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特根斯坦美学批判---兼论重返“美本身”之探讨的可能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90,共12页
美学研究需要深入讨论“美本身”,但这一课题已被人们遗忘。而重返这一课题则必须面对维特根斯坦美学,因为目前的遗忘正是自他而起。早期维特根斯坦美学将“美本身”置于“神秘之域”,主张对此“保持沉默”。但这一观点要么因其中的悖... 美学研究需要深入讨论“美本身”,但这一课题已被人们遗忘。而重返这一课题则必须面对维特根斯坦美学,因为目前的遗忘正是自他而起。早期维特根斯坦美学将“美本身”置于“神秘之域”,主张对此“保持沉默”。但这一观点要么因其中的悖论而无意义,要么只是对“美本身”问题的一种有前提的悬置,据此并不能导出放弃“美本身”之探索的结论。后期维特根斯坦美学在否弃“美的本质”探讨的基础上,将美学导向“语法”或“生活形式”研究,开辟了新的美学方向。但“美本身”和“美的本质”不是一回事,美学的“语法”研究或“生活形式”研究也不能取代促使“语法”或“生活形式”变动的“动力”研究。这样的动力追寻恰可将我们引向对“美本身”的探讨。因此,维特根斯坦美学不是我们遗忘或放弃探讨“美本身”的根据。重返“美本身”的探讨,不但可能,而且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本身” “神秘之域” 语言游戏 语法 生活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背景下河南省农业“美豫名品”建设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袁霄凌 花笑婷 海景景 《南方农机》 2024年第20期115-117,125,共4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科技兴农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河南省在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利用科技创新优势创建河南农业独有品牌,全力推进河南省农业“美豫名品”建设,使其区域特色农业具备品牌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科技兴农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河南省在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利用科技创新优势创建河南农业独有品牌,全力推进河南省农业“美豫名品”建设,使其区域特色农业具备品牌化优势。河南省农业品牌建设面临品牌建设标准不完善、品牌意识淡薄、市场功能缺失、品牌专业度不足、科技创新未发挥优势等现实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河南省农业“美豫名品”建设的质量,应建立农业“美豫名品”创建指导系统,设定明确的“美豫名品”创建指标;建立新农人品牌互动平台,强化农业经营主体品牌创建意识;合作共创品牌服务团队,吸引专业人才;加强产业融合,完善农业产销系统;培育建设农业科技平台,加强科技对品牌建设的支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品牌 科技创新 “美豫名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台风“美莎克”引发的吉林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季小琪 王海燕 +1 位作者 李策 李永刚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6期169-171,共3页
利用自动气象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9月2日08:00—4日20:00台风“美莎克”引发的吉林地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地区此次暴雨过程是在台风“美莎克”外围云系和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因副热... 利用自动气象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9月2日08:00—4日20:00台风“美莎克”引发的吉林地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地区此次暴雨过程是在台风“美莎克”外围云系和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因副热带高压偏弱东退,为台风“美莎克”北上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西风带中的短波槽活动也促使冷空气南下,与台风暖湿气流交汇,加剧了吉林省的降水过程。此外,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与山地交界地带,当台风携带的暖湿气流遇到地形阻挡时,容易产生显著的地形抬升作用,导致大气不稳定能量释放,形成强烈的上升运动,从而增强降水强度和延长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美莎克” 暴雨 吉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本质问题长期无解原因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惠霞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0-153,共4页
关键词 本质问题 柏拉图 原因探析 的事物 “美本身” “美 问题研究 “正义” “学问” 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美感的生命特征
5
作者 方正己 《中州学刊》 1988年第3期62-65,共4页
自柏拉图以来的中外美学家所沦证的美大都是静态美,或叫美的静态。如柏氏《大希庇阿斯篇》所说,“美本身”无论加在什么事物上,那事物就会成为美。“美本身”显然是天赋的,固定的,静态的。亚里士多德在《美学》中说:“一个美的事物……... 自柏拉图以来的中外美学家所沦证的美大都是静态美,或叫美的静态。如柏氏《大希庇阿斯篇》所说,“美本身”无论加在什么事物上,那事物就会成为美。“美本身”显然是天赋的,固定的,静态的。亚里士多德在《美学》中说:“一个美的事物……不但它的各部应有一定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亚氏这“一定的”事物,只是个定型化的审美客体,当然也是静态的。自两位大师分别成为唯心、唯物两派的领班以来,普罗丁的美是完善说,狄德罗的美是关系说,叔本华的美是意志的暂时休歇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说……体察的大都是客体的静态,或心灵的静态。特别是莱辛更断然指出美的根源在静穆。一般说来客体的静态便于观察,主体人也须进入静穆的欣赏态式,审美才能获取清晰意象。但这只是宏观上的主客体暂时对应的静态。由于美学在知识学科群中姗姗来迟,人们一时还来不及作微观探讨。但是美感毕竟是流动的,因为美感是流驶着的生命的录放磁带。生命在瞬息万变中运演,而且永不停息,美感也便永恒地飞翔着它的双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特征 “美本身” 静态 大希庇阿斯篇 车尔尼雪夫斯基 亚里士多德 客体 柏拉图 叔本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婷”原料药在鱼肌肉组织中残留检测前处理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马荣荣 胡鲲 +2 位作者 王印庚 吴冰醒 杨先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125,共5页
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鱼和鲫肌肉组织中"美婷"原料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以甲醇作抽提剂、二氯甲烷作净化剂,振荡离心,正己烷去脂,30℃旋转浓缩蒸发的前处理方法,快速、准确、经济、实用性强。该方法"美婷"原料... 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鱼和鲫肌肉组织中"美婷"原料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以甲醇作抽提剂、二氯甲烷作净化剂,振荡离心,正己烷去脂,30℃旋转浓缩蒸发的前处理方法,快速、准确、经济、实用性强。该方法"美婷"原料药的最低检测限可达1.0μg/kg;在加标水平为1.0~100μg/kg时,回收率为67.72%~95.52%;相对标准偏差为7.76%~37.81%。该前处理方法适合检测"美婷"原料药在鱼体内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婷”原料药 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法 前处理 鱼体肌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象”概念和以“意象”为核心的美的本体说 被引量:16
7
作者 毛宣国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8-175,共8页
在中西美学和文论史上,"意象"范畴具有复杂的语义,西方美学和文论主要将"意象"作为一个心理学和文学的题目加以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范畴出现则与康德美学相关。中国古代美学则主要是从艺术和审美本体方面来认识... 在中西美学和文论史上,"意象"范畴具有复杂的语义,西方美学和文论主要将"意象"作为一个心理学和文学的题目加以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范畴出现则与康德美学相关。中国古代美学则主要是从艺术和审美本体方面来认识"意象"范畴的价值,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周易》,但亦应注意到《周易》中所说的"立象以尽意"和"制器尚象"与作为审美意象的形象创构还具有一定的距离,不能简单将二者等同起来。意象与意境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能看成是一体两面、外在形态与内在境界和层次的关系。"意境"的妙谛不在象内而在"象外",它是"以虚实为底相"的审美人生创造,是"意象"中最富于形而上的人生体验和审美追求的一种类型,并非情景交融,能创造意象的艺术作品都能达到"意境"的审美层次。朱志荣的"美是意象"说存在着"意象"与"审美意象"、"物象"与"心象"、感性形态与理性精神等方面的混淆,它主要不是从人与世界的存在关系和价值评判,而是从意象的感性形态以及人与世界所结成的对象性关系来看待"审美意象"的创构与生成。叶朗的"美在意象"说则不同,它虽然还存在一些逻辑概念的混淆和不严谨,但主要是从美与人生关系、美对于人生的意义方面看待"审美意象"的创构与生成,所以相比朱志荣的"美是意象"说,对于中国当代美的本体问题的思考更具有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意境 “美是意象” “美在意象” 的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韵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承华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3期93-96,18,共5页
关键词 范畴 中国艺术 “韵” “美 特质 中国 中国音乐 西方艺术 表现意境 “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经济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1,共11页
在当代社会,随着创意经济和消费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其中的一个现象是:审美和艺术从一种异质性的文化存在,转变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文化经济时代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 在当代社会,随着创意经济和消费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其中的一个现象是:审美和艺术从一种异质性的文化存在,转变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文化经济时代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出的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构造"的思想和理论方法,在文化经济时代具有较早期现代化阶段更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作为理论方法,以哲学人类学为基础的审美人类学具有不可替代的当代有效性。在文化经济时代,以大众文化为物质基础,以人民的"感觉共同体"为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必然告别精英主义美学,并通过研究文化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而成为改变社会的重要力量。当代艺术批评因为具有在复杂的多重语境下把握具体的审美意义的能力,应该承担起"参与并且唤醒大众的文化解放"的历史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经济时代 资本主义 “美的规律” 批评家的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客观性(下)──对一个老是论误了的问题的驳正 被引量:8
10
作者 曾簇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11-16,21,共7页
关键词 “美的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 本质力量 对象客体 客观性 意识 对象化 “内在固有的尺度” 主体尺度 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拜登政府的数字贸易治理政策趋向及我国应对策略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念利 孟克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5-63,共9页
通过分析拜登总统的党派属性及其在数字贸易治理领域的一系列举措,本文认为拜登政府的数字贸易治理政策趋向将呈现出四点特征:第一,更注重美国高科技发展,除加大高新科技的研发投入外,还会通过“构建国家知识产权规则联盟”和“有选择... 通过分析拜登总统的党派属性及其在数字贸易治理领域的一系列举措,本文认为拜登政府的数字贸易治理政策趋向将呈现出四点特征:第一,更注重美国高科技发展,除加大高新科技的研发投入外,还会通过“构建国家知识产权规则联盟”和“有选择松动技术出口管制”来捍卫高科技产业利益。我国在顶尖科技和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将承受更大压力。第二,积极缔结《美英自由贸易协定》推动“美式模板”演进升级,打造全球数字贸易治理的黄金标准,其中的金融科技沙盒创新计划和新兴技术行业标准设定会给中国带来压力。第三,将借助《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之壳重返亚太数字贸易治理的引领者地位,我国在亚太的数字贸易治理影响力将受到抑制。第四,务实推进WTO数字贸易谈判,弥合与欧盟在数字服务税、跨境隐私保护等问题上的间隙,“数字贸易治理地缘政治竞争”和“数字产品及服务对华准入”会成为中美对抗焦点。据此,本文提出四点对策建议:提升我国在顶级技术上的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开展数字贸易治理合作和制度协调,部分理性对接“美式模板”;理性深入开放国内数字服务市场;强化我国在亚太数字贸易治理领域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分歧 拜登政府 “美式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的本质新解 被引量:8
12
作者 董强 《江淮论坛》 CSSCI 1995年第6期82-87,共6页
关键词 的本质 “美 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 表述方式 本体论 西方现代 发生学 科学辩证法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人治村的“美”与“险”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风田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共1页
能把一个企业办好的人,并不一定能够把一个村庄办好。
关键词 “险” “美 人治 企业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式民主”输出的普世价值质疑——兼论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建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6-121,共6页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与发展。美国借全球化把“美式民主”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向全世界输出,将具有基本文化规定的民主理念异化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国式”实践路径,背离了全球...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与发展。美国借全球化把“美式民主”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向全世界输出,将具有基本文化规定的民主理念异化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国式”实践路径,背离了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民主化建构的正确方向。新型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构建,应以不干涉他国主权为前提,以不干涉他国内政和社会制度为最主要原则;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外力强制与内在指向的和谐统一,以及以联合国框架作为基础,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价值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式民主” 普世价值 国际关系民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冲突时代的都市美学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小康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2-115,共4页
关键词 都市建设 学研究 文化冲突 《判断力批判》 上海世博会 “美 学思考 古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美育观念的转变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立群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7-149,155,共4页
关键词 育观念 改革背景 新课程 学校 教育 创造性表现 受教育者 传统 个体情感 对象 具体表现 自主体验 主体 个性情感 过程 先验性 学生 “美 德育 内心 解读 教参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美的规律”思想与审美本质 被引量:7
17
作者 尤西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4,共10页
21世纪汉语美学主流基本已否弃了审美本质论。马克思"美的规律"思想也不再享有经典根据地位。但对实践美学的反思批判恰恰深化了马克思"美的规律"思想与审美本质论的问题意识,回应这些问题成为深入诠释马克思美学... 21世纪汉语美学主流基本已否弃了审美本质论。马克思"美的规律"思想也不再享有经典根据地位。但对实践美学的反思批判恰恰深化了马克思"美的规律"思想与审美本质论的问题意识,回应这些问题成为深入诠释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动力。"美的规律""自由劳动"与"人的本质"三位一体结构及其超越性,所展示的不仅是有解释力的审美本质及其贯通的新实践美学系统,而且提供了抗衡现代虚无主义的真善美精神视野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的规律” 本质 自由劳动 人的本质 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美学论 被引量:5
18
作者 毛宣国 《中国文学研究》 1997年第3期7-14,共8页
本文主要从《诗经》的形象体系出发,论述《诗经》美学在中国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一)、“和”的审美意蕴,构成了中国古代“和”的审美意识发展的重要环节。(二)、《诗经》强烈的忧患意识直接影响到《诗经》乃至后世美学“美刺”... 本文主要从《诗经》的形象体系出发,论述《诗经》美学在中国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一)、“和”的审美意蕴,构成了中国古代“和”的审美意识发展的重要环节。(二)、《诗经》强烈的忧患意识直接影响到《诗经》乃至后世美学“美刺”观念的产生。(三)、《诗经》“比兴”也具有多质多义性,它既关系到诗人的基本人生态度,又内含“引譬连类”的思维特色,并且有修辞手法方面的意义,这均对后世美学产生深刻的影响。(四)、《诗经》审美意识所包含的几个重要方面——“大”、“清”、“宜”,也对后世美学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 “忧患意识” “美刺” “比兴” “大” “清” “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美的规律”应从马克思的原文出发──谈谈90年代有关“美的规律”的论辩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赞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2-88,共7页
关键词 “美的规律” 马克思 “内在固有的尺度” 黑格尔 费尔巴哈 《手稿》 人的生产 绝对精神 学基本问题 封孝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字本义新探─—说羊道美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杨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2-75,共4页
汉语中的“美”字虽由“羊”和“大”组合而成,但其本义并不在于羊的肥大美味。在上古时代,“羊”是一个与牺牲有关并属于法道德范畴的文化符号,而“大”刚可做为表征无比极至和完备的形容词。故“美”是古人对于法制、正义、道德的... 汉语中的“美”字虽由“羊”和“大”组合而成,但其本义并不在于羊的肥大美味。在上古时代,“羊”是一个与牺牲有关并属于法道德范畴的文化符号,而“大”刚可做为表征无比极至和完备的形容词。故“美”是古人对于法制、正义、道德的崇敬和颂扬,其伦理意义重于感官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 字本义 獬豸 “羊文化” 《说文》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文化符号 羊道 “大” 道德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