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0篇文章
< 1 2 1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媒体视频网络教室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学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艳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35,共2页
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进行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有效整合,让教材中的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如何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实现师生间信息的交互,学生与学生间信息的交互?如何使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平台进行合作交流、自我展现呢... 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进行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有效整合,让教材中的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如何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实现师生间信息的交互,学生与学生间信息的交互?如何使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平台进行合作交流、自我展现呢?我利用了多媒体视频网络的信息资源和设备与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基本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互动,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视频网络教室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教学 生物学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节的教学尝试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小碗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2,共2页
在本节的教学中,尝试先让学生做"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来推测和总结有丝分裂的过程,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习"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 植物细胞 有丝分裂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教具的教学尝试——“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具简介
3
作者 席裕申 张明 +2 位作者 赵鼎夏 邓文惠 庞美新 《生物学教学》 1983年第3期41-44,50,共5页
一、近年来,国内外在生物教学中,越来越多地把动态教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对于加快学习速度和提高学习质量有重要意义。我们在细胞分裂的教学中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收到明显效果。我们根据现行高中《生物学》第一章“细胞”第三节“细胞... 一、近年来,国内外在生物教学中,越来越多地把动态教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对于加快学习速度和提高学习质量有重要意义。我们在细胞分裂的教学中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收到明显效果。我们根据现行高中《生物学》第一章“细胞”第三节“细胞的分裂”内容,制作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具,在一块版面上,通过八幅画面的连续变化,演示出植物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分裂期又表示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个过程。全套教具由磁性黑板和尼龙胶布等材料制成。整个演示过程紧密结合教材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有丝分裂 分裂 分裂间期 教学尝试 演示过程 学习速度 细胞周期 教学手段 细胞 着丝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物中免疫细胞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免疫重建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王珊 刘凡 +4 位作者 朱秋娟 王涛 贡蓉 田卫伟 高志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3-1180,共8页
目的:探讨移植物中免疫细胞种类及数量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早期免疫重建的相关性以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6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接受allo-HSCT治疗的83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 目的:探讨移植物中免疫细胞种类及数量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早期免疫重建的相关性以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6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接受allo-HSCT治疗的83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受者输注的单个核细胞(MNC)、CD34^(+)细胞和各种淋巴细胞[包括CD3^(+)T、CD3^(+)CD4^(+)T(Th)、CD3^(+)CD8^(+)T(Ts)、NK细胞以及B细胞]的数量,并在患者预处理前以及移植后d 14、d 30、d 60及d 100检测外周血各淋巴细胞(CD3^(+)T、CD4^(+)T、CD8^(+)T、NK、B细胞)的数量。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移植物中MNC数影响移植后CD4^(+)T淋巴细胞的恢复,移植物中CD4^(+)T细胞数影响移植后NK细胞与B细胞数量的恢复;患者年龄、供者性别、干细胞来源、HLA相合程度、移植前使用ATG、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以及病毒感染均会影响移植后早期细胞免疫重建。输注的细胞数量对移植后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的中位植入时间无明显影响。移植物中CD3^(+)T、CD4^(+)T以及B细胞数较低的患者移植后更容易发生病毒感染,但移植物中细胞成分对疾病复发以及死亡无显著影响。结论:allo-HSCT后淋巴细胞数量的恢复快慢不一。移植物中的MNC及CD4^(+)T细胞数可能与allo-HSCT后细胞的免疫重建相关,而CD34^(+)、CD3^(+)T、CD8^(+)T、NK、B细胞数量对细胞免疫重建无显著影响。CD3^(+)T、CD4^(+)T以及B细胞与移植后患者发生病毒感染呈负相关,而移植物的细胞成分对移植后造血重建、疾病复发、死亡、无复发生存期(RFS)及总生存期(OS)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植物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免疫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孢素应用方式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郭伟 赵雅倩 +1 位作者 马梁明 王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1,共8页
目的分析不同环孢素(cyclosporin A,CsA)应用方式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aemia,SAA)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 目的分析不同环孢素(cyclosporin A,CsA)应用方式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aemia,SAA)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接受allo-HSCT的63例SAA患者,所有患者均在allo-HSCT后使用CsA预防aGVHD,25例接受传统CsA预防的患者为T1组(移植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CsA静脉注射改为口服应用),38例接受延迟口服CsA静脉注射方案的患者为T2组(连续静脉注射CsA直至+50 d,然后改为口服CsA方案)。分析不同CsA应用方式后aGVHD的发生率、CsA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出现aGVHD的危险因素、CsA平均浓度、总生存期的差异。结果两组间Ⅱ~Ⅳ级aGVHD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组比T2组:64.0%比36.8%,P=0.032)。对于人类白细胞抗原不全相合供者(human leukocyte antigen-mismatched-related donor,HLA-MMRD)移植,Ⅱ~Ⅳ级aGVHD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组比T2组:56.0%比18.4%,P=0.001)。T1方案和HLA-MMRD是发生Ⅱ~Ⅳ级aGVHD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两组之间的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组比T2组:68.9%比89.5%,HR=2.526,95%CI:1.131~5.638,P=0.039)。结论延迟口服CsA方案可能是降低SAA患者aGVHD发生率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乳成分合成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心河 李浩楠 +3 位作者 周潇 徐佳婧 张源淑 韩正康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7-429,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daidzein, DZ)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EpH4-Ev乳糖、乳蛋白、乳脂肪合成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相关的调节作用。首先用不同浓度DZ(0~1 000μmol·L^(-1))处理EpH4-Ev细胞6、12、24、48 h,通过检测细...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daidzein, DZ)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EpH4-Ev乳糖、乳蛋白、乳脂肪合成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相关的调节作用。首先用不同浓度DZ(0~1 000μmol·L^(-1))处理EpH4-Ev细胞6、12、24、48 h,通过检测细胞活力确定DZ作用浓度及时间;试验分为对照组(0μmol·L^(-1) DZ处理)、低浓度组(10μmol·L^(-1) DZ处理)、中浓度组(20μmol·L^(-1) DZ处理)、高浓度组(40μmol·L^(-1) DZ处理),并以生理剂量的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37℃、5%CO_(2)培养12 h后,进行如下试验:(1)测定细胞及分泌上清中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含量及脂滴染色变化;(2)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蛋白、乳成分合成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3)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磷酸化水平;(4)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凋亡率与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2.5~80.0μmol·L^(-1 ) DZ处理后,细胞活力极显著提高(P<0.01),其中20μmol·L^(-1 )DZ处理提高效果最为显著,结合实验室前期结果,选择DZ作用的低、中和高浓度分别为10、20和40μmol·L^(-1),作用时间为12 h。(2)与对照组相比,中浓度及高浓度组DZ及E2处理后极显著提高了EpH4-Ev细胞及分泌上清中TG和GLU的含量,促进了脂滴的合成(P<0.01)。(3)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DZ处理后葡萄糖转运载体1(GLUT1)和β-酪蛋白(β-casein)的表达均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DZ及E2处理后均提高脂肪酸合成酶(FASN)、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表达。(4)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DZ及E2处理后均增加了G2/M期和S期的细胞占比,上调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D3、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同时中浓度DZ组极显著增加了Bcl-2/Bax比值(P<0.01),细胞凋亡率降低。(5)三个浓度DZ及E2处理后均上调了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p-PI3K、p-mTOR、p-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DZ处理可促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及乳成分的合成。其机制与上调细胞增殖蛋白的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激活PI3K/AKT-mTOR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大豆黄酮 小鼠乳腺上皮细胞 乳成分合成 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8
7
作者 郁建强 陆文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1年第6期68-68,80,共2页
通过降低卡诺氏固定液中酒精使用的浓度、降低解离液盐酸的使用浓度、用改良苯酚品红溶液代替醋酸洋红溶液等技术 ,使有丝分裂实验的程序简化、时间缩短、成本降低。
关键词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实验技术 苯酚品红溶液 醋酸洋红溶液 遗传学实验 技术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七种染色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晓芸 林鸿生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3-44,共2页
本文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七种常用染色方法的配制步骤、染色效果、保存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最终发现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法或Giemsa染色法较好,而在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是否存在细胞分裂相时,可以采用孚尔根染色、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法、番红染... 本文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七种常用染色方法的配制步骤、染色效果、保存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最终发现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法或Giemsa染色法较好,而在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是否存在细胞分裂相时,可以采用孚尔根染色、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法、番红染色法、结晶紫或龙胆紫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细胞 有丝分裂 染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进展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9
作者 侯捷 王婧怡 +5 位作者 佟乐言 郭芊杉 周文杰 刘菊 李冬男 边媛媛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5-362,共8页
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与人口的快速生长给全球食品原料生产带来一定压力。传统种植业受气候、环境规律等因素影响,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限制了植物食品生产规模。而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愈伤组织,并将其作为食物资源或食物补... 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与人口的快速生长给全球食品原料生产带来一定压力。传统种植业受气候、环境规律等因素影响,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限制了植物食品生产规模。而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愈伤组织,并将其作为食物资源或食物补充剂可能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通常,植物组织培养被认为是细胞农业的重要分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可以改善植物细胞体内次生代谢物的含量,还能使其快速培育生产,减少作物生长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目前,通过植物细胞培养获得的功能组分已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行业中,但将培养生产的植物细胞直接作为原料生产食品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综述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和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进展,并总结基于该技术生产植物细胞食品的发展前景与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细胞食品 次生代谢物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愈伤组织 3D打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几点改进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桂芝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植物细胞 有丝分裂 实验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细胞外囊泡的提取鉴定及细胞学功能验证
11
作者 张颂 徐杉杉 +3 位作者 秦梦瑶 于春静 江佳萍 赵晓宇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1,共6页
为了探究植物乳杆菌来源的细胞外囊泡(LPEV)在细胞学方面的功能,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植物乳杆菌菌悬液中的细胞外囊泡,透射电镜观察囊泡形态特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检测颗粒浓度;细胞增殖、细胞划痕、Transwell实验、荧光定量PCR、we... 为了探究植物乳杆菌来源的细胞外囊泡(LPEV)在细胞学方面的功能,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植物乳杆菌菌悬液中的细胞外囊泡,透射电镜观察囊泡形态特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检测颗粒浓度;细胞增殖、细胞划痕、Transwell实验、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分别验证该囊泡的细胞学功能。结果表明:自植物乳杆菌菌悬液分离出的细胞外囊泡,电镜下确实为囊泡状;浓度约为2.3×10^(10)颗粒数/mL;细胞增殖、细胞划痕、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该囊泡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增强细胞活性;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该囊泡对与皮肤再生有关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具有上调效果。综合实验结果证实该囊泡在再生医学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可以为后续探究相关具体调控机制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细胞外囊泡 提取 鉴定 细胞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新靶点
12
作者 段昊良 茹煜华 陈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4-640,共7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段,其疗效取决于预处理过程中对原发肿瘤的清除效果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然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是allo-HSCT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段,其疗效取决于预处理过程中对原发肿瘤的清除效果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然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是allo-HSCT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目前的临床前研究重点在于探索如何在减少aGVHD的同时保留足够的GVL效应以提高移植疗效。对此,我们归纳总结了近年来该领域的临床前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a GVHD中关于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调控及其具体分子机制,分析了临床前研究中aGVHD的最新治疗策略,以期开发更多的治疗靶点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T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髓源性抑制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植物胚性愈伤组织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莹楠 刘艳军 +4 位作者 黄俊轩 韩启厚 高逸卓 鲁铭颖 古瑜 《长江蔬菜》 2024年第4期33-37,共5页
植物胚性愈伤组织在植物研究与应用中是一种重要的试材,有很多关于植物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方法研究的报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被广泛应用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子。阐述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胚性愈伤组... 植物胚性愈伤组织在植物研究与应用中是一种重要的试材,有很多关于植物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方法研究的报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被广泛应用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子。阐述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讨论了其在植物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中的作用、使用方法与原则,为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胚性化诱导等研究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 细胞分裂 胚性愈伤组织 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蒜属植物种间杂交种染色体制片体系优化和细胞遗传学分析
14
作者 赵梦婧 殷素雅 高燕会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1-591,共11页
【目的】从细胞遗传学角度分析石蒜属Lycoris种间杂交种的染色体核型特征,探究杂交种亲本染色体分配,进一步创建和选育石蒜属优新品种。【方法】利用常规染色体制片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石蒜属种间杂交种和亲本染色体数目、核型公式及... 【目的】从细胞遗传学角度分析石蒜属Lycoris种间杂交种的染色体核型特征,探究杂交种亲本染色体分配,进一步创建和选育石蒜属优新品种。【方法】利用常规染色体制片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石蒜属种间杂交种和亲本染色体数目、核型公式及核型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1)最佳染色体制片体系:8:00—9:00取石蒜属植物根尖,0.002mol·L^(-1)的8-羟基喹啉预处理2.5 h,卡诺氏固定液固定,质量分数为5.0%的纤维素酶和0.3%的离析酶混合酶液于37℃酶解1.5 h,采用火焰干燥法制备染色体制片。(2)石蒜L.radiata和换锦花L.sprengeri杂交种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2=22A和2n=22=2sm+20A,以长筒石蒜L.Longituba为亲本的杂交种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8=4m+14A,杂交种染色体核型以4A和3B为主,介于亲本石蒜、换锦花和长筒石蒜之间。(3)荧光原位杂交发现:石蒜和换锦花染色体上分别有2和3个45S rDNA杂交信号,其中3号染色体上均能发现45S rDNA杂交信号,供试杂交种45S rDNA信号数目各不相同,信号多位于染色体末端。【结论】本研究优化了石蒜属植物染色体制片和荧光原位杂交体系,并应用于石蒜属杂交种的鉴定和亲本染色体的分配,可为石蒜属植物新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属植物 种间杂交种 细胞 核型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在植物发育和抗逆研究中的应用
15
作者 马展 鲁祎莹 +3 位作者 于飞 刘启凤 梁晓宇 张宇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40-147,共8页
植物利用多样化的细胞类型和复杂的调节机制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近年来,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植物研究中,以揭示单细胞水平上复杂的生物学关系。通过概述单细胞转录组学技... 植物利用多样化的细胞类型和复杂的调节机制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近年来,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植物研究中,以揭示单细胞水平上复杂的生物学关系。通过概述单细胞转录组学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植物发育和抗逆研究中的应用,总结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及研究方向,为该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转录组 植物发育 细胞分化 非生物胁迫 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着色的探究
16
作者 李青芝 苑卉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9-40,共2页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高中学生必做的实验,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操作能力。教材上一般选用水培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制作临时装片,其中染色是制片的一个关键步骤,使用的染色剂是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高中学生必做的实验,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操作能力。教材上一般选用水培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制作临时装片,其中染色是制片的一个关键步骤,使用的染色剂是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染色时间3—5min。但学生在染色步骤操作中往往会出现染色体被染成紫色一片的现象,在显微镜下难清晰地观察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核内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导致实验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有丝分裂 染色体行为 植物 醋酸洋红溶液 着色 实验材料 操作能力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73基因缺失抑制粟酒裂殖酵母细胞的有性生殖和有丝分裂
17
作者 刘梦楠 白鑫 +3 位作者 余雯 李欣霖 丁祥 侯怡铃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7-818,共12页
cdc73基因编码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RNA聚合酶Ⅱ辅助因子Cdc73,参与G_(2)期检查点激活并调控细胞周期。但cdc73基因缺失对细胞有丝分裂动力学的调控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活细胞成像、荧光蛋白标记技术探究粟酒裂殖酵... cdc73基因编码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RNA聚合酶Ⅱ辅助因子Cdc73,参与G_(2)期检查点激活并调控细胞周期。但cdc73基因缺失对细胞有丝分裂动力学的调控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活细胞成像、荧光蛋白标记技术探究粟酒裂殖酵母cdc73基因缺失后对细胞有性生殖和细胞有丝分裂中微管、肌动蛋白、线粒体和组蛋白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性生殖中,cdc73基因缺失会导致子囊孢子长度增加14.23%,产4个孢子数量的细胞减少64.08%;活细胞成像结果分析发现,在有丝分裂中,分裂后期微管伸长的长度缩短11.21%,伸长时间减少17.39%;肌动蛋白环形成和收缩速率分别降低33.33%和26.09%,形成和收缩时间分别延长58.00%和40.38%;同时,肌动蛋白环、线粒体和组蛋白表达量都增加。本研究揭示了cdc73基因缺失可抑制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伸长,延缓肌动蛋白环的形成与收缩,为进一步探寻Cdc73蛋白在细胞分裂中参与调控微管和肌动蛋白动力学功能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c 73基因 粟酒裂殖酵母 有性生殖 有丝分裂 细胞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单细胞测序与应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梦迪 陈晓龙 +3 位作者 杨超臣 张党权 李明婉 赖勇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9-579,共11页
综述了植物单细胞测序技术的研究概况和应用进展,总结了单细胞测序的主要技术和测序方法,介绍了其在构建植物单细胞图谱中的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单细胞测序技术在植物学相关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包括揭示细胞身份和变化轨迹、发掘及鉴定关... 综述了植物单细胞测序技术的研究概况和应用进展,总结了单细胞测序的主要技术和测序方法,介绍了其在构建植物单细胞图谱中的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单细胞测序技术在植物学相关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包括揭示细胞身份和变化轨迹、发掘及鉴定关键调控基因、分析基因调控网络、解析植物生殖系谱发育过程,阐释了植物适应环境的机制和活性物质的合成途径,探讨了植物单细胞测序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单细胞测序技术应用于植物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测序 细胞异质性 细胞图谱 关键基因 植物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现象的简易观察
19
作者 孔治有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7-37,共1页
根据目前教科书中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方法来做实验,往往出现效果不理想或实验时间需要协调等问题。这给实验工作者带来了不少困难和麻烦。
关键词 植物细胞 有丝分裂 实验 教材 龙胆紫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调控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如心 张佳 +2 位作者 王文文 李宏超 王园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05,共6页
植物提取物是一类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提取过程,从植物原料中直接获得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绿色、无污染和无耐药性等多种优点。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性程序死亡过程,参与多细胞生物的生理过程,具有清理机体受损或多... 植物提取物是一类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提取过程,从植物原料中直接获得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绿色、无污染和无耐药性等多种优点。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性程序死亡过程,参与多细胞生物的生理过程,具有清理机体受损或多余细胞的作用,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植物提取物可通过参与机体炎症反应、调节机体抗氧化酶水平和细胞凋亡相关因子来介导细胞凋亡,以此清除体内的无用细胞,进而发挥防御功能,有效维持内环境稳定,确保动物正常发育、健康生长。文章综述了细胞凋亡途径和植物提取物对细胞凋亡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植物提取物调控细胞凋亡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细胞凋亡 调控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