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lcopyrite bioleaching by an enriched microbial community in acidic artificial seawater
1
作者 GU Chen-yun ZHANG Rui-yong +7 位作者 XIA Jin-lan LIU Hong-chang SAND Wolfgang WANG Yi-rong CHEN Lu NIE Zhen-yuan ZHANG Yan-sheng WANG 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5期1802-1821,共20页
The enhancement of chalcopyrite bioleaching with an enriched microbial community by acidified seawater was studied,and the enhancing mechanism was analyzed.The microbial community was enriched at the Dabaoshan mine si... The enhancement of chalcopyrite bioleaching with an enriched microbial community by acidified seawater was studied,and the enhancing mechanism was analyzed.The microbial community was enriched at the Dabaoshan mine site,and the treated ore sample ha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halcopyrite and galena.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pper extraction from chalcopyrite with an enriched microbial community in seawater was promoted from 13.1%to 62.1%by acidific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without acidification.Further analyses of the solutions,solid residues and microbial compositions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X-ray diffraction,Raman spectroscopy,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16 S rDNA sequencing revealed the promoting effects of acidified seawater.This acidification can increase the biodissolution of chalcopyrite to in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iron ions and maintain the redox potential in the range of 360−410 mV.The latter produces an optimal redox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chalcopyrite dissolution via Cu_(2)S.The adaptability of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to a high-salt environment is improved.Chloride ions at 580 mmol/L improve the leaching kinetics of chalcopyrite by increasing the porosity and noncrystallinity of the intermediate elemental sulfur.This study provides a promising way to bioleaching copper minerals using seawater for areas with freshwater short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EACHING CHALCOPYRITE ACIDIFICATION seawater microbial commun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用辅料标准与ICH Q3C协调实施策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旻 伍伟聪 +4 位作者 宋郁 王彩媚 郭雅娟 陈英 陈蕾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药用辅料标准中残留溶剂控制与ICH Q3C协调实施的思路。方法梳理《中国药典》现行药用辅料标准残留溶剂控制的相关情况,结合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残留溶剂指导原则(ICH Q3C)和... 目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药用辅料标准中残留溶剂控制与ICH Q3C协调实施的思路。方法梳理《中国药典》现行药用辅料标准残留溶剂控制的相关情况,结合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残留溶剂指导原则(ICH Q3C)和国外主流药典的协调进展,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基于关联审评机制下《中国药典》药用辅料标准与ICH Q3C的协调和实施策略。结论提出的协调实施方案有助于完善我国药用辅料标准体系的国际接轨,提升监管部门和制药工业对药用辅料残留溶剂控制执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全面推进ICH Q3C指导原则在我国药用辅料标准的转化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ich Q3C 残留溶剂 药用辅料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H Q3C协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用辅料果胶标准中残留溶剂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伍伟聪 林嗣翔 +1 位作者 郭雅娟 王彩媚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以药用辅料果胶为例,基于ICH Q3C风险评估和管理理念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品种正文果胶残留溶剂控制标准。方法对不同工艺和不同生产企业的果胶产品开展工艺调研,了解果胶中溶剂残留的种类,采用气相色谱法... 目的以药用辅料果胶为例,基于ICH Q3C风险评估和管理理念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品种正文果胶残留溶剂控制标准。方法对不同工艺和不同生产企业的果胶产品开展工艺调研,了解果胶中溶剂残留的种类,采用气相色谱法考察不同生产企业产品的溶剂残留情况。结果根据产品工艺,产品中存在残留2类溶剂甲醇以及3类溶剂乙醇和异丙醇的风险,18批样品中,测得甲醇的残留量在0.05%~0.17%,乙醇残留量在0.01%~0.38%,异丙醇均未检出,残留溶剂总量为0.07%~0.55%。结论建议《中国药典》果胶标准正文中可不单列残留溶剂检查项,在标准的标示项下,要求生产企业标明残留溶剂的名称及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残留溶剂 ich Q3C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国药典标准残留溶剂控制与ICH Q3C协调策略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旻 伍伟聪 +5 位作者 徐昕怡 王粟明 凌霄 张启明 陈英 陈蕾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5,共9页
目的分析各国药典残留溶剂控制与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残留溶剂指导原则(ICH Q3C)的协调策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残留溶剂与ICH Q3C协调提供思路和方案。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梳理,对比各国药典残留溶剂控... 目的分析各国药典残留溶剂控制与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残留溶剂指导原则(ICH Q3C)的协调策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残留溶剂与ICH Q3C协调提供思路和方案。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梳理,对比各国药典残留溶剂控制与ICH Q3C的协调进程,分析国外主流药典残留溶剂控制与ICH Q3C协调实施策略,梳理《中国药典》与国外药典残留溶剂控制的差异。结果《中国药典》残留溶剂的相关控制有必要与ICH Q3C进行协调。结论建议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药典与ICH Q3C协调的经验,稳步推进我国药典残留溶剂控制与ICH的整体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残留溶剂指导原则 残留溶剂 药典 协调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翻译学视阈下“community”的知识互动化生
5
作者 贾晓庆 张德禄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132,共8页
英语词“community”在我国英文报纸中使用很多,它起源于德语词“Gemeinschaft”。本文基于《中国近代报纸全文数据库》,应用知识翻译学中的“知识互动化生”概念探讨“community”经译介进入中国后经历的知识互动、生成和发展。研究发... 英语词“community”在我国英文报纸中使用很多,它起源于德语词“Gemeinschaft”。本文基于《中国近代报纸全文数据库》,应用知识翻译学中的“知识互动化生”概念探讨“community”经译介进入中国后经历的知识互动、生成和发展。研究发现,“community”汉译词的演变不仅是我国地方性知识与世界性知识反复互动的产物,即从“基本社会”演变为地域性的“地方社会”和“社区”,再发展为不限地域的网络“社区”,进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还体现了汉语知识体系内部的自我更新,如从人的“社区”拓展为生物的“群落”,从传统“乡村社区”发展成现代“都市社区”。研究表明,翻译是地方性知识与世界性知识反复互动的过程,而且见证着目标语国家知识体系内部的自我更新和传承,二者共同促成译词的演变及其知识内涵的不断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翻译学 知识互动化生 commun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用辅料相关标准中元素杂质与ICH Q3D协调策略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蔡立荣 陈蕾 +2 位作者 李昌亮 郑金凤 刘雁鸣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27,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目前收载的药用辅料元素杂质与ICH Q3D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评估,探讨两者之间的协调策略。方法总结并梳理《中国药典》2020年版及其第一增补本中通则及药用辅料品种正文与ICHQ3D的主要... 目的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目前收载的药用辅料元素杂质与ICH Q3D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评估,探讨两者之间的协调策略。方法总结并梳理《中国药典》2020年版及其第一增补本中通则及药用辅料品种正文与ICHQ3D的主要差异。结果结合国外药典元素杂质的协调策略以及药用辅料品种风险评估结果,提出《中国药典》药用辅料标准的协调策略和路径。结论应结合药用辅料品种的风险等级,对《中国药典》药用辅料品种进行系统的元素杂质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修订方式并持续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药用辅料 ich Q3D 元素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试验受试者权益保护政策与ICH的差异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秀巧 林泓 文萍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7-20,25,共5页
对比了ICH-E6(R2)、征求意见中的ICH-E6(R3)和中国临床试验(GCP)法规中受试者权益保护相关内容的差异,并探讨其对于中国GCP受试者保护立法的意义。采用法规比较分析法,从受试者权益和监管的角度对比ICH和中国GCP法规的差异,并将其与ICH... 对比了ICH-E6(R2)、征求意见中的ICH-E6(R3)和中国临床试验(GCP)法规中受试者权益保护相关内容的差异,并探讨其对于中国GCP受试者保护立法的意义。采用法规比较分析法,从受试者权益和监管的角度对比ICH和中国GCP法规的差异,并将其与ICH其他成员国对R2的修订情况进行对比讨论。ICH和中国GCP在以下方面存在差异:伦理委员会的跟踪审查、风险质量管理、受试者参与度、补偿赔偿、保险和知情同意。R2、R3和中国GCP在受试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差异,中国GCP受试者保护相关法规可在考虑差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受试者保护 国际人用药品注册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ching consumers and stage-stations on community group buying platforms:An approach with hierarchy algorithms
8
作者 Liyuan Li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5,54,67,共13页
Motivated by the business model called“community group buying”(CGB),which has emerged in China and some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sia,such as Singapore and Indonesia,we develop algorithms that could help CGB platforms... Motivated by the business model called“community group buying”(CGB),which has emerged in China and some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sia,such as Singapore and Indonesia,we develop algorithms that could help CGB platforms match consumers with stage-stations(the picking up center under the CGB mode).By altering the fundamental design of the existing hierarchy algorithms,improvements are achieved.It is proven that our method has a faster running speed and greater space efficiency.Our algorithms avoid traversal and compress the time complexities of matching a consumer with a stage-station and updating the storage information to O(logM)and O(MlogG),where M is the number of stage-stations and G is that of the platform’s stock-keeping units.Simulation comparisons of our algorithms with the current methods of CGB platforms show that our approach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delivery costs.An interesting observation of the simula-tions is worthy of note:Increasing G may incur higher costs since it makes inventories more dispersed and delivery prob-lems more complic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matching dynamic arrival platform business community group buying hierarchy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中元素杂质检测方法的开发及验证 被引量:4
9
作者 冯雪 胡延臣 +2 位作者 王亚敏 陈蕾 朱俐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元素杂质的研究和控制对于保障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已发布实施ICH Q3D指南作为药物中元素杂质研究和控制的全球协调统一的指南。基于ICH Q3D指南对元素杂质风险评估和控制的要求,元素杂质... 元素杂质的研究和控制对于保障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已发布实施ICH Q3D指南作为药物中元素杂质研究和控制的全球协调统一的指南。基于ICH Q3D指南对元素杂质风险评估和控制的要求,元素杂质检测方法的开发和验证是分析工作者的关注重点。该文主要综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方法开发的要点,包括确定待测元素种类和限度、前处理方法选择、干扰和校正;具体分析ICH Q2(R2)与各国药典通则关于元素杂质测定方法的验证要求,并详细对比说明各项验证试验的评价方式,为元素杂质检测方法的开发和验证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杂质 ich Q3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非遗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佳一 韩晓莉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20,共8页
以新质生产力促进非遗文化资源向新兴文化产业有效转化,有助于实现非遗产业化发展。研究探讨了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非遗产业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在分析传统非遗产业化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阐释了新质生产力在多元主体协调增效、劳动工具革... 以新质生产力促进非遗文化资源向新兴文化产业有效转化,有助于实现非遗产业化发展。研究探讨了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非遗产业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在分析传统非遗产业化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阐释了新质生产力在多元主体协调增效、劳动工具革新、劳动对象升级和系统整合等方面对我国非遗产业化发展的驱动作用,并进一步解析了其作用机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非遗产业体系建构的实践路径,即融合现代科技手段、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多层级实施与协同治理、强化人才生态与代际存续,不断推动非遗资源向新兴产业高质量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非遗产业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临床试验生物统计学指导原则与国际ICH E9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姚晨 黄钦 杨志敏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9-534,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ICH Harmonised Tripartite Guideline Statistical Principles Clinical Trails E9》与《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技术指导原则》的差别,为后者的修订提供参考。方法以ICH E9为基础,逐个条目对比两指导... 目的通过对比《ICH Harmonised Tripartite Guideline Statistical Principles Clinical Trails E9》与《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技术指导原则》的差别,为后者的修订提供参考。方法以ICH E9为基础,逐个条目对比两指导原则差别,并分析对国内指导原则的修改方向及必要性。结果两指导原则在总体上对于临床试验中的统计学问题处理意见相同,在细节上,ICH E9中描述的内容更为全面和具体,国内指导原则应有所借鉴。结论国内指导原则的修订中,可考虑参照ICH E9充实内容,从而提高其对实际操作的指导意义;充分强调在方案制订过程中对统计学问题的考虑;增加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动态随机化等内容,促进国内临床试验水平与国际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生物统计学指导原则 ich E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H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药事管理的标准医学术语集 被引量:44
12
作者 卜擎燕 熊宁宁 +3 位作者 邹建东 蒋萌 刘芳 Anna Zhao-Wong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86-590,共5页
ICH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在ICH主办下创建,是供政府药事管理部门与生物制药工业管理新药上市前后的临床研究各阶段的标准术语集。该术语集支持各种临床数据的编码、检索与分析,如不良事件、医学与社会史、适应症与临床检查。本文叙... ICH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在ICH主办下创建,是供政府药事管理部门与生物制药工业管理新药上市前后的临床研究各阶段的标准术语集。该术语集支持各种临床数据的编码、检索与分析,如不良事件、医学与社会史、适应症与临床检查。本文叙述了MedDRA的创建原因与历程等背景信息,MedDRA术语的分级结构,MedDRA的规则与习惯,MedDRA在数据编码与分析中的应用,以及ICH参加国/地区政府对MedDRA使用的行政要求。最后探讨了MedDRA在中国推广使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h国际医学用语词典 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 药事管理 与客户服务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munity Intelligence的水电机组融合监测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国财 李朝晖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3-159,共7页
介绍了基于CIA(Community Intelligence Agent)模型的水电机组融合监测框架:CIA模型包含消息处理层、行为控制层及核心功能层3个层次,各CIA与外界(如其他CIA)通过Request消息或Report消息联系;融合监测框架由维护域CIA系统和控制域CIA... 介绍了基于CIA(Community Intelligence Agent)模型的水电机组融合监测框架:CIA模型包含消息处理层、行为控制层及核心功能层3个层次,各CIA与外界(如其他CIA)通过Request消息或Report消息联系;融合监测框架由维护域CIA系统和控制域CIA系统构成,维护域CIA系统各CIA之间通过实时现场总线(如CAN总线)或工业以太网实现交互、协作、关联动作及数据共享。将整个机组的状态数据划分为原始采样数据、瞬变状态数据、详细状态数据及概要状态数据4个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的状态数据,进行选择性智能存储,以提高机组运动状态分析和故障诊断的针对性及有效性,节约存储空间。通过时间融合、运行工况融合、异常事件融合和冲突解决策略,实现融合监测系统中各CIA之间实时交互、协作及关联动作和机组状态数据的融合,有效地保证来自机组不同子系统的运动状态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机组 融合 监测 community INTELLIGENCE 智能控制 运行工况融合 时间融合 异常事件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munity Climate Model 3模拟夏季极端降水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黄丹青 钱永甫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8-248,共11页
采用累积频率的统计方法和Community Climate Model 3(CCM3)模拟的10年逐日降水结果,分析了模拟的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CCM3模拟的极端降水阈值的大值区主要在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上游、印度半岛及其邻近海域和孟... 采用累积频率的统计方法和Community Climate Model 3(CCM3)模拟的10年逐日降水结果,分析了模拟的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CCM3模拟的极端降水阈值的大值区主要在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上游、印度半岛及其邻近海域和孟加拉湾及其北部地区.CCM3能够模拟出我国长江流域极端降水量与极端降水日数显著增加的趋势.对极端降水平均强度、降水日数以及极端降水量与总降水量比值的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可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极端降水基本呈现同相变化,且以长江和黄河中游地区较为显著.CCM3模式基本能够模拟出观测到的极端降水阈值与总降水、极端降水日数及其距平的高空间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ty CLIMATE MODEL 3(CCM3) 数值模拟 累积频率 夏季极端降水 趋势 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组织中HCV感染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及ICH-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琳琅 郭颖 曹长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97-799,805,共4页
目的探讨HCV感染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及ICH-1表达的关系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40例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HCV抗原(NS5抗原)、bcl-2、bax及ICH-1的表达。结果40例肝癌组织中NS5抗原阳性11例,阳性率为27.5... 目的探讨HCV感染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及ICH-1表达的关系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40例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HCV抗原(NS5抗原)、bcl-2、bax及ICH-1的表达。结果40例肝癌组织中NS5抗原阳性11例,阳性率为27.5%,癌旁组织阳性5例,阳性率为12.5%。11例HCV阳性的肝癌组织中bcl-2阳性1例,bax阳性1例,两者之比为1:1;ICH-1L阳性5例,ICH-1S阳性6例,两者之比为1:1.2;29例HCV阴性的肝癌中bcl-2阳性5例,bax阳性7例,两者之比为1:1.4,ICH-1L阳性10例,ICH-1S阳性15例,两者之比为1:1.5。两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cl-2、bax及ICH-1基因表达异常可能与肝细胞癌变有关,但HCV可能不是引起bcl-2、bax及ICR-1表达异常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丙型肝炎病毒 凋亡基因 bcl-2 ich-1 BAX 免疫组化SP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瓶颈引导的颅内出血分割方法
16
作者 蒋杰 骆功宁 +5 位作者 董素宇 李凡丁 李向宇 李钦策 袁永峰 王宽全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98-2006,共9页
在计算机辅助诊断领域,精确分割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中的颅内出血(ICH)对后续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针对小出血区域难以分割的问题,提出一种信息瓶颈引导的ICH分割方法并基于该方法构建一个信息瓶颈引导的分割网络(IBGS-Net)。首先... 在计算机辅助诊断领域,精确分割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中的颅内出血(ICH)对后续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针对小出血区域难以分割的问题,提出一种信息瓶颈引导的ICH分割方法并基于该方法构建一个信息瓶颈引导的分割网络(IBGS-Net)。首先,采用U-Net架构作为基础,并引入信息瓶颈层增强与ICH分割相关的关键特征的识别;其次,通过设计的残差空间自适应归一化(ResSPADE)模块,信息激活图(IAM)被有效整合到分割流程中,提升网络对出血区域的识别和定位能力;最后,引入交互引导损失(IGL)函数以优化模型对难分割区域的处理,进一步增强模型的泛化性能。在内部数据集上的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Dice相似性系数(DSC)、归一化表面Dice(NSD)和相对体积差(RVD)这3个指标上分别达到了78.1%、90.1%和11.5%;在公开数据集INSTANCE 2022上,与其他的分割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3个指标相较于次优结果,分别提升了1.9、2.4和下降了3.2个百分点。以上验证了所提方法在ICH分割任务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可用于协助临床医生进行ICH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分割 信息瓶颈 交互引导损失 残差空间自适应归一化 U-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设计创意与策划”课程的四维创新实践研究
17
作者 王子琪 方恩印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209,共7页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设计创意与策划”课程中的多方位应用,通过资源建设、教学创新、科研转化和文化育人四个维度,推动课程改革,构建了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改革四维模型,开发多模态课程资源,丰富教学素材。创新启用“双平台+多模态...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设计创意与策划”课程中的多方位应用,通过资源建设、教学创新、科研转化和文化育人四个维度,推动课程改革,构建了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改革四维模型,开发多模态课程资源,丰富教学素材。创新启用“双平台+多模态”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并以非遗数字化科研项目为载体,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利用AI生成非遗纹样创意教学,强化文化育人效果。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型显著提升了学生满意度、创意作品产出效率和科研竞赛获奖数量,为印前设计类课程的人工智能赋能提供了可复制方案,助力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学改革 设计教育创新 非遗数字化 文化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文化旅游地的非遗展演与实践——以陕西黄帝陵祭典为例
18
作者 魏红妮 朱竑 陈晶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153,共18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展演类旅游地作为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场域,承载着文化生产与地方建构的双重使命,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变异与去地方化的现实挑战。文章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出发,以陕西黄帝陵国家级非遗祭典仪式为研究对象,探讨非...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展演类旅游地作为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场域,承载着文化生产与地方建构的双重使命,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变异与去地方化的现实挑战。文章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出发,以陕西黄帝陵国家级非遗祭典仪式为研究对象,探讨非遗展演在文化旅游中的实践特征,重点剖析神圣性与世俗性之间的互动机制,以及多元主体互动过程中的文化再生产与空间意义重构。文章综合运用R语言文本分析与半结构化访谈,揭示了政府、当地民众、游客等多元行动者与技术媒介在非遗展演中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非遗展演实质是一个由多元行动者共同构建的复杂网络,该网络将非遗与物质、技术以及社会关系紧密交织,不同行动者基于自身利益诉求,采用差异化的符号操演策略参与文化生产。政府通过景观政治途径构建民族国家叙事,游客通过身体实践实现仪式消费过程,当地民众则借助文化符号再造维系地方神圣性。非遗展演实践反映了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与协商过程,这一过程重塑了空间意义,揭示了非遗展演中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动态耦合张力,这正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所在。这一理论框架不仅为理解后现代语境中文化遗产的流动性本质提供了新视角,也为相关空间治理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者网络理论 文化旅游地 非遗展演 空间冲突与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小儿感冒颗粒中22种元素杂质的定量及危害分析
19
作者 陈在敏 李沁 +4 位作者 张聪 黄晓姗 严璐佳 陈亮 金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7,共9页
取小儿感冒颗粒样品0.3 g,加入5 mL硝酸、2 mL 30%(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混匀后浸泡过夜,程序升温至195℃微波消解45 min。于100℃加热赶酸至消解液剩余约1~2 mL,用5%(体积分数,下同)硝酸溶液将残余物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加入1 mg... 取小儿感冒颗粒样品0.3 g,加入5 mL硝酸、2 mL 30%(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混匀后浸泡过夜,程序升温至195℃微波消解45 min。于100℃加热赶酸至消解液剩余约1~2 mL,用5%(体积分数,下同)硝酸溶液将残余物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加入1 mg·L^(−1) Au标准溶液200μL,并用5%硝酸溶液稀释至刻度。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上述溶液中B、Al、V、Cr、Mn、Fe、Co、Ni、Cu、Zn、As、Se、Sr、Mo、Cd、Sn、Sb、Ba、Pt、Hg、Tl、Pb等22种元素杂质的含量,在线加入混合内标,用于校正待测元素信号响应值。采用最大限量理论值、人用药品技术要求国际协调理事会(ICH)发布的ICH Q3D元素杂质指导原则中口服用每日允许暴露量、危害系数和综合危害指数评估22种元素杂质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各元素杂质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和内标校正后所对应的信号响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01~0.401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5.1%~10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5.5%。方法用于31批样品的分析,来自不同厂家的样品中的22种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元素检出量均小于最大限量理论值、ICH Q3D元素杂质指导原则口服用每日允许暴露量,危害系数及综合危害指数均小于1,说明22种元素杂质无重大健康风险,但是31批样品中有16批样品的综合危害指数高于0.7,说明小儿感冒颗粒可能存在潜在的元素杂质污染风险,应予以持续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感冒颗粒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最大限量理论值 ich Q3D 危害系数 综合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gulatory effects of seed soaking with a beneficial microbial agent on the rhizosphere soil microflora of edible lilies
20
作者 MAN Hua-li LI Hui +3 位作者 SHI Gui-hong YANG Hong-yu LI Mou-qiang SHI Gui-ying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4-1005,共12页
【Background】The application of beneficial-microbial seed soaking prior to sowing represents a novel technology that has not been employed in Lanzhou lily cultivation.We conducted an experiment to explore the impact ... 【Background】The application of beneficial-microbial seed soaking prior to sowing represents a novel technology that has not been employed in Lanzhou lily cultivation.We conducted an experiment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is soaking method on the fungal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using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NGS).【Methods】Lily bulbs were soaked in a seed treating agent containing beneficial microbes(SP treatment)for 4 hours.Subsequently,they were planted in soil in July and sampled in September to assess plant growth,rhizosphere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and microorganism community structures.In addition,we employed the software PICRUSt and FUNGuild to predict bacterial pathways and fungal functions.【Results】Under SP treatment,there were significant alterations in fungi and bacteria community structures,accompanied by improved soil nutrient status.Notably,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dominant microorganism groups,such as the fungi Basidiomycota,Pseudeurotium,Cladophialophora,Microascus,and Dactylonectria,as well as the bacteria Proteobacteria,Chloroflexi,Ochrobactrium,Lysobacter,and RB41,underwent notable changes.Microorganism function prediction results indicated a reduction in pathotrophic fungi(including plant pathogens)and an increase in endophytic and saprotrophic fungi under SP treatment.Among the top 20 metabolism pathways,80%were upregulated in SP treatment compared to the CK.【Conclusions】Seed soaking with beneficial microbial strain promotes the growth of Lanzhou lily bulbs.The beneficial microorganism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regulating soil microbial structures,enhancing the accumulation of endophytic fungi,reducing the abundance of pathogens,and improving soil functions.Furthermore,specific microbial groups are found to be involved in maintaining soil h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ible lily second-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NGS) seed treating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PROPHYLAX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