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烤烟+N”间套作模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宋瑞芳 刘巧真 +7 位作者 李富欣 韦凤杰 李建华 常栋 张富生 陈冲 李敬 范艺宽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4期16-21,共6页
烤烟连作给烟叶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开展“烤烟+N”的间套作种植模式研究探索已成为烟草行业贯彻坚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战略的有力举措。围绕“烤烟+N”间套作模式在提高植烟土壤质量、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病虫害... 烤烟连作给烟叶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开展“烤烟+N”的间套作种植模式研究探索已成为烟草行业贯彻坚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战略的有力举措。围绕“烤烟+N”间套作模式在提高植烟土壤质量、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病虫害发生、提升烟叶产质量和平均综合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当前间套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工作重点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n 间套作 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矿业企业财务数智化“1+2+N”管控模式探析
2
作者 王诗然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2-26,共5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驱动传统行业不断瓦解与重构,带来了新的行业竞争。矿业企业作为我国社会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经济实体,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如市场需求波动、价格波动、资源调整、环保... 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驱动传统行业不断瓦解与重构,带来了新的行业竞争。矿业企业作为我国社会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经济实体,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如市场需求波动、价格波动、资源调整、环保合规、政策变化等,这些风险会对其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随着数智化、智能化管理模式逐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矿业企业财务管理也逐渐向数智化模式转变,推动财务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从而为财务人员从事个性化、服务型、管控性的增值活动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本文基于新形势下矿业企业财务数智化发展现状,探讨建设企业“1+2+N”财务数智化管控模式,不断促进财务转型升级,以便更好服务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企业 智能化 财务管理 财务数智化 “1+2+n”管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创新与推广路径研究——以郑州“168+N”养殖模式为例
3
作者 元洁琼 王健华 +1 位作者 郑秋冉 郭江涛 《中国水产》 2025年第7期91-93,共3页
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传统池塘养殖向绿色健康养殖方式转变,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漏斗型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即“168+N”模式)研究。本文介绍了漏斗型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的研究背景与推广远景,基于当前的实施场景,... 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传统池塘养殖向绿色健康养殖方式转变,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漏斗型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即“168+N”模式)研究。本文介绍了漏斗型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的研究背景与推广远景,基于当前的实施场景,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以期为沿黄城市提供可复制的绿色发展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健康养殖 技术创新 循环水高效养殖 168n模式 推广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夷陵推行“1+N”模式破解散户发展难题
4
作者 郑巧 周恒 +2 位作者 纪雯雯 余波 朱银城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6期28-29,共2页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是大国重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区域面积3439平方千米,辖11个乡镇、1个街道、1个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173个村28个社区,常住人口60余万人。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是大国重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区域面积3439平方千米,辖11个乡镇、1个街道、1个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173个村28个社区,常住人口60余万人。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部级荣誉,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2024年全年共免疫生猪100.46万头,牛1.77万头,羊9.87万头,家禽506.16万羽,实现应免尽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1n模式 夷陵 散户 发展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N”乡村治理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以柳州市鱼峰区为例
5
作者 李飞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2期16-18,共3页
柳州市鱼峰区通过创新实施“1+5+N”乡村治理模式,积极探索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新路径,显著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该模式以数字平台为核心,通过1个综合数字平台,整合了党建引领、村民自治、法治保障、德治教化... 柳州市鱼峰区通过创新实施“1+5+N”乡村治理模式,积极探索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新路径,显著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该模式以数字平台为核心,通过1个综合数字平台,整合了党建引领、村民自治、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撑5大治理体系,并融入了N种具体治理方式,如积分制、清单制等。该文探讨了“1+5+N”乡村治理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有助于实现乡村治理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模式 乡村治理 数字赋能 乡村振兴 柳州市鱼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的水污染控制工程“N+1”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
6
作者 张玮 黄芳一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86-189,共4页
为适应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针对该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符合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特色的“N+1”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通过“翻转课堂学习+小组PPT汇报+课堂分析讨论+线上章节考核+期末考试”多维度的课... 为适应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针对该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符合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特色的“N+1”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通过“翻转课堂学习+小组PPT汇报+课堂分析讨论+线上章节考核+期末考试”多维度的课程考核模式,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效果。从2019级和2020级环境工程专业共161名学生的“N+1”考核评价结果来看,相对于旧评价系统,多维度考核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引导和督促作用,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提升明显,可见“N+1”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对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1”课程考核模式 翻转课堂 水污染控制工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N”模式下智能制造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倩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6期171-173,共3页
为解决职业教育中智能制造专业学生实践培养问题,探索应用“1+N”提升智能制造专业教学质量,促进校企多方联合参与教学,切实提升智能制造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该文首先介绍了“1+N”模式内涵及应用价值,从校企合作角度分析“1+N”模式下... 为解决职业教育中智能制造专业学生实践培养问题,探索应用“1+N”提升智能制造专业教学质量,促进校企多方联合参与教学,切实提升智能制造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该文首先介绍了“1+N”模式内涵及应用价值,从校企合作角度分析“1+N”模式下智能制造专业教育体系构建思路,说明了2022年以来的实践效果,总结了“1+N”模式应用过程发现的问题因素及未来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n”模式 智能制造 实践能力 培养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鸭-虾模式对稻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及碳固定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刘银涛 王晓东 +4 位作者 曹凑贵 汪金平 顾泽茂 刘娟 江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4,共7页
为探究不同稻-鸭-虾种养模式与水稻单作模式和传统稻-虾种养模式的碳排放及碳固定特征差异,于湖北省荆州市华中农业大学双水双绿研究基地开展大田试验,以水稻品种华墨香5号、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肉鸭武禽10号为试验材料,... 为探究不同稻-鸭-虾种养模式与水稻单作模式和传统稻-虾种养模式的碳排放及碳固定特征差异,于湖北省荆州市华中农业大学双水双绿研究基地开展大田试验,以水稻品种华墨香5号、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肉鸭武禽10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水稻单作(monoculture,CK1)模式、稻-虾种植(rice-crayfish coculture,CK2)、稻-鸭-虾单元格投放(rice-duck-crayfish unit release model,CRXD)、稻-鸭-虾“游牧鸭”(rice-duckcrayfish“nomadic duck”model,NRXD)、稻-鸭-虾大田块(rice-duck-crayfish large field block model,BRXD)共5种养模式下稻田甲烷(methane,CH4)、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N2O)排放、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reenhouse gas emission intensity,GHGI)以及碳固定潜力。结果显示,相比传统水稻单作模式,稻-鸭-虾模式降低了稻田CH4排放、GWP、GHGI,碳中和效应显著增加。与水稻单作相比,稻-鸭-虾模式CH4的排放量降低了28.1%~32.1%,GWP降低了27.0%~30.7%,GHGI降低了23.0%~26.7%,碳固定增加了2089~2569 kg/hm^(2)。与稻-虾种养相比,稻-鸭-虾模式的CH4排放量降低了18.6%~23.1%,GWP降低了17.9%~22.2%,GHGI下降18.7%~22.0%,碳固定增加了616~1096 kg/hm^(2)。结果表明,稻-鸭-虾模式可以降低稻田碳排放量,提高稻田碳中和潜力,其中稻-鸭-虾大田块模式固碳减排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虾模式 稻田种养 碳排放 碳固定 CH4排放 n2O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1基因模式差异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增殖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刘畅 丛郁霖 +3 位作者 朱艳婷 李思琦 孙艺学 丛彦龙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4,共7页
为探究基质蛋白1(M1)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适应性的影响,研究基于M1的5种主要模式,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拯救了5株具有不同M1基因模式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通过测定病毒的一步与多步生长曲线以及生长竞争优势试验探讨M1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 为探究基质蛋白1(M1)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适应性的影响,研究基于M1的5种主要模式,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拯救了5株具有不同M1基因模式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通过测定病毒的一步与多步生长曲线以及生长竞争优势试验探讨M1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增殖能力的影响,将MOI均为0.001的5株病毒共感染MDCK细胞,感染后48h提取细胞上清的病毒RNA,将反转录的cDNA样品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测序。结果显示:M1为P5模式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增殖能力显著高于其余4株病毒(P<0.05),P5模式病毒的M1基因所涉及的9个可检测的氨基酸位点占比超过74%。研究表明,M1为P5模式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具有最强的增殖能力和明显的生长竞争优势,结果从M1对病毒增殖能力影响角度解释了该分支病毒在我国禽群中广泛流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H9n2亚型 M1 模式差异 增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N模式与稻草还田对土壤供N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佘冬立 王凯荣 +1 位作者 谢小立 尹春梅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20,44,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2a定位试验后不同施N模式和稻草还田对双季稻作系统土壤供N能力和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N肥显著增加土壤NH4^+-N和可矿化N含量,显著提高稻田系统生产力,且随着稻草配合施用,施N效果更加明显。移走稻草...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2a定位试验后不同施N模式和稻草还田对双季稻作系统土壤供N能力和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N肥显著增加土壤NH4^+-N和可矿化N含量,显著提高稻田系统生产力,且随着稻草配合施用,施N效果更加明显。移走稻草情况下N肥增产率为30.3%~31.3%;稻草还田情况下,N2(全年施N量240kg·hm^-2)处理N肥增产率为36.7%,1kg纯N增产谷粒12.1kg.均显著低于N1、N3(全年施N量180kg·hm^-2)处理,后者增产率为40.4%~41.1%,1kg纯N增产谷粒17.7~18.0kg,且N1、N3处理(施N量相同,但各时期施N比例不同)间差异不显著。配施N肥后稻草还田可以提高土壤供N能力,连续处理2a,土壤可矿化N比移走稻草处理提高32.1%~50.0%。稻草还田时适当配施N肥增产效果明显,N1、N3处理下稻草还田增产率分别达8.7%和8.4%,而N2处理下稻草还田的表观增产效果降低,稻草还田增产率仅为5.1%。年稻草还田量为7500kg·hm^-2的红壤稻田系统,年适宜配施N量为180kg·hm^-2各时期施N优化比例为基肥30%,分蘖肥30%,穗肥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模式 稻草还田 土壤供n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T分布式系统的模式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葛瑶 李晓风 王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49-1051,1054,共4页
在分布式系统设计中,针对B/S和C/S架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了基于.NET框架N层架构模式。根据N层体系架构的特性,利用设计模式,针对数据访问层提出了服务提供者模式。该模式是一种能提高软件扩展性的设计模式,它的特性在于可以不必... 在分布式系统设计中,针对B/S和C/S架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了基于.NET框架N层架构模式。根据N层体系架构的特性,利用设计模式,针对数据访问层提出了服务提供者模式。该模式是一种能提高软件扩展性的设计模式,它的特性在于可以不必更改核心代码而改变核心功能。最后利用.NET反射技术结合工厂方法,通过实现模式得以实现,使其在数据访问方面具备了更好的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框架 n层体系架构模式 设计模式 服务提供者模式 实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模式对稻麦两熟农田麦季CH_4和N_2O排放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靳红梅 沈明星 +3 位作者 王海候 陆长婴 常志州 郭瑞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共7页
为了探讨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稻麦两熟农田麦季CH_4和N_2O的排放规律,以江苏省南部地区稻麦两熟农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8年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即仅麦季稻秸秆还田处理(R)、仅稻季麦秸秆还田(W)和稻麦季秸秆均还田(RW)]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 为了探讨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稻麦两熟农田麦季CH_4和N_2O的排放规律,以江苏省南部地区稻麦两熟农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8年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即仅麦季稻秸秆还田处理(R)、仅稻季麦秸秆还田(W)和稻麦季秸秆均还田(RW)]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析各处理麦季田间CH_4和N_2O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对照(CK)相比,秸秆还田可增加麦季CH_4和N_2O的排放通量。各处理间CH_4的累积排放量大小为R处理>RW处理>W处理>CK对照,麦季N_2O的累积排放量大小为W处理>R处理>RW处理>CK对照。各秸秆还田模式(R、W、RW)下,麦季CH_4和N_2O的全球增温潜势(GWP)分别为1 225.5 kg/hm^2,CO_2-eq、1 250.9kg/hm^2,CO_2-eq和1 214.5 kg/hm^2,CO_2-eq,均显著(P<0.05)高于秸秆不还田的1 068.5 kg/hm^2,CO_2-eq。各处理间的单位产量GWP表现为RW处理>W处理>R处理>CK对照,稻麦秸秆均全量还田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大。N_2O对总增温潜势的贡献率大于95%,是麦季减排的主要对象。从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角度考虑,建议秸秆单季还田时采用稻秸秆全量还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模式 麦季 CH4 n2O 排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绿色高效技术“12345”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济铭 杨建利 +2 位作者 王春丽 王周礼 张智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24-26,共3页
油菜(Brassica napus L.)绿色高效技术"12345"模式是以高产为基础,以绿色高效为目标,按照品种农机农艺相融合的要求,以机械为载体,集成应用高产高油宜机械化品种陕油28和秦优28来实现高产目标;应用控氮配方施肥技术和精准施... 油菜(Brassica napus L.)绿色高效技术"12345"模式是以高产为基础,以绿色高效为目标,按照品种农机农艺相融合的要求,以机械为载体,集成应用高产高油宜机械化品种陕油28和秦优28来实现高产目标;应用控氮配方施肥技术和精准施药综合防治技术来实现绿色目标;利用机械化精量直播技术、三位一体无人机飞防技术和提效减损机械化收获技术,采取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路线开展生产,实现了油菜从种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可以实现每公顷用工15个以下,肥、药减施20%,生产成本下降至4 500元左右,生产油菜子3 000 kg左右,纯收益7 500元的生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Brassica nAPUS L.) 绿色 高效 “12345”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退耕模式细根(草根)分解及N动态 被引量:4
14
作者 荣丽 李贤伟 +1 位作者 张健 范川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26,共6页
采用原状土芯法对光皮桦与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HN)、光皮桦人工林(H)、扁穗牛鞭草(NC)、柳杉人工林(LS)4种退耕模式细根(草根)分解、影响分解的质量指标及N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模式细根(草根)分解速率符合Olson单指数分解模型,年... 采用原状土芯法对光皮桦与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HN)、光皮桦人工林(H)、扁穗牛鞭草(NC)、柳杉人工林(LS)4种退耕模式细根(草根)分解、影响分解的质量指标及N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模式细根(草根)分解速率符合Olson单指数分解模型,年分解常数(k)分别为1.06,0.93,1.32,0.86,分解1年后干质量损失率分别为65.49%,60.55%,73.32%,57.51%。在1年研究期内,各模式细根(草根)分解过程中的C/N与细根分解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N含量无关,其中光皮桦细根分解速率还与C含量有关。分解90天后,各模式细根(草根)木质素含量与分解速率关系分别为,H,LS呈显著负相关(P≤0.05),HN呈较弱负相关(P=0.087),NC不相关(P=0.279)。分解1年后N初始含量最高的HN具有最高的N释放率,N初始含量最低的LS具最低的N释放速率,4种模式N释放速率大小顺序为HN(70.12%)>H(56.49%)>NC(46.67%)>LS(21.76%),N初始含量高是导致此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模式 细根 草根 分解 n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圆波导TE0n-TE11模式变换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牛新建 李宏福 +1 位作者 喻胜 谢仲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1-914,共4页
 在模式耦合理论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波导轴线弯曲与波导半径渐变的圆波导模式变换,并对TE0n TE11模式变换器的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采用不同的相位重匹配技术,得到了可靠的最优几何参量。以此数据设计的8mm回旋速调管TE01 TE11模...  在模式耦合理论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波导轴线弯曲与波导半径渐变的圆波导模式变换,并对TE0n TE11模式变换器的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采用不同的相位重匹配技术,得到了可靠的最优几何参量。以此数据设计的8mm回旋速调管TE01 TE11模式变换器的转换效率可达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变换器 耦合波方程 相位重匹配 圆波导TE0n—TE11模式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N”个性化精英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0
16
作者 侯亚合 冷士良 +1 位作者 张书 祝木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80-82,96,共4页
针对高职人才培养同质化的现状,提出高职"个性化培养精英高职人才"的目标定位,优化"平台+方向课程体系",打造"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培养"的实施路径,构建"多元评价+个别反馈+针对提高"评价反... 针对高职人才培养同质化的现状,提出高职"个性化培养精英高职人才"的目标定位,优化"平台+方向课程体系",打造"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培养"的实施路径,构建"多元评价+个别反馈+针对提高"评价反馈体系,实现培养目标从"标准型、同规格"向"个性化培养,精英化发展"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个性化精英 “3+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模式下寒地稻田CH_4和N_2O排放及温室效应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王孟雪 张忠学 +1 位作者 吕纯波 林彦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5-100,共6页
为了研究寒地稻田CH4和N2O排放特征,选取黑龙江省寒地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控制灌溉、间歇灌溉、浅湿灌溉及淹灌四种水分管理模式等4个处理的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模式下的CH4和N2O排放高峰... 为了研究寒地稻田CH4和N2O排放特征,选取黑龙江省寒地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控制灌溉、间歇灌溉、浅湿灌溉及淹灌四种水分管理模式等4个处理的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模式下的CH4和N2O排放高峰均出现在水稻生长旺季,而休闲期内排放较少。相对于淹灌,浅湿灌溉稻田CH4累积排放量降低了27.2%,控制灌溉处理的降低了34%,间歇灌溉处理的降低了48.2%。长期淹灌稻田N2O排放量比间歇灌溉稻田减少0.41kg/hm2,比控制灌溉稻田增加0.38kg/hm2,比浅湿灌溉稻田增加0.37kg/hm2。总体温室效应分析,节水灌溉模式能有效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显著地降低CH4和N2O的总温室效应。水稻生育期内,CH4排放量减少时期,N2O排放量有增加趋势,综合考虑CH4和N2O排放的消长关系,才能有效减缓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模式 CH4排放 n2O排放 排放通量 温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涡流测功机控制器n/M模式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贤波 金振华 +1 位作者 田颖 卢青春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2-84,共3页
电涡流测功机控制器n/M模式是通过调节发动机油门位置和测功机励磁电流来控制发动机转速和测功机制动力矩,在控制过程中存在稳态抗扰动能力与动态响应速度之间的矛盾。为提高系统调节速度,同时保证系统的超调、静态调节精度与抗扰动都... 电涡流测功机控制器n/M模式是通过调节发动机油门位置和测功机励磁电流来控制发动机转速和测功机制动力矩,在控制过程中存在稳态抗扰动能力与动态响应速度之间的矛盾。为提高系统调节速度,同时保证系统的超调、静态调节精度与抗扰动都在允许范围之内,进行了控制系统模型分析,对控制算法进行了理论设计和试验调试,给出了该模式下系统控制效果。试验证明该控制器控制效果良好,满足发动机台架试验对控制品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电涡流测功机 n/M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微波TM0n混合模式转换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升人 舒挺 +2 位作者 袁成卫 赵雪龙 张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23,共4页
针对现有基于特定模式成分所设计的高功率mTM_(0n)-TEM/TM01混合模式转换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大过模比结构下高功率TM_(0n)混合模式的转换方法,可以实现将状态相对稳定且成分已知的GW量级任意模式成分比例、任意相位差的高功率TM_(... 针对现有基于特定模式成分所设计的高功率mTM_(0n)-TEM/TM01混合模式转换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大过模比结构下高功率TM_(0n)混合模式的转换方法,可以实现将状态相对稳定且成分已知的GW量级任意模式成分比例、任意相位差的高功率TM_(0n)混合模式微波高效转换为单一的TEM模或TM01模。利用该设计原则对之前所设计的高功率TM_(0n)混合模式转换器进行优化改进,在保留了原有器件功率容量和频带特性的同时,大幅简化器件设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相对论返波管 TM0n 混合模式 模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丘陵区非耕作季节不同种植模式下NP流失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艺 吴福忠 +1 位作者 杨万勤 王旭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7-724,共8页
为了解长江上游紫色土丘陵区非耕作季节N、P的流失特征,以长江上游紫色土丘陵区4种典型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于2008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研究了耕作季节后不同种植模式在每次降雨后的N、P... 为了解长江上游紫色土丘陵区非耕作季节N、P的流失特征,以长江上游紫色土丘陵区4种典型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于2008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研究了耕作季节后不同种植模式在每次降雨后的N、P流失特征及不完全混合模型的综合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非耕作季节,紫色农耕地均表现出较大的N、P流失量,最大分别达到(0.491±0.079)kg·hm-2和(12.604±13.173)×10-3kg·hm-2。N的流失量均大于P的流失量,并且N、P主要通过地表径流流失。不同种植模式间N、P流失量有较大的差异,其中生姜种植模式的N、P流失量最大,大豆种植模式最小。不完全混合模型可很好应用于研究区域农耕地N、P流失。模型的有效系数均达到0.6以上,其中模拟N流失的有效系数高达0.958。这表明,非耕作季节农耕地N、P流失是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不完全混合模型可成为该区域N、P流失预报和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流失 紫色土 不完全混合模型 种植模式 非耕作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