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源”“汇”景观理论及其生态学意义 |
陈利顶
傅伯杰
赵文武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48
|
|
2
|
基于“源”“汇”景观理论的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研究——以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为例 |
张红伟
王占岐
柴季
魏超
陈一璐
|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4
|
|
3
|
基于源汇景观格局的洞庭湖流域洪涝风险评估及雨洪径流过程响应 |
张凌暄
焦胜
卢洁
牛彦合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南昌市城市热环境多层级“源-汇”景观网络构建 |
陈立
张福庆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基于“源-汇”理论构建农林交错的县域景观生态修复格局——以鄂伦春旗为例 |
杜银龙
王永亮
李瑞嘉
李永春
陈国栋
邰苏日嘎拉
张栋
杜雨春子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基于景观生态学“源-汇”理论的市域尺度生态功能分区——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 |
张云路
李雄
田野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0
|
|
7
|
基于“斑块-廊道-基质”和“源-流-汇”范式景观格局分析的景观生态学工具箱原理与应用 |
冯青郁
凡会会
杨磊
陈利顶
黄勇
李博永
范茵琳
杨能亮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8
|
基于“源-汇”理论的生态型市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田雅楠
张梦晗
许荡飞
张圣微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58
|
|
9
|
基于“源-汇”景观调控理论的水源地面源污染控制途径--以天津市蓟县于桥水库水源区保护规划为例 |
韦薇
张银龙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1 |
18
|
|
10
|
三峡库区典型农业小流域溶解态养分输移对“源—汇”景观格局的响应 |
倪珂
王小燕
杨澜
崔璨
李佳明
龙翼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1
|
西安市“源-汇”景观对碳排放量与可吸入颗粒物的协同效应 |
任文静
赵敬源
马西娜
韩力
|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2
|
基于“源-汇”理论的深圳河湾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 |
李洪庆
陈明慧
程飞飞
宋红艳
鞠琴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3
|
基于“源-汇”理论的海口城市景观格局与热岛效应响应机制 |
李玉杰
马昊
邓涛
张源
付晖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14
|
景观“源、汇”的动态特性及其量化方法 |
许申来
周昊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
15
|
基于“源汇”理论的装配式立体绿化酒店的固碳减排模式研究 |
李炳璋
王奕晴
王菁晶
张雅星
谭宗宇
|
《农业灾害研究》
|
2024 |
0 |
|
16
|
“源-汇”景观调控理论的水源地面源污染治理途径初探——以深圳市西丽水库水源保护区为例 |
佟磊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7
|
基于“源-汇”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识别方法——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
陈利顶
傅伯杰
徐建英
巩杰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26
|
|
18
|
基于源汇景观单元的流域土壤侵蚀风险格局识别 |
王金亮
谢德体
倪九派
邵景安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19
|
基于“源汇”格局的传统乡村景观保护与导控策略 |
熊星
唐晓岚
叶海跃
王军围
刘澜
|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20
|
利用农田系统中源汇型景观组合控制面源磷污染 |
章明奎
王丽平
张慧敏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