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论”的坚守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璐 韩璞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61-64,共4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成为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推动力,以“灌输论”为代表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教条论、过时论、物质论、无用论等使当代思想政治... 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成为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推动力,以“灌输论”为代表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教条论、过时论、物质论、无用论等使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困惑。灌输式教育必须坚守理论教育的阵地,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动占领网络阵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交锋中彰显时代价值,用信息网络手段不断丰富思想教育形式,营造体验式的育人课堂。传承“灌输论”思想,用好信息网络方法手段,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有效地完成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输论”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输论”学术论争与启示——基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方法的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姜金林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4-46,共3页
目前,学界对"灌输论"论争颇多。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方法的思考,通过对学界有代表性论点的梳理,本文认为以国外教育界的某些观点作为排斥"灌输论"的依据,是值得商榷的;"灌输论"既非"无用论... 目前,学界对"灌输论"论争颇多。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方法的思考,通过对学界有代表性论点的梳理,本文认为以国外教育界的某些观点作为排斥"灌输论"的依据,是值得商榷的;"灌输论"既非"无用论"亦非"过时论";"灌输论"是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原则,必须坚持和发展"灌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输论” 论争 方法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灌输论”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洪雁 王升臻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1-23,27,共4页
列宁“灌输论”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生成逻辑,它是社会民主党发展的需要、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民主党人实现民族使命的需要。列宁所说的“灌输”,其本真内涵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教育的有机统一。进入新时代,要从列宁... 列宁“灌输论”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生成逻辑,它是社会民主党发展的需要、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民主党人实现民族使命的需要。列宁所说的“灌输”,其本真内涵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教育的有机统一。进入新时代,要从列宁的“灌输论”中汲取充足养分,充分发挥其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石作用、开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作用,以及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指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灌输论” 实践 理论教育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作为教育权力的“灌输”
4
作者 赖雄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1,共3页
"不道德论"是目前对"灌输论"最普遍的质疑,其立论依据是所谓的"无灌输道德教育"论,它主张"国家对道德中立""教育中立",是一种典型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自由主义教育理论在本质上质... "不道德论"是目前对"灌输论"最普遍的质疑,其立论依据是所谓的"无灌输道德教育"论,它主张"国家对道德中立""教育中立",是一种典型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自由主义教育理论在本质上质疑任何教育权力,因而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灌输"。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权力观,必须反对任何向"不道德论"立场退缩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输论” 自由主义 教育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估“灌输”的德育价值与运用——以文化为视角 被引量:3
5
作者 叶厚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7-200,共4页
德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开展德育建设要从文化规律出发,利用文化因子,充分发挥文化的价值整合功能。为此,应重估"灌输"在德育中的价值,发挥"灌输"对文化的自觉选择和价值定向作用。由于文化视野中的德育具有主体性... 德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开展德育建设要从文化规律出发,利用文化因子,充分发挥文化的价值整合功能。为此,应重估"灌输"在德育中的价值,发挥"灌输"对文化的自觉选择和价值定向作用。由于文化视野中的德育具有主体性、民族性、价值定向性、创新性等特质,"灌输"作为德育的手段,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所以,"灌输"在本质上与德育是契合的、适应的,在运用中要遵循德育的特性,以人为本,尊重道德主体,注重文化灌输,注重个人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输 德育 文化 文化建设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校思想政治“灌输”教育的再认识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鸿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4-55,共2页
本文在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灌输”认识的种种误区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灌输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灌输”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灌输 探讨 “灌输”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 再认 马克思主义 灌输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的阶级性特质 被引量:2
7
作者 阮一帆 马翔飞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29,共6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灌输”具有三重内涵,一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和西方德...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灌输”具有三重内涵,一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和西方德育学灌输论认识差异产生的根源。只有从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阶级性出发,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概念的内涵本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阶级性有利于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本质、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在思政课中提升理论灌输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灌输 灌输论 阶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灌输”教育的生态意蕴 被引量:1
8
作者 申海龙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4-36,共3页
"灌输"教育具有内在的生态意蕴,它从生态伦理学中汲取营养,从哲学系统论中滋取能量,从经济产业链理论中补取养分,因而具有丰厚的学理基础。"灌输"教育的生态意蕴着眼于灌输活动的关联性与整体性、长期性与可持续性... "灌输"教育具有内在的生态意蕴,它从生态伦理学中汲取营养,从哲学系统论中滋取能量,从经济产业链理论中补取养分,因而具有丰厚的学理基础。"灌输"教育的生态意蕴着眼于灌输活动的关联性与整体性、长期性与可持续性,使其成为克服灌输教育"生态贫困"的有效法宝"。灌输"教育的生态意蕴是对传统灌输教育范式的积极反思,是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辩证统一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因而是系统增强灌输教育实效性的长青之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输”教育 生态意蕴 “生态贫困”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灌输”理论 增强德育实效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栋 步德胜 杨川林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年第12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灌输 德育实效性 思想政治素质 综合素质 专业理论素质 德育主体 主体素质 脱离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原则与“灌输”原则
10
作者 罗晓红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4-55,共2页
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适应工作对象的思想实际,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而不断地向受教育者灌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把其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则是思想政... 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适应工作对象的思想实际,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而不断地向受教育者灌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把其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如何把“适应”原则与“灌输刀原则有机蛐结合起来,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灌输 社会主义新人 共产主义思想 受教育者 有理想 有文化 有纪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灌输”还是“开发”?——研究性鉴赏课教后记
11
作者 赵谦翔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灌输 “开发” 研究性鉴赏课 教学后记 中学 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议教育灌输
12
作者 李秀娟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灌输 秦始皇 桑弘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灌输”教育与灌输式教育的本质区别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铁 《复旦教育论坛》 2003年第5期19-21,共3页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教育与灌输式教育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前者是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论述正面教育的 ,而后者则是一种低层次的教育方式 ;前者灌输的内容是发展着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而后者则是教条式的东西 ;前者灌输的方式是“润...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教育与灌输式教育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前者是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论述正面教育的 ,而后者则是一种低层次的教育方式 ;前者灌输的内容是发展着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而后者则是教条式的东西 ;前者灌输的方式是“润物细无声”式 ,而后者则是简单的注入式 ;前者强调的是双向交流式的教育观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输”教育 灌输式教育 本质区别 教育观念 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方式 教育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再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审思 被引量:26
14
作者 罗红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2-37,共6页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坚持'灌输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坚持'灌输理论'与提升思想政...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坚持'灌输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坚持'灌输理论'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之间存在着三对虚假悖论:主导性与多样性;强制性与灵活性;自觉性与自发性。这就需要一一回应以消解存在的虚假悖论,并在此基础之上,探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有效路径:创新灌输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说服力;探索灌输途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吸引力;更新灌输观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输理论” 思政课亲和力 虚假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理论”新探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继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3年第6期29-30,共2页
'灌输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灌输理论'。第一,为什么要灌输?列宁认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 '灌输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灌输理论'。第一,为什么要灌输?列宁认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产生工联主义的意识。第二,灌输什么?'没有科学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列宁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灌输理论” 人生观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马克思主义的灌输
16
作者 谷正雄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3-44,共2页
我们要不要向人们“灌输”马克思主义?前些年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发生了问题。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固然持断然反对的态度,就是人民内部也发生了争论。有人说,学习马克思主义没错,但“灌输”是左的做法,应当废止;有人以为“灌输”做... 我们要不要向人们“灌输”马克思主义?前些年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发生了问题。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固然持断然反对的态度,就是人民内部也发生了争论。有人说,学习马克思主义没错,但“灌输”是左的做法,应当废止;有人以为“灌输”做法的本身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等等。本文就“灌输”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灌输 资产阶级自由化 人民内部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灌输”——学习列宁《怎么办?(我们运动的迫切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炳生 《高校教育管理》 1988年第4期144-146,共3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时候,就阐明了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原理.马克思说:“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为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467页)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已提出了社...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时候,就阐明了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原理.马克思说:“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为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467页)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已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是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从外边射入(灌输)到群众运动中去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无产阶级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灌输 德国人 社会主义思想 工人运动 迫切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输”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18
作者 唐任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7-30,共4页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向中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常识教育的主要课程,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这种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在教学方法上除了采用和中学其他课程共同的教学原则...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向中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常识教育的主要课程,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这种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在教学方法上除了采用和中学其他课程共同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外,还应当采用最能适应本学科特点、效果最显著的教学方法。“灌输”就是向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思想政治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 “灌输 马克思主义常识 中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 正面灌输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输”原则的现实意义
19
作者 王作华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60-60,共1页
列宁曾经十分强调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他指出:“工人运动本身不能自发地产生马克思主义,党的任务是把马克思主义灌输到工人中去。”列宁的“灌输”原则,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灌输 意义 马克思主义 工人运动 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灌输”原则,重视社会实践
20
作者 陈敬业 《高校教育管理》 1991年第1期29-31,共3页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灵魂的“系统工程”,是一门学科,它有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也有其固有的规律和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点与方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贯串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等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灵魂的“系统工程”,是一门学科,它有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也有其固有的规律和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点与方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贯串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等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搞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端正指导思想的同时,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输 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 正面灌输 青年大学生 列宁 方方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 特点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