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0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归生命的诗学——感悟“生命·实践”教育学 被引量:3
1
作者 金生鈜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34,共5页
建立一种新的生命成长的教育,是教育学进入近现代以来一直不可或缺的紧迫任务。"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凸显了教育学的本质意义,它是关涉生命诗性成长的诗学,它把教育导向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美化、生命形式的变革,诗意... 建立一种新的生命成长的教育,是教育学进入近现代以来一直不可或缺的紧迫任务。"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凸显了教育学的本质意义,它是关涉生命诗性成长的诗学,它把教育导向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美化、生命形式的变革,诗意的"生命·实践"教育学以点化生命的教育作为教育学建构的原点。但是,"生命·实践"学派依然面对着一些挑战,比如世界的物化、社会的消费化和人的机器化;教育的规训化、生命的平庸化,以及生命教育的普世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 “生命·实践”教育学 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内立场” 被引量:3
2
作者 扈中平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共2页
"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形成是叶澜老师及其团队生命自觉的具体表现,彰显了学术自信与率真的诗意。"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学科"内立场"提醒我们教育学的研究谨防无立场、无自我立场的外因误导下,由... "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形成是叶澜老师及其团队生命自觉的具体表现,彰显了学术自信与率真的诗意。"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学科"内立场"提醒我们教育学的研究谨防无立场、无自我立场的外因误导下,由教育学自身裂变而造成的"内裂危机"和由其他学科单向介入而引发的"外解危机"的双重挤压下丧失教育学科独特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实践”教育学 生命自觉 内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印象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杰远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49,共5页
回归突破,是叶澜教授开创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探索中国教育学理论与实践之路的鲜明有力的表达,由此可见其中折射出之人格的境界、教育的本真、思想的厚重和精神的丰碑。品读《回归突破——"生命·实践"... 回归突破,是叶澜教授开创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探索中国教育学理论与实践之路的鲜明有力的表达,由此可见其中折射出之人格的境界、教育的本真、思想的厚重和精神的丰碑。品读《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词句炼达,思想深邃,展现学者的高贵品质、独到的分析框架、切中的逻辑推演和精彩的话语体系。对学派的延展之见和论说的期待,借以表达对"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美好祝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实践”教育学 教育学 新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发展的“基因”问题 被引量:4
4
作者 侯怀银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59,69,共5页
叶澜教授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明确了探究"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发展基因的意义,确立了"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基因,探寻"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基因的独特路径,寻找"生... 叶澜教授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明确了探究"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发展基因的意义,确立了"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基因,探寻"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基因的独特路径,寻找"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基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教授 “生命·实践”教育学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实践”教育学:旨在改变教育世界
5
作者 涂艳国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55,共3页
叶澜教授的研究是一种力求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扎根式研究,通过教育实验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理论,这种基于本土的教育理论成果中处处晃动着"人"的身影,到处感受到教育对人的关注、在意、提升。
关键词 叶澜 “生命·实践”教育学 “新基础教育 教育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懂叶澜教授及其“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被引量:3
6
作者 裴娣娜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6,共3页
叶澜老师及其"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核心的关键词是"生命自觉"。人化而为人,聚人的生命气息,"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丰富了中国教育的思想库,更新了教育领... 叶澜老师及其"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核心的关键词是"生命自觉"。人化而为人,聚人的生命气息,"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丰富了中国教育的思想库,更新了教育领域的思维观念,促进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叶澜老师及其团队致力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躬耕,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这将在中国的教育研究历史上写下非常重要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 “生命·实践”教育学 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学校变革问题
7
作者 郑金洲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52,共3页
叶澜教授是解放以后对教育学进行基因改造的第一人,是我国自觉主动建构教育学派的第一人,是扎根教育实践、系统推进学校变革的第一人。"生命·实践"教育学揭示了学校变革的基本特征,明确了学校变革的基本路径,确立了学校... 叶澜教授是解放以后对教育学进行基因改造的第一人,是我国自觉主动建构教育学派的第一人,是扎根教育实践、系统推进学校变革的第一人。"生命·实践"教育学揭示了学校变革的基本特征,明确了学校变革的基本路径,确立了学校变革的研究传统,构建了学校变革的评判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 “生命·实践”教育学 学校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实践”教育学: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的教育理论奇葩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坤庆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4,共4页
叶澜教授以其精当的人生和学术智慧、炽热的情怀和胆识过人的学术勇气向诸多蔑视教育学科的"他者"甚至轻慢自己的教育学同行展开了不懈的抗争与努力,为当代中国教育学人争取必须的地位和尊严发出了令人振奋和鼓舞的呐喊,在思... 叶澜教授以其精当的人生和学术智慧、炽热的情怀和胆识过人的学术勇气向诸多蔑视教育学科的"他者"甚至轻慢自己的教育学同行展开了不懈的抗争与努力,为当代中国教育学人争取必须的地位和尊严发出了令人振奋和鼓舞的呐喊,在思维断裂处寻找教育学的逻辑和教育学人的自信。"生命·实践"教育学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准确理解和定位的基础上创立的当代中国教育学派,是汲取了人类教育智慧并融合当代中国社会和教育实际的教育思想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 “生命·实践”教育学 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实践”教育学思想的魅力:重新回到赫尔巴特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铁芳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69,共4页
新基础教育强调个体育德的整体性,凸显个体成德的文化性、自主性、教育性。新基础教育确实体现了作为学派的努力,在寻求当下教育实践的整体性、综合性的过程中,力求实现教育目的与方法的统一,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统一,现代视野与民族... 新基础教育强调个体育德的整体性,凸显个体成德的文化性、自主性、教育性。新基础教育确实体现了作为学派的努力,在寻求当下教育实践的整体性、综合性的过程中,力求实现教育目的与方法的统一,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统一,现代视野与民族立场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 “生命·实践”教育学 赫尔巴特 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实践”教育学:教会中小学教师做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培颖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88,共4页
"生命·实践"教育学对参与其中的中小学校来说,提升了研究的自觉,提升了研究质量,也教会了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研究。在理论的引领下,学校教学实践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且也改变了教师的生活方式。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和实践,使... "生命·实践"教育学对参与其中的中小学校来说,提升了研究的自觉,提升了研究质量,也教会了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研究。在理论的引领下,学校教学实践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且也改变了教师的生活方式。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和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研究对学校发展、师生发展的价值,研究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价值和师生精神文化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实践”教育学 学校发展 师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丛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澜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丛书的出版是学校领导、出版社、各界同仁和朋友们支持帮助以及各位作者齐心协力的结果。丛书的编写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包括专题研究、策划、写作和内部反思交流等阶段。今后,还将要在社... "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丛书的出版是学校领导、出版社、各界同仁和朋友们支持帮助以及各位作者齐心协力的结果。丛书的编写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包括专题研究、策划、写作和内部反思交流等阶段。今后,还将要在社会的教育责任和教育与个人人生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实践 基础教育 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实践”教育学里程碑式的跃升 被引量:2
12
作者 柳海民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8,共3页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全面地、立体式地回答了教育是什么、教育学是什么这两个教育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并以回到"原点"的思维方式,从纵向的挖掘寻找了历史上各家教育理论的魂,又从横向的维度从五个层面确...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全面地、立体式地回答了教育是什么、教育学是什么这两个教育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并以回到"原点"的思维方式,从纵向的挖掘寻找了历史上各家教育理论的魂,又从横向的维度从五个层面确定了叶氏教育学的基因——"生命·实践"。叶澜老师及团队创造了中国教育学新的发展历史,这个力度在于它是理论上的"道"和实践上的"器"两者高度的统一,即"五个一":一套教育理论、一种研究方式、一批转型学校、一支研究队伍、一条改革之路。叶澜老师教育学指向的生命,体现了叶澜老师自己的生命,把自己半生生命用在了创建"生命·实践"教育学之中,体现了崇高的生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实践 生命价值 历史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共生”
13
作者 王枬 李宗霞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生命·实践”教育学具有鲜明的“共生”取向和突出的“共生”特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共生”,主要通过学派领衔者、第二代学人、第三代学人各自的主动“生长”并在几代学人的赓续接力中得到“... “生命·实践”教育学具有鲜明的“共生”取向和突出的“共生”特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共生”,主要通过学派领衔者、第二代学人、第三代学人各自的主动“生长”并在几代学人的赓续接力中得到“共生”;二是“新基础教育”实践的“共生”,主要通过合作学校的“互惠”、合作学校师生的“互成”得到“共生”;三是“生命·实践”教育学与“新基础教育”实践的“共生”,主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互化”、成事与成人的“互济”得到“共生”。而“共生”也成为印刻在“生命·实践”教育学和“新基础教育”实践中的独特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实践”教育学 “新基础教育 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新基础教育”实践中破土而出的中国教育学派——“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丛书发布会暨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穆树航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9-97,共9页
叶澜教授及其团队在长期“新基础教育”研究性变革实践基础上,2004年正式提出了要构建中国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在随后的2007—2009年间,团队通过对“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化,相继推出“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 叶澜教授及其团队在长期“新基础教育”研究性变革实践基础上,2004年正式提出了要构建中国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在随后的2007—2009年间,团队通过对“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化,相继推出“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回望》《立场》《基因》和《命脉》),初步回应了构建学派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 教育学 研讨会综述 实践 系列丛书 生命 中国 发布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生命·实践”教育学之生命机制
15
作者 皇甫科杰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92-96,共5页
"生命·实践"教育学是当代中国教育学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理论之一,其理论生命意志、冲动绵延在存活、调控、生长、繁殖机制之中,共同支撑着"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主动健康成长。教育理论生命的存活机制不断吸... "生命·实践"教育学是当代中国教育学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理论之一,其理论生命意志、冲动绵延在存活、调控、生长、繁殖机制之中,共同支撑着"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主动健康成长。教育理论生命的存活机制不断吸收有益于其生长、发育的因素,同时也在"换"掉各种不利于其生长的因素;调控机制通过内、外协同运作,调控教育理论生命的"序态";由"生长素"维持的生长机制,促使教育理论生命在创生的同时不断强健;繁殖遗传机制虽隐而未现,却是为"生命·实践"教育学生命成长而努力的动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实践”教育学 生命机制 教育理论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实践”教育学:针对时弊解决教育问题
16
作者 张绪培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84,共3页
"生命·实践"教育学针对几个重大教育时弊,提出了"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突出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启蒙;提出了"教"与"学"的融通;就实践而言,"生命·实践"教育学改变了学校... "生命·实践"教育学针对几个重大教育时弊,提出了"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突出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启蒙;提出了"教"与"学"的融通;就实践而言,"生命·实践"教育学改变了学校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实践 教育学 教育时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老年生命教育学校实践探索
17
作者 姜帆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5-99,共5页
老年人的生命成长与发展是围绕老年人展开的研究与实践中的内核式的问题。积极老龄化为老年人的生命成长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政策支撑,其创造健康机遇使老年生命教育夯实立足根基、创造参与机遇使老年生命教育拓展发展空间、创造... 老年人的生命成长与发展是围绕老年人展开的研究与实践中的内核式的问题。积极老龄化为老年人的生命成长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政策支撑,其创造健康机遇使老年生命教育夯实立足根基、创造参与机遇使老年生命教育拓展发展空间、创造保障机遇给老年生命教育注入持续动力,因此,老年生命教育实践必然以积极老龄化为基本准则。目前,老年生命教育学校实践从生命哲学领域得到价值导向、优秀传统文化渊源、核心论题和方法论等理论支持,并且涌现出以三江长者叙事分享中心为代表的建构老年生命教育学校实践平台、改革老年生命教育学校实践内容、创新老年生命教育学校实践方法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 老年生命教育 学校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陶行知“三力论”的生命教育实践研究
18
作者 曹晓庆 《江苏教育》 2025年第6期68-70,共3页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三力论”对当下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和新时代人才教育方式的研究有着积极参考借鉴价值。江苏省曲塘高级中学多年来一直基于陶行知“三力论”,不断开展扎实有效的生命教育实践研究,探索推进乡村...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三力论”对当下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和新时代人才教育方式的研究有着积极参考借鉴价值。江苏省曲塘高级中学多年来一直基于陶行知“三力论”,不断开展扎实有效的生命教育实践研究,探索推进乡村中学生命教育新路径,激发学生主动融入生活,关注生命的热情,形成生活力、创造力、自觉力,获得更好的生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三力论” 生命教育 实践研究 五育并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语文涵养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
19
作者 沈华明 《教育界》 2024年第33期50-52,共3页
小学语文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是生命意识、情感和责任感培养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探讨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小学语文涵养生命教育的独特优势,其次提出小学语文涵养生命教育的课程开发,包括生命意识、生命叙事和生命关照课程,最后探讨小... 小学语文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是生命意识、情感和责任感培养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探讨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小学语文涵养生命教育的独特优势,其次提出小学语文涵养生命教育的课程开发,包括生命意识、生命叙事和生命关照课程,最后探讨小学语文涵养生命教育的教学策略和实践路径,如情境创设、角色体验、创意作业、朗诵传情和课外拓展等,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生命教育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化及其扬弃:职业教育学生增值评价的本体论视域转向
20
作者 史洪波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75,共6页
教育评价是引导教育发展方向的指挥棒。立足本体论视域对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评价现状进行哲学反思,其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的异化现象映射了本体论之认识论传统与人之生命实践要求的内在矛盾与冲突。增值评价因其本身... 教育评价是引导教育发展方向的指挥棒。立足本体论视域对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评价现状进行哲学反思,其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的异化现象映射了本体论之认识论传统与人之生命实践要求的内在矛盾与冲突。增值评价因其本身的生存论特征,代表着教育评价之哲学本体论基础从认识论传统向生存论的转向,为扬弃职业教育学生评价异化问题提供了可能路径。作为一个正在形成中的概念,职业教育学生增值评价需要正确处理科学世界、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关系,在三者协调共生中走向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增值评价 异化 本体论 生命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