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苗红 王华峰 韩文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2-35,共4页
在"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定义和结构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哈肯协同学的役使原理和协调度定义,建立了"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应用此模型进行了实际案例研究和仿真运算,运用1996~2000年数据分析出我国"... 在"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定义和结构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哈肯协同学的役使原理和协调度定义,建立了"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应用此模型进行了实际案例研究和仿真运算,运用1996~2000年数据分析出我国"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度具有低起点、高增长的特点。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是促进"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 协同学 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理路与推进策略——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模型
2
作者 王帅 王静芳 +1 位作者 丁先琼 李杰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2-620,共9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体育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基础,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模型为研究框架,运用文献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体育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的“内... 生态文明建设是体育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基础,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模型为研究框架,运用文献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体育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逻辑-策略”进行系统阐释。其需遵循时空割裂向时空共有资源生态位、两化匮缺向两化共建经济生态位、三生偏态向三生共赢社会生态位、线性分治向系统共治环境生态位的逻辑转向。提出E-O-D资源开发模式、双轮驱动产业创新机制、山—水—城空间融入战略、全维共塑型环境治理体系的推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旅游 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优化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苗红 韩文秀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19,共3页
文章以系统科学为指导,基于系统协调度理论模型以及协调发展度预测模型的动态行为特性,建立了“高等教育-经济”系统的混沌控制优化模型。为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趋势、控制策略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 协调 预测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系统协调发展定量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晓凤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24,共7页
实证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收入分配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来看略高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经济-收入分配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整体来看略低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收入分配系统... 实证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收入分配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来看略高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经济-收入分配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整体来看略低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收入分配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可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经济系统、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收入分配系统、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经济-收入分配济系统的交互等3个维度来推动彼此间协调,促进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经济及收入分配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 高等教育 财政投入-经济-收入分配系统 有序度 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红壤丘陵茶区茶-杉复合系统生态经济效应探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董成森 肖润林 +1 位作者 彭晚霞 彭佩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98-202,共5页
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亚热带红壤丘陵区茶-杉复合茶园比单一茶园光照强度降低31.1%~50.1%,且园内气温、地表与土壤温度、茶树叶面温度及其高温危害产生的频率等均低于单一茶园,园内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分别高于单一茶园,茶树主要害虫天... 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亚热带红壤丘陵区茶-杉复合茶园比单一茶园光照强度降低31.1%~50.1%,且园内气温、地表与土壤温度、茶树叶面温度及其高温危害产生的频率等均低于单一茶园,园内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分别高于单一茶园,茶树主要害虫天敌种群数量比单一茶园多118.75%,而其害虫数量仅为单一茶园的45.4%,且茶叶产量提高,其品质亦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系统 生态经济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协调函数对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度影响分析——以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为例 被引量:21
6
作者 杨世琦 杨正礼 高旺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51-154,共4页
本研究借助协调度函数分析了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形成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功效函数、协调函数、协调等级和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几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方差法和变异系数法建立了协调函数,综合分析了4种协... 本研究借助协调度函数分析了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形成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功效函数、协调函数、协调等级和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几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方差法和变异系数法建立了协调函数,综合分析了4种协调函数的协调等级,并以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该理论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协调度 协调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果-草复合系统生态经济效应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孟平 张劲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沙打旺复合系统土壤养分、果树生理生态及产量产值、牧草产量及质量、土地当量值研究结果表明,与清耕果园相比,果-草复合系统可使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分别提高30%、32%,速效钾降低2.1%,而对速效磷影响较小;苹... 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沙打旺复合系统土壤养分、果树生理生态及产量产值、牧草产量及质量、土地当量值研究结果表明,与清耕果园相比,果-草复合系统可使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分别提高30%、32%,速效钾降低2.1%,而对速效磷影响较小;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24.3%,叶片光合速率提高28%,产量提高15.5%。与单作草场相比,牧草产量提高18.5%,粗蛋白质、粗脂肪、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36.4%、27.4%和11.8%。复合系统土地当量值(LER)达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 苹果-沙打旺复合系统 生态效应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梨-草-鸡复合系统的生态经济分析——浙江南部丘陵山区农林复合模式 被引量:3
8
作者 叶晓伟 张放 方志根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0-72,共3页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对浙江南部丘陵山区新建梨-草-鸡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裸地梨园相比,梨-草-鸡复合系统割草与鸡粪还田后有良好的改土培肥效果,避免了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投入;同时,利用这种模式可以生...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对浙江南部丘陵山区新建梨-草-鸡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裸地梨园相比,梨-草-鸡复合系统割草与鸡粪还田后有良好的改土培肥效果,避免了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投入;同时,利用这种模式可以生产出有机食品或绿色水果,系统每667m2的净收入比裸地梨园要高出1720元。这种模式的推广应用可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复合系统 分析 间作 生态衣业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泊尔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恢复力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志慧 张玥 +1 位作者 彭璐 吴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5-638,共14页
“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处于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落后状态,开展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恢复力时空特征评估及关键要素识,对于实现“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战略和绿色丝路建设至关重要。基于社会发展、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建设、... “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处于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落后状态,开展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恢复力时空特征评估及关键要素识,对于实现“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战略和绿色丝路建设至关重要。基于社会发展、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自然灾害风险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构建了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评价了2000—2015年尼泊尔县域尺度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恢复力并分析了其时空分异特征,厘清了影响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恢复力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尼泊尔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恢复力在县域尺度上主要集中在中低和中等恢复力水平,而中高恢复力呈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态势,南部地区以及位于中部发展区的首都加德满都河谷地区恢复力水平相对较高;(2)2000—2015年尼泊尔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恢复力在不同阶段呈现波动变化状态,2005年恢复力最优,2010和2015年部分区域恢复力降低明显,系统恢复力区域间差异逐步增大;(3)社会发展、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风险对系统恢复力提升的总效应分别为0.99,0.07,0.11,0.89和-0.12;按照指标影响程度来看,尼泊尔提升恢复力的关键路径主要在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降低灾害风险。未来尼泊尔应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平台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交流,提升社会保障与区域均衡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及积累资本,发展生态林业并加强灾害监测及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同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恢复力 主成分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路径分析 尼泊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有效物质(能量、货币)平衡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侯彦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147-2152,共6页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有效物质 (能量、货币 )在系统内外部转化关系建立了社会 -经济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有效物质(能量、货币 )平衡模型 ,定义了模型特征参数。将模型应用于 3个不同的研究领域 ,获得了相应研究领域的平衡模型 ,结果表明...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有效物质 (能量、货币 )在系统内外部转化关系建立了社会 -经济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有效物质(能量、货币 )平衡模型 ,定义了模型特征参数。将模型应用于 3个不同的研究领域 ,获得了相应研究领域的平衡模型 ,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平衡模型具有通用性 ,它对于研究复合生态系统有效物质、能量和货币平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有效物质(能量、货币) 平衡模型 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三门峡段历史遗留矿山(区)复合系统模拟及韧性演变研究
11
作者 黄聿铭 翟洪涛 +1 位作者 饶振兴 张扬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8-135,共8页
【目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系统治理”新阶段。尤其关键段三门峡段历史遗留问题使生态恢复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历史遗留矿山(区)生态修复与“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韧性间缺乏联... 【目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系统治理”新阶段。尤其关键段三门峡段历史遗留问题使生态恢复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历史遗留矿山(区)生态修复与“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韧性间缺乏联系机制。揭示不同修复策略对韧性的动态影响,可以为矿区生态修复的优化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三门峡市2015—2022年时间序列数据以及调研情况为样本,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历史遗留矿山(区)生态修复策略下“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韧性水平的演变过程,并对比分析急性与慢性冲击下修复策略对韧性水平的差异化影响。聚焦3种不同人为干预强度的矿山生态修复模式(生态重建、辅助再生、自然恢复)及均衡协同发展策略,量化评估这些模式与策略对系统韧性的作用路径。【结果】1)无论在急性还是慢性冲击下,3种修复模式中,生态重建模式对复合系统的生态、经济、社会韧性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辅助再生模式,最后是自然恢复模式;2)均衡协同发展策略对各子系统韧性水平的影响在不同冲击状态下有差异;3)对黄河流域三门峡段历史遗留矿山(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韧性来说,均衡协同发展策略在短期以及慢性冲击下是最优的选择,生态重建模式在长期或者急性冲击下具有更好的发展潜力。【结论】历史遗留矿山(区)修复与“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间的关系研究可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可执行的矿山生态修复的方向,助力生态修复目标与韧性目标相契合,最终推动历史遗留矿山(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黄河流域 系统动力学 韧性 生态修复 "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构建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玉秋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5-108,共4页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FEES)的可持续良性发展为目标,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自身特点,利用解析结构模型筛选预警指标体系;通过样本训练和结构优化,建立了BP神经网络的预警模型。可持续发展预警分析表明:预警模...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FEES)的可持续良性发展为目标,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自身特点,利用解析结构模型筛选预警指标体系;通过样本训练和结构优化,建立了BP神经网络的预警模型。可持续发展预警分析表明:预警模型选用指标合理,预警结果拟合度较高;从中期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FEES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为健康,整体发展趋势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 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玉秋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3-148,共6页
运用系统方法论,分析了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FEES)的结构与原理;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良性发展为目标,构建了综合评价体系,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进行评... 运用系统方法论,分析了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FEES)的结构与原理;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良性发展为目标,构建了综合评价体系,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利用结构模型解析法,分析了影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 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资源-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
14
作者 郝全明 罗业民 李亮盼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9-151,共3页
以实现矿区可持续性为目的,运用系统动力学(SD)原理,综合考虑矿区资源、经济和环境3个方面,建立矿区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为进一步建立矿区资源-经济-环境复合系统(MEECS)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做准备。
关键词 矿区资源-经济-环境复合系统 可持续发展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平菇复合系统生态经济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樊巍 张劲松 +1 位作者 孟平 尹昌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52-155,共4页
Th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effects of the Apple Pleurotus ostreatus system on ecology, physiology and yield in the hilly land of Taihang Mountain were studied, comparing with the pure apple tree stand(CK). The result... Th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effects of the Apple Pleurotus ostreatus system on ecology, physiology and yield in the hilly land of Taihang Mountain were studied, comparing with the pure apple tree stand(CK).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Apple Pleurotus ostreatus system which spacing is 3?m×4?m between the trees planted in 1991 was good for growing. (2) The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readily available N and K in the 0~50?cm soil increased by 45 8%, 31 0% and 39 3% respectively. (3) The content of chlorophyll and the photosynthetic rate of the apple tree leaves increased by 19 7%~23 3%, 5 9%~25 6 % respectively. (4) The yields of Pleurotus ostreatus and its net income was 4 500 1?kg·hm -2 , 609 0?yuan·hm -2 (RMB) respectively.(5) The yields of apple increased by 7 5%. (6) The total net income of the system increased by 7 025?yuan·hm -2 (R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平菇复合系统 生态效应 经济效应 复合农林业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园-经济”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演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纯 刘志强 +1 位作者 王俊帝 洪亘伟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第4期11-16,共6页
文章运用系统分析思维,将公园系统和经济系统纳入到“公园-经济”复合系统,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以我国大陆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构建复合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探究1996—2017年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 文章运用系统分析思维,将公园系统和经济系统纳入到“公园-经济”复合系统,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以我国大陆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构建复合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探究1996—2017年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序演变看,全国尺度上“公园-经济”复合系统由失调衰退向耦合协调过渡;经济因素长期活跃,公园系统经历“迟缓-提速”的过程;各规模城市间耦合协调发展差异波动上升,呈特大、大城市复合系统协调引领,中、小城市失调滞后的特征。(2)从空间分异看,复合系统耦合协调与经济水平存在空间对应性,呈“沿海-内陆”的梯度化分异特征;东部公园、经济发展强调“量质并举”,中部、西部和东北侧重“以量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经济”复合系统 耦合协调 时空格局 演变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柿子-草-鸡复合系统的生态经济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麻晓芬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3期173-174,共2页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对浙江东南部丘陵山区新建柿子-草-鸡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裸地柿子园相比,柿子-草-鸡复合系统割草与鸡粪还田后有良好的改土培肥效果,避免了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投入;同时,利用这种模...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对浙江东南部丘陵山区新建柿子-草-鸡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裸地柿子园相比,柿子-草-鸡复合系统割草与鸡粪还田后有良好的改土培肥效果,避免了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投入;同时,利用这种模式可以生产出有机食品或绿色水果,系统的净收入比裸地柿子园要高出2.58万元/hm2。这种模式的推广应用可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子--复合系统 生态农业 经济效益 丘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定量研究”通过鉴定
18
作者 吕志英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2期16-16,共1页
2004年12月28日,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智光教授主持的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江苏省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可特续发展战略的定量研究”通过了由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关键词 江苏 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 可持续发展战略 定量研究 科技成果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稻-鸭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效益研究 被引量:61
19
作者 王华 黄璜 +1 位作者 杨志辉 廖晓兰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26,44,共5页
2000年3月至2001年10月在湖南长沙进行了湿地稻-鸭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效益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实行稻-鸭生态种养显著降低稻田甲烷排放量,与常规稻田相比,甲烷排放总量在早稻田与晚稻田分别降低44.2%和40.7%。各处理晚稻田甲烷排放总量... 2000年3月至2001年10月在湖南长沙进行了湿地稻-鸭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效益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实行稻-鸭生态种养显著降低稻田甲烷排放量,与常规稻田相比,甲烷排放总量在早稻田与晚稻田分别降低44.2%和40.7%。各处理晚稻田甲烷排放总量高于早稻田甲烷排放总量。养鸭稻田与常规稻田相比,土壤肥力都有所增加,土壤容重降低,>0.25mm团聚体增加2.65~3.12百分点,土壤结构系数增加2.56~6.63百分点。同时,稻田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湿地稻-鸭复合生态系统直接的经济效益也远高于常规稻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复合生态系统 甲烷排放 土壤肥力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草复合系统的生态学及经济学效益评价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红柳 岳征文 卢欣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27,共4页
综合分析和评价了啤特果树Pyrusussurignsis-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啤特果树-小麦Triticumaestivum两种复合系统的生态学效应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啤特果树-紫花苜蓿复合系统和啤特果树-小麦复合系统的土壤客重分别为1.39和1.45g... 综合分析和评价了啤特果树Pyrusussurignsis-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啤特果树-小麦Triticumaestivum两种复合系统的生态学效应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啤特果树-紫花苜蓿复合系统和啤特果树-小麦复合系统的土壤客重分别为1.39和1.45g/cm^3。啤特果树-紫花苜蓿复合系统中非毛管孔隙度(4.72%)和总孔隙度(58.96%)均大于啤特果树一小麦复合系统中非毛管孔隙度(4.15%)和总孔隙度(50.80%),说明林下种植紫花苜蓿较种植小麦更有利于疏松土壤、改良土壤结构;啤特果树-紫花苜蓿复合系统的不同土壤层土壤含水量均大于啤特果树-小麦复合系统的土壤含水量,说明林下紫花苜蓿比小麦的保水蓄水能力强;紫花苜蓿和小麦的茎叶持水率分别为37.3%和25.8%,说明林下紫花苜蓿更能减少地表径流,从而减轻水土流失;紫花苜蓿}E小麦更能有效地缓解地面温度的激增和激减;种植紫花苜蓿比种粮食作物多收入8900~8850元/hm^2。因此林下种植紫花苜蓿较种植小麦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农林业 啤特果树-紫花苜蓿复合系统 生态学效应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