索“光伏+生态修复”治理模式,为后续生态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山 地质环境 矿山地质灾害 生态修复 “光伏+” 治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木修复技术--城市土壤污染治理的可持续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商侃侃(文/图) gilles vincent(文/图) 《园林》 2017年第7期34-36,共3页
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土壤环境背景值高和人类活动(如工矿业、农业)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产业布局和结构的调整... 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土壤环境背景值高和人类活动(如工矿业、农业)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产业布局和结构的调整,从城区向郊区和农村地区迁出大量的工矿业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治理 城市化 修复技术 土壤环境背景值 树木 工业化进程 污染状况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20
作者 苗伟波 邹剑 +3 位作者 刘国庆 王荣和 陈国军 罗祝兵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7-170,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道水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制约了城市水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近年来河道水体修复技术的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外源截留、内源控制、人工净化和自净强化"的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并将其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道水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制约了城市水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近年来河道水体修复技术的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外源截留、内源控制、人工净化和自净强化"的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并将其应用于深圳铁排渠示范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结果表明,该河道水质明显好转,由劣V类水质变为IV类水质,水体的COD、NH_3-N、TP等水质指标均大幅度降低,取得了理想的水体景观及水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城市水生态 水环境治理 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