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图档·道光朝》所见盛京官地之军务用地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彦昌 冯嘉然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63,共6页
盛京官地之军务用地在《黑图档·道光朝》中主要是指盛京围场,盛京围场设置于顺治帝时期,直至清朝灭亡,其一直承担的向朝廷纳贡的使命才彻底完结。在《黑图档·道光朝》中记载着围场管理的诸多事宜,论文通过对《黑图档·道... 盛京官地之军务用地在《黑图档·道光朝》中主要是指盛京围场,盛京围场设置于顺治帝时期,直至清朝灭亡,其一直承担的向朝廷纳贡的使命才彻底完结。在《黑图档·道光朝》中记载着围场管理的诸多事宜,论文通过对《黑图档·道光朝》与其他相关史料的梳理,从人员管理、日常事务管理及纠纷处理三个方面探讨清朝统治者对盛京围场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图档·道光朝》 人员管理 日常事务管理 纠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经》的河图五行模式及几个相关问题的解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孙广仁 高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1期2259-2261,共3页
讨论了《内经》的河图五行模式,指出河图五行模式是《内经》成书时就已采用的五行模式,以此五行模式可清晰地解释五脏的太少阴阳属性,脾为至阴,脾为孤脏,脾主四时等难题,并能阐释脏气的升降运动及脾胃为枢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河图 五行模式 太少阴阳 孤脏 至阴 脾主四时 脏气升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明上河图》中的城市与建筑意象 被引量:4
3
作者 谭刚毅 荣蓉 《南方建筑》 2008年第5期55-57,共3页
文章将《清明上河图》中所表现宋代城市(开封)的空间形态进行分类,并统计其中人的分布,然后应用环境心理学的方法勾画出城市公共意象图。在图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环境行为与空间形态的关联以及场所对行为的引导性,此整体评价宋代汴京的... 文章将《清明上河图》中所表现宋代城市(开封)的空间形态进行分类,并统计其中人的分布,然后应用环境心理学的方法勾画出城市公共意象图。在图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环境行为与空间形态的关联以及场所对行为的引导性,此整体评价宋代汴京的城市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城市意象 环境心理学 空间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学研究的新进展——千古《洛书》、《河图》与八卦关系的揭示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守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1-4,共4页
依据历史唯物论观点,把握我国远古无文字时期主要以图形与形象化数描述事物的基本特点,用图示形式分别论证《洛书》、《河图》与伏羲八卦的关系,揭示中华文化起源问题上的千古之谜。
关键词 《洛书》 《河图》 八卦 图形 形象化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图》、《洛书》新探 被引量:4
5
作者 任蜜林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2,共6页
"河图"在先秦最先指一种玉石或典册,后来演化成一种祥瑞。"洛书"的形成晚于"河图",其一开始就被当成一种祥瑞。在汉代,"河图"、"洛书"主要指祥瑞,到了刘歆才把二者与八卦、九畴对应... "河图"在先秦最先指一种玉石或典册,后来演化成一种祥瑞。"洛书"的形成晚于"河图",其一开始就被当成一种祥瑞。在汉代,"河图"、"洛书"主要指祥瑞,到了刘歆才把二者与八卦、九畴对应起来。而纬书中的"河图"、"洛书"形式虽然多样,但内容主要是指帝王的受命之图,目的在于说明帝王取得政权的合法性。作为谶纬的《河图》、《洛书》最晚在战国末期逐渐形成,至两汉之际定型,其内容主要包括占星、地理、异闻等,与经学关联较少。这说明《河图》、《洛书》的形成虽然早于《七纬》,但其对《七纬》的影响可能仅在于占星、受命等方面,至于《七纬》中的经学思想则受其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图》 《洛书》 祥瑞 谶纬 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括《守令图》与荣县《守令图》关系探原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声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4-119,共6页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曾经编绘了一套高水平的全国地图《 守令图》,宋末即已失传,而1964年四川荣县发现的北宋宣和《守令图》碑刻,其底图来源 迄今不详。本文探讨了两者的关系,认为沈括《守令图》的传绘本就是宣和《守令图》的最 ...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曾经编绘了一套高水平的全国地图《 守令图》,宋末即已失传,而1964年四川荣县发现的北宋宣和《守令图》碑刻,其底图来源 迄今不详。本文探讨了两者的关系,认为沈括《守令图》的传绘本就是宣和《守令图》的最 早底图,只要将宣和《守令图》作一定处理,一幅失传800年的精品地图可望重现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拓《守令图》 四川荣县 元符《守令图》 宣和《守令图》 底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存最完整的一份唐代地理全图数据集 被引量:21
7
作者 汪前进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8年第3期273-288,共16页
中国传统测绘学研究中存在着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虽然历史上流传下来大量较高水平的地理全图,但迄今尚未找到一份具体用来绘制这些地图的原始数据集,也不清楚古人如何绘制成这些地图。笔者通过认真分析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 中国传统测绘学研究中存在着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虽然历史上流传下来大量较高水平的地理全图,但迄今尚未找到一份具体用来绘制这些地图的原始数据集,也不清楚古人如何绘制成这些地图。笔者通过认真分析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发现其中的方向和里程数据就是用来绘制地图的,结合其它文献分析推断:《元和郡县图志》[的整套数据是现存最完整的一份唐代地理全图数据集。《元和郡县图志》]系统地录载了唐初府(州)的“八到”,县治至府(州)治的方向和里程,县下级行政或军事单位和自然地物至所在县治的方向和里程。“八到”的内容包括方向、里程、起止点。方向共有16个。里程不是两地直线距离,而是路程(包括水陆路、陆路)。起点为各府(州)治,止点为二都(上都、东都)、府、州、县治等。该书中所记县治至府(州)治的方向和里程与“八到”中用法含义相同,只是各县治只有至自己的上级行政单位府(州)治的方向和里程,而没有至其它邻近府(州)治的方向和里程。县下一级行政或军事单位和自然地物也只有一个至所在县县治的方向和里程。根据系统分析该书中全部方位和里程材料,可以认定李吉甫当时绘制地图的方法是极坐标投影法,并且是多次使用:以都城为极点,确定各府(州)治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和郡县图志 地图数据集 地图 唐代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创作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皓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0-136,共7页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是一部图文并荗的宋代外交文献,通常认为其作者是徐兢;但实际作者当不止徐兢一人,部分内容曾有奉使同僚参与创作。另外,此书的创作动机是出于对《鸡林志》的批评和模仿,在绘画闻见时有只图其异、不图其陋的标准。
关键词 徐兢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创作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看中国音乐东传——兼论《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音乐史料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曾美月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80,共9页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是研究宋代音乐东传高丽的重要资料,其独特的音乐史料价值为其他宋代史籍所不具备。它反映了高丽卤簿鼓吹乐效仿中国,乐器使用中国之制并融合本国特点,其"忌乐"期间持而不奏的礼仪也来自中国等历史细节...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是研究宋代音乐东传高丽的重要资料,其独特的音乐史料价值为其他宋代史籍所不具备。它反映了高丽卤簿鼓吹乐效仿中国,乐器使用中国之制并融合本国特点,其"忌乐"期间持而不奏的礼仪也来自中国等历史细节。《高丽图经》反映出,北宋熙宁、元丰年间,两国之间的音乐交流颇为频繁,高丽国王王徽曾向宋神宗请教与请赐中国宫廷音乐,并自此形成求学于中国音乐的传统、且至少延续至北宋政和年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中国音乐东传 史料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梯玛巫祀仪式歌曲的风格特征——兼与土家族其他民歌相比较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嵘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85,共10页
梯玛巫祀仪式是土家族传统信仰文化的体现,在湘西北仍有遗存,其音声具有很强的原生性和民族性特征。梯玛巫祀仪式音乐包含宗教性和世俗性两大类,以宗教性音乐为核心,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声乐,即梯玛歌。梯玛歌是在一个简单的创腔模式上衍... 梯玛巫祀仪式是土家族传统信仰文化的体现,在湘西北仍有遗存,其音声具有很强的原生性和民族性特征。梯玛巫祀仪式音乐包含宗教性和世俗性两大类,以宗教性音乐为核心,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声乐,即梯玛歌。梯玛歌是在一个简单的创腔模式上衍生出来的,由一个核心音出发,经历了核心音——核心音程——核腔的运动过程。梯玛歌的音乐形态由唱词的韵律决定,且与土家族民歌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梯玛歌 核腔 仪式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皇极声音文字通》简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谷秀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70,共3页
《皇权声音文字通》是明代初年的一部音韵学著作,它因袭了《声音唱和图》的框架,但又突破这种格局的束缚,按实际语音来分类列字,保留了明代初年吴方言许多重要的语音材料,在语音史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赵(手为)谦 <声音唱和图> 准等韵图 吴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明上河图》之百工衣裤装探源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智高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4-99,共6页
针对张择端版《清明上河图》所绘百工服饰形制基本特征缺少归纳研究的问题,以及其形制渊源被指向胡服的存疑,应用横向比较归纳法、纵向比较溯源法并结合文献实证,对该图及相关比较图像中的代表形象进行探讨、考证,得出其百工服饰基本形... 针对张择端版《清明上河图》所绘百工服饰形制基本特征缺少归纳研究的问题,以及其形制渊源被指向胡服的存疑,应用横向比较归纳法、纵向比较溯源法并结合文献实证,对该图及相关比较图像中的代表形象进行探讨、考证,得出其百工服饰基本形制为衣裤装及其不应源于胡服的结论。研究表明:百工衣裤装形制有长衣长裤、短衣短裤、短衣长裤三大类型,亦即衣裤装;衣裤装应为中原固有而非自胡服;“胡服骑射”并不能佐证衣裤装源于胡服的观点,而另有内涵,即着衣裤装并配革靴、革带用于骑射;小袖圆领短衣形制的胡服应是中原衣裤装影响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百工 衣裤装 中原 渊源 图形比较 衣裤形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易河洛学的传承脉络:从刘牧到程大昌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发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5-121,共7页
宋易河洛学围绕着“圣人如何画卦作《易》”的问题而建立,《河图》与《洛书》的关系也是它必须面对的问题。宋易河洛学开始于《易数钩隐图》,从刘牧到程大昌,他们都认为“图九书十”。《易数钩隐图》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形而上下... 宋易河洛学围绕着“圣人如何画卦作《易》”的问题而建立,《河图》与《洛书》的关系也是它必须面对的问题。宋易河洛学开始于《易数钩隐图》,从刘牧到程大昌,他们都认为“图九书十”。《易数钩隐图》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形而上下区分《河图》《洛书》,第二部分引入《洪范》以与《洛书》相配,第三部分认为《河图》就是“参伍”之数。《易数钩隐图》承认圣人则《河图》《洛书》而画卦作《易》,但没有详细展开。程大昌认为,《河图》为本、《洛书》为用,并以《说卦传》“乾坤生六子卦”为核心,统一了《易传》中诸种圣人作《易》的说法,解决了刘牧系河洛学“圣人如何画卦《作易》”的根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图》《洛书》 刘牧学派 程大昌 作《易》 《洪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利尔美术馆藏唐寅款《梦仙草堂图》卷新考
14
作者 熊言安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94-99,共6页
唐寅款《梦仙草堂图》卷中有顾应祥、翁桂、费念慈等明清名家题跋及庞元济鉴藏印。关于此卷真伪,费念慈、庞元济、吴湖帆、高居翰、傅申、林霄等人持不同观点。画后第一跋无款无印,其作者的确立是判断唐寅款画跋真伪的关键。此跋与唐寅... 唐寅款《梦仙草堂图》卷中有顾应祥、翁桂、费念慈等明清名家题跋及庞元济鉴藏印。关于此卷真伪,费念慈、庞元济、吴湖帆、高居翰、傅申、林霄等人持不同观点。画后第一跋无款无印,其作者的确立是判断唐寅款画跋真伪的关键。此跋与唐寅同期书风不合,且款中称谓有违常理,应系伪作。画中草堂+松树+峻石的构图方式与周臣《春泉小隐图》非常相似,说明二者之间拥有内在的联系。故笔者认为此画并非唐寅真迹,受画人汪东原亦非汪道昆从弟汪道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寅 《梦仙草堂图》 陈鹤 周臣 《春泉小隐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