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回归”数学理解模型及其启示 被引量:56
1
作者 李淑文 张同君 《数学教育学报》 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
Pirie和Kieren关于数学理解的超回归模型(Transcendent Recursive Model)由原始认识、产生表象、形成表象、性质认知、形式化、观察评述、构造化、发明创造8个理解水平构成,具有超越性、回归性以及“不必要的边界”等特点.给我们的启示... Pirie和Kieren关于数学理解的超回归模型(Transcendent Recursive Model)由原始认识、产生表象、形成表象、性质认知、形式化、观察评述、构造化、发明创造8个理解水平构成,具有超越性、回归性以及“不必要的边界”等特点.给我们的启示是:应“螺旋式”地安排知识;应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材料;应给学生反省的机会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理解模型 “超回归”模型 数学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材中分数意义的呈现:历史顺序与“超回归”倒序的统一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光明 李健 康癑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39,共6页
按照历史发生原理与Pirie和Kieren的超回归理解模型,数学教材中分数意义的呈现应兼顾分数意义演变的历史顺序与其理解的"超回归"倒序。中国和新加坡的代表性教材中的分数意义呈现都体现出历史发生顺序与"超回归"倒... 按照历史发生原理与Pirie和Kieren的超回归理解模型,数学教材中分数意义的呈现应兼顾分数意义演变的历史顺序与其理解的"超回归"倒序。中国和新加坡的代表性教材中的分数意义呈现都体现出历史发生顺序与"超回归"倒序的统一,而美国的代表性教材中关于分数意义的呈现没有很好地遵循历史发生顺序与体现"超回归"倒序的思想。小学教材在呈现分数的意义时,既要依次引入"部分/整体""测量"以及"除法"意义,又要注意帮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理解的"超回归"倒序材料的组织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材 分数 历史发生原理 “超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