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审视——基于核心资料的解读 |
杨宏雨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2
|
“社会问题”的性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的“问题意识” |
刘珍英
马拥军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3
|
任务与关系双重驱动:领导完美主义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机制研究 |
王宁
张晶晶
刘倩
刘伟
刘瑶瑶
|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人道主义介入的关系治理路径与“建设性介入”——以中国参与解决缅甸问题为例 |
王传剑
刘晓健
|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问题》 |
单连春
许振煜
|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基层治理中历史遗留问题何以产生?对政府决策中“当下主义”策略的案例分析 |
余成龙
郑晓华
|
《公共行政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乡村振兴背景下吉安市农村地区发展问题及优化策略--基于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 |
郁静蓉
朱晓庆
|
《南方农机》
|
2025 |
0 |
|
|
8
|
联通主义学习情境下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者角色转换分析 |
赵宏
王小凯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9
|
陈独秀和“问题与主义”之争 |
董德福
史云波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
10
|
论“问题与主义”之争前后的李大钊思想——对争论性质的再探讨 |
董国强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
|
11
|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再认识 |
朱文通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2
|
重评“问题与主义”之争 |
张先贵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8
|
|
|
13
|
“国际主义”与“国家主义”之争——文物返还问题探析 |
杨树明
郭东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
14
|
问题域的历史性创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种视角 |
陈高华
赵文钰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5
|
求解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混合帝国主义竞争算法 |
杨小东
康雁
柳青
孙金文
|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
16
|
从“主义”之争到“问题”意识——传统道德文化研究的现代转向 |
张伟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17
|
重新解读胡适及“问题与主义”之争 |
张传鹤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0
|
|
|
18
|
“问题与主义”之争九十年回顾与思考 |
袁刚
陈雪嵩
杨先哲
|
《学习与实践》
|
2009 |
2
|
|
|
19
|
“问题与主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芽 |
王明生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
20
|
“问题与主义”之争和少年中国学会 |
李永春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