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采后表皮蜡质与果实贮藏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苏慧 曾瑶英 +5 位作者 张家铭 熊玉帛 郭航宇 熊雯 龚林 周文化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8-328,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葡萄采后表皮蜡质变化规律及其与耐贮性关系,本研究以夏黑葡萄及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SEM与GC-MS分析葡萄表皮蜡质微观结构与蜡质组分,分析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硬度、MDA、总酚等品质指标变化,研究表皮蜡质... 为探究不同品种葡萄采后表皮蜡质变化规律及其与耐贮性关系,本研究以夏黑葡萄及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SEM与GC-MS分析葡萄表皮蜡质微观结构与蜡质组分,分析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硬度、MDA、总酚等品质指标变化,研究表皮蜡质对葡萄果实营养品质及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葡萄表皮蜡质含量变化规律呈现“W”趋势,夏黑葡萄表皮蜡质含量极显著高于阳光玫瑰葡萄(P<0.01),贮藏末期分别为36.66 mg/100 g和26.90 mg/100 g;SEM结果显示夏黑葡萄表皮蜡质结构呈堆叠片状晶体,孔隙较多,阳光玫瑰葡萄表皮蜡质在贮藏过程中晶体孔径较小或不存在孔径,结构分布均匀;两种葡萄表皮蜡质成分含量与其贮藏品质相关性呈现不同规律,蜡质主要成分为脂肪酸、伯醇、酯类、醛类、烷烃,分别占49.84%~81.00%、0.10%~11.68%、0~9.41%、0.43%~8.83%、0.90%~6.66%。贮藏过程中,果实失重率、脱粒率、MDA含量上升,硬度及还原糖、总酚、维生素C含量下降,贮藏品质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夏黑葡萄表皮蜡质中脂肪酸含量高,可加速果实细胞脂质过氧化,与失重率、MDA含量等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相一致,不利于维持果实营养品质;阳光玫瑰表皮蜡质中酯类含量与维生素C、总酚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显著降低果实抗氧化能力。本研究为葡萄表皮蜡质在不同品种葡萄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黑葡萄 阳光玫瑰葡萄 表皮蜡质 贮藏品质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复杂地形下GRAPES_Meso 3 km对流尺度模式前汛期精细化降水预报评估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静 庞波 +4 位作者 吴政秋 陈法敬 陈雨潇 刘昕 马雅楠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9-111,共13页
为深入认识GRAPES_Meso(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3 km对流尺度区域模式对华南前汛期精细化降水的预报性能,为模式改进及业务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广东省86个站点逐小时观测降水资料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多... 为深入认识GRAPES_Meso(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3 km对流尺度区域模式对华南前汛期精细化降水的预报性能,为模式改进及业务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广东省86个站点逐小时观测降水资料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多源融合降水资料,针对广东省复杂地形特点,结合距海岸线的远近及站点地形特点,将86个站划分为沿海东部、沿海西部和内陆地区三个子区域,采用二分类降水预报检验方法,定量评估了2020年5月18日—6月18日华南前汛期降水预报效果。结果显示,GRAPES_Meso 3 km模式精细化降水预报技巧受广东复杂地形影响较大,广东沿海东部和内陆地区24 h时累积降水的小雨、中雨、大雨量级预报成功指数(Threat Score,TS)、公平成功指数(Equitable Threat Score,ETS)评分高于沿海西部地区,尽管暴雨预报评分具有此相同特征,但三个子区域的暴雨预报评分总体较低;从3 h累积降水预报评分看,沿海东部、沿海西部及内陆地区等三个子区域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但是沿海东部及西部与内陆地区表现有所不同,沿海东部和西部降水预报评分夜间较低(预报偏差偏高),白天相对较高(预报偏差偏低),而内陆地区则是夜间较高(预报偏差偏低),白天相对较低(预报偏差偏高)。沿海西部预报评分相对较低的原因是由于检验时段内广东地区存在一个弱的风切变,而沿海西部大部分地区正好处于切变线南侧的温度高值区控制,但模式模拟该区域的日平均温度较实况偏低,导致沿海西部模式预报降水空报较多,降低其降水预报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前汛期 grapeS对流尺度模式 精细化降水预报 检验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脚金内酯对葡萄夏芽萌发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葛亚琪 刘梦 +2 位作者 杜菁荣 汪洋 张朝红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3期36-40,46,共6页
【目的】研究独脚金内酯对葡萄夏芽萌发效果和对芽内独角金内酯合成途径及信号传导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葡萄生产中合理利用独脚金内酯及其抑制夏芽萌发的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辽峰’葡萄为试材,对施用不同浓度的独脚金内酯类似... 【目的】研究独脚金内酯对葡萄夏芽萌发效果和对芽内独角金内酯合成途径及信号传导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葡萄生产中合理利用独脚金内酯及其抑制夏芽萌发的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辽峰’葡萄为试材,对施用不同浓度的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的夏芽的萌发个数及长度、茎粗进行调查,并测定芽内合成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外源GR24对‘辽峰’葡萄夏芽的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着激素浓度的增加,抑制时间延长;但对副梢萌发后的生长影响不明显。GR24处理后独角金内酯合成基因VvD27、VvMAX1、VvCDD7、VvCDD8的表达量随着浓度的增高出现降低的现象,而独角金内酯信号转导基因VvMAX2,VvD14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其表达量呈上升的趋势,【结论】独脚金内酯可有效抑制葡萄夏芽萌发,其可能通过影响葡萄夏芽中独角金内酯的合成和信号传导,进而影响夏芽的萌发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独角金内酯 夏芽 萌芽率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茉莉酸甲酯介导夏黑葡萄AsA-GSH循环抵御低温胁迫的机制探究
4
作者 张少伟 朱乾焰 +3 位作者 赵晓改 周冰 李鹏 李桂荣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2-1731,共10页
【目的】探究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调控夏黑葡萄(Vitis vinifera‘Summer Black’)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方法】以1年生夏黑葡萄植株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MeJA处理组和低温胁迫处理组,测定生长指标、AsA... 【目的】探究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调控夏黑葡萄(Vitis vinifera‘Summer Black’)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方法】以1年生夏黑葡萄植株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MeJA处理组和低温胁迫处理组,测定生长指标、AsA-GSH循环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常温下,MeJA处理对夏黑葡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指标、AsA-GSH循环指标无显著影响。低温胁迫下,与喷施清水的对照相比,100μmol·L^(-1) MeJA处理组的茎粗和叶片数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显著上升,蒸腾速率(T_(r))显著下降,缓解了低温对光合的抑制作用;同时100μmol·L^(-1) MeJA处理组的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提高了循环运转效率。相关性分析表明,经外源MeJA处理后,各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AsA含量与DHAR活性、MDHAR活性、GR活性、GSH含量、P_(n)等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外源MeJA有助于增强AsA-GSH循环关键酶活性,提升AsA含量,促进GSH合成,提高光合效率。DHAR活性、MDHAR活性和GR活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它们在AsA-GSH循环中协同作用,共同维持循环高效运转,清除活性氧。GSH含量与P_(n)、G_(s)呈显著正相关,说明GSH含量增加有利于提升光合作用效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与P_(n)、G_(s)呈显著正相关,与T_(r)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叶绿素含量增加能促进光合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此外,株高、茎粗和叶片数量等生长指标与部分光合及抗氧化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说明植株生长与光合作用、抗氧化防御紧密相关,MeJA处理可通过调节这些指标间的关系,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抗寒性。【结论】明确了MeJA对低温胁迫下夏黑葡萄AsA-GSH循环的调控效果,筛选出MeJA最佳处理浓度为100μmol·L^(-1),为葡萄抗寒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黑葡萄 茉莉酸甲酯 低温胁迫 生长指标 AsA-GSH循环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夏秋鲜叶混合加工工夫红茶品质差异性分析
5
作者 郭书凝 左浩明 +3 位作者 邵陈禹 石悦 王聪 沈程文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9-58,共10页
本研究选取湖南省内广泛推广的槠叶齐、湘妃翠、福鼎大白茶三个品种按照单一品种、两两混合(1:1)、三品种混合(1:1:1)的方式,以传统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加工成7个工夫红茶样来探究通过不同品种鲜叶混合的方式提升夏秋季红茶品质。通过感官... 本研究选取湖南省内广泛推广的槠叶齐、湘妃翠、福鼎大白茶三个品种按照单一品种、两两混合(1:1)、三品种混合(1:1:1)的方式,以传统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加工成7个工夫红茶样来探究通过不同品种鲜叶混合的方式提升夏秋季红茶品质。通过感官审评、理化成分检测、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β-GC)活性检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来综合分析茶叶品质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鲜叶混合后的茶样香气、滋味有所改善,水浸出物、黄酮、多酚类物质含量增加,其中,三个品种混合后花蜜香持久,可溶性糖含量也增多,感官审评评分最高;鲜叶混合茶样β-GC活性的峰值延后出现,可能有利于一些具有愉悦花果香的香气物质的释放。7个红茶样本中鉴定出13个关键差异香气化合物,包括正己酸、苯乙醛、芳樟醇氧化物、壬醛等,主要呈花香、果香、花果香、木香、奶香属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通过鲜叶混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夏秋季红茶的香气和滋味,这为今后粗老鲜叶利用和红茶实际生产应用中的品质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叶混合 夏秋茶 工夫红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Β-葡萄糖苷酶 香气活度 值(O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调节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连作夏黑葡萄的提质增效作用
6
作者 梁翡翠 韦幸 +7 位作者 龚志宏 钟纯 覃惠菊 李广丽 任漓江 梁应智 黄海媛 吴代东 《南方园艺》 2025年第4期29-35,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施肥组合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2年在广西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定西村香提葡萄合作社进行,采用3因素混合拟水平均匀设计U12(12^(10)),设置12个组合处理。结果显示,不同施...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施肥组合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2年在广西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定西村香提葡萄合作社进行,采用3因素混合拟水平均匀设计U12(12^(10)),设置12个组合处理。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对夏黑葡萄的总酸、糖酸比、果形指数、穗数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处理组合N7显著提高了总糖含量,N10显著降低了总酸含量,N1显著提高了糖酸比。本试验利用生长调节剂、叶面肥与淋施肥的轻简组合模式,通过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分析,通过使用0.11 mg/kg促生型生长调节剂+1500倍液b4高钾水溶肥叶面喷施+80倍液c1有机水溶肥时,夏黑达到优质高产。研究表明,综合施肥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夏黑葡萄的果实品质和产量,为夏黑葡萄的科学施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黑葡萄 果实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PES模式对西南季风爆发的数值模拟及初值影响试验 被引量:9
7
作者 周慧 朱国强 +2 位作者 陈江民 彭敦 戴泽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8-104,共7页
使用GRAPES模式对南海季风爆发进行模拟研究。针对模拟预报中初始场信息偏弱的情况,引入NOAA17卫星AMSU-B资料改进初值。直接利用GRAPES三维变分同化系统,设计了两个同化试验方案:试验1(T1)同时同化探空资料和AMSU-B资料、试验2(T2)仅... 使用GRAPES模式对南海季风爆发进行模拟研究。针对模拟预报中初始场信息偏弱的情况,引入NOAA17卫星AMSU-B资料改进初值。直接利用GRAPES三维变分同化系统,设计了两个同化试验方案:试验1(T1)同时同化探空资料和AMSU-B资料、试验2(T2)仅仅同化常规探空资料,然后应用GRAPES有限区域模式进行模拟预报。通过对比试验发现,该模式对初始场的改变十分敏感,可以比较成功地模拟出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时间和爆发候的高、低层风场配置以及季风与季风雨带的向北推进。然而该方案对于雨量和副热带高压位置的模拟,与观测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副热带高压位置模拟偏西、偏北;南海地区的降水量模拟偏大、降水范围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 数值模拟 grapeS模式 南海夏季风 爆发 三维变分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皇”葡萄在广西南宁引种表现及一年两收栽培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时晓芳 张瑛 +5 位作者 韩佳宇 程昌富 蒋士宋 罗梅娟 李倩珍 梁海芸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5,共5页
为解决广西鲜食葡萄栽培品种单一化问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广西葡萄品种种类,引进“黑皇”葡萄进行种植。通过连续2年4个生长周期对其植物学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并研究配套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黑皇”葡萄在广西南宁地... 为解决广西鲜食葡萄栽培品种单一化问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广西葡萄品种种类,引进“黑皇”葡萄进行种植。通过连续2年4个生长周期对其植物学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并研究配套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黑皇”葡萄在广西南宁地区表现出花芽分化好且整齐,果实着色正常,品质优良,适合在广西南宁避雨栽培条件下进行一年两收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皇葡萄 广西南宁 引种表现 一年两收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限根处理对‘夏黑'葡萄叶绿素及果实性状的影响
9
作者 胡禧熙 朱磊 +3 位作者 郎琳 李响 杨瑞华 王明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3-27,55,共6页
为筛选适宜大庆盐碱地鲜食葡萄栽培的根域限制模式,以‘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5种不同根域限制方式,对限根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果实性状进行对比分析。与传统不限根栽培(对照)的葡萄相比,根域限制对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果穗、果实大... 为筛选适宜大庆盐碱地鲜食葡萄栽培的根域限制模式,以‘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5种不同根域限制方式,对限根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果实性状进行对比分析。与传统不限根栽培(对照)的葡萄相比,根域限制对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果穗、果实大小和重量的影响有限,但可以显著提高果实的含糖量和成熟系数、显著降低总酸含量。综合各项指标,以沟四周铺塑料布的限根方式效果最好,其次是沟四周铺限根器+底部铺无纺布,而沟四周铺无纺布未产生明显效果。限根栽培在促进果实成熟和提高果品品质方面作用明显,可以作为提升大庆盐碱地鲜食葡萄品质的新型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域限制 鲜食葡萄 叶绿素含量 果实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黑葡萄一次果和延后果果实香气及关键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雷舒敏 王荣 +5 位作者 杨国顺 王美军 陈文婷 谭君 戴述雄 许延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95-2309,共15页
【目的】分析夏黑葡萄常规栽培一次果和延后果果实香气及关键基因表达,为提高湖南地区葡萄果实品质,延长葡萄上市时间及葡萄延后栽培技术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9年生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设常规一次果栽培为对照组(T1),分别于2022... 【目的】分析夏黑葡萄常规栽培一次果和延后果果实香气及关键基因表达,为提高湖南地区葡萄果实品质,延长葡萄上市时间及葡萄延后栽培技术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9年生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设常规一次果栽培为对照组(T1),分别于2022年5月26日(T2)、6月5日(T3)和6月15日(T4)3个时期对主梢第4节位短截,记录不同处理各阶段物候期,测定葡萄成熟期果实生理指标,包括果实单粒重、明度值(L^(*))、颜色指数、纵径、横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和总酸(TA)含量等指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不同处理夏黑葡萄果实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香气物质差异及化合物气味活性值(OAV),并绘制香气特征轮廓;通过对4个处理果实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以|log2 Fold Change|≥1且P<0.05为筛选标准,采用DEGSeq筛选组间差异表达基因(DEG),并分析调控夏黑葡萄花香和玫瑰香的磷酸甲基赤藓醇(MEP)途径和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的关键基因表达量。【结果】T1夏黑葡萄从萌芽至成熟期所需天数较T2、T3和T4多30~39 d,T1成熟期果实单粒重(8.57 g)显著高于T2、T3和T4(P<0.05,下同),T1果实TSS含量最高,显著高于T2和T4,与T3无显著差异(P>0.05),T3果实中TA含量最低,固酸比排序为T3>T1>T4>T2。T1、T2、T3、T4果实中检测出的香气物质种类分别有25、25、24和24种,其中乙酸乙酯、己醛、反式-2-己烯基醛、丙酸酐和苯乙醇为优势化合物,含量占化合物总量95%以上,T3果实中萜烯类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高。乙酸异戊酯仅在T1和T3果实中被检测出;T3果实中橙花醇(16.30μg/kg)、香叶醇(8.74μg/kg)和柠檬烯(7.31μg/kg)含量在4个处理中最高。香气物质OAV与香气特征轮廓分析结果显示,T1、T2、T3、T4葡萄果实中分别检出OAV≥1的化合物种类为9、10、10和9种,果香和甜香气味强度最大的为T1,其次为T3,最小的为T4。RNA-Seq结果显示,T1 vs T3、T3 vs T2、T3 vs T4分别有2532、781和1113个上调DEGs,1397、703和426个下调DEGs。与萜类化合物合成有关的GPPS基因和与类胡萝卜素合成有关的PSY和CCD1基因在T3果实中的表达量最高。【结论】于6月5日左右对葡萄主梢第4节位进行短截的葡萄果实高糖低酸,果香和花香风味浓郁,果实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黑葡萄 延后栽培 果实品质 香气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夏黑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雷天翔 施维新 +4 位作者 韩振莲 余璐 宋敏 毕显杰 王林 《中国果树》 2024年第4期122-127,共6页
利用北疆优势自然资源,依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一团夏黑葡萄生产基地,以5年生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连续5年开展定点比较研究和试验示范,集成应用以“厂”字形架面改造、水肥系统调控、花果精细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化等为... 利用北疆优势自然资源,依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一团夏黑葡萄生产基地,以5年生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连续5年开展定点比较研究和试验示范,集成应用以“厂”字形架面改造、水肥系统调控、花果精细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化等为核心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葡萄商品果率提高至90%以上,其中“一剪装箱”果品占商品果比率在85%以上,667 m^(2)产值约1.2万元,显著提升了葡萄种植效益,有效推动了北疆地区鲜食葡萄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 葡萄 夏黑 优质高效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精处理对夏黑葡萄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敖冬慧 李永平 +3 位作者 张卉 李富佳 段永华 唐卿雁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199,共8页
以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海藻精不同喷施次数处理对夏黑葡萄品质的影响,确定海藻精的最佳喷施处理次数,为夏黑葡萄的种植、品质提升提供参考依据。对开始转色的果穗每隔10 d喷施1次0.25%海藻精,共喷施5次,测定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单... 以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海藻精不同喷施次数处理对夏黑葡萄品质的影响,确定海藻精的最佳喷施处理次数,为夏黑葡萄的种植、品质提升提供参考依据。对开始转色的果穗每隔10 d喷施1次0.25%海藻精,共喷施5次,测定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单宁、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色差值等指标,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喷施0.25%海藻精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0.56%,总糖含量增加35.71%~74.69%,糖酸比增加31.27%~73.35%。维生素C含量在喷施1次时显著增加了7.03%。当喷施2次时,可滴定酸和单宁含量显著降低了12.90%、86.34%;色泽方面,L*、a*、h°和CIRG值增加,而b*和C*值降低。喷施1次时单果质量增加幅度最大,为4.17%,果形指数降低了2.06%~3.31%,果皮硬度降低了0.77%~18.85%,果肉硬度降低了1.02%~25.51%。横径和纵径在喷施3次时增加的幅度最大,分别为4.23%、1.54%。通过相关性分析显示,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单宁、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色差值等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综上所述:采用0.25%海藻精喷施夏黑葡萄1~3次,能提高葡萄果实的营养价值和果实品质,为夏黑葡萄的优质、高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黑葡萄 海藻精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黑葡萄电商物流品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婧怡 梁欣 +5 位作者 赵通 韦婉琪 姚刚 朱志强 兰义宾 阎瑞香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82,共9页
目的对不同电商物流包装,不同产区夏黑葡萄的运输品质构建规范化评分模型,进一步完善运输过程中葡萄的品质评价体系,同时为不同运输包装的组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江苏、天津等地的5个产区的夏黑葡萄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典型... 目的对不同电商物流包装,不同产区夏黑葡萄的运输品质构建规范化评分模型,进一步完善运输过程中葡萄的品质评价体系,同时为不同运输包装的组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江苏、天津等地的5个产区的夏黑葡萄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典型电商包装进行48 h实物寄递试验。运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对夏黑葡萄的电商物流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的电商包装方式,并进一步分析运输过程中造成品质差异的环境影响因素。结果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9.096%,对3个主成分得分进行权重相加和建立果实品质评分(Y)模型:Y=0.562Y1+0.186Y2+0.143Y3。结果表明处理组1(瓦楞纸箱/泡沫箱/冰袋/袋中袋)内夏黑运输品质最优且更稳定,其他3个处理组品质波动较大。通过分析运输过程中环境温度及振动的变化,发现EPS泡沫箱保温性能最好,冰袋辅助降温可以有效降低包装箱内温度,提高葡萄商品性;提高包装量是削弱Z轴振动对产品影响的有效手段。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套综合性的果实品质评分模型,利用该模型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反映出夏黑果实的物流品质,对促进生鲜商品的电商物流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黑葡萄 品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温度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iSeNet的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分级预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春晖 陈健 郜鲁涛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87-193,222,共8页
为了准确对葡萄(Vitis vinifera L.)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通过语义分割模型将叶片部分和病斑部分分割出来,以同一叶片上病斑面积与总叶面积的比值作为疾病严重程度分级的依据,对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精确标注了Plant... 为了准确对葡萄(Vitis vinifera L.)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通过语义分割模型将叶片部分和病斑部分分割出来,以同一叶片上病斑面积与总叶面积的比值作为疾病严重程度分级的依据,对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精确标注了PlantVillage公开数据库中的419张葡萄疾病图像,细分为背景、叶片和病斑3个类别,并应用了数据增强技术增加样本多样性。以BiSeNet作为基准模型,引入GhostNet作为上下文路径的主干提取网络,不仅保持了较小的模型参数量,而且在精度上实现了明显提升,满足病害程度分级预测的需求。提出了累加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CASPP)模块,用来替换BiSeNet模型中单一的上下文嵌入模块,以增强BiSeNet模型的多尺度上下文信息提取能力,提高了模型的分割精度。经过测试,本研究模型在测试集中的平均交并比为94.11%,在对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时,准确率达98.21%,能够精确地对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eNet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病害程度 分级预测 葡萄(Vitis vinifera L.) 黑麻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红提黑布林复合果酒发酵工艺 被引量:3
15
作者 余森艳 李秀秀 +3 位作者 夏继蓉 卢珍兰 密更 李志红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6,共7页
为研究红提黑布林复合果酒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红提与黑布林的质量比、果酒酵母添加量、初始糖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复合果酒发酵品质的影响。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复合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结果... 为研究红提黑布林复合果酒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红提与黑布林的质量比、果酒酵母添加量、初始糖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复合果酒发酵品质的影响。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复合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复合果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红提与黑布林的质量比1:1、果酒酵母添加量0.3%、初始糖度25%、发酵温度23℃、发酵时间5 d。在此优化条件下,所得果酒酒精度9.1%vol,残糖9.6%,感官评分91分,果酒呈橘红色,果香浓郁,口感醇厚。研究结果可为复合果酒发酵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提 黑布林 复合果酒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肥替代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产量及品质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钱巍 吉茹 +2 位作者 冯翠 刘慧颖 张双林 《中国果菜》 2024年第9期41-46,共6页
在种植葡萄时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促进果实膨大、增加产量,但是过量使用会导致果实品质下降。为探究替代植物生长调节剂使葡萄增产的方式,在葡萄不同生长期,对‘夏黑’‘阳光玫瑰’2个品种喷施阿米卡叶面肥和氯吡脲(一种生长调节剂)... 在种植葡萄时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促进果实膨大、增加产量,但是过量使用会导致果实品质下降。为探究替代植物生长调节剂使葡萄增产的方式,在葡萄不同生长期,对‘夏黑’‘阳光玫瑰’2个品种喷施阿米卡叶面肥和氯吡脲(一种生长调节剂)处理,调查葡萄的果实品质和产量。结果表明,喷施阿米卡叶面肥和氯吡脲处理能够促进葡萄果粒增大,提高产量,两者在‘夏黑’葡萄上增产差异不大,而在‘阳光玫瑰’葡萄上氯吡脲处理增产效果更明显。两个处理均会导致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喷施阿米卡叶面肥可以降低可溶性酸含量,提高VC含量,提升葡萄的风味品质和营养价值,但氯吡脲处理会导致葡萄可溶性酸含量增加,影响葡萄的口感。总的来说,在‘阳光玫瑰’葡萄生产中与氯吡脲处理相比,喷施阿米卡叶面肥效果不显著,但在‘夏黑’葡萄生产中可以通过喷施阿米卡叶面肥来代替氯吡脲处理,达到提质增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肥 植物生长调节剂 ‘夏黑’ ‘阳光玫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氘水生物技术对咖啡碱和茶多酚浸出率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红艳 林娟 黄守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100,共8页
为探讨低氘水含量对茶叶中咖啡碱和茶多酚浸出率的作用,以南岳云雾茶夏秋红茶为例,开展低氘水生物技术以及沸水浴浸提实验、微观结构测试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1)4种含氘水的红外光谱图几乎重叠,在波长为1500~3400 cm^(-1)区间具有明... 为探讨低氘水含量对茶叶中咖啡碱和茶多酚浸出率的作用,以南岳云雾茶夏秋红茶为例,开展低氘水生物技术以及沸水浴浸提实验、微观结构测试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1)4种含氘水的红外光谱图几乎重叠,在波长为1500~3400 cm^(-1)区间具有明显的特征峰。(2)对比蒸馏水组,低氘水组的南岳云雾茶夏秋红茶的茶汤颜色均有所增加;50 mg/kg低氘水组茶叶表面出现明显的裂痕和塌陷,而其他组没有显著的区别;与蒸馏水组相比,4个采集点不同低氘水组咖啡碱的浸出率均更高。(3)对比刚开始浸泡时间,4组咖啡碱的浸出率均有所提高,且在5、10、15 s不同低氘水组咖啡碱的浸出率均更高。研究表明不同含量的低氘水均有利于南岳云雾茶夏秋红茶中咖啡碱和茶多酚的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氘水 咖啡碱 茶多酚 南岳云雾茶夏秋红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黑’葡萄果实质量分级评价及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程大伟 陈锦永 +4 位作者 顾红 张威远 张洋 郭西智 靳路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96-1404,共9页
【目的】探讨‘夏黑’葡萄在不同穗质量和粒质量级别下果实质量差异,制定‘夏黑’葡萄果实质量等级标准,为生产优质‘夏黑’葡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省不同地区‘夏黑’葡萄为试材,测定穗质量、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 【目的】探讨‘夏黑’葡萄在不同穗质量和粒质量级别下果实质量差异,制定‘夏黑’葡萄果实质量等级标准,为生产优质‘夏黑’葡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省不同地区‘夏黑’葡萄为试材,测定穗质量、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单宁、着色指数等果实性状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果实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结果】‘夏黑’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着色指数与穗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总酸含量与穗质量呈正相关,果实质量随穗质量增大而降低。分别将不同穗质量级别和粒质量级别按果实质量分为4类和3类,穗质量≤400 g品质最优但产量低,400-500 g最理想,500-900 g中等,900 g以上最差。粒质量介于6-7 g质量最优,7-9 g及5-6 g中等,〈5 g或〉9 g最差。【结论】在‘夏黑’葡萄生产中,穗质量为400-800 g、粒质量为5-9 g时,果实质量较好。初步制定了河南省‘夏黑’葡萄果实质量等级标准,为生产优质‘夏黑’葡萄,增加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黑’葡萄 分级 质量评价 等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南一年两收栽培夏黑葡萄花芽分化进程调控 被引量:25
19
作者 林玲 曹慕明 +7 位作者 郭荣荣 谢蜀豫 韩佳宇 盘丰平 陈国品 王世平 白先进 王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65,共9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不同调控措施下桂南夏黑葡萄新梢冬芽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为其一年两收栽培二次果花芽分化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8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于新梢5~7片叶时开始每周采集第6节位芽,通过制作石蜡切片,探讨不同夏季... 【目的】了解和掌握不同调控措施下桂南夏黑葡萄新梢冬芽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为其一年两收栽培二次果花芽分化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8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于新梢5~7片叶时开始每周采集第6节位芽,通过制作石蜡切片,探讨不同夏季修剪强度(花上2片叶摘心、花上4片叶摘心和花上6片叶摘心)和乙烯利喷施浓度(200、400和800 mg/L)对桂南一年两收栽培夏黑葡萄新梢花芽分化进程及成花率的影响。【结果】不同夏季修剪强度处理的夏黑葡萄新梢冬芽从花芽分化开始(3月29日)到稳定形成花穗(4月27日~5月4日)历时29~37 d,比对照(不摘心,不喷施乙烯利)植株缩短14~22 d,其花芽分化关键时期在4月13日(盛花期)前后。不同夏季修剪强度处理下夏黑葡萄新梢第6节位花芽分化集中、花芽分化进程历时短、成花率(53.3%~73.3%)相对较高。不同乙烯利喷施浓度处理下夏黑葡萄新梢第6节位花芽分化各时期出现不集中,花芽分化进程历时长(52 d),成花率(33.3%~40.0%)较对照低。【结论】不同夏季修剪强度均可促进桂南一年两收栽培夏黑葡萄新梢花芽分化进程,其中花上6片叶摘心是促进夏黑葡萄新梢第6节位花芽分化集中、花芽分化进程时间缩短的一项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黑葡萄 花芽分化 调控措施 一年两收栽培 成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二氧化氯保鲜剂对夏黑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4
20
作者 许萍 乔勇进 +2 位作者 周慧娟 周任佳 陈召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2-286,共5页
目的:探讨固体二氧化氯保鲜剂对夏黑葡萄采后保鲜效果。方法:以不同用量(2.5、5、10g/kg)的固体二氧化氯保鲜剂处理夏黑葡萄,将处理后的夏黑葡萄贮藏于(1±1)℃、相对湿度80%~85%冷库中,研究不同处理对其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结果:... 目的:探讨固体二氧化氯保鲜剂对夏黑葡萄采后保鲜效果。方法:以不同用量(2.5、5、10g/kg)的固体二氧化氯保鲜剂处理夏黑葡萄,将处理后的夏黑葡萄贮藏于(1±1)℃、相对湿度80%~85%冷库中,研究不同处理对其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结果:3种二氧化氯保鲜剂用量处理均能降低贮藏中葡萄果实的腐烂,减缓好果率的下降,10g/kg保鲜剂处理组好果率保持最高;但5g/kg和2.5g/kg保鲜剂处理比10g/kg处理能较好抑制褐变度、丙二醛含量、呼吸强度的上升和花色苷、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下降。结论:5g/kg二氧化氯保鲜剂处理效果最好,能显著延缓葡萄的衰老氧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保鲜剂 贮藏品质 生理生化 夏黑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