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河北省实施“送教下乡”初显成效 被引量:4
1
作者 习岑 潘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45-47,共3页
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不懈的追求。河北省教育主管部门针对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于今年4月与河北省委组织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 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不懈的追求。河北省教育主管部门针对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于今年4月与河北省委组织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送教下乡”加快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意见》。从培养建设新农村实用人才入手,进一步推进“送教下乡”活动,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着眼点和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送教下乡” 河北省 教育发展模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培养工程 经济发展服务 教育主管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险、洁净与秩序:云南孟连拉祜族的“送玛”仪式及其文化逻辑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彩文 张继梅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7-203,共7页
献祭仪式是普遍存在于我国民间社会中的一种文化事项,其最终指向是人们为了祈求超自然神灵的庇护,以此来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孟连拉祜族的观念中,"玛"被视为一种"不好的东西",会给个人、家庭和村寨... 献祭仪式是普遍存在于我国民间社会中的一种文化事项,其最终指向是人们为了祈求超自然神灵的庇护,以此来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孟连拉祜族的观念中,"玛"被视为一种"不好的东西",会给个人、家庭和村寨带来厄运、疾病或潜在威胁,因此,拉祜族会频繁举行"送玛"仪式进行化解。作为一种禳灾祈福的献祭仪式,"波库"或"咪库"利用祭物,将"玛"连同"厄卜菩"丢入流水中,象征着将日常生活中的不洁之物送走。作为一种禳解灾难、祈求庇护的祭祀活动,孟连拉祜族的"送玛"仪式有其自身的文化逻辑:首先,"玛"在拉祜族社会中意味着危险;其次,"送玛"仪式体现了拉祜族的洁净诉求;再次,"送玛"蕴含着孟连拉祜族的疾病观;最后,"送玛"仪式强化了村落秩序及社区成员的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连拉祜族 “送玛”仪式 洁净与危险 社会秩序 文化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祝米”习俗的原始意义与传统追溯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传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3-131,共9页
"送祝米"是我国一项流行地域广、涉及民族多的传统贺诞民俗。"送祝米"的原始意义包含宗教信仰和实用保健两个方面,它既与我国的巫文化传统特别是民间对"米"的崇拜有关,也与亲戚、邻里之间的互助有关。这... "送祝米"是我国一项流行地域广、涉及民族多的传统贺诞民俗。"送祝米"的原始意义包含宗教信仰和实用保健两个方面,它既与我国的巫文化传统特别是民间对"米"的崇拜有关,也与亲戚、邻里之间的互助有关。这项民俗的起源虽难考证但其传统略可追溯,魏晋时期出于实用和宗教的"送米"现象均已经出现,特别是"麻姑掷米"传说与"送祝米"的原始意义深相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祝米” 民俗 原始意义 传统文化 麻姑掷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送”还是“求”——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的根本原因辨析
4
作者 李坚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7-112,共6页
是“送”还是“求”———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的根本原因辨析李坚马克思主义是怎样来到中国的?传统说法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由俄国人送来的。笔者以为这个看法并不成立,因为它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在华早期传播的历史实情,漠视中国人... 是“送”还是“求”———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的根本原因辨析李坚马克思主义是怎样来到中国的?传统说法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由俄国人送来的。笔者以为这个看法并不成立,因为它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在华早期传播的历史实情,漠视中国人求索马克思主义的艰苦努力,将中国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 原因辨析 无政府主义者 《共产党宣言》 西方社会 “求” “送 马克思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邢台模式之二:送教下乡 探索中职办学模式改革新模式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云国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67,共3页
邢台市开展的职业教育"送教下乡"工程一举打破过去学生进城上学的传统办学模式,各学校积极走出校园,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完成了由"请进来,到走出去",由"坐等招生,到主动送教上门"的重大转变,将职业... 邢台市开展的职业教育"送教下乡"工程一举打破过去学生进城上学的传统办学模式,各学校积极走出校园,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完成了由"请进来,到走出去",由"坐等招生,到主动送教上门"的重大转变,将职业教育优质教育资源主动送到农村去,主动服务"三农",创出了一条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教下乡” 办学模式 职业教育发展 革新 中职 优质教育资源 服务“三农” 教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教下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1
6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33-42,共10页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社会发展全局。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普遍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技术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社会发展全局。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普遍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技术人才和能够自主创新的新型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送教下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技术人才 农业现代化 “十二五” 社会发展 农民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卢龙县职教中心 “送教下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探索
7
作者 李文利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0-72,共3页
河北省卢龙县职教中心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面向农村,始终坚持办原汁原味的农村职业教育,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力求做大、做强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等传统涉农专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 河北省卢龙县职教中心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面向农村,始终坚持办原汁原味的农村职业教育,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力求做大、做强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等传统涉农专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养更多的现代农民,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持。学校设置长短结合的学制,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升学教育和就业教育并重,满足了不同层面求学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中心 “送教下乡” 卢龙县 河北省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职业农民 培养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送法下乡和向贫困地区小学“送温暖”主题实践活动纪实
8
作者 孙暖 《中国牧业通讯》 2005年第11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 法制宣传 向贫困地区小学“送温暖”主题实践活动 中国共产党 党员先进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送教进城”激活县级职业教育
9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3-63,共1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民以农为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农村劳动力急需掌握在城市打工就业所需的一技之长。针对这种变化。河北省许多县级职教中心一方面大力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民以农为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农村劳动力急需掌握在城市打工就业所需的一技之长。针对这种变化。河北省许多县级职教中心一方面大力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同时,及时调整办学思路,紧随当地农民进城的脚步,由“送教下乡”变为“送教进城”。如涿州职教中心根据本校毕业生大部分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旅游宾馆就业的实际情况.在这些大城市设立了“教学点”,选派了十余名骨干教师长驻教学点。为学生授课。学生则从二年级开始一边在用人单位打工挣钱.一边利用休息时间、节假日到教学点上课完成学业。教学人员还根据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因需施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职教中心 农民进城 河北省 职业教育 激活 “送教下乡” 学生实习 城市转移 用人单位 农村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送别”与“送行”
10
作者 董文立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27-27,共1页
也谈“送别”与“送行”□董文立《语文建设》1997年第6期有篇补白:《“送别”与“送行”》,文中所举“(一些人)为严济慈同志送别”确为病句,但文章好像并没有说透,现补充几句,以就教于方家。我以为,“送别”与“送行”词... 也谈“送别”与“送行”□董文立《语文建设》1997年第6期有篇补白:《“送别”与“送行”》,文中所举“(一些人)为严济慈同志送别”确为病句,但文章好像并没有说透,现补充几句,以就教于方家。我以为,“送别”与“送行”词义相同。“送别”者,送而与之别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功能 不及物动词 词义相同 实施者 语文建设 严济慈 句式 带宾语 “送 接受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教下乡课”要立足“乡土”原味
11
作者 王世忠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61,共1页
“送教下乡”教师的授课,笔者认为,“送教下乡课”一定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挖掘学生熟悉的乡土资源激发兴趣。教者尤其要重视引入环节,以学生熟悉的资源作为导入,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营造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二是联系学生的... “送教下乡”教师的授课,笔者认为,“送教下乡课”一定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挖掘学生熟悉的乡土资源激发兴趣。教者尤其要重视引入环节,以学生熟悉的资源作为导入,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营造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二是联系学生的乡土生活实际启发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教下乡” 乡土资源 激发兴趣 学习氛围 启发引导 生活实际 学生 熟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职教应“送教上门”
12
作者 邓显菊 《职教论坛》 2001年第9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中专学校 办学层次 教学形式 “送教上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清玉洁慰知音——读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3
作者 王昌瑾 《高校教育管理》 1983年第2期79-81,共3页
在人才荟萃的唐代诗坛上,有一位号称“诗家夫子”的人物,这就是著名的“七绝圣手”王昌龄.昌龄字少伯,长安人,生于公元698年,大约死于公元756年,开元十五年进士,二十二年中宏词科.初补秘书郎,调汜水尉,四十二岁贬官岭南,后任江宁丞,又... 在人才荟萃的唐代诗坛上,有一位号称“诗家夫子”的人物,这就是著名的“七绝圣手”王昌龄.昌龄字少伯,长安人,生于公元698年,大约死于公元756年,开元十五年进士,二十二年中宏词科.初补秘书郎,调汜水尉,四十二岁贬官岭南,后任江宁丞,又因事贬龙标尉,所以称“王江宁”、“王龙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楼 王昌龄 玉洁 冰清 楚山 “送 入吴 平明 冰壶 七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上马送一程”别议
14
作者 郭永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送 独立思考 依赖心理 党的事业 历史局限性 新老交替 特定历史时期 干部政策 使用频率 适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中小学教师“送培上门”项目机制研究
15
作者 张正中 《当代教育论坛》 2014年第2期13-20,共8页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造成农村教育发展明显滞后,而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低效性又使农村教育质量问题更是"雪上加霜"。实践表明,"送培上门"项目是破解当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利器。文章旨在通过对&...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造成农村教育发展明显滞后,而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低效性又使农村教育质量问题更是"雪上加霜"。实践表明,"送培上门"项目是破解当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利器。文章旨在通过对"送培上门"运行机制(包括专家团队遴选机制、培训课程资源生成机制、项目管理机制、参训教师选拔机制、项目评价机制和项目推进的"后效应"机制等)的研究,寻求该项目长效的制度机制,开辟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师 “送培上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差异化金融服务模式:农村家庭返贫防范性治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凤芹 苏彬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37,共10页
厘清乡村振兴差异化金融服务模式对农村家庭返贫防范性治理的效果,对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但基于多维贫困脆弱性指数分析差异化金融服务模式影响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本文利用建档立卡贫困户连续追踪数据,实证检... 厘清乡村振兴差异化金融服务模式对农村家庭返贫防范性治理的效果,对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但基于多维贫困脆弱性指数分析差异化金融服务模式影响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本文利用建档立卡贫困户连续追踪数据,实证检验了“送猪崽”与“折现金”两种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模式对于农村家庭返贫防范性治理的差异性效应,并从农村家庭收入结构、可行能力限制以及资本禀赋条件约束视角予以解释。研究发现,“送猪崽”与“折现金”均具有显著返贫防范性治理效果。收入结构单一、能力禀赋约束较强的农村家庭,“送猪崽”金融服务效率更高,而放松收入结构与能力禀赋约束后,“折现金”的返贫防范性治理效果更佳。根据农村家庭收入结构与能力禀赋,合理选择产业扶贫和普惠金融两种差异化金融服务模式,打好政策组合拳,是提升金融扶贫效率、有效实现返贫治理目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猪崽” “折现金” 返贫防范性治理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你养牛我“送”犊
17
作者 张炜 《农村百事通》 2003年第7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送 奶牛养殖 据粗略估计 业务电话 手机号码 服务上门 优质服务 再收费 配套服务 联系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台讲台搭到村头 文艺科技送进田间——湖北省当阳市农发办创新“送科技下乡”形式
18
作者 李昌银 汪平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04年第5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当阳市 “送科技下乡”形式 创新 文艺节目 科技讲座 农业科技培训 农业综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字里面藏玄机
19
作者 叶华君 《农村百事通》 1998年第4期4-5,共2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轰动世界的商界奇才美国人哈利,十五六岁在马戏团做童工的时候,就善用“送”字搞促销。
关键词 “送 第一次世界大战 马戏团 柠檬水 哈利 婴儿奶粉 产品质量 特殊工艺 马戏场 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送春”在库尔勒地区与原产地的生长表现对比分析
20
作者 向玉红 《现代园艺》 2019年第11期20-21,共2页
从物候期、成活率、性状、抗逆性4个方面对梅花"送春"在新疆库尔勒地区与原产地的表现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梅花"送春"品种在库尔勒地区推广应用的可行性,为实现梅花"送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理... 从物候期、成活率、性状、抗逆性4个方面对梅花"送春"在新疆库尔勒地区与原产地的表现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梅花"送春"品种在库尔勒地区推广应用的可行性,为实现梅花"送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送春” 库尔勒 原产地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